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优秀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三写作指导9篇

高三写作指导9篇

时间:2018-11-04 来源:高中作文 点击:

【www.xjwk.net--高中作文】

高三写作指导一:高中写作指导:寻小搜微选材


  题材不怕“小”,还要敢于写“小”!它既是克服材料贫乏之径,也是创造文章新活之途。我们平常多见和最不缺乏的,是生活中的常人小事类材料,倘能用心打捞生活中的真、善、美,于纷纭大千世界中,是可以静观万物,摄取机微的。取材的范围是没有涯尽的,无论其材料娇艳明媚,或朴素庸常;或沃土温室,或村野虚墟;或雍荣尊贵,或卑微无名。倘能用心打捞生活中的真、善、美,或能随意裁锦一角,摘花一枝,都一样绽放优美自然的姿容,散发持久沁人的馨香。多少大家的小品文,写的往往是常人小事,有如冬夜炉边的絮语杂谈,或丰厚与笃实,或琳琅与宏博;或闲适,或渊雅,或隽永,或亲切……
  当然,寻小搜微法的“搜寻”功夫,最要作者有眼光、思想和感情,有独到的发现与独到的开发,有笃实之情、精辟之识以及空灵之笔,力避随流附众。
  【例文借鉴】
  好奇心
  为什么?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此文贵在叙写日常生活小事,能在“尺水”中“兴波”,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读来意味无穷!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这是2008年高考记叙文的拔尖之作,相当难得。2008年高考作文的记叙文特别少,这种冷落“记叙”的动向,值得下高三师生警觉和深思。
  【例文借鉴】
  举手投足之间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
  有时外婆买菜,用了很长时间。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张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可是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正宗牛肉,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
  外公外婆总是散发着种东西,举手投足之间的,我说不出的,却总想亲近的东西。
  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仍然坚持去爬高高的山,去为外公扫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细心的,小心地摆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饭,在外公墓前。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哭。我知道,外婆听别人说过,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可是他们的喉,只有针眼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样子,就会很难过吧。而外婆叠的纸钱,已经厚得烧不完了。如果那些飘飞的灰烬能带上外婆的思念,那么我觉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书。
  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我的眼角常常湿润,或许因为,久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弦。
  而我总是努力地去传递些什么,在举手投足之间。是对爱的敬仰,还是为爱而生的感激?
  这篇文章是2008年湖北高考卷优秀作文,选材很好,选取了外公和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看起来琐碎、寻常,但是非常生活化,而且渗透了人物情感,极为传神地描摹了恩爱老年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作者对生活观察细致、体验深刻,兼具笃实之情,精辟之识以及空灵之笔。

高三写作指导二: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热爱生命


  作文题目:孝感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统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当代有位诗人在诗中写道: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个题目中的材料选自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热爱生命》从诗歌本身看,这是一首哲理诗
  首先我们要明白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中以四个肯定的回答表达出为何要热爱生命的哲理四个段落,看似相似,却各有其趣四个段落分别围绕“成功”、“爱情”、“奋斗”和“未来”四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和回答诗中所热爱的不是最终的成功和未来的美好结局,不是爱情的获得和奋斗目标的实现诗作里溢出的热爱,其实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追求,“风雨兼程”、“吐露真诚”……这些都是体现热爱的种种表现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想要获得而去热爱,而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一句话,人生要有目标,虽然路上注定有崎岖和荆棘,但只要坚持,只要努力奋斗,注重过程,风雨过后必能见到彩虹
  其次,要理解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诗歌第一节中“选择了远方”(有理想),这是前提;“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不管结果成败,这是态度;“便只顾风雨兼程”,义无反顾,持之以恒,这是行动再如诗歌第四节中“只要热爱生命”,这是前提;“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即在热爱生命的过程中,不怕坎坷、挫折、曲折,顽强地拼搏,这是态度;“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这是结果在选取其中某一点立意时,不能忽略其他两个方面
  根据提示,我们可以选择诗句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来立意如“选择远方作为人生的目标”“为了一个目标执着追求”“热爱生命”“追求过程的精彩而不在乎结果”等等写记叙文,可写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遭遇困难以及自己如何定下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写议论文,可结合生活中典型人物的事例,发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的感想……不管选择哪种文体,建议拟一个新颖抢眼的标题,给阅卷老师第一美感也是很重要的
  【考场作文一】永不言弃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是啊,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永不言弃的坚毅意志,又怎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览景需要永不言弃,生活中做其他事情也莫不如此(引用所学课文中的话开篇,现出作者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借登山览景扩展到做其他事情也需要永不言弃,紧扣了标题)
  永不言弃,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李连杰,中国著名影视演员,然而他并不是命运的宠儿18岁拍摄电影《少林寺》一夜成名,但第二年他就摔断了腿;好不容易等到《黄飞鸿》系列电影大卖,他的经纪人又遭枪杀,事业再次陷入低谷……在一次次事业进展不顺利时,一次又一次跌倒时,李连杰也曾痛苦、彷徨过,但他明白,那些逼得他走投无路的困难又何尝不是让他变得强大的理由呢?于是他咬紧牙关,不放弃,跌倒后继续站起来,终于成为国际知名演员试想,他若放弃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又怎能有如此成就?唯有对困境抱有一种“永不言弃”的态度,让自己变得更乐观、更坚强,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本段列举李连杰的事例,并加以分析,从“结果成功”角度阐述了“永不言弃”的重要性)
  永不言弃,即使失败了也光荣我想到徒步走遍全中国的探险家余纯顺在进行了近十年艰苦卓绝的漫长旅程后,就只剩下生命禁区罗布泊了在生存几率几乎等于零的残酷现实面前,余纯顺没有退却,没有放弃临行前,他对随行采访他的记者说:“我也许真的会失败,但我不能放弃这个梦想,就是失败,我也要当失败的英雄!”不幸他的话应验了但他那种无所畏惧、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却使他屹立成一个大写的“人”,铸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新时代不倒的丰碑!(本段列举余纯顺的事例,并加以分析,从“结果失败”角度说明了“永不言弃”同样重要)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成功的诀窍有三个:第一个是,决不放弃;第二个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个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短短的三句话,留在世人心坎上的,却是一种永恒的力量(引用名言论证,简短而有力)也许我们曾因成绩不佳而想放弃学习,但只要想到“中国达人秀”刘伟,我们全身就又充满了奋进的力量;也许我们曾因前途渺茫而想放纵自我,但只要想到“轮椅哲人”史铁生,我们就又重扬了信心的风帆(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名人的激励作用让我们永不言弃)
  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彼岸还在;假如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绿叶还在在理想的前路上,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永不言弃!(联系文题所给材料中的诗句,用有文采的语言结束全篇并点题)
  【总评】基础等级:从内容上看,文章事例翔实,观点明晰为了印证“永不言弃”的观点,文章第二、三段列举了李连杰、余纯顺等人的事例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证,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引用事例进行论证时,叙述简洁,分析到位,揭示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段,文章还引用了丘吉尔的话作为论据,这是道理论证从表达上看,文章结构层次井然,叙议结合,语言通畅
  发展等级:文章从所给材料诗歌的第一节入手,提炼出“永不言弃”的论点,体会感悟深刻在论据上,有事例也有名言,有详述也有略写,中外结合,选料较为典型在论证方法上,例证与引证相结合,正反兼顾整体上看,本文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议论文
  综合评分:23(内容)+23(表达)+8(发展)=54分
  【考场作文二】风雨兼程
  安陆二中2009级2班张慧敏
  有一句诗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由此可见,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要去想是否成功,只顾风雨兼程,才能到达远方(引用文题供料中的诗句,就地取材,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当我们选择了为科学而献身,不要去想是否成功,只顾风雨兼程哥白尼为了坚持“日心说”,甘愿被绑在绞刑架上让大火烧死;诺贝尔为了研究炸药,家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自己也差点被炸死;居里夫人为了提炼放射性元素镭,整日沉于实验室,不畏艰苦,不舍昼夜……他们都选择了科学的远方,没有谁去想是否会成功无论一路充满多少艰辛,淌了多少血泪,他们只顾风雨兼程,因而在人类发展的旅途上留下了一串串耀眼的脚印(从“献身科学”的角度列举了哥白尼、诺贝尔、居里夫人等人的事例并加以分析论证)
  当我们选择了为艺术而献身,不要去想身后是鲜花还是冷雨,只顾风雨兼程“我的人生,是为了上台做准备!”还记得台湾京剧名旦魏海敏这样评价自己魏海敏10岁入台湾海光剧校,至今已和京剧舞台结缘40载从学校最闪亮的小明星到海光国剧队的当家青衣花旦,再到国内外的表演艺术家,她用她的勤奋与汗水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超越她不在乎疼痛与否,亦不在乎成功与否,既然选择了艺术的远方,就要用一生的激情去追随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便只顾风雨兼程正因如此,魏海敏到达了舞台艺术的顶峰(从“献身艺术”的角度列举了魏海敏的事例并加以分析论证)
  当我们选择了为祖国献身,不要去想前路是寒风还是荆棘,只顾风雨兼程邓稼先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历尽千辛万苦,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选择了大漠深处,与世隔绝,只一心研究核事业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元素,他受到了严重辐射可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惦记着稿纸上那些计算原子的数字,牵挂着祖国的利益既然选择了为祖国献身,无论身后有多少艰难和险阻,管他岁月与沧桑,便只顾风雨兼程邓稼先做到了,他的人生真是一曲悲壮的凯歌!他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他用生命的热情阐释了爱国的高度!(从“献身国家”的角度列举了邓稼先的事例并加以分析论证)
  今天,当我们选择了为民族之复兴而读书,我们一定要用青春的热情点燃生命的火把,不要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是成功还是失败,既然选择了璀璨的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驶向光明的远方,才能让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我们手中复兴强大(联系实际表决心,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无论我们选择了怎样的远方,不要去想是否成功,只顾风雨兼程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展望未来,深化中心)
  【总评】基础等级:从内容上看,文章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引例充实本文按照“引—议—联—结”的思路行文作者首先引述了文题材料中的诗句,提出中心论点,这是“引”接着,作者采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式,依据中心论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拟定了三个分论点,并一一结合材料与事例进行了简要分析,这是“议”随后作者联系现实生活,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这是“联”最后,作者用一句话概述了三个分论点,重申了中心论点并展望了未来,这是“结”从表达上看,文章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完整,文体特征鲜明,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
  发展等级:文章内容较为充实在选择论据方面,作者做到了准确、典型和多角度具体运用时有详有略,紧扣了论点不足之处是,论证方法显得有些单一
  综合评分:24(内容)+22(表达)+8(发展)=54分
  【考场作文三】选择·无悔
  人择适途去,花谢无悔心
  ——题记(题记颇具哲理意味,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路,有千万条;但信念与希望汇聚的路,将使你一生无悔的走下去(开头有些简单,虽有“无悔”两字照应标题,但却与“选择”无关)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陶渊明选择了归隐自然的道路,他追求着“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的日子他难道就没有济世情怀?他难道就是在逃避现实?不!他“性本爱丘山”,他希望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这是他的选择即使亲友不解,即使生活窘迫,即使官府热情邀请,他依然“引壶觞以自酌”,坚持他的选择高傲地说无悔(一举陶渊明的例子,分析紧扣“选择”“无悔”展开,弥补了首段的不足)
  “终于找到了!”袁隆平高兴地举着一株水稻,那株水稻就是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他,一个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却重返农田,研究粮食,他的行为不被人理解,但这是他选择的路他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着,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开始,他的坚持迎来了他的成功有人问过他,是否后悔过曾经的选择,但他满脸洋溢的笑容向世人展示着他的无悔(二举袁隆平的例子,增加印证的力度)
  “不抛弃,不放弃”,这似乎是王宝强的写照不抛弃梦想,不放弃希望学武的日子很累,四处飘泊的日子很苦,但他怀着对梦想的坚持,在他选择的道路上,昂扬向前或许他不是最闪亮的那颗星,但他选择他的路,用无悔延续梦想,用青春铸造辉煌!(三举王宝强的例子从用例看,三例在选材上,没有多大变化,有古今却无中外,可以删改文字组合成一个排比段如此,倒有罗列事例之嫌)
  昙花一现,给人的总是无法延续的遗憾但这是它选择的路,它用绚丽的花朵,展示着生命的无悔
  胡杨立沙漠,用挺拔的身躯抵御风沙,它是孤独的但这是它的选择,他用坚持向我们昭示着:无悔,也能铸造美丽(承上举人物例之后,再举自然界之植物例,以扩大选材面,增强说服力)
  路,有千万条;选择,却只有一个无论未来的路是平坦还是泥泞,是鲜花怒放还是荆棘遍布,是欢声笑语不断还是惆怅悲伤多时,那都是你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在意成功或者失败,不要在意赞美或嘲笑,不要在意晴天或乌云,因为选择无悔!适应而择,无悔而行(照应首段与题记,凸显主旨)
  带着对梦想的坚持,带着对未来的追求上路,品味一路上的酸甜苦辣,等行到路的尽头,我们可以大声说:无悔!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脚更长的路朝着地平线走去,让世界评说你的背影!(化用文题供料中的诗句,扣了材料)
  【总评】基础等级:从内容上看,本文感情真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选取了“选择”“无悔”两个体会最深的关键词作为自己议论的主体,并围绕其举例展开论证选例准确、典型也紧扣了论点,不足之处在于人物事例没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新鲜性也不够,论证方法较为单一,降低了说服力从表达上看,文章语言流畅,有一定的思辨性在段与段的衔接上还可以增加一些过渡性语句,以让结构更加紧凑
  发展等级:文章语言较有文采一是多用整句,多处构成排比或对偶句式,使得全文整散结合,有错综之美,读来抑扬起伏,畅快淋漓二是文句有意蕴,如“人择适途去,花谢无悔心”“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脚更长的路”等句子就含有丰富的内涵,值得品味
  综合评分:20(内容)+20(表达)+10(发展)=50分

高三写作指导三:高中写作指导:小题标示布局


  小题标示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的、典型的、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
  此法最便于布局谋篇,且有举纲张目、条理清晰、新鲜活泼、诱人细读的妙处。
  近年高考优秀作文,除了选材新、构思巧、立意高、语言美外,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巧立光怪陆离的小标题来布局谋篇。这些小标题与文章的总标题互相照应,珠联璧合,成为佳作的一只只“亮眼”,含情脉脉,诱人神往。
  那么怎样设立小标题呢?
  1.以内容提要为小标题
  一般说来,文章的大标题概括全文内容,是全文的“大眼”,而小标题则概括某一段或某几段的内容,可谓之文章的“小眼”。读者看了小标题,就大体知道全文写了几方面内容,小标题下的段落写了什么内容。如《敬畏泥土》——坚强伟岸的泥土/用途广泛的泥土/功高盖世的泥土,读小括号里的小标题就可知文章分别赞美了泥土的“坚强伟岸”、“用途广泛”、“功高盖世”。如《积累》——奉献·积累幸福/挫折·积累成功/昨天·积累明天,从小标题中可看出文章从三方面叙写了“积累”:从奉献中积累幸福;从挫折中积累成功;从昨天积累明天。概括内容的小标题纲举目张,让读者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产生思路清晰之感。
  2.以诗文名句为小标题
  如《悠悠水乡情》——小桥/流水/人家;《水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四季圆舞曲》——万紫千红总是春/映日荷花别样红/霜叶红于二月花/千树万树犁花开;《“炼狱”四部曲》——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古诗文名句作小标题,不仅有概括文章段落内容的作用,而且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给人美感,引人入胜。
  3.以修辞语句作小标题
  如《获取人生》——人生是一道数学题/人生是一段悠扬的旋律/人生是一条不断前行的小路;《为家乡检查身体》——望/闻/问/切/识断结果。用比喻拟人修辞语作标题,形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4.以时间词语为小标题
  如《水》(——0年代,蓝天碧水,野花遍地/80年代,灰天混水,鸟飞鱼走/90年代,黑天毒水,鱼虾绝迹。不看内容,小标题就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环境日益恶化。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迫在眉睫,文章主旨已隐现其中。
  5.以人物语言为小标题
  如《老师的口头禅》——“万变不离其宗”/“你这样下去可行啊!”/“你不行,有别人,别人不行,还有我吗”。记叙的内容让人觉得井然有序。
  6.以标点符号为小标题
  如《成长=?》——成长=渴望/成长=快乐/成长=疑惑/成长=烦恼/成长=思考;又如《明天——“?”“!”“......”》——明天——遐思的“?”/明天——振奋的“!”/明天——耐人寻味的“......”;《人类止步吧》——枯藤+老树+昏鸦=优质木材/小桥+流水+人家=人类日用品/古道+西风+瘦马=桌上的美食。符号插入小标题新鲜活泼,给人悬念,诱人快读!
  作文对文体要求的淡化和放开,引爆了众多考生的智慧火花,在表现形式上避俗求奇的一朵朵创新之花绽放在考场上,带给人们一个个惊喜。
  小标题结构法的运用,仿佛给文章着了一件漂亮的新衣,使文章顿生亮色。中学生如果能从经历过的日常生活中,阅读过的书刊杂志中,体味过的深刻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写镜头,灵活有序地加以组接和张扬,就能够出现变无话写为有话写的状态,收到化平淡为神奇的效果。
  但是需要提醒注意以下几点:
  1.此法并非都用。比如写一件不太复杂的事,一般不需用小标题,用了反而画蛇添足,小标题一般用于通过几件事、几个画面来表现一个中心的文章。
  2.拟法因文而异。这就需要仔细推敲,反复选择。
  3.小题紧扣大题。如《与书为伴》——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小标题都扣住“与书为伴”;《馨香醉人》——月儿弯弯/茶香四溢/歌声动人,“月儿”,“茶”,“歌声”都是“醉人”的。
  4.对称新鲜活泼。如《中国的明天将会绚丽多彩》——昨天,绿军装绿遍大江南北/今天,红唐装红透东西半球/明天,绚丽多彩遍及五湖四海;《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李后主不尽的言愁/辛弃疾忠愤的希冀/闻一多痛恶的丑恶/朱自清心仪的美神;《夏日=?》——当夏日=“时装”时,夏日=洒脱/当夏日=“水果”时,夏日=鲜甜/当夏日=“游泳”时,夏日=畅快/当夏日=“昆虫”时,夏日=神秘。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单纯追求形式创新,而没有充实而鲜活的内容,那就只有花架子。因此,我们应在形式创新的同时,更注重作文内容的厚实,并真实再现生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忘记这些才是决定作文成功的关键!
  【例文借鉴】
  自嘲
  ——中西“自嘲”镜头集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镜头一
  苏东坡被贬官黄州,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请他题一首诗,苏轼嬉笑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画外音:自嘲,是一片无奈的叶子,心中的风暴成就了它的舞动,恣意飘飞,随后化作豁达乐观的润土,滋养着生命的大树,峥嵘的枝干,伸向心中的太阳。
  镜头二
  张大千第一次见到心仪已久的梅兰芳时,紧紧握着这位京剧大师的手说:“您是君子,我是小人。”见梅兰芳露出吃惊的神情,他不慌不忙地解释,“您是唱戏的,动口;我是画画的,动手。君子动口不动手,所以,您是君子,我是小人。”顿时,满堂宾客爆发出欢愉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画外音:有时您用幽默的口吻说出自嘲的话语,会转化为对他人真诚的赞美。这时,您的睿智和魅力会迎来掌声。犹如从音响里冲出来的响亮。
  镜头三
  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娶了一位悍妇(说惨点儿简直是只河东母狮)做妻子。有一天,苏格拉底正和客人谈哲学,妻子在一旁骂得口沫横飞。苏格拉底又只好当演员了——装聋作哑。岂料,妻子竟当着客人把一盆冷水泼到苏格拉底身上。“我就知道,打过雷后必定要下雨的。”可怜的苏格拉底慢吞吞地对惊愕万分的客人说。
  画外音:善于自嘲的人,总能化干戈为玉帛,在风雨后,为自己沉淀出最美的彩虹……
  镜头四
  在公园的小径上,歌德与一位经常攻击他的批评家狭路相逢。“我是绝不会给傻瓜让路的。”批评家像一只好斗的公鸡。“而我正相反。”歌德微笑着脱帽致敬,让到路旁。
  鹤发童颜的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意外收到一位陌生女郎的求爱信:“我们结合后,会生一个孩子,像你一样聪明,又像我一样美丽。”萧伯纳回信说:“要是像我一样美丽,像你一样聪明,可就糟了。”
  画外音:自嘲是大智慧大境界。你是喜欢南拳北腿、武当少林,还是赞赏以柔克刚的太极功夫?
  赞诗
  自嘲,是豁达的心境,快乐会永远伴你。
  自嘲,是对人的肯定,更是高远的境界。
  自嘲,是可爱的羽鸽,温柔地化解矛盾。
  自嘲,是高尚的品质,或许是一种艺术。
  此文为典型的散点铺排法并结合小题标示法写成的趣闻集锦式杂文。四个镜头,简约流畅,用议论生发出四段“画外音”,紧扣记叙阐发理趣,结尾的四句“赞诗”画龙点睛,至此,文章便形散而神聚,归纳出故事的智慧,启迪着读者的灵魂,发人深省。
  【例文借鉴】
  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
  我认为,“感情上的亲疏”会直接影响到“对事物的认知”。不然,同是H2O的“水”,何以在不同人的笔下呈现出异样的特色,寄寓着不同的情怀呢?
  水——李后主不尽的哀愁
  一代君王,本已习惯了金口玉牙、发号施令,过惯了作威作福、纸醉金迷,享尽了春花秋月、歌舞升平,然而,一旦沦为仰人鼻息、任人宰割的阶下囚,其心情会怎样呢?李煜忆“不堪回首”的“故国”,虑朝不保夕的现实,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滋味”是什么?当然是“愁”是身世之“愁”,亡国之“愁”,怀旧伤今之“愁”。“愁”如此铺天盖地、绵绵无绝,多情善感的李后生能不移情于物、托物遣怀,赋滔滔不绝的江水以感性的认知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啊,那奔腾不息的江水,就是他不尽的哀愁。
  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
  即使遭受投降派的种种打击,可念念不忘南宋王朝和沦陷区人民的爱国诗人辛弃疾,仍然向往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斗生活。他置身江西造口壁,面对无数青山、不尽江水,虽满腹惆怅,却难禁一腔忠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人生的境遇,爱国的赤诚,使他寄意于山,赋情于水,山水成为他认知的载体。是啊,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终究遮不住江水的向东流去,无疑,此处的“东流”之“水”,是作者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寄托。
  水——闻一多痛恶的丑恶
  1925年,深受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带着强烈爱国热情的闻一多先生从美国归来。旧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使他心中的梦幻破灭了。面对北京西单二龙坑南端的一个臭水沟,诗人对沟水的一个新的认知脱口而出:“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只能“不如丑恶来开垦”。因为作者心有所积、情有所属,在爱憎交织的心绪中,赋“水”的意象以“死”的特征。这丑恶的、腐朽的、绝望的“死水”,就是当时黑暗的中国现实啊。
  水——朱自清心仪的美神
  南方已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也正在酝酿之中。1924年,朱自清先生的感情是积极进取、充满旺盛斗志的。他登山情满于山,游水意溢于水。于是平平常常的一潭水,竟成生机勃勃、风姿绰约、令人心仪的美神:“那醉人的绿呀!”使人心旌摇荡;那“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令人想张臂拥抱,令人想用手去抚摩,令人想用口去吻。试想,如果朱自清先生没有热爱祖国山河的炽情,怎能对一潭绿水有此认知和感受呢?
  眼前同样的水,笔下何以有不同的描述和寄寓?无疑,感情影响认知的结果。无须赘言。
  一篇饱含文学色彩的佳作。文章所以能被判为一类卷,主要得力于丰厚的文学素养。
  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富有文学色彩的标题。以对偶辞格做大标题,形式上整齐醒目、易读上口;内容上鲜明对比、高度概括。四个小标题,都是比喻,组合为排比,诗一样的语言,画一般的布局,不仅条分缕析地显示了文章的层次结构,而且准确、凝练地概括着每一部分的内容。
  二、富有文学色彩的选材。感情之于认知的关系,生活中本不乏写作素材,可作者倾向于书本,只在文学意蕴浓郁的名家名篇中选取。所选材料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都能紧紧抓住“感情影响着事物的认知”这一写作重点。
  小作者阅读之丰、积累之厚可见一斑。学以致用、文笔流畅,自然会博得阅卷老师的赏识。

高三写作指导四:2012高考作文的临场发挥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测试,要考查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以及审题能力、选材能力、结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专门能力。要写好作文,必须靠平时长期的材料积累、能力培养与系统全面地写作训练。高三学生各科复习千头万绪,时间极为紧迫,作文的训练是很难系统全面的。课堂上老师讲授作文专题,也只能笼而统之,简单归纳概括,不可能做到全面而深入的。那么,考生该怎样写好高考作文呢?
  下面我主要谈一谈考生高考应试时应如何临场发挥,怎样利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把面上的事情做好,竭自己所能,尽可能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
  第一,注意审题。我所教的几届毕业生,都要求他们做到,发下试卷,最先须看作文题。作文题越早阅读,构思作文的时间越长。这样,再棘手的作文题也会不怎么难于下笔了。作文题的材料与要求至少要看上三四遍,审题起码要花四五分钟。考生须逐字逐句反复阅读作文材料及要求,才能充分理解掌握其中词句所包含的信息与条件。这时不应过分讲求速度,切戒心浮气躁,以免片面、错误地理解材料中的要求或遗漏材料中重要信息。199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中乃两个小女孩关于玫瑰的完全对立的议论,要求就“第一小女孩的说法”,联系实际拟题作文。很多考生没看到这重要的一条要求而使文章走题,结果有的一个省九出现了上千份0分卷。现在高考作文试题开放性越来越大,走题的可能性小了,但仍不可避免出现因没注意其中暗含的要求而偏离作文话题的现象。近几年来的高考话题作文中,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年)为话题,你就不能说“其实很多答案是唯一的”;以“诚信”(2001年),“心灵的选择”(2002年)为话题,你就必须注意里面所隐含的道德倾向,必须从正面去劝善,格调要求要高,切不可反弹琵琶,随意发挥。
  第二,要注意作文话题与作文题的区别。有的给定了题目,那照题作文就是了,切不可随便改换题目。有的考生往往因粗心没看到给定的题目而自作主张写了一个题目,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都是给定话题自拟题目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年),“诚信”(2001年),“心灵的选择”(2002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3年),这些话题范围广泛,若以此为题目,也未尝不可,但写起来肯定空泛、笼统,谈问题难以落到实处。若从一个较小的角度拟定一个较具体的题目就好写多了。
  高考作文一般都文体不限,但这不是说可以非驴非马,随心所欲。考生应根据材料与要求,尽快定下自己喜欢的或拿手的题材,然后选定一个合适的题目。若是写议论文,题目最好旗帜鲜明地摆出观点。若是写叙述性、抒情性散文,题目最好尽可能做到新颖别致而妥贴。文章写完后,若觉得题目有问题,应仔细斟酌,改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切忌文不对题。
  第三,定好体裁与题目后,就该考虑立意、选材与结构了。初步构思后,若觉得文思如涌,就立即写作文,如暂时感到棘手,难以下笔,就须放下作文,先做前面的基础题。若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构思作文,肯定划不来。其实,做基础题时,脑中自觉不自觉地在构思着作文。这时,如果灵感一闪现,想到一两句妙语或一些好的材料,就马上记录在草稿纸上,正式写作时能用就用上。这样,作文程度好的学生等基础题差不多做完时作文也就构思好了。一般来说,不要等做完所有的基础题,只剩四五十分钟时才写作文。因为,如果作文题较难,时间又紧,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手忙脚乱,不能把文章写完整,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那样,肯定得不到一个好的分数。最好的做法是在容易的基础题基本做完时,放下那些棘手的难题,在充裕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完成作文,然后再去做那些难题。这样,你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你才会得到一个较好的作文分数。
  第四,高考作文批阅时间有限,作文应力戒晦涩难懂,也不能太单调平淡。选定恰当的题目后,开篇应尽快入题。议论文应开门见山,直接摆出观点、看法,结尾时须注意照应前文,收束要自然有力。叙述性、抒情性文章要讲究文采,开头要能引人注目,结尾要留有余味。我总要求学生,中间可以不打草稿,但开头、结尾一定要打好草稿,仔细斟酌、反复修改后再誊写。作文字数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切实做到。书写尽可能做到清晰可辨,卷面力求整洁,应给人以严谨、认真作文的好印象。我常跟学生说,你即使不能取悦阅卷者而得高分,也必须做到不使其生厌而寻找扣分的理由。认认真真写作,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阅卷者的尊重,我们都该给予阅读我们作品的每一个人以应有的尊重。

高三写作指导五:写作指导“读”中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普遍存在怕写作文的现象,作文水平低下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究其原因:作文目标要求高,写作难,训练形式死。为解决这些难题,语文老师们探索了不少好的方法途径,我探索的是写作指导“读”中求,以提高作文水平。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阅读是一种双向心理过程。阅读文章,首先要感知全文,从字词到句子,从字词句段到全文,逐句读懂,这是从形式到内容,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的心理过程,它侧重理解。阅读还有一个与上述逆向的分析过程,它侧重于运用。从已探索到的中心思想出发,研究作者怎样根据中心需要选择材料、记叙描写,准确地遣词造句等。这是个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局部,从本质到现象的过程,第二个心理过程正好与写作的心理过程相吻合,阅读对写作的影响具有迁移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是自然形成的客观规律。
  模仿具有重要价值,写作模仿在语文学习(特别是作文学习)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写作指导“读”中求就是指导学生模仿。低年级模仿说话写话,中高年级模仿写作文,写作模仿可以仿句、段、篇章、结构、语言、片段,也可以对已有范例进行改编、概括、组合。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写作指导“读”中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结合典型课文,引导学生在写作方法和特点上加以理解和吸收;对典型课文、精彩片段、比喻句、拟人句、对比句、排比句……都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以便写作时借鉴使用。再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学生应不会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了。
  写作指导“读”中求的内容要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定:1。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知识构建,心理需求。2。新课标的要求。3。课文的典型方面,学生写作的仿点需求。因此,不同学段的写作指导应各有侧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在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小,认知少,心理需求简单,课标中这方面的要求低。所以这个阶段写作指导的重点是:认真观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字词句,指导准确用词,清楚完整地说话。
  我在执教一年级《影子》一课时,进行了如下写作指导:1。分辨前。后。左。右,分别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是谁或者有什么。2。用“跟着,陪着”各说一句话,要求说清楚谁跟着谁干什么或学什么,谁陪着谁做什么。3。辨析“她他它”后送信(信封上分别写上她他它)。“她”是女字旁,指女人,如老师我,你的妈妈,还有谁可以用“她”代表?他是单人旁,指男人,如你爸爸,哥哥,还有谁可以用“他”代表?“它”是宝盖头下一个“匕”字,指事物,如太阳,桌椅,还有什么可以用“它”代表?课堂教学异常活跃,学生说话清楚明白完整,送信准确无误,孩子们在轻松的活动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初尝说话成功的喜悦令孩子们兴奋不已,成功送信的喜悦更让他们欢呼雀跃,欲罢不能。尤其送“它”字信的五花八门,有送给书本文具的,有送给门窗的,更有送给黑板、粉笔的,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别出心裁欢欣鼓舞。
  在二年级《坐井观天》一课的写作指导中,我重点指导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为什么小鸟和青蛙看到的天不一样大?青蛙要想和小鸟一样看到无边无际的天,有什么办法呢?《纸船和风筝》、《窗前的气球》的写作指导,重点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朋友情,同学情,珍惜各种情谊。学写作者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并真实地说出来,讲给家长,小伙伴听。《雷雨》课则重点指导学写作者的观察及写作顺序和雷雨前中后的景物特点,模仿写春风或寒风。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已不满足于简单地说写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了,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初步积累了一些表达思想感情所需的词句和方法,在写作上有了更高的需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这个阶段的写作指导,重点应放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怎样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具体生动上。
  三年级《秋天的雨》一课,我做的写作指导如下:1。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形式:开头总起,以秋天的雨引出秋天。中间分别各用一个段落写了秋天的色彩,秋天的气味,秋天里动植物的情况。最后总结全文,秋天是丰收的,欢乐的。这样的写法,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而每个段落也是先总后分,层次分明。2。作者把银杏叶和枫叶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而把菊花,果实,秋天的气味,动物的活动当成什么来写?你从哪里看得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使文章内容具体,形象生动,读来动人心弦,引人入胜。3。结合写作指导进行写作训练:①仿写1-2个比喻句,②仿写1-2个拟人句。③训练先总后分仿写一个段落,④仿写一篇总分总结构的三段式作文,可写景,写物在后来的写作指导中,我曾多次指导学生运用三段式结构写人、写事、抒情。效果都不错。
  四年级《燕子》一课的写作指导,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事物主要特征,用简洁语言准确描写事物外形和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描写方法。《猫》的写作指导重在模仿作者观察入微,描写细腻准确,把小猫写得如幼儿一般天真可爱,生气勃勃,从而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要求学生仿写一篇作文,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注意选词造句要能表达出自己对这种小动物的喜爱。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很快,接受新事物能力增强,知识构建趋于全面,而且达到一定程度,在写作方面,描写片断,简单短文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值一提。而写出结构完整内容具体生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并有一定文采的好作文,则成了他们的追求。所以这个阶段的写作指导,更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是在语言、结构、过渡、开头、结尾、表情达意等方面都有特色的综合指导。
  五年级《桂林山水》一课堪称典范,它文质兼美,学生可以仿之处颇多,于是我重点进行如下指导:1。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及首尾呼应的写法:指导研读开头和结尾,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开头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山水之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受结尾,真实感人,首尾呼应,赞美了如画的桂林风光,意蕴悠长,令人遐想,真是言尤尽而意无穷,强化了作者的感情表达。2。全文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得内容具体形象,语言清新秀美,自然生动,感人至深。如对比:天下山水输于桂林。大海和西湖不如漓江水的静、清、绿,泰山香山不敌桂林山的奇,秀、险。如比喻:漓江水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像老人、巨象、骆驼、屏障、竹笋,桂林山水像画卷。3。写感受:桂林的山好像一不小心就要栽倒下来,“人在画中游”。重点仿使用修辞手法让文辞优美,语言俊秀。仿写出切身感受,使文章内容真实感人,强化表达。
  《邱少云》一课的写作指导是“补白”:体验人物内心活动,体会邱少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写看图作文或写出读后感。
  经过六年这样由字词句到篇章结构,由形式到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的写作指导,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语言平淡呆板,内容空洞混乱、结构不严谨、不完整等诸多作文问题。写作指导“读”中求化作春风细雨,滋养着学生的写作心田,写作的小苗在这块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高三写作指导六:高考作文难点突破方法指导

  分析能力,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本能力;尤其是高三学生,随着身心不断发展,文化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体检日益丰富,社会视野逐渐扩大,理应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检验一篇高考作文的优劣,标准固然很多,其中之一,还是要看考生对题目的理解是否准确;对论题的分析是否透彻;对问题的解剖是否具体;对观点的论述是否独到……总之,就是要看考生是否具有敏锐的分析眼光和分析能力。
  事实证明,凡是一查卷高考作文,都体现了较高的分析水平;一些入档低的作文,往往就是分析不准、不透、不新所致。希望高三学生对此能引起高度重视。
  分析,是高考作文的难点。突破这个难点是有科学方法的。本系列讲座紧扣这一难点,从六个方面作具体讨论,以开启考生心智,帮助考生掌握巧妙方法,从而提高分析能力,顺利通过高考作文大关。
  一、分析原理及典型病例
  (一)什么是“分析”?
  析,用斧头“破木也”;分析,就是把一种事物,一问题,一种,现象或一个概念,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部分,然后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析,是认识问题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读一篇文章,要对作答内容加以分析,从而透彻掌握内容,认清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一篇文章同样如此,起稿前要对作文题目进行辨识,分析题旨;确定论题后,要对论题进行思考,想一想该以哪几方面来阐述为好……。例如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题目,步少考生是按以下思路来写的:
  开头:用几句话解释题意,表明自己态度——赞同。
  题目:先天下之忧而忧主体:举例论证:①文天祥②鲁迅
  后天下之乐而乐③秋瑾④杜甫
  结尾:指出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年代,也同样需要这种“先忧后乐”的精神。照应开头,结束全文。
  按这个思路写,结构是完整的;观点是正确的;内容也显得比较充实;如果语言表达还可以,那么这样的作文似乎也过得去了。但推敲一下,我们就会觉得,这样的作文等同于做一个“表态”;观点是别人,你只不过是表明了一种赞同意见而已;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作文是不可能上到一查卷的;如果语言还可以,至多上至二查卷偏下的档次。
  如果换作如下的思路,确立如下的写作要点,你看看有怎样的区别:
  开头:阐释题意,表明基本态度。
  题目:先天下之忧而忧①忧与乐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后天下之乐而乐主体:②先忧后乐与只乐不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③先忧后乐反映了怎样的人生观?
  ④这样的人生观在今天有何意义?
  ⑤这样的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应有怎样的表现?
  结尾:回扣开头,再次道明题旨。
  区别就在于构思者对文题,对观点展开了分析,五个小要点就是分析的结果,折射了构思者的思想火花。按照这个思路成文,在内容的深刻性上,显然要比前一种思路强得多;多了一个层次的分数显然是有较大可能的。
  我分析了多年高考作文,也分析了几百篇高三学生平时写的作文,得出的结论是,以下几种“病例”是比较典型的,希望你引以为鉴。
  (二)“分析”病例举隅
  病例一:偏离题意,误识主旨。
  199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给两幅漫画(画题都是《截错了》),要求写议论文。漫画内容是:一幅给有六个手指(其中多长了一个小手指)截肢,截去了大拇指;一幅给病腿截肢,谁知截的竟是健康的腿,病腿仍然留着。题目要求是,请谈谈哪一幅更好。是说截手指的一幅比截腿的一幅好,还是说截腿的一幅比截手指的一幅好?由考生自定,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然而,有一位考生却说:两幅漫画的内容都十分深刻,抓住了社会热点问题,均是优秀之作。继之在文中论述道:它们讽刺了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一些人当了大官,利用手中权力贪污受贿,对之加以惩处,就好比截去大腿,好得很;一些人虽然只是一个小官,由于他为非作歹,对之加以严惩,也很有必要,好比截去小手指,同样十分必要。
  这位考生审题时,没有分析吗?不,他分析了,可是他没有分析准确,这要问题是:①没有明白两幅漫画的共同含义:主要与次要正确与错误的关系;②没有认清题目要求:比较哪一幅更好。因此,尽管考生洋洋洒洒写成妙文,也必然落得一个“离题”之病。
  病例二:分析偏至,不能全面把握。
  有一道材料作文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边寓言故事《哲学家和般夫的故事》,提炼观点,写一篇议论文——
  哲学家和船夫在海上赶路。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一。”哲学家又问:“你懂得哲学吗?”般夫说:“不懂。”哲学家激动了,说:“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二!”此时,海上起了狂风,小船非常危险。船夫问哲学家:“先生,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嘲弄哲学家:“那你将要失去全部生命!”
  有几位同学分别提炼了如下观点:
  ①游泳比数学、哲学更重要。
  ②生存是第一位的,知识是第二位的。
  ③要学会尊重别人。
  如果分析了寓言的内容,把握其本质,你就会觉得,这三个观点都错了。其实,数学、哲学、游泳都重要,三者各有所用;哲学家的错误与般夫的错误都是一样的,即拿自己的优势去比别人的劣势。因此,应该提炼的观点是:不要用自己的优点去别人的短处。
  病例三:虽然分析抓住了实质,但不能一以贯之,不能紧扣一个中心展开分析。
  前半,上海市调生作文题是《我的财富》。这个题目考生普遍反映有话可写;大多数考生确实分析准确,或从物质上来说“财富”,或从精神上来说“财富”。不论是从物质上讲,还是从精神上讲,分析的路子都是对的,所确立的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是,有的考生虽然认准了“财富”的内涵,分析抓住了实质,但在展开小要点时,逐步游离于中心话题之外,例如下边一个根据原作整理的内容提纲:
  ①我的财富是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这本名著对青少年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我的财富③一个人应在艰难困苦中磨炼自己
  ④在生活中要学会忍耐。
  ⑤立志成才,要从小事做起。
  ⑥劝君惜取小年时。
  应该说,①②③是都是对的,只要把第②点中的“青少年”改成“我”就可以了。④⑤⑥是三个彼此没有多大关联的观点,不宜联系起来在一篇文章中论述,更不宜与①②③合在一起。主要病因是:在展开话题,逐层分析时没有考虑到要与开头所提的中心观点一致起来;思考问题信马由缰,漫无边际。显然,据此写成的文章必然陷入内言驳杂,观点散乱的泥潭。
  病倒四:在分析中偷换了概念。
  有这样一道材料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提炼观点,写一篇议论文:
  巴西足球运动员贝利一生踢进了1200多个球,两次荣获“球王”的美称,使得民办上无数球迷为之倾倒。然而,当记者问他哪个球踢得最精彩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下一个!”
  一位同学写了这样的开头——
  贝利的话,风趣幽默,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诀,提示出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不满现状,不断进取,就能取得新的成功。古今中外,大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有不满现状,锐意改革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年轻时,就是因为不满现状,才立下改造旧中国的宏伟志向,投身于革命斗争,顺导中国人民建立起新中国的……
  上文由贝利的话引出的观点,是正确的;由于没有真正把握论点中的“不满现状”的内涵,在继续分析时,误入歧途。论点中的“现状”是指已经取得的成绩,达到的水平;而后文的“现状”则是指腐败的社会现实;前一个“不满”,是不满足,后一个“不满”是憎恶,痛恨。作者随意偷换了概念,以致转移了论题。
  病例五:在分析中逐步缩小了论题。
  一位同学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学习语文很重要。语文学得好,对于学好其他各门学科,提高思想认识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迅速成长为又红又专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下苦功夫,多读一些文章,多掌握一点写作知识。学习方法就像过河的桥与船一样。没有桥与船就过不了河,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就掌握不了知识。
  上节文字共5句话。①②句讲学习语文重要;③句只讲怎样学语文,与①②句关联不紧,偏离了话题;④⑤句讲学习方法重要,属于另一话题。由此可见,作者每分析一步,就缩小一次话题,并使话题渐渐偏移开去。显然,这也是一个不容轻视的失误。
  以上五种毛病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写作水平不高,分析能力较弱的同学容易犯的,专为指出,请务必留心。
  下边出三道题目,请分析。
  练习一:指出下面语段分析的错误并加以修改:
  说到聪明才智,人们常常会想到诸葛亮,他智慧超群,胆识过人,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可是由于劳逸失调,造成健康状况不佳,死时才54岁,正是可以大展宏图的年龄。杜甫因此哀叹他:“余下空门三千客,辜负胸中百万兵。”可见只注意智育而忽视体育是要不得的。但话又要说回来,生命的长短也是相对而言的,碌碌无为,即使长命百岁,又有多少意义呢?反不如短命的好。人生在世,只要活得有意义,生命长短何足哉!
  (提示:前半部分说“忽视体育要不得”;后半部分说“人生在世,只要活得有意义,生命长短何足道哉”,分析偏离一个中心;应把后半部分去掉,补充一个因忽视体育而造成了危害的实例。)
  练习二:分析下边的材料,提炼一个正确观点:
  觉悟
  (巴基斯坦寓言)
  一只梅花鹿在泉水边看着的自己的倒影。它看到自己的角是如此神气,如此漂亮,不由得心花怒放。但是当它看到自己细小的腿时,不由得叹口气说:“真主给了我这么难看的腿,它真是和角不相称啊!它使我这美丽的角大大逊色了。”
  梅花鹿正在思忖着,忽然来了一个猎人,梅花鹿赶紧逃走。它跑得飞快,猎人根据追不上。然而,跑不多远,梅花鹿来到丛林中,它的角被树枝钩住了,就这样它被猎人捉到了。
  这时,梅花鹿叹息道:“唉,我是多么愚蠢啊!我的角曾使我洋洋得意,然而也就是它使我落到猎人手里。我不喜欢我的腿,然而它却可以把我解救出来。”
  (提示:不能静止地看问题,要全面认识事物在不同情境中存在的合理性)
  练习三:读下边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报载,著名作家刘绍棠曾遇过这样一件事,他在某地吃饭,有一位声称“古今中外的一些名曲都会”的歌星女郎问他想听什么歌,刘先生就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不料歌星顿时面红耳赤,悄声说,国歌不会唱,请另点一首。
  要求:1.假定你的同学乔言认为歌星不会唱国歌不应该,但请客人另点一首还是好的,你有不同意见。写出二人对话,不超过200字。要有适当的神态动作描写。
  2.根据材料所举事件,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提示:①同学乔言的看法不对,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②提炼的观点可以是:唱国歌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爱国品质。)

高三写作指导七:写作指导:中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
  我认为,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高三写作指导八:2018高考名师指导作文:作文如何征服阅卷人

  作文,堪称高考各科目中分值最高的单项题目。  作为高考重头戏,作文分数可能直接关系到语文学科甚至高考总分的排名,要知道,在高考录取中,一分就可能差出几百名。  怎么提高作文分,河南商报微信公众号“家有考生”请名师为你支招。  征服阅卷人全靠这“七步”  崔矿山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  连续10多年担任高三毕业班语文课兼班主任  作文在高考语文中举足轻重,不可等闲视之。作文的备考方案,他总结称,要想征服阅卷人,先要编织“七彩环”。  第一环:书悦之  “书”指书写卷面;“悦”这里是指使动用法,使喜悦;“之”指阅卷人,就是说首先书写卷面要取悦阅卷人。  “干净、工整、美观,是得高分的王牌;潦草、不洁、应付是打不赢的官司。”崔矿山幽默地说。  第二环:形怡之  形指作文的外形也就是结构,结构上要让人感觉怡然自乐,要行云流水。以下四种结构,供考生参考:  1并列式。这种结构,三个分论点由一个总论点统领全篇,是考生用得比较多的结构。  2.对比式。一正一反,正反对比论证,这样显得层次井然、有条不紊。  3.递进式。层层剥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像现在的高考,趋势是写任务驱动型作文,可以围绕这四个字来展开:引(引材料)、析(分析材料)、联(联系现实说理)、结(结尾)。  4.自由式。适用于水平比较高的考生,要求能够纵横捭阖、运用自如,能够让文章看似无法实有法。  第三环:采醉之  作文要文采飞扬,让阅卷人陶醉其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得高分的不二法门,一定要打造好语言,从标题、开头、段首句一直到结尾,一定要有亮点,语言要锤炼。  议论文的标题,要旗帜鲜明亮观点,要彰显文采。  第四环:情动之  考生要以真情去打动阅卷人。  像现在时评类的作文,都是针对热点、焦点设置材料,我们一定要带着温度、带着情感去写。  第五环:技迷之  考生行文时要用修辞、对比、欲扬先抑、抒情议论相结合、引用等表达技巧,使阅卷人沉迷其中。  第六环:意喜之  作文立意要让阅卷人惊喜、拍案,这样才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第七环:识服之  考生的见识让阅卷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种见识就表现在字里行间。  有位同学写奋斗。他开篇这样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引用尼采这句名言,使整篇文章的见识高人一等,他这篇作文得了58分。还有一位同学,写自己要有用武之地,他说:“离开了船,船帆上的帆布只不过是一张破布。”说得非常好。  新材料作文连出5年怎样写才能拿高分?  闫芳  郑州一中高三年级语文老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优秀评卷老师  河南省高中会考命题组成员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组成员  判断  5年高考新课标卷  均为“新材料作文”  闫芳说,翻翻近五年的高考课标卷,均为“新材料作文”,取材涉及生活故事、社会调查或新闻材料,大多紧扣社会生活,故事性突出,时代感强。  这就要求考生针对现实问题或社会现象思考和认识,避免套作和宿构。  而2015年的新课标卷Ⅰ和卷Ⅱ都在指导语中加入了任务驱动的元素。  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写信”“权衡与选择”等),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构思  从材料整体出发  抓住主要内容  面对这类题材,在作文构思上,首要的就是精准而深刻的立意,从材料整体出发,抓住主要内容,不过分纠结细枝末节。如生活故事类材料,可以通过压缩主要事件把握其寓意;也可以由果溯因,把握人物言行的动机提炼观点。  新闻类和社会调查类材料,一定要通过这些评议性语句体会对材料中人物、事件或社会现象的褒贬态度,进而确定最佳立意。  如果题目材料中有明显或隐含的对比、对照关系,必须细细体味其中的情感信息,发现材料的主要寓意及褒贬倾向、观点态度。  写作  三招搞定议论文  写议论文,大致思路要明确。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在第一段或前两段点明论点。  其次,明确论点后,用哪些典型的例证,例证的先后顺序怎么安排,是构成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还是正反对比关系,它们分别可以证明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有没有可以引用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它们放在哪里更合适。

高三写作指导九:写作指导:要写得有声有色


  作文讲评课上,老师常对同学们说,如果作文写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的话,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呢?
  俄国文学家格里戈罗维奇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街头乐师》。其中有这样几句话:
  "当街头乐师停止了演奏,一位官员从窗口扔下一枚五戈比的硬币,落在那乐师的脚跟前……"当时,另一位作家看了给他提出了意见:"完全不是那样的,你写得太干巴巴了,"硬币落在那乐师的脚跟前……"应该这么说:"五戈比的硬币落在马路上,丁丁当当地弹跳着……""
  这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那位街头乐师的脚跟前有一块磁铁的话,那么,这一枚五戈比的硬币就会悄无声息地落在那儿,否则,硬币落在马路上,必然会丁丁当当地弹跳着。写硬币落地时"丁丁当当地弹跳着",确实准确生动多了。这样写,把事物的动态如实地反映出来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留心观察动态的事物;在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哪些是事物的动态;在作文的时候,我们则要研究怎样准确生动地反映事物的动态。
  小学教材中有一篇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怎样写董存瑞炸暗堡呢?如果这么写也未尝不可:董存瑞站在桥底下,把导火索一拉,炸药包爆炸了,桥炸毁了,英雄也壮烈地牺牲了。这样写不是太枯燥乏味了吗?请看课文中那生动的描述: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1秒钟、2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这一段文字,将董存瑞炸暗堡这件事动态的顺序写得很有条理,而带点的这些动词,把连续动作又反映得极为准确。
  因此,我们在叙述事件的时候,不能"三级跳",也就是说,把有些应该写出来的动作没有写出来。有一位同学在记叙一次劳动的过程时是这样写的:
  "我们包饺子包得可欢啦!有的擀面粉,有的洗菜切菜,干着干着我不想干了……"说他们"干得可欢",可是下面只有十多个字的概述,这个欢乐的劳动场面,本来就写得过于简单,紧接着就写他"不想干了",本来干得可欢,怎么又突然间不想干了呢?这中间断了线,跳了过去。这样写,就显得不够具体,也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事后经了解,这位同学在劳动的时候,并没有留心当时大家劳动的情况,因此对劳动的场面也不太了解,感受当然也不深。俗话说"看不真,写不清",这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水浒传》在好几个地方写了打虎的故事。像解珍、解宝兄弟二人猎虎,黑旋风李逵沂岭杀虎,尤其是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这几节文字,更是写得栩栩如生。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什么能把打虎的故事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呢?原来,施耐庵是一位非常认真严肃的作家,他为了了解老虎的生活习性,曾经不顾危险,多次来到人烟稀少、老虎经常出没的深山老林里。他爬到大树上,长时间地观察老虎行走、猎物、扑食的一举一动。同时,他还访问过很多有经验的猎户,向他们了解猎虎以及与猛虎搏斗的情况。
  顺便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注意,这就是重视词语的积累,特别是有关动词的积累。反映任何事物动态的文章先要把"动"的过程写清楚,其次要靠准确的动词反映不同的动态。就拿"扫除"这件事来说吧,我们就要正确使用下列动词:扫,抹,擦,揩,掸,洗,冲,拖,铲,拾,拉等。汉语的词汇是极其丰富的,在平时,我们一面要不断留心观察事物的动态,一面还要注意会写会用反映它们的动词,只会说不会写不行,写不正确、用不准确也不行。
  行文到此,我们似乎可以明白这样的道理,要写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不能说空话,而要注意用形象来说话,把此时此情此景如实地写下来。
  这里不妨举个学生习作中的例子。一位四年级的孩子写他小时候学棋不专心,他是这么写的:
  记得我在幼儿园念大班的时候,妈妈让我学围棋。每当我和小朋友下棋的时候,我总是"猴子屁股坐不住"。那一年,我参加市里的围棋比赛,跟我对弈的是那些戴红领巾的大哥哥大姐姐。比着比着,我没有心思继续下了,一会儿钻到桌子底下捡棋子,一会儿绕着桌子转几个圈儿。我的教练卜老师见了,干脆把我抱在他的大腿上继续比赛。这次比赛我胜四负二,连升两级,得到了八级证书。后来我升到高级培训班了,一个星期得训练三个晚上,由于我吃饭速度慢,加上作业多,没有时间去参加训练而缀学了。教练卜老师为此很惋惜,说我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如果坚持训练下去的话,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常昊、罗洗河"什么的。
  这一段文字很精彩,也很传神。其主要原因便是小作者没有说空洞、乏味的话,他十分注意把自己学棋是如何不专心写得具体生动,真切感人。
  还是那句老话:想得周密,才能写得清楚;看得真切,才能写得生动。
  妙笔能生辉。"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是这么说的。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zuowen/224928.html

上一篇:推广普通话口号6篇
下一篇:时政论文6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