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优秀作文 > 小学作文 > 多大点事9篇

多大点事9篇

时间:2018-11-11 来源:小学作文 点击:

【www.xjwk.net--小学作文】

篇一:[多大点事]作文多大点事儿?


  要明白作文到底有多大的事儿,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们在写作时通常有哪些“事儿”?
  不管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作文的“事儿”大体上有四件:
  第一件:写不出。没写在纸上,但写在了脑门上。一提笔,架子端得稳,姿式很好看,但走神不走笔。笔墨落不在纸上,却落到了脸上——愁眉苦脸,皱成猩猩脸。
  第二件:写不“动”。作文写得不生动,但屁股老在动。一会儿抓抓屁股,一会儿挠挠头发;一会儿喝点雪碧,一会儿吃点水果。浑身在动,但文字一点也不生动。
  第三件:洋洋洒洒。不是潇洒的“洒”,而是水洒满地的“洒”,一地鸡毛外加一地的水。真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孩子虽然接触面广、知识量大,但写的东西一拎起来,就滴滴答答、稀里哗啦。
  第四件事:写得高。高射炮打蚊子——没打着蚊子,却打到了太空。不是“太空”的“空”,而是假大空的“空”。往往是:今天我玩了一天,太好玩了;今天我吃了一顿,太好吃了;今天我看了本书,太好笑了。太好吃,太好玩,太好笑,结果就太到了“空”上。
  希望妈妈们当一下“事妈”,带着孩子来诊断一下:自己孩子作文中的“事”,到底在哪儿?问题出在哪里? 

篇二:[多大点事]《作文,多大点事儿》在线阅读——做孩子的导购员而不是推销员


  第一章对称结构见功夫
  第一节语重心长话亲子
  二、做孩子的导购员而不是推销员
  以前,我们的妈妈是强行灌水,自己累不说,孩子还没有积极性,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张开嘴就要奶喝,对家长依赖性太强。
  我们讲一个例子。大家体会一下,怎么引导孩子。
  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怎么教她读诗背诗的。这个感想,也是当年放在论坛上的。
  今天,因为北京的风格外大凶的原故,所以特意选了一首李峤的“风”来让悠宝学。“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只有“峤”字不认识,所在领读起来并不困难。几遍过后,我问:“悠宝,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吗?”
  她想了一会,说:“虽然题目是写风的,但是一个风字都没有提到。”
  一看这小家伙看出了点门道,于是我接着问:“那都写了什么呢?”
  她看着小黑板,一个一个数着说:“写了秋天的落叶,春天的花,江面上的浪,恩——还有竹林。”
  “那——你还看出什么规律呢?”
  她又盯着小黑板看了一会,突然兴奋地说:“我知道了,诗里的第三个字全是数字。”
  对,你真棒,我挥舞了一下手,做鼓励状:“第一行里是三秋的三,第二行是二月的二,第三行是千尺浪的尺,第四行是万竿斜的万,对吗?”
  她点了点头。
  有心试试她的文思。我说:“你能用风来说几句话吗?就象写作文一样?”
  “也和这首诗一样不让有风字吗?”她问。
  “随便。”我说,因为这样的要求也许对她而说有些难度。
  “北风卷地白草折”我话音刚落,她就迸出这句诗——前几个星期刚教的。她的回答多少让我觉得有点意外。
  “还有别的诗句与风有关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还有呢?”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还有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能引用这句诗更出乎我的意料,但我还是故意问“这句诗里没有风字呀?”
  “洗衣服的女人穿过竹林,莲花涌动着鱼舟,我有风的感觉了呀”
  我们要重点理解一句话。“洗衣服的女人穿过竹林,莲花涌动着鱼舟,我有风的感觉了呀”我有风的感觉。有风的感觉,就有风。这才是想象,才是形象思维,才是作文的意识。
  所以讲,方法上,不要强行灌水,要学会引导。怎么引导?学习有水平的导购员一样,一定是多问少说。有水平的导购员,重在问,客户重在说。先导后购。而很糟糕的导购员,恨不得上来就是一个产品发布会,灌上你一脑门子的产品知识。
  原来妈妈是说的多,让孩子听的多。这样的方法对家长的要求高,并且你灌多少,这个知识是你的不是孩子的。现在改一改,说的少,问的多。孩子回答的多了,这个知识是他的。你的主要任务就是一问再问三问,并且不要怕孩子说错,不要去灌孩子,把孩子灌的稀里糊涂的。写作文,教孩子帮孩子,要做孩子的导购员而不是推销员。

篇三:[多大点事]《作文,多大点事儿》在线阅读——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对称的秘密


  第二节 修枝去叶,作文多大点事
  一、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对称的秘密
  逻辑思维,体现在作文上,就表现为文章的思路、结构。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文章的语言,词句。文章的思路结构是有一定的规律与章法的要遵循的,而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则可以各有特色,千人千面。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统一,叫创造性思维。真正成绩好的,都是这两个思维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的统一。一个孩子要考上一个象样的大学,第一个要求是不能偏科。偏了科了,好的那一科,考多高的分,也拉不回来。一定要均等发展。文理不能偏科,思维能力的训练也不能偏。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头冷,不行。
  作为一般的常识,我们要了解:汉字成字的主要方式就是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三大类。(说文解字中对造字法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谓“六书”学说。但“六书”不能单纯的认为是造字法。前四种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则为用字法。)
  词。我们可能还记得,词的分类大致有几样。
  一是并列词。如:山川、好歹、灿烂、动摇。两个字的词性一样。
  二是主谓词。如:地动、山摇、气喘。即头一个字是名词,后一个是动词。
  三是动宾词,如吃饭、喝水、种树。即第一个字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四是偏正词:如:好人、高山、帅哥、靓妹。前一个字是形容词,后一个字是名词。
  以此类推,我们一般把四个字组成的叫词组(短语)。词组也按照两两一组,分成了并列词组,如:南辕北辙、废寝忘食;主谓词组,如:老马识途、愚公移山;动宾词组,如:暗度陈仓,三顾茅庐;偏正词组,如:囫囵吐枣、完璧归赵。最后一类叫后补词组,如:撞在墙上、和他闲聊。
  如果这样讲,就可以提高作文水平,那是假话。太复杂、太难记。我们不管词性,不管他是动词、名词还是形容词,我们只要去关注是不是对称!

篇四:[多大点事]《作文,多大点事儿》在线阅读——培养孩子,扶上马送一程


  第一章对称结构见功夫
  第一节语重心长话亲子
  一、培养孩子,扶上马送一程
  古人过去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一个“书”,就包括了作文。作文对不少孩子而言,是一件相当头痛的事情;而在很多成人的世界里,遇到的最不愉快的一件事,也许就包括了写作。所以说,语言交流与文字表达,不仅关系到孩子短期到考试学分,更关系到——它也是成人一生中---学习、工作、生活都需要的基本技能。
  之前,可能您的孩子在作文上遇到了问题。在此之前也许您已让孩子读了不少课外书,也许你打算或已经为孩子报了一个作文方面的提高班。但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
  尽管作文有技巧有方法,但还是特别想说:最快捷有益的办法,就是您与孩子一起学习。您的这一小小改变,将给孩子带来一个巨大的提升。
  想要解决孩子的作文问题,首先取决于您是否愿意做这点小的改变。如果您还跟过去一样做甩手家长,买来不少课外书后便让他独自吸收,或是把他一人扔到课外学习班里,自己埋单走人。那您找到的这些办法,都是穿新鞋、走老路。如果您连一个配角都不愿意扮演好,那对于主角——我们的孩子,他的戏也就不会演的精彩。亲子教育,是最负责任,最经济合算的教育。
  当然,与孩子一起学习,并不意味着要求您亲自提笔、披挂上阵,来写一手的好文章。但要求您知道什么是好作文?要求你知道怎么评判孩子的作文?通俗的讲,不要求你吃过猪肉,但你一定要见过猪跑。“扶上马、送一程”,扶孩子上马的人,并不一定要学会骑马。我们家长的见识水平,就是孩子的作文水平。因为你的见识高了,要求高了,看作文、看问题的眼界高了,对孩子的帮助就大了。我们不能当甩手干部、甩手户主。
  有妈妈说:我的孩子小学的时候作文很好,怎么到了初中就不行了;我见过一些小学生的作文,写的很好,很有章法,但入不了老师的“法眼”,而上了初中,转眼之间写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班里的范文。
  这两种现象,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小学、初中,甚至到了高中,对作文的要求不一样,标准不一样。小学的好作文,主要的要求是好词、好句。初中的要求就高一点,要求结构合理、表达通顺。到了高中,对作文的要求才比较完整。如此来看,孩子学了近十年的语文,才略略看清作文的基本面目。在这期间,走了多少的弯路?迷了多少路途?
  我们为了写好作文寻找到了很多的答案:多看书、多积累、多观察、多练习——我们走进任何一个诊所,“医生”都给我们开这种大同小异的“药方”。这个药不敢说包治百病,但也吃不死人。我们的孩子看的书多不多?作业多不多?功课紧不紧?看的很多!作业很多!功课很紧。但作文水平呢?这种浮在表面的方法,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那就要推翻、打破,寻找新的方法,重新来,重建系统。

篇五:[多大点事]作文讲评《春天来了》(二)


  我们来分享两位妈妈的心得:
  河北—小钻风:前两天模仿《我学会了包饺子》,我和孩子共同口水创作——孩子说,我记录。成稿后,录在了手机上,儿子他爸听到,竟然说里面的句子不是儿子说的,气得儿子要我作证,把我们乐得前仰后合,真不知道如何感谢非常老师。
  山西—亮亮妈:我昨天也收到书了,昨晚和儿子研究了半天,儿子决定按非常老师说的方法开始写他的作文,自己找了原来作文中存在的两个问题:第一点是写不生动;第二点是看的书多,但写起来就眉毛胡子一把抓。
  看了这两位妈妈的发言、心得、体会,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必有进步!为什么这么讲?四个字:信解行证。做什么事情,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第一个就是信,如果没有自信,没有他信,那就不能坚持。因为有了信,所以就会老老实实地跟着做、跟着学。对小钻风这位妈妈我很熟悉,因为这位妈妈进群还不到一个月,刚来的时候说的全是牢骚话、全是问题、全是责怪自己的孩子不好。但因为有了信,所以自己改得很快。妈妈的一点点改变,对于孩子来讲,就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还有那位亮亮妈,也是一样。我们在课堂上、在书里都讲过:调整自己的心态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是调整自己的学态。学态怎么调整?简单来讲,就是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孩子们的作文大致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写不出,二是写不动(生动),三是写得散,四是写得空。但这四个问题,需要一个一个来解决。怎么解决?希望大家帮着孩子诊断一下:孩子的作文,最突出的问题在哪里?然后再来一一解决。写不出的问题,需要用对称的思维来解决;写不动的问题,需要用“六根六尘”来解决;写得乱、散的问题,需要用“头身脚,帽衣鞋”来解决;写得空的问题,需要“作文八法”来解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所以说亮亮妈做得好,这样做必有进步,这是我们下的结论,这是信。在信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实生活中有一个现象:在学校里孩子喜欢哪个老师,那个老师教的科目就学得好;不喜欢哪一个老师,那个老师教的科目就学得不好,原因就在于信。佛法里讲:信为道德功源母。没有信就没有成就。所以,我们讲亲子作文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做妈妈的,可能自己作文也写得不太好,但可以装得很强,装得很厉害,装得很轻松,自己就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作文,多大点事啊!”大家想想,如果要写一篇作文,做妈妈的也叹气、也皱眉,那孩子会是什么心态呢?肯定会想:老妈都觉得作文难,那么我觉得难也是正常的了。孩子的作文。都是让妈妈的脸色吓怕的。所以趁孩子还小,趁孩子还把妈妈当圣母,趁孩子还信你的时候,多加一把劲,多重视一些。如果孩子再长大,到了初中了,有了个性了,有了独立性了,圣母也变剩母了,妈妈改称老妈了,对你不信了,这时你再来讲,也就不起作用了。所以这个信,非常重要,有了信的前提与基础,孩子才能与你开诚布公地讨论,才能有问题向你提出、请教,这就是解。
  第三是行。解还是知识,知识要转换成能力,那就要行。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里知道了,头脑里明白了,还要知行合一。所以就要做,要实践。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与《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里我们就讲,做也要经历一个僵化、固化、强化,最后到优化的过程。
  所以刚才亮亮妈的分享,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经历一个过程。有些妈妈为什么心浮意燥呢?原因就是:一上来,就想让孩子优化;听了两次课,翻了两页书,就希望孩子立马见效,那孩子不会得表扬,必定是找抽的。昨天,有一位妈妈谈到学经典,问了我一些问题,也是急功近利、心浮意燥。我是这样回答了几句话:谁能听到花开的声音?谁能看到树长的样子?喂了孩子一口奶,就想他成为大力士?恐怕不现实。拜拜佛就能保平安、得富贵?按时价,两块钱只能买一根大葱。若想着两块钱买个宝马,怕也不现实。对不?所以,不要一上来就让孩子怎么样,入门比入室更重要。不要大门不入,就想直奔内室,那是不可能的。没有一定的过程,就想把作文写好,那就相当于用买大葱的钱去买宝马,是不可能的。
  最后一个过程,是证。证,就是证得,证悟。把知识转换成了能力,转换成了自己的东西。“信解行证”这四个字,不仅仅适用于写作文,在生活中、工作中,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在单位不信领导,跟领导没有亲近感,看领导怎么都不顺眼,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会有你的好下场?《三字经》中讲,学的第一步就是“亲师友”。信师友就是亲师友,亲师友就是信师友。同样的,僵化、固化、强化、优化这四个步骤,这四个过程,也不只是对于作文而言,一切学习都是这个过程。不能才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把心态摆好,学态也就正确了。心态好,学态就对;心态不好,学态就不对。
  好,下面我们继续讲《春天来了》,再发一遍原文: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小朋友们都冲出家门,去找春天。
  小草发芽了,绿绿的;小河解冻了,叮叮咚咚;小鸟飞回来了,叽叽喳喳;柳枝发芽了,摇摇摆摆。春天真是美极了!
  一阵春风吹来,小朋友们迎风放起了风筝。
  春天来了,我爱春天。
  小作文,大道理。老实说,这样的作文,难以改动一个字,写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再让大家看一篇作文:
  《初春》
  和暖的太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我还躺在床上,太阳光的暖气,把我熏得周身很舒服。
  我起来了,起到花园中,只见那些枯了的花木,不知什么时候,兴奋了起来,改了装束了。“嗡嗡嗡”有声音传进我的耳鼓,一群蜂儿在花园间飞舞。忽然那一群蜂儿停止了颤动的翅膀,一个个钻进花蕊里去了。
  我走出大门,只见柳条的下梢被一阵轻风托起,一会儿又沉默下去了。那道路的两旁种着高高矮矮的树木,都争先恐后地发芽了。
  空中的鸟儿们,快活地飞着,并唱着婉转的歌曲。池塘里的鱼儿们,快活地游泳。白云青空以及树木的影子,都在水中荡漾。好一幅活动的图画!
  我呼一会新鲜的空气,不自主地说:“已是春天了。”
  我们从这两篇文章中可以看到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一篇字数多一些,一篇字数少一些。有妈妈问,这篇作文是谁写的啊?这也是一个小学生的作文。只不过这位小学生,我们要管他叫爷爷了,因为这篇作文取自于《民国小学生作文》。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结构:和暖的太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我还躺在床上,太阳光的暖气,把我熏得周身很舒服。——这是“头”。
  因为本文的题目是《初春》,所以开门见山,就要写初春的太阳、初春的变化。初春的第一个信息,就是太阳出来了,周身晒得暖洋洋的。我呼一会新鲜的空气,不自主地说:“已是春天了”——这是“脚”。
  去“头”去“尾”,就是“身体”。在“身子”中,有两个对称段:一个是在园内,一个是在园外。
  园内:我起来了,走到花园中,只见那些枯了的花木,不知什么时候,兴奋了起来,改了装束了。“嗡嗡嗡”有声音传进我的耳鼓,一群蜂儿在花园间飞舞。忽然那一群蜂儿停止了颤动的翅膀,一个个钻进花蕊里去了。
  空中的鸟儿们,快活地飞着,并唱着婉转的歌曲。池塘里的鱼儿们,快活地游泳。白云青空以及树木的影子,都在水中荡漾。好一幅活动的图画!
  园外:我走出大门,只见柳条的下梢被一阵轻风托起,一会儿又沉默下去了。那道路的两旁种着高高矮矮的树木,都争先恐后地发芽了。空中的鸟儿们,快活地飞着,并唱着婉转的歌曲。池塘里的鱼儿们,快活地游泳。白云青空以及树木的影子,都在水中荡漾。好一幅活动的图画!
  园内与园外,两个对称段。从两个角度来思维,从两个方面来写春。而在每一个对称段里,又是以对称块的形式展开的。比如,在第一个对称段里有两个对称块,或者说是两个描写的对象——一个是花木,一个是蜜蜂。在第二个对称段中,也就是在门外,也是以几个对称块展开的——一是柳树,二是鸟儿,三是鱼儿,四是池塘。
  我们的孩子写作文,写不出或是写得不多,问题就在于对称少。换句话来说,就是描写的对象少。多加一个对象,不就增加一些字了吗?多增加一个对象,不就让作文厚重一些了吗?我们回头再看看《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里朱自清的《春》,字数多,是因为写的对象多。明白了吗?刚才讲字数多,是因为描写的对象多。描写的对象多,是因为有对称的思维。有了对称的思维,我们就可以用对称的形式展开。对称词、对称句、对称块、对称段一路展开,文章就厚重了。
  我们再用“六根六尘”来分析一下本文的生动性:
  头——和暖的太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我还躺在床上,太阳光的暖气,把我熏得周身很舒服。——“射进来”是色法;“和暖”、“舒服”,是触法;阳光射进窗内,是眼睛看到的;感觉到暖洋洋的,是身体感受到的,是触法。一个对象——太阳光,两个感官的感受:一个是视觉的感受,一个是触觉的感受。这样不就立体、生动、多层面了吗?
  我们再来看“身子”的第一个对称段:
  我起来了,走到花园中,只见那些枯了的花木,不知什么时候,兴奋了起来,改了装束了。“嗡嗡嗡”有声音传进我的耳鼓,一群蜂儿在花园间飞舞。忽然那一群蜂儿停止了颤动的翅膀,一个个钻进花蕊里去了。
  色法:眼睛看到的——枯了的花木,改了装束了;声法:耳朵听到的——“嗡嗡嗡”有声音传进我的耳鼓。不就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声了吗?画面一下子有了声音,3D动画,动漫。
  接下来两句:
  一群蜂儿在花园间飞舞。忽然那一群蜂儿停止了颤动的翅膀,一个个钻进花蕊里去了。
  对称的思维:一句是写蜜蜂飞的时候,一句是写蜜蜂采蜜的时候。还是一个道理,写同一个东西,换个角度,换个思维,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状态。动静合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春天,是动的啊!这样一写,春天那种生动的气息、灵动的画面就出现了。谁能说“写作”不是用文字作画呢?
  我走出大门,只见柳条的下梢被一阵轻风托起,一会儿又沉默下去了。那道路的两旁种着高高矮矮的树木,都争先恐后地发芽了。在这里,一开始也是两个对称句,同时也是一静一动的比较。一句是柳条被轻风托起,一句是一会又沉默下去了;一个是动的状态,一个是静的状态。我们有的孩子写东西往往会说:风一吹,柳树轻轻摆动,婀娜多姿。光会写动,不会用对称的思维来写静。要是写了动,再用对称的思维来写静,不就让文章增字又增色了吗?
  比如孩子们写妈妈,往往只是写妈妈好啊、妈妈美啊。咱们换个思维,在写妈妈好的时候,再来一段:妈妈生气时,俨然从圣母变成了母虎。不就有意思了吗?一会是圣母,一会是母虎,这才是真实的妈妈。当圣母的时候,亲亲啊,乖乖啊,心肝啊,宝贝啊。变成母虎的时候,恨不得吃了亲亲肝肝的,这才是真实的亲娘。所以说,不是孩子肚子里没货,是孩子还不太了解作文的思维。有了作文观,有了对称观,哪还需要挖枯心思、搜肠刮肚,外加百度的?有了好妈妈,不需百度娘。
  接着来看下面的:
  空中的鸟儿们,快活地飞着,并唱着婉转的歌曲。池塘里的鱼儿们,快活地游泳。白云青空以及树木的影子,都在水中荡漾。好一幅活动的图画!
  在这里最明显的是两个对称块:一个是鸟,一个是鱼;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一个是空中,一个是水里;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对称的思维。还记得柳宗元的《江雪》吗?大家都记得,那我们就再来学另一首诗——《绝句》,看看是不是异曲同工。拿到书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103页。
  画解古诗: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画意: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动到静,绘出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旖旎春光图。
  大与小、远与近:江山与花鸟,为大,为远;燕子与鸳鸯,为小,为近。
  高与低:燕子在高处,鸳鸯在低处。
  色法、香法、触法:色法——江山丽;香法——花草香;触法——泥融、沙暖。
  诗中大小、动静、高低、形色对称着写,就相映成趣。与我们本文中天上的鸟、地上的鱼是一个原理。了解了对称,就理解了文章的思维与表达。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时间里,细细地去品味《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与《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里的画解古诗。

篇六:[多大点事]学习作文,需要家庭辅导、孩子兴趣,学校表扬三个环境


  《剥豆子》(一)
  讲《剥豆子》,在此之前,请大家预习《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中的《剥蒜》。如这样横向着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收获成片、功夫成片。
  在讲课前,先来分享两位妈妈的心得、喜报。
  浙江-焙文妈: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渐渐有了些感觉。昨天给儿子讲了“头、身、脚”,儿子听得很认真。他还跟我说:“妈妈,我还想学‘对称’”。我说:“好的好的,妈妈还在学习中,过两天再和你一起学对称。”看到这样的效果,我很高兴,总算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在此,谢谢老师和转播们的辛勤付出!说实话,我进群的头两天也是云里雾里的,慢慢跟着学就会有收获。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位妈妈进群听课最多不超过半个月,但能从理解到行动,并且小有成果,值得称赞。
  再看下一位妈妈的喜报:
  广西-海韵:小孩的作文第一次在班上被当做范文读啦!看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位妈妈听课时间也不长,但孩子能够写出作文,并能让老师在班上读,对孩子应是一个不小的激励。有了妈妈的“扶上马,送一程”,让孩子对作文有了兴趣,再加上一定的激励,孩子的作文必定会在短期内有一个大的提升。
  新朋友不时会问: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好?通过上面两位妈妈的心得:
  一、妈妈要学习、要提高、要亲子,要学会对孩子“扶上马,送一程”。
  二、把眼光盯在孩子的亮点上。孩子需要学习写作文,本身就说明孩子不会写,或是写得不好、写得有困难。但如果我们总是把眼光盯在孩子的不足、不好、缺点上,那孩子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有暗无天日的感觉。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在孩子作文的亮点上,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亮点、一个微小的火星,我们都要由衷地表扬、赞叹、激励。优秀的孩子绝不是抽出来的;优秀的孩子是赞出来的,是表扬出来的。
  三、要让孩子有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实现了这个目标,就是对孩子的一个激励。对孩子学写作文,要提倡“眼高手低”的态度——眼光可以高一些,品位可以高一些,目的可以大一些,但就操作而言,不妨简单一些。写不出三百个字,就写一百个字。还不能写得生动,那就先要求写得思路清楚一些、有条理一些。同时掌握几个技法有困难,那就一个一个地来。总而言之,只要“妈妈的辅导、孩子的兴趣、老师的表扬”这三个条件具备了,孩子写好作文的难题就解决了。
  下面,开始讲正课。看妈妈的感言:
  非常老师您好!我是山东笑兰,是最早一批跟着老师学习的学生之一,用老师的话说就是老得带毛的老人。虽然入群最早,但是一直没有正式引导孩子写作文,平时就“头身脚”、“六根六尘”地说说,孩子对此也不陌生。那天老师讲要知行合一,道理知道了不执行,跟不知道是一样。想想自己不能这么懒散下去了。周日正好休息,决定跟孩子一起口述作文。家里刚好有豌豆,就写《剥豆子》吧,先跟孩子一起学习《剥蒜》,我读,孩子听,其实也不认真听,自己边玩边听。这篇作文我们口述了两天,第一天,孩子对豆子外形观察得不仔细。豆子汤这段,孩子说:我都没吃到,怎么写啊?因为当晚有事外出没在家吃饭。没办法,第二天重新买豆子,再观察、再写。第二天再写时,整个过程很顺利,感叹孩子的语言丰富,妈妈的方法掌握不到位。就

篇七:[多大点事]作文讲评《我的小鸡》(四)


  我们今天接着讲《我的小鸡》,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延续,先把昨天讲评过的做一个比对,看一下原文: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才几天的小鸡。
  它们的绒毛被染成了彩色,于是我给它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它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非常可爱。
  再来看点评文: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才几天的小鸡。
  她们的绒毛颜色各有不同,于是我给她们起了一个小名,分别是: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还有一个美名,分别叫: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当然,大部分时候,我叫她们:“公主”,“格格”,或是“美女”。
  美女们个个都很漂亮。她们长着性感的小嘴,穿着毛绒绒的衣裳。她们的眼睛是黑色的,但“红红”的眼光流露出更多的机灵,“绿绿”的眼光会多一些自信,“黄黄”的眼光显得有些懒散,而“橙橙”则常常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像是在思考,又像是总也睡不醒的样子。
  我常常把美女们放在手心里。感觉的小爪子软软的,体温是暖洋洋的。看着她们在手掌里颤颤巍巍、晃晃悠悠的样子,可有意思了。
  我把她们放回地板上,她们又好像回到了T型台,迈起了猫步。小爪子探出时伸展开,缩回步子的时候又收拢起,显得从容、优雅。
  我们今天讲评下面的内容: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它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家。每天晚上八点半,我把它们一只只抱回“家”休息;早晨七点半又把它们放出来吃饭玩耍。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我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找它们的时候,却找不到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忽然听到叽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寻声去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小鸡很有意思吧?它们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
  今天讲评的原则与昨天一样:一是为了增加字数,大家要体会字数是怎么增加的;二是通过实战,把张冠李“代”的技法讲得更清楚一些;三是让大家来体会文字的趣味性。
  我们讲过“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技法,最主要的方法是先喻后借。昨天,我们在开头时,就是先作了一个比喻,把小鸡比喻成了美女或是公主。因为有了这样角度的转换,所以我们就可以把情节、场景也相应地进行转换。
  先看原文: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它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家。每天晚上八点半,我把它们一只只抱回“家”休息;早晨七点半又把它们放出来吃饭玩耍。
  在讲评原文时我们提到,小作者把装牛奶的箱子比喻成了舒适的“家”,这是孩子的亮点,也是孩子写得非常棒的地方。但是我们接着点评文来看,就要在孩子这个亮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置换。因为,我们先喻后借,把小鸡不当小鸡,而是当成美女与公主了。所以,就要延续这个角色,一路把借代借下去,而且可以不用归还。
  我们这样试着改变一下场景: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公主们建造了一个舒适的王宫。每天早晨我会像一个忠实的侍者一样,给她们传膳。她们用膳完毕,还会在皇家花园里散散步,溜溜肚。晚上八点半,我会按时把公主们一个个抱回到闺房中休息。当我自己也睡下时,我还会想,这些小公主们,会不会像灰姑娘一样,穿上水晶鞋,坐上南瓜变成的马车,去另一座城堡参加王子们的盛装舞会呢?
  经过上述的提升,把原来的“家”变成了“王宫”,这也是为了延续“公主们”的角色。先前,我们讲过“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技法,最主要的方法是先喻后借。先把小鸡比喻成公主或美女,因为角色转变了,所以场景也就转变了;因为场景转变了,所以角度也就随着转变了。角度转变了,文字也就多了。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管银行贷款、管别人借钱,到期都是要还的,有一句话叫“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但用了“移花接木”的借代之法,就是占一个大便宜。我们就跟孩子讲:这个借代用法,是借了不用还的,而且会借不难。什么叫借了不还?就是:角色变,场景变,一路借下去。在本文的开头,在名字上把四只小鸡比成四大美人,比成公主、格格,下文就需围绕这个美女、公主、格格一路借下去,把用膳、王宫、城堡、舞会,这些景色一路延伸下去。
  换句话说,那就是小鸡不是小鸡了,而是小鸡变成公主了。所以我们就要按照公主的场景、习惯和用语来一直“借”下去、演下去。这样写下去为什么会变得有趣?因为读者的脑子已混乱糊涂了,在小鸡与公主之间不断地切换,令读者一会儿觉得它是小鸡,一会儿又觉得它是公主,所以就有趣了。这也是“借了不还”的意思。
  什么叫“会借不难”呢?因为没有风险啊,要是借钱不还,人家会把你当被告,但用在作文里却不会,那就让孩子借借吧。只要会借了,其实很简单,文字也就生动了。
  再举个例子,比如写“我的爸爸”,我们这样写:
  我的爸爸是个秃顶。他的头亮得像个五百瓦的灯泡,晚上不开灯也是满屋子的亮。大灯泡走到哪里,哪里就亮。回到家,家里亮堂;在单位,单位就亮堂(整个一大救星)。因为我的爸爸就是一个敞亮豁达的人。
  刚才我们是举了一个爸爸的笑话,让大家从笑声中体会“移花接木”的技法,以及对于文字有趣性的意义。这种技法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与《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很多孩子的作文里都有体现。比如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的《霸王龙的自我介绍》,还有实战篇中的《可爱的小妹妹》。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我们专门对这一技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说明,希望大家结合今天课堂上的讲评,去认真学习、体会。
  第三个问题是:本文中我们看到,公主、城堡、水晶鞋以及灰姑娘这些知识,基本上都是孩子了解并熟悉的。除了文字上的成熟与否,就知识性而言,大多数孩子都有所了解,也不是什么过深、过杂、过难的知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写好作文,简单地讲看书、积累这个法门不得其法,孩子们肚子里的知识足够他们写好任何一篇作文。孩子们写不好作文,并不是知识不够、常识不够,而是对写作的技法了解得不够。一旦成熟地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写作的字数,写作的生动性、情感性自然会提升上来。
  方法,是入门的第一步,也是达到法无定法的第一步。当把方法运用纯熟时,就是游刃有余之时。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不用方法,多读、多看、多写,就会游刃有余。——这是哄人的话。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段: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我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找它们的时候,却找不到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忽然听到叽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寻声去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我们还是接着按“借了不还,会借不难”的思路写下去: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作业,我再到王宫附近,却找不到她们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家里所有的王国都寻了一遍也不见她们的身影。忽然,从厨房传来美女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声音。我循声过去,她们正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哈哈哈,原来是公主们微服出城,躲到僻静无人处举办私人PARTY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点评后的全文。
  《我的小鸡》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才几天的小鸡。
  她们的绒毛颜色各有不同,于是我给她们起了一个小名,分别是: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还有一个美名,分别叫: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当然,大部分时候,我叫她们:“公主”,“格格”,或是“美女”。
  美女们个个都很漂亮。她们长着性感的小嘴,穿着毛绒绒的衣裳。她们的眼睛是黑色的,但“红红”的眼光流露出更多的机灵,“绿绿”的眼光会多一些自信,“黄黄”的眼光显得有些懒散,而“橙橙”则常常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像是在思考,又像是总也睡不醒的样子。
  我常常把美女们放在手心里。感觉她们的小爪子软软的,体温是暖洋洋的。看着她们在手掌里颤颤巍巍、晃晃悠悠的样子,可有意思了。
  我把她们放回地板上,她们又好像回到了T型台,迈起了猫步。小爪子探出时伸展开,缩回步子的时候又收拢起,显得从容、优雅。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公主们建造了一个舒适的王宫。每天早晨我会像一个忠实的侍者一样,给她们传膳。她们用膳完毕,还会在皇家花园里散散步,溜溜肚。晚上八点半,我会按时把公主们一个个抱回到闺房中休息。当我自己也睡下时,我还会想,这些小公主们,会不会像灰姑娘一样,穿上水晶鞋,坐上南瓜变成的马车,去另一座城堡参加王子们的盛装舞会呢?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作业,我再到王宫附近,却找不到她们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家里所有的王国都寻了一遍也不见她们的身影。忽然,从厨房传来美女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声音。我循声过去,她们正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哈哈哈,原来是公主们微服出城,躲到僻静无人处举办私人PARTY了!
  小鸡很有意思吧?她们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
  需要说明的是,大家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方法上,放在如何学会借代技法的运用上。大家要好好去体会本文因借代技法的运用,在哪些方面让文字产生了趣味性?有什么样的趣味性?至于具体运用的是不是贴切,这要看个人对于文章的体会与理解。我们不是孩子,所以我们也代替不了孩子。在这里,我们只是通过现场演练一个技法,让大家有所得、有所悟。
  下面,我们再花一点时间来展现一下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一个孩子的作文,叫《可爱的鹦鹉》。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去体会移花接木、借了不还的技法。
  可爱的鹦鹉
  苏州市二年级甘雨帆8岁
  今天,我在开心农场里看见一只可爱的鹦鹉。
  这只鹦鹉的颜色太漂亮了!它大部分是白色的,白得像云朵。远远看去,就像一抹白云悬在半空。“白云”还顶着一片香蕉,那是它头上的黄色羽毛。鹦鹉的眼皮是浅蓝色的,蓝得像天空。天空下的眼珠很圆,且黑,黑得像黑色的珍珠。
  它的嘴巴和脚是黑色的,黑色里还略泛着青光。这些颜色在一起,很斑斓、很夺目,像贴在门上的门神。小鹦鹉身着彩甲,昂首挺立,英武的样子还真像门神呢!
  小门神的武器很厉害。我喂了它一根草,它的嘴巴锋利得像把大刀!只听见“咔嚓”一声,草根齐齐地被斩断,那声音就像照相机拍照的声音!当我不喂它的时候,它就会一直望着我,我走到哪里,它都会用目光追随着我,感觉自己就是这位小将军的领导一样,特别自豪!
  鹦鹉的样子英武威严,但它的性情却很温和。我用手摸了摸它,总是一动不动、安安静静的,它不会用大刀砍人的手。它的羽毛摸起来像绵羊的毛,轻轻柔柔的,很舒服。当我摸它的时候,它头顶上的羽毛还会竖起来,形成一个漂亮的圆弧形,真像一顶皇冠!仿佛是在接受我的检阅。
  这只鹦鹉真的好让人喜爱!
  关于“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这就不具体地细讲了,请大家慢慢地体会。同时也提供一些作品,希望有书的妈妈贯穿起来学习。这些作品分别是:《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的《牯牛降的一天》、《美丽的秋天》,还有《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中《可爱的小妹妹》、《我的丑爸爸》、《剥蒜》等。

篇八:[多大点事]作文讲评《乡下的花》(二)


  今天下午,我们讲评《乡下的花》,先看正文:
  《乡下的花》
  今天我去了罗坊,妈妈带我去看油菜花。
  一路上看见各种各样的花。梨树很矮,我细看了一会儿,有五片白色的花瓣,花心是绿色的。我们继续走,又看见了粉嫩嫩的小野花,它的花瓣像根细细长长的短绳,而且是一层层的。旁边还有黄灿灿的小野花,长得像向日葵,只是缩小版,而且野花的花心是黄灿灿的。
  终于到菜花地了。真小,要好几朵才能组成了一枝。我心想,长得可真茂盛!我看见勤劳的小蜜蜂在浓密的油菜中采蜜。
  我们照啊,玩啊,可开心了!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雨。我和妈妈走路,很快就回到了家。
  上午,我们讲到了小作者的妈妈已在群里学习了一年。我们可以从本文中,透过文字看到孩子的作文确实写得好,有一种民国作文的趣味。透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童言、童趣、童真。
  我们看:作文的主题,或者说作文的题目是《乡下的花》,所以全文就要围绕两个地方来写:一个是乡下,一个是花。我们来看作文的头——今天我去了罗坊,妈妈带我去看油菜花。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雨。作文的脚——我和妈妈走路,很快就回到了家。去头去尾,就是身子。中间的身子是以两个对称段的形式展开的:一个对称段是写路上的花,一个对称段是写菜花地里的花。
  我们来进行结构分析,简单地讲就是“头身脚”的分析。有了头身脚,就有了结构;有了结构,就说明表达清晰、条理清楚。我们讲“全文头身脚”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我们再来看“段落帽衣鞋”,先来看第一个对称段:
  一路上看见各种各样的花。梨树很矮,我细看了一会儿,有五片白色的花瓣,花心是绿色的。我们继续走,又看见了粉嫩嫩的小野花,它的花瓣像根细细长长的短绳,而且是一层层的。旁边还有黄灿灿的小野花,长得像向日葵,只是缩小版,而且野花的花心是黄灿灿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称的段是可以单独成文的。在本段落中,帽子是——一路上看见各种各样的花。在“衣服”中,是以三个对称块展开的:一个是梨花,一个是粉花,一个是黄花。简单地讲,也可以是两个对称块:一个是叫得出名字的梨花,一个是叫不出名字的野花。以这样的对称思维来分析,是不是感觉出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了?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对称段:
  终于到菜花地了。真小,要好几朵才能组成了一枝。我心想,长得可真茂盛!我看见勤劳的小蜜蜂在浓密的油菜中采蜜,我们照啊,玩啊,可开心了!
  在这个对称段中,是以两个对称块来展开的:一个对称块是油菜花,一个对称块是蜜蜂。
  以上是我们进行的结构分析。通过这个结构分析,似乎在“头”上有一个小问题,问题虽不大,但还需要强调一下:在“头”上写的是:今天我去了罗坊——这里的地名不是很重要。作文的题目是乡下,而本文开头写的是罗坊。虽然我们也知道罗坊就是乡下,但就这个罗坊本身来讲,知者甚少。所以,为了开门见山,不如简单明了,写成:今天,我去了乡下,妈妈带我去看油菜花。
  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中讲:字为句服务,句为块服务,块为段服务,段为主题服务。就是轮辐向心这个意思。今天在这里,突出的要改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开门见山。而昨天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没有改,是为了尊重原文。
  一路上看见各种各样的花。梨树很矮,我细看了一会儿,有五片白色的花瓣,花心是绿色的。我们继续走,又看见了粉嫩嫩的小野花,它的花瓣像根细细长长的短绳,而且是一层层的。旁边还有黄灿灿的小野花,长得像向日葵,只是缩小版,而且野花的花心是黄灿灿的。
  这一段,小作者写得极为生动、细致。大体上有这几个特点:粉嫩嫩,黄灿灿——对称词;它的花瓣像根细细长长的短绳——意法;长得像向日葵,只是缩小版——意法。从本文中,我们读出这样的一种风格:本文通过真实朴素的文字,写出了如民国作文一样的韵味。所以我们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这一文字风格——文字虽不华美,但也写出了好的作文。可以在孩子这个亮点的基础上,再丰富一些。
  一路上看见各种各样的花。梨树很矮,只比我高出一个头,很方便走近去看。梨花有五片花瓣,白色的花瓣嵌在绿色的花心四周,很好看,像妈妈的发卡。
  我们再看下一段原文:
  终于到菜花地了。真小,要好几朵才能组成了一枝。我心想,长得可真茂盛!我看见勤劳的小蜜蜂在浓密的油菜中采蜜,我们照啊,玩啊,可开心了!
  我们这样来丰富:
  终于到菜花地了。菜花真小,好几朵组成了一枝,好几枝团成一簇,好几簇拢成一片。远远望去,满田野里的油菜花,像沾了浓漆一样,把田野涂成一片一片的绿,一片一片的黄。我心想,长得可真茂盛!
  我看到了好多的小蜜蜂。勤劳的小蜜蜂在浓密的油菜中穿行,他们“嗡嗡嗡”地喊着劳动号子,你争我赶地忙着。
  我们玩啊,照啊。相片里都有了油菜花的甜味和小蜜蜂的叫声,可开心了!
  我们来比对一下原文与提高文。
  《乡下的花》(原文)
  今天我去了罗坊,妈妈带我去看油菜花。
  一路上看见各种各样的花。梨树很矮,我细看了一会儿,有五片白色的花瓣,花心是绿色的。我们继续走,又看见了粉嫩嫩的小野花,它的花瓣像根细细长长的短绳,而且是一层层的。旁边还有黄灿灿的小野花,长得像向日葵,只是缩小版,而且野花的花心是黄灿灿的。
  终于到菜花地了。真小,要好几朵才能组成了一枝。我心想,长得可真茂盛!我看见勤劳的小蜜蜂在浓密的油菜中采蜜,我们照啊,玩啊,可开心了!
  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雨。我和妈妈走路,很快就回到了家。
  《乡下的花》(非常老师修改版)
  今天,我去了乡下,妈妈带我去看油菜花。
  一路上看见各种各样的花。梨树很矮,只比我高出一个头,很方便走近去看。梨花有五片花瓣,白色的花瓣嵌在绿色的花心四周,很好看,像妈妈的发卡。我们继续走,路边有好多的小野花,有一大片一大丛的,也有三朵两朵很零星的。有的粉嫩嫩的,有的黄灿灿的。粉的像小孩子的脸,黄的像金子的光。走近细看,粉色的花瓣细长细长、一层一层的。黄灿灿的小野花,长得像缩小版的向日葵。他们开得很灿烂,就像在笑一样。
  终于到菜花地了。菜花真小,好几朵组成了一枝,好几枝团成一簇,好几簇拢成一片。远远望去,满田野里的油菜花,像沾了浓漆一样,把田野涂成一片一片的绿,一片一片的黄。我心想,长得可真茂盛!
  我们玩啊,照啊。相片里都有了油菜花的甜味和小蜜蜂的嗡嗡声,可开心了!
  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细雨。我和妈妈很快就回到了家。
  我们来进行一下小结。今天在四十三群主讲,很开心,因为四十三群是一个新群。但这里的妈妈们经过短时间地学习,也学得很快,发言也特别的积极,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看到大家在发言中,也不由自主地运用了对称、声法、意法、远近这些技法,我感到非常欣慰。我们讲,只要领会了对称、六根六尘及作文八法,作文就是一层纸,就会没多大的事儿。这是要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还是要讲:我们讲评的重点不在结果如何,而是在于提升的过程。提升的过程是我们运用了对称的技法,加上了蜜蜂的声法;运用对称的思维,把原来的亮点点得更亮。辅导孩子的过程,不是挑三拣四、吹胡子瞪眼的过程;辅导孩子的过程,是看到孩子的亮点,并把这个亮点扩大的过程。如果把眼光放在了孩子的不足上,孩子不是找捧,而是找抽;如果把眼光放在了孩子的亮点上,孩子就有了动力,不仅眼光亮,作文也会亮。这个改变,意义很大。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不是抽出来的。
  第三点,来回答一个具体的问题:有妈妈讲“相片里都有了油菜花的甜味和小蜜蜂的嗡嗡声”不妥。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里,我们讲这是一个驴头不对马嘴句。相片怎么会有甜味?相片怎么会有声音?但是在文字上,我们写出甜味、写出声音,这就构成了一个驴头不对马嘴的句子。
  什么是好词好句?就是驴头不对马嘴的句子。这是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里,为了方便各位妈妈的理解而讲的;而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里,我们讲这是一个通感的技法,通感是创造驴头不对马嘴句的一个妙方。如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里的第六十九页,就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句:
  通感,在日常口语中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比如说:心里疙疙瘩瘩的,很不爽。又比如:他的棋下得太臭,没人跟他玩。再比如:放一冷枪、甜言蜜语、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等,都是通感的运用。比如:妈妈的笑很甜。笑本来是视觉的效果,但用味法“甜”来表示,对这个“笑”就有了具体的认识与进一步的联想。
  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光与影本来是“色”,是视觉,但是用通感的方法写出了如音乐一样的声音——听觉;一个驴头——光与影;一个马嘴——小提琴奏出的名曲;把看到的驴头对在听到的马嘴上面,把尝到的驴头对在闻到的马嘴上。
  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中,有一篇作文《竹海月色》:竹叶在轻烟的浸泡下,像穿了一件软茸茸的外套。竹海深处,阵阵清香是绿色的,带着睡意的。“清香”由香法转移到色法——“绿色”上,接而再转到意法——“睡意”上。
  通感,是一种形象性思维,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感觉的转移,让一个不为人熟悉的东西变得为人熟悉,让一个抽象化的描述变得更为生动具体。通感,就是文字的游戏,可以创造出美的意境与丰富的联想。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这种创造好词好句的能力,好词好句不是抄出来的,是孩子自己创造出来的。
  有些妈妈对结尾提出了意见,但我个人看来,觉得这是孩子写得非常有味道的地方,这个“味道”并不是用华美的文字来展现的。我们再来看最后的结尾。
  我们照啊,玩啊,可开心了!
  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雨。我和妈妈走路,很快就回到了家。
  在原文中,孩子写到了开心,然后笔峰一转,写到了一声春雷(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感)。同时讲到了春雷、春雨,这也是较为贴近南方春雨说来就来的实情。所以,当我们从文字中,体会到小作者那种恋恋不舍的心情的时候,再加上恋恋不舍,显得有些多余。
  在本文中,还是要看到小作者的语言质朴、感情纯厚,我们要保持他的风格。所以在点评文中,没有去改动。个人认为,这样的一种风格,更为收敛、更为纯厚,更有一层让人品读的趣味。

篇九:[多大点事]作文讲评《金沙一日游》(一)


  讲《金沙一日游》。要讲的主题,是游记与顺序。先来看一篇范文——引自于《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第一章,题目是《游梦幻百花洲》。
  先来看妈妈的感言:
  听到了非常老师讲解得非常精彩的作文课,毫不犹豫地买了《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一看就不想放手了。书里面,把我几十年来认为很复杂的作文,说得非常简单、轻松。
  于是我又订了好几本书,第一本送给了孩子的老师,接着送给身边的朋友。我希望学校里的老师能用非 常老师这样的方法和深度去教孩子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父母有我一样幸运——能遇上非常老师,能看到《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好书。
  现在我在用非常老师教的“对称”、“六根六尘”等方法来引导孩子写作文,孩子每次写的作文在班上基本上能得A。我现在不是怕她没东西写,而是怕她写得太多。有时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就舍不得做出删除。不过这可苦了小姑娘,才八岁多,每次抄到作文本上要抄好几页,又不得不做删减。
  这篇文章是这个星期二做完作业后都快10点了才开始写的。孩子几乎是一口气说下来,就连上厕所时,也让我跟着她去做笔记。我开玩笑说,做你的秘书还真不容易呀!
  “开门见山”,我跟孩子仔细讲了非常老师教过的出门找妈妈的故事,别把妈妈丢了。
  写花的这一段,孩子用到了“对称”和“六根六尘”里提到的色法。我特意提醒她:要让文章有声有色呀!“哈哈,对了,豆腐花是吃的哦!”小姑娘后面这句调皮的话一定要加上,我想:增加文章的乐趣也是好事,也没让她删。
  雕像这一段写得很顺,基本上是她写的。
  因为梦幻百花洲主要是看“百花”,游“乐场”,所以其它的地方,也没有做太重点的描写,小姑娘可能也是感觉写得太多了,怕抄起来累,也不想写了,一笔带过。
  海盗船这一段我觉得是小姑娘描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时间的先后顺序,海盗船摇动的变化以及她的感受变化,描写得非常到位。
  结尾有点草率,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结尾更好,也就由她了。
  下面,我们来看小朋友经过点评后自行修改的作文:
  游梦幻百花洲(深圳市 王艺舟 四年级 九岁)
  十月的一个星期天,学校组织去秋游,目的地是梦幻百花洲。我们跟随导游老师踏上了梦幻大巴。在大巴上我们饶有兴趣地玩起了梦幻游戏,在路上我们还梦幻般地看到了植物大战僵尸的地方——金黄色的稻田。一路上大家为那个梦幻的目的地感到特别的兴奋。
  下了车,导游老师让我当女生组梦幻队长。我开始整队,我像赶鸭子一样把大家赶齐了,一起进了梦幻百花洲。
  百花洲里有百花,果然是名符其实。一进门就听到一阵阵惊叫声和赞美声,原来百花洲的大门是用千百万朵玫瑰花装点而成,远远看去,像是烧起来的一团火,热情地欢迎八方来客。步入大门,正前方是由黄玫瑰和红玫瑰组成的“爱心”两个大字,字的四周还有无数的黄色太阳花做底,好像一块大大的金色镜框。
  进到园里,更是万紫千红斗芳菲。有含苞的玫瑰,有怒放的菊花;有乐观的向日葵,有浅笑的太阳花;大红的是杜鹃花、粉白相间的是百合;有霸气的帝王菊,还有清纯如女的雪兰;鸡冠花像一只雄赳赳的公鸡,喔喔喔的司着晨;绣球花,饱满的样子,像是等待着威龙飞狮来共舞。园边清澈的小河里,小小鱼儿都不禁挤在岸边忘我的赏花闻香。我也不由得开心地想:怎么没有豆腐花啊!哈哈!
  与艳丽的百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大俊朗的雕塑。我们看到了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白雪公主被七个小矮人团围着,好像是在讲述自己的身世。我们还看到了自由女神像,她左手捧着一本典籍,象征着《独立宣言》,右手高举着象征自由的火炬。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她的神态安详、亲切。有一个同学说笑:“她举的是冰淇淋吗?”同学们都笑了,开心的笑声在自由的天空久久飘荡。
  -梦幻百花洲,是梦幻的。因为它有QQ农场、玫瑰花园;有京戏、变脸、杂技和超女合唱;还有碰碰车、太空漫步、激战鲨鱼岛。没有惊险不成梦幻,百花“舟”里,最惊险的就属海盗船了。
  我们像一群得意的海盗坐上船。船在微微摇晃中启航。随后,船在海面上加速前行。紧接着,海盗船好像遇到了大风暴,猛烈地颤动起来,风高浪急,船身颠簸摇晃,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浪底。突然,一个巨浪涌起,海盗船被顶在了浪尖上,我们惊叫声也达到了心尖上。一群小海盗不约而同地握紧扶手,闭眼祈祷:“快停下来吧!”“妈啊,快救我呀!”。最后,风平浪静,海盗船由快到慢,由慢到停。一个个小海盗们却惊魂未定,难得回神。
  梦幻百花洲,百花洲梦幻,这是一个百花之地,一个梦幻之洲。它让我们在自由中品味芳香,也让我们在惊险中体验梦幻。
  赞一下,百花洲,梦幻的百花洲。
  我们就拿这篇范文作参照,来看今天要讲评的作文。
  先来看原文:
  金沙一日游 (广东佛山六年级 卜雪燕)
  今天我和我的同学到金沙乐园去游玩。
  我们坐着大巴来到了金沙乐园。一下车,就看到了乐园里面挂着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风车,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有黄色的……美丽极了。一阵风吹过,风车随着风转动起来,发出“唰唰唰”的声音,像是在跟我们说:“嘿,朋友们!快进来玩吧!”我们迫不及待地进了乐园,哇,里面有好多有趣的机动游戏呀。有海盗船、丛林飞鼠、花果山漂流、太空飞船……听说还有鸽子呢!
  我领着我的组员直奔我最喜欢玩的太空飞船。到了那里,一看:“诶,没有几个人在排队呢!”我赶紧冲了过去,坐上了最右边的一个位置,其他人也跟着我坐了上去。“叮铃铃——”铃声响了,飞船要起飞啦,要带我们遨游太空啦!刚开始,“飞船”像个喝醉酒的老头,左摇右晃。我的心十分兴奋,巴不得马上到最刺激的部分。“飞船”越飞越高,风在我的耳边轻轻哼起了小曲,似乎在对我说:别怕,别怕。最开心的时刻马上要到了,我的心跟着“飞船”飞了起来。一下子飞到左边,一下子飞到右边,整个人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我开心地笑出了声“哈哈哈!”“啊——”旁边一些胆小的人却发出了阵阵尖叫。此时,风声、笑声、尖叫声汇成了一首摇滚歌曲,飘荡在乐园的上空。随着“飞船”地摆动越来越缓慢,游戏结束了。我意犹未尽地下了“飞船”。
  在太空飞船的不远处,我看到了一个小房子,上面站满了许多白色的小精灵——鸽子。我们来到了小房子跟前,哦,地上也有鸽子。旁边的管理员说,我们可以在那里喂鸽子。我买了饲料,站在鸽子中间。看啊,有些鸽子在悠闲地散步,有些则几个堆在一起玩,有些张开了翅膀飞到了屋顶上……小精灵一点儿也不怕我们这些“入侵者”,仿佛我们就是它们的其中一员。我学着它们一样“咕咕”地叫唤着。“扑腾”一只通体雪白的鸽子飞到了我的手上。它用它那双黑溜溜的眼睛看着我,好像在对我说:“行行好,给点吃的吧!”一对粉红色且小巧的脚还在我手臂上走来走去,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刮我的手臂,痒痒的,麻麻的。我忙打开手掌,露出饲料。它立马用它那张小小的嘴来吃我的饲料,还时不时啄一下我的手表示感谢。我刚想摸一摸这只可爱的小精灵,它却又“扑腾”一声飞走了。我还没反应过来,一只鸽子热情地飞到了我的书包上,我使劲地抖动着我的书包,它一下子就飞到了我的手上,津津有味地吃着饲料。“哎呀!”旁边传来一阵叫声,我一看,哈哈,原来是小浩被鸽子“偷袭”了!瞧,一只鸽子在啄她的腿。我还来不及幸灾乐祸,又一只鸽子飞到了我的手臂上。正在吃饲料的鸽子看到有别人来抢食了,赶紧向“敌人”攻击。哈哈,两只鸽子打起来啦。你啄我一嘴,我咬你一口。在它们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另一只鸽子飞了过来。“战事”升级了,场面失控了!“啊!”我忙把手一挥,三只调皮小精灵飞向了天空。看着它们,我也想变成一只小鸽子,无忧无虑地在空中飞翔。没有沉重的书包,没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没有妈妈的唠叨,没有……哦,这真是太好啦!
  接着我们又玩了海盗船、丛林飞鼠、花果山漂流……
  时间过得真快,该是和金沙乐园说再见的时候了。我看了看身后这个充满了快乐,充满了笑声,充满了回忆的金沙乐园,心里感到甜甜的,美美的。我不禁想到,如果每一天都那么开心、那么快乐,那该多好啊!
  我们再来看妈妈的感言:
  这是我女儿去春游当天晚上写的作文,也是我跟着非常老师学习一段时间后辅导的第一篇作文。很开心,这篇作文女儿的老师评了个优+,并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女儿说:老师好像不相信是她写的一样。但确实是她写的,我在旁边指导。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我的辅导过程:女儿去春游的前一天,我就和她说好,如果老师要求写有关春游的作文,我想用我学到的非常老师教的写作方法指导指导,女儿同意了,在这之前她写作文是不允许我参与的(估计是我平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说非常老师有多神奇起的作用吧)。春游回来后,女儿对我说:老师让她晚上写好作文,明天早上一定要交上去的。
  女儿还很不满地在那里嘀咕:春游回来已经很累了,还要写什么作文。我没有出声。吃晚饭的时候,我问她:你今天都玩了什么好玩的?你那作文打算怎么写呀?女儿歪着头想了一下说:我们今天玩了很多机动游戏,太好玩了,有过山车,有太空飞船,还有鸽子……作文嘛,就写太空飞船和喂鸽子吧。吃完饭后,我碗也没洗就和女儿进了书房一起写作文。其实,我也很期待,我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来辅导她,女儿肚子里到底藏有多少货?
  一开始,我按照女儿说的那两方面画了个像非常老师讲评作文时画的思维导图,可惜在电脑上我还不会画,大概说了一下“头身脚”,头是要开门见山,身是从太空船和喂鸽子这两个方向去写,脚呢?到最后再想吧。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句:今天,我和我的同学到金沙乐园去游玩。接着我又提了一下,那到了乐园门口看到什么呀?女儿马上说:看见很多风车。第二段落的那一句: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有黄色的是我加上去的,其它的是女儿自己写的。
  写太空飞船的时候,我告诉女儿:要写飞船怎么样,自己的心情和旁边的人什么样。女儿就写出了风声、笑声、尖叫声,然后就没有写了,我又及时提了句:那风声、笑声、尖叫声会怎么样呢?女儿想了一下,就有了:风声,笑声,尖叫声汇成了一首摇滚歌曲……
  写喂鸽子这段呢,基本是女儿独立完成的,我只是特意让她用了移花接木——小精灵(女儿说是“借喻”),对称——有些在散步、有些在玩、有些飞到了屋顶,痒痒的、麻麻的(女儿说是“排比”),回环——你啄我一嘴,我咬你一口。
  最后是脚,女儿自己写的,一字不改。
  虽然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是我看到了女儿肯听肯学,幸事!通过这次的辅导,我真是非常认同非常老师说的,不是孩子肚子里没有货,而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而已!
  感谢这位妈妈用实际行动说明了一个道理:不是孩子肚子里没货,而是不知如何把这些货倒出来。我们在《基础篇》里讲过:妈妈的一个小小的改变,将会是孩子的一个大大的进步。从妈妈的感言中,我们还要体会到妈妈在教育中“润物细无声”的魅力。当孩子玩了一天,感觉很累不太想写作文的时候,妈妈是不动声色。妈妈学会了斗智不斗勇,学会了顺手牵羊、借坡下驴,这样就与孩子步入了良性的循环。
  我们试想一下,当孩子叫苦连天不想写的时候,如果妈妈纠缠于说教,纠缠于诸如“克服困难、坚强自信、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说教。其结果是什么呢?当孩子叫苦喊累的时候,如果妈妈对孩子说:你不要累,要好好完成作业,你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就喊累叫苦,怎么连一点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没有呢?如果这样,那就不是您牵着孩子走,而是孩子牵着您的鼻子走了。
  所以,我们讲本文小作者的妈妈虽没掉头发——绝顶智慧,也算是大智若愚。就如打太极拳一样,轻轻一带,四两拨千斤。这小屁孩就给顺了过来了。《中庸》的结尾有一句话,是孔子说的:“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大体的意思是说:教化人,如果是大声地喊,厉声地叫——声;如果是装着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一副母老虎的样子——色,那就是最笨、最低级的手段。所以,我们要学习这位妈妈的心态与学态。现在,我们不学雷锋,也不学欧阳锋,更不学欧阳雷锋,我们就学习这位妈妈好榜样。
  我们一直在讲,妈妈的脸色就是孩子作文的风向标。假如妈妈的脸色是喜相,孩子就作文好、学习好,老公工作好、收入好;假如妈妈的脸色是恶相,妈妈的脸色上火、恼火,孩子的作业本就会着火,孩子的作文就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外加鼻涕与眼泪。
  我们回到作文上来,本文可以说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是一篇原味原汁的作文。由于时间原因,我们上午就讲一个问题:游记该怎么写?
  第一,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第一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里讲到了写作的顺序问题。对于学习写游记的小朋友而言,在游记中讲究写作顺序,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般而言顺序有几类:一是时间变化的顺序;二是空间变化的顺序;三是事件变化的顺序;四是人物出场的顺序;五是景物变化的顺序;六是情感变化的顺序;七是因果变化的顺序;八是写景抒情到议论的顺序。而在这些顺序中,最为常见、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是时间的顺序与事件变化的顺序。在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就是按着这两个顺序来写的。以时间为序、以事件发生为序,分别写到了在金沙乐园的门口、玩太空飞船,还有喂鸽子。
  我们在一开始讲课的时候,也学习、参考了一篇范文——《游梦幻百花洲》,也是突出地体现了时间与事件的顺序。希望大家好好温习、体会这一个特点。
  第二,写游记要有详有略。记得在《提高篇》中,我们有一句口头禅:游记游记,不是什么都记。重点的、感触深的、特点强的、玩得最尽兴的,可以重点写、详写。轻点的、感触浅的、特点弱的、玩得不尽兴的,就要略写、粗写、一笔带过地写。
  这是我们在辅导孩子写游记的时候,特别需要重视的两点。本文和前面例举的范文中,都体现了这两点。在《实战篇》中的第四章,也专门有一节《游记类》,希望大家课后去预习一下、体会一下。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zuowen/238030.html

上一篇:作文欣赏风景2篇
下一篇:少年何愁9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