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优秀作文 > 日记大全 > 主父偃简介10篇

主父偃简介10篇

时间:2018-11-15 来源:日记大全 点击:

【www.xjwk.net--日记大全】

(1) [主父偃简介]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幼年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司马迁出生于龙门。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6岁,在故乡读书。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谈为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建元五年)10岁,在故乡。《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按:司马迁10岁左右,即在故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11岁。
  窦太后死,汉地区冲突罢绌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一说司马迁出生于这一年。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12岁。
  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青年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年朔二年)19岁,从夏阳迁居长安。
  汉武帝从主父偃建议迁民于茂陵。司马迁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20岁,游历各地。
  司马迁漫游江淮,到会稽,渡沅江、湘江,向北过汶水、泗水,于鲁地观礼,向南过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彭城,寻访楚汉相争遗迹传闻,经过大梁,而归长安,历时数年,为协助父亲着作史记做准备。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22岁。
  公孙弘为丞相,请为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司马迁得补博士弟子员。
  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23岁,为郎中。
  以考试成绩优异为郎中,即皇帝的侍卫官。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24岁,为郎中。
  司马迁侍从武帝巡视至雍,祭祀五帝。获白麟。司马谈始修《太史公书》。
  《史记》原计划记事止于此年。
  《太史公自序》:“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扣来司马迁修改下限述于太初末年。
  公元前119年(元狩五年)28岁,为郎中。
  汉武帝游鼎湖,至甘泉(今陕西淳化县境内),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
  中年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33岁,为郎中。
  随汉武帝祭祀五帝到雍(今陕西凤翔县),到河东(今山西夏县东北)。
  有司与太史公司马谈、祠官宽舒议祭祀后祠。始立后土祠于汾阴(今山西万荣县)。冬十月,“武帝自夏阳东幸汾阴”,司马适随武帝回夏阳故乡。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34岁,为郎中。
  冬十月,司马迁以侍中身分侍从汉武帝巡行至西北的扶风、平凉、崆峒。
  太史公谈、词官宽舒等向武帝建议立泰坛。太史公谈议泰典礼。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35岁,为郎中将。
  汉武帝与公卿、诸生议泰山禅。司马迁受命为郎中将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到达邛(今四川西昌一带)、笮(今四川汉源一带)、昆明(今云南曲靖一带),安抚西南少数民族,设置五郡。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36岁,为郎中。
  汉武帝前入泰山封禅,太史公司马谈随行,至周南(今河南洛阳)而病危。司马迁自西南归,见父于周南。谈临终嘱司马迁继孔子而续《春秋》。
  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汉武帝至泰山,又至海边,自碣石至辽西。又经北边、九原(今包头市西),五月回到甘泉。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37岁,为郎中。
  春,司马迁随汉武帝到缑氏(今河南偃师),又到东莱。四月,黄河决口,司马迁从武帝至濮阳瓠子决口处,与群臣从官负薪塞黄河决口。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38岁,为太史令。
  继父职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绅石室金匮之书。”与朋友挚峻书信往还,勉励其抛弃隐居生活,立志于事业,从而立德、立言、立功。
  公元前107年(元封四年)39岁,为太史令。
  冬十月,司马迁随汉武帝至雍,祭祀五帝。经回中道,批出萧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经涿鹿,从代地(今河北蔚县)而还,经河东回长安。
  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40岁,为太史令。
  冬,司马迁随武帝至南郡盛唐(庐江),望祭虞舜于九嶷山,自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过长江,登庐山,北至琅琊(今山东诸城),增封泰山,沿海而行。
  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41岁,为太史令。
  冬,司马迁随汉武帝行至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三月,经夏阳至河东,祭于后土祠。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42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与上大夫壶遂等制定《太初历》,汉武帝宣布废《颛顼历》,改用此历法。太初历对后代有极大影响。
  冬十月司马迁随武帝祭泰山。
  司马迁开始着述《史记》。
  公元前103年(太初二年)43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专心着述。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开汉元年)46岁,为太史令。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武帝发兵讨伐匈奴。
  李陵为将,请“自当一队”。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47岁,为太史令。
  三月,司马迁随汉武帝至河东,祭祀后土。
  十一月,李陵战败被匈奴俘虏,司马迁因替李陵讲公道话,而被捕入狱,后被释放。
  公元前98年(天汉三年)48岁。
  李陵被灭族。
  司马迁为着作史记而忍辱苟活,自请宫刑。
  《悲士不遇赋》约作于是年。
  公元前97年(汉武帝天汉四年)49岁,为中书令。
  被赦出狱,任中书令。《汉书·司马迁传》:“迁既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发愤着史记。
  公元前93年(太始四年)53岁,为中书令。
  任安(少卿)此年四、五月间有信给司马迁。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55岁,为中书令。
  完成《史记》。《报任少卿书》说:“仆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改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仆诚已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公元前90年(征和三年)56岁。
  司马迁约于公元前90年前后去世。死因不明。
  一说司马迁死于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又一说死于公元前86年(汉昭帝始元元年)。
  《汉书·旧仪注》:“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郭沫若《关于司马迁的死》:“下狱死事,必世有流传,故卫宏、葛洪均笔之于书,谅不能无中生有,以歪曲史实”。
  2人物家世
  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周宣王时期,司马迁的祖上来到秦国。
  他的直系八世祖先是战国中后期秦国着名的武将司马错。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曾经在朝堂上与张仪辩论,辩论内容被收入《战国策·秦策》,后收入《古文观止》,名为《司马错论伐蜀》。辩论胜利后,秦惠文王派司马错等人出兵巴蜀,得胜而守之。
  六世祖司马靳(司马错次孙)为名将武安君白起副手,参与长平之战,坑杀赵卒四十万人,司马错、司马靳等军事之功为秦国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军事基础。
  高祖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曾祖司马无泽,在汉初作长安的一个“市长”(管理市场)。祖父司马喜,没有做官,而有第九等爵位,为五大夫。
  司马迁的父亲是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谈。司马谈是当时一位非常杰出的学者,着有《论六家要旨》一文,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秦至汉初以来阴阳、儒、墨、法、名、道各家思想的利弊得失,并对道家思想进行了高度肯定,该文是对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司马谈在约汉武帝建元六年至元封元年间任太史令。
  公元前145年前后,司马迁出生于家乡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上,司马迁说:“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岁时,他从长安出发,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他)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

(2) [主父偃简介]酷吏列传

王延海 译注
【说明】这是一篇类传,记述前期以酷刑峻法为统治工具,以凶狠残暴著称的十几个官吏的史实。特别对汉武帝时代的十个酷吏,即宁成、周阳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等,作了集中而概括的描写。司马迁所以要这样写,是因为汉武帝喜用酷吏,打击豪强,抑制商贾,惩治贵戚*吏,以加强中央集权,聚敛财富,应付其挥霍和对外战争的需要。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固然能强化皇权,保持国家的统一,但是酷吏的严刑峻法和残酷杀戮,也使各阶层的人们特别是普通百姓遭受意想不到的灾难,无辜被杀,冤狱横生,社会不宁,出现了“法令滋章,盗贼(实际上多为官逼民反的起义者)多有”,“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的局面。作者反对酷吏,倡言不能以此为榜样,其反对苛政虐民的思想,完全深寓于叙事之中,所以前人说本文是“讽谏微情,盎然可掬,此极用意文字也”(姚

(3) [主父偃简介]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王延海 译注
【说明】本文是公孙弘和主父偃的合传,并附录了徐乐、严安的两篇奏疏。至于篇末的王元后的诏书和班固的赞语,皆为后人所加,非司马迁原文。传中记述了平津侯公孙弘以布衣而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的经历,肯定了他官高戒奢,躬行节俭,倡导儒学,有益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功绩;也肯定了他谏止征伐匈奴和罢通西南夷,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指斥了他曲学阿世,“为人意忌”等缺失。传中也记述了主父偃与徐乐、严安谏止征胡及通西南夷之事,表现了他们反对穷兵黩武,重视民间疾苦的思想;特别记述了主父偃“诸侯得推恩分子弟”的主张,这是名为推恩,实则削藩,打击诸侯势力的极好主张,对于加强和维护汉代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有重要意义。传中虽对主父偃骄横之势有所讽刺,但对他的不幸也表示同情,特别是对当时的世态炎凉深有感慨,寓含着司马迁自己的身世之感。此文把公孙弘和主父偃这样两个虽有共同的政治态度,但却是冤家对头的人,放到同一传中加以记述,更能看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传文中插入徐乐和严安的奏疏,因其思想与主父偃和公孙弘的思想一致,因而并不感到游离,相反却起到强化主旨的作用,显示了司马迁谋篇布局的缜密性和处理材料的灵活性,给后世写史者以启发。本传选材主要集中在如何对待匈奴和西南夷的问题上,中心突出,有利于表现主题。另外本文记事简约,前后照应紧凑。特别是论说的内容多以奏疏形式出现,使叙论相间,浑融交错,既突出了史实,又很好地阐明了司马迁的观点。“太史公曰”一段,作者以“悲夫”二字收束全文,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和艺术效果。
丞相公孙弘是齐地

(4) [主父偃简介]张养浩简介


  一、人物生平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
  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1]他的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三事忠告》、《归田类稿》等。散曲集有《云在休居自适小乐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谓其曲“如玉树临风”。
  从政
  张养浩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在堂邑县,他关心民瘼,抑制豪强,赈灾济贫,做了不少好事。拜监察御史之后,他绳纠贪邪,荐举廉正,弹劾不避权贵,举荐不疏仇怨,“入焉与天子争是非,出焉与大臣辨可否”(《风宪忠告》),蹈厉风发,“道之所在,死生以之”(同上)。其门人黄

(5) [主父偃简介]吕岩简介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着名道士。名□(一作□),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一、个人履历
  吕岩(713~741)
  一名岩客,字洞宾(即吕洞宾),河中永乐(一云蒲坂)人。
  吕岩
  (唐才子传作京兆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初中第,两调县令。值黄巢之乱,遂携家归终南,放迹江湖间,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相传他后来在长安酒肆,遇到仙人钟离权,遂得道,不知所终。这就是民间盛传的“黄粱梦”故事,许多小说家戏曲家,都取以为小说、戏曲的题材。岩所作诗,流传甚多,全唐诗辑为四卷,行于世。
  二、人物生平
  他大约生于唐末,卒于宋初,与陈抟为同时代人。至于后人将他的生活时代上推至唐开元(713~741)中,则是附会唐人沈既济《枕中记》所记道者吕翁事。此外尚有颇多传说,纷纭不一。比较可信是《国史》的记载: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遇五代隐士钟离权授以内丹道要,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至陈抟室”,与陈抟、李琪(一作“李奇”)等传奇人物交往。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有弟子北宋施肩吾(华阳子)传其道。
  吕洞宾以内丹为修仙径路,兼摄禅宗,自称“幼习儒业,长好性宗,修天爵而弃人爵,鄙顽空而悟真空。天爵止于人事,真空不离因缘”。指出:“修炼丹者,先正其炉。”身为丹炉,神气精液为药物,目、耳、口、鼻为炉之八门,“常固守之”,勿伤内真,“然后于天地之炉、造化之鼎,调和药物,匹配阴阳,制炼神气”。认为“顺天道者,常存其身之元阳真一太和纯粹之气,则坐致长生”,并说“其要在乎变炼五行而已”。主张一日当一年,昼法春夏,夜法秋冬,“升降阴阳,运行四序”,昼夜终始修炼。又认为,“性命根源,归乎一气。其来也,有一夫一妇焉;其去也,有三男三女焉。金男采黄芽于九宫之台,玉女收白雪于十二楼。水中起火,以分八卦;阴内炼阳,以别九州。于是三田和会而火龙出于昏衢,千日功成则游于蓬岛矣。其要盖十有八焉:小成之道七,中成之道六,大成之道五”。提出修炼当从消除六欲七情着手,泻心之积气而集其神。行肘后之法,即透过尾闾将药物搬上背以入脑,要存想龙虎河车,使上起,但应防止肾之虚阳入顶而引起上壅生热,故须震、坎、艮三男和巽、离、兑三女“俯仰开辟,节次升存,过关勿急”。继行飞金晶,“一撞三关”,直入上宫。炼之既久,如虑太过,则吐玉液炼其形。另尚有金液还丹炼形等法。其诗词,如“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等,奇谲诡异,尤脍炙人口。北宋以后,历代有人假托吕洞宾之名,行种种异事,故神化事迹迭出。民间信仰吕洞宾者甚盛。宋代道教学者曾

(6) [主父偃简介]李朝威简介


  李朝威(约766—820),陇西人,唐代着名传奇作家。他的作品仅存《柳毅传》和《柳参军传》两篇。其《柳毅传》被鲁迅先生与元稹的《莺莺传》相提并论。他本人也被后来的一些学者誉之为传奇小说的开山鼻祖。
  一、基本简介
  [唐](约公元七五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陇西人。生卒年均不祥,约唐肃宗乾元中前后在世。生平亦不可考。着有传奇文《柳毅传》,(见《太平广记》)行于世。后代戏曲家多取为题材。
  李朝威(约766—820),陇西人,唐代着名传奇作家。他的作品仅存《柳毅传》和《柳参军传》两篇。其《柳毅传》被鲁迅先生与元稹的《莺莺传》相提并论。他本人也被后来的一些学者誉之为传奇小说的开山鼻祖。
  二、人物生平
  唐朝陇西(今甘肃东南部)人,小说家,与李复言、李公佐合称『陇西三李』。
  大约公元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在世。正史无传记,其他文献中也不见载行状,故具体生卒时间及字、号、别称不详;家世及生平事迹不可考。然其所作传奇小说《柳毅传》,久传不朽,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这是作者惟一的传世作品,后人只有借助这篇佳作,才得以窥知其思想境界及突出的文学成就。常言道:文如其人。故特以文评代传,以彰示其卓越。
  三、作品简介
  李朝威所作《柳毅传》
  中国小说的发展,上溯先秦两汉的神话、寓言,再经魏晋六朝的搜神志怪,到唐朝又有传奇兴起。唐传奇多为文人有意创作,开始比较深入地描写丰富的社会生活,这是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趋于成熟的标志。而李朝威所作《柳毅传》,则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名篇。
  该传奇以柳毅的经历为主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逐步运用细腻的气氛描写,和大量凸现个性特点的对话,塑造出四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洞庭君是一个有情有义,涵养深厚,宽容慈祥的仁德者;钱塘君是嫉恶如仇,勇猛异常,既莽撞冒失又率直可爱的豪侠;龙女是温婉善良,执着于爱情的淑女;柳毅是唯道是从,同情不幸,正直无私,威武不屈的侠义书生。
  创作手法高超
  作为一千多年前的一篇文言传奇,仅用短短五千字,竟然成功地塑造出一组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艺术典型,其创作手法的高超,无疑值得后人称赞和学习。《柳毅传》与唐以前小说不同,不再是粗陈梗概,而是一篇布局严谨,情节跌宕、曲折,笔触比较细腻,写作目的十分明确,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的小说。
  小说以落第书生柳毅奇遇龙女为发端,以柳毅传书洞庭,龙女变人报恩与柳毅结为夫妻为整个故事的骨架,其间,通过穿插一系列曲折动人的具体情节,步步引人入胜。柳毅路过泾阳,戏剧性地偶遇放牧『雨工(雷霆)』的龙女;龙女托他信,报告自己的遭遇。临行前,柳毅戏言:『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龙女慨允:『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似乎不经意间为两人后来的结合埋下伏线。柳毅如托进入龙宫,报告洞庭者:龙女在泾川因为劝阻丈夫的轻薄放荡,正在遭受糊涂公婆的虐待。钱塘君闻讯,立即破柱冲天去营救侄女。龙女被救回洞庭,清汤君为感谢柳毅千里传书借酒说媒,遭到柳毅义正辞严的拒绝。柳毅回家,先后续娶三妻,后娶的卢氏已经生了孩子,使人觉得柳毅洞庭传书已成往事,从此人龙相隔两界,与龙女再也不会有瓜葛。岂料,卢氏原来正是龙女,柳毅得到的不仅是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而且因此得以长生不老、同入仙境。
  幻想和浪漫主义情调
  这样,小说采用奇异的幻想和浪漫主义情调,艺术地揭示人生,反映社会,描绘理想,从中也表达了李朝威的思想。作者着意塑造的侠义书生柳毅完全是出于对邪恶的义愤,是为了解除弱者所受的冤屈,并没有什么私念。正是柳毅的见义勇为和正直无私,才引起龙女执着的倾慕和追求。与一般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小说不同,他俩的幸福结合,体现了较高的道德境界,《柳毅传》也才传颂至今。
  《柳毅传》还笼罩着一片圣洁的宗教情怀,儒学的仁、义、礼、智、信和佛教的恩怨报应和道教的神仙丹药、长生不老等,融会、浸润于字里行间。作者通过整个故事树立了这样一个思想观念人之为人要以道义为重,诚心恪守道义者,终将得到无边的福报。
  弘扬道德信义
  主人公柳毅在与龙女的对话中先后发出的内心独白五月『义夫也』,『以义行为之士丘,『素以操贞为志尚』,这实际上是作者的道德追求。小说的末尾,作者还借用史家作论赞序跋的笔法直抒主意,写道『陇西李朝威叙而叹曰五虫之长,必以灵着,别斯见矣。人,裸也,移信鳞虫。洞庭含纳大直,钱塘迅疾磊落,宜有承焉。暇咏而不载,独可邻其境。愚义之,为斯文。』可见,弘扬道德信义,才是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
  笼罩全篇的宗教情怀
  柳毅和龙女终成眷属以后,作者却并未回虽然止笔,而是继续设计了一个情节柳毅表弟薛暇在贬诵途中与他相遇,柳毅向他赠了仙药,四十多年后也同样成仙。乍一看来,这一情节使小说有些拖沓。但是,透过笼罩全篇的宗教情怀,就会发现这点枝莹,是必要的尾声。
  有缘进入了仙境
  柳毅一生虽有应举落第之愁,有两度丧妻之苦,然而由于明心见性,诚心践行道义,终于有缘进入了仙境,他继而以『觉悟主的身份向正在经受贬捕之苦的薛暇赠送仙药,借得这位表弟之口将自己成仙的事迹传告于人世,以达到启发、超度众生的心愿。如果说柳毅和龙女的爱情经历是一条明线,那么,宣示如何通过恪守道义来加深人类亲情、消减人间苦难,则是贯穿这篇作品的一条隐线。这种出世思想难免具有消极性;但是,同时表达出作者对所处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是对现实的一种曲折批判。
  四、对后世影响
  李朝威的这些思想和主张,通过《柳毅传》对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唐末孙按的《灵应传》、元代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李好古的《张生煮海》、明代黄说仲的《龙策记》、清代李渔的《屋中楼》等传奇、杂剧,以及近现代戏曲中的一些作品,都沿用这一题材,从这篇传奇脱胎演变而来;自本传奇问世以来至今,历代编集、赏析、研究古代传奇文学者,无不对它十分青睐。足见其魅力之深广,影响之久远。
  难得呵,陇西李朝威!不以官爵扬名,不以财富显贵。
  柳毅,是其理想的化身;《柳毅传》,是其思想的铭刻。
  五、邮政局的特种邮票
  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7月17日发行了志号为2004-14T的《民间传说—柳毅传书》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是:(4-1)80分龙女托书;(4-2)80分传书洞庭;(4-3)80分骨肉团聚;(4-4)2元义重情深。同日发行了小本票编号为(27)2004的《民间传说

(7) [主父偃简介]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为张元干所作。绍兴八年为胡铨因谏议和而被贬至福州,由遭秦桧迫害,移新州(今广东新兴)编管。张元干作此词为胡铨壮行,后因此词而被捕下狱,并被削职为民。词极慷慨愤激,忠义之气,溢于字里行间。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元干

【原文】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赏析】

在北宋灭亡,士大夫南渡的这个时期,慷慨悲壮的忧国忧民的词人们,名篇叠出;张芦川有《贺新郎》之作,先以“曳杖危楼去”寄怀李纲,后以“梦绕神州路”送别胡铨,两词尤为悲愤痛苦,感人肺腑。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因反对“和议”、请斩秦桧等三人而贬为福州签判的胡铨,再次遭遣,除名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芦川作此词以相送。

“梦绕神州路 ”,是说我辈灵魂都离不开未复的中原
。“怅秋风”三句,写值此金秋在萧萧的风声之中,一方面号角之声连绵不断,似乎武备军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凉。此句将南宋局势,缩摄于尺幅之中。以下便由此发出强烈的质问之声,绝似屈原《天问》之风格。

首问 :“为何似昆仑天柱般的黄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溃,以致浊流泛滥,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陆
?又因何使衣冠礼乐的文明乐土,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须知狐兔者,既实指人民流离失所,村落空墟,只剥野兽乱窜,又虚指每当国家不幸陷于敌手之时,必然“狐兔”横行,古今无异。

郑所南所谓“地走人形兽,春开鬼面花 ”,让国破家亡之人而视之,此情此景便会产生共鸣,笔者亲历抗战时期华北沦陷的情景,故而被这情景深深感动。

下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
”,言天高难问,人间又无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胡公又离然分别,悲可知矣!——上片一气写成,全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两句,其苍劲有力,字字沉实,作掷地金石之响。

过片便预想别后情景,饯别是在水畔,征帆既去,但不忍离去,伫立到江边以致柳枝随风吹飘起,产生一丝凉气
。天上的星儿一眨一眨地出现。“耿斜河”三句,亦如孟襄阳、苏东坡,写“微云渡河汉 ”,写“疏星渡河汉
”、“金波淡,玉绳低转”,为什么情调如此相似?而对于芦川,悲愤激昂之余,忽得此一二句,更显示出了深挚的感情。如以“闲笔”视之,即如知大嚼,而不晓细品,浅人难得深味矣。

下言写此别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 ,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难,相距万里
,想在一块儿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经是不可能的!语云雁之南飞,不逾衡阳,而今新州距离衡阳几许
?宾鸿不至,书信将凭谁寄付?不但问天之意直连上片,而且痛别之情古今所罕。用此方法关心国家、社会,纵怀今古,沉思宇宙人生;所关切者绝非个人命运得失穷达,又岂肯谈个人琐事。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是此句的依据。

情怀既然这样,何以作词?所谓辞意俱尽,遂尔引杯长吸,且听笙歌。——以此豪迈之言借以打发心头之痛,作者用笔如夭矫之龙,不以陈言落套为比。

凡填《贺新郎 》,上下片有两个仄起七字句,不得误以为与律句全同
,“高难问”“怀今古”,难、今二字,皆须平声(与上三字连成四平声),方为协律。又两歇拍“送君去”“听金缕”,头一字必须去声,此为定格。然而明清以后,理解此者已少,合律者百无一二人。故此说明,以示学人。

【诗人简介】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8) [主父偃简介]屈原生平简介_3000字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的身世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近代少数学者对屈原的存在表示怀疑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关于屈原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对此有不同解释,大致可分两说:一是王逸说,他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说,他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座名,并不说明什么年份,两句只是说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二说之中,王逸说更为流行,但因所据历法不同,结论各异。浦江清推定屈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日生,这一结论较为精细。
  屈原的远祖是颛顼高阳氏,应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据《史记·楚世家》说,高阳氏六代孙名季连,是楚的创业始祖,姓。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传至熊通(一作达),就是楚武王。其子瑕,封采邑于屈,子孙就以屈为氏,所以屈是楚国姓的分支。自春秋以来,屈姓历世都担任楚国的显要职位,担任高级官职莫敖的有屈重、屈完、屈荡(前后两见)、屈到、屈建、屈生等,多半是父子相传。
  屈原的父亲,《离骚》中称其名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传说中屈原还有一姊。
  屈原所得姓的屈地,今已很难确指在何处。屈原故里只能据汉以后各家之说来推断,诸说中以丹阳秭归的传说为最多。丹阳即楚始封之地。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都记》说:“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秭归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原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室基,名其地曰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

(9) [主父偃简介]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原文】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

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注释】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 蓬蒿(pénghāo):两种野草。

③ 直待:直等到。

④ 凌云:高耸入云。

⑤始道:才说。

【鉴赏】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诗人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

(10) [主父偃简介]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佑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着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一、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他又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号文山。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
  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德佑元年(1275年)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8年被俘,后来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监狱关了三年。元军屡次劝他投降,都被他坚决拒绝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终失败。1276年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以重兵进攻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收容残部,退往循州(旧治在今广东龙川西)。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祥兴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驻崖山,为摆脱艰难处境,便要求率军前往,与南宋行朝会合。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文天祥只好作罢,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1279年兵败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权臣阿合马被刺,元世祖下令籍没阿合马的家财、追查阿合马的罪恶,并任命和礼霍孙为右丞相。和礼霍孙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国,颇得元世祖赞同。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菜市口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二、主要经历
  早期经历
  见贤思齐
  文天祥在童年时,就很仰慕英雄人物,尤爱读忠臣传。有一天,他来到吉州的学宫瞻仰先贤遗像。他看到吉州的欧阳修、杨邦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zuowen/244094.html

上一篇:明灯10篇
下一篇:没有尽处没有结束8篇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