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优秀作文 > 小学作文 > 移花接木10篇

移花接木10篇

时间:2018-10-26 来源:小学作文 点击:

【www.xjwk.net--小学作文】

移花接木一:作文指导:如何移花接木,一材多用_1200字

    对极多初三学生而言,估计最为棘手的一件事,便是面对一个作文题,你冲它瞪大眼,它冲你瞪小眼。瞪完之后,它很淡定,你来一句“这个作文题,出那么烂,没法写”。于是,一个本应拿高分的作文题,就这么被浪费了。
  你,甘心吗?难不成,数学题做得“刷刷刷”秒杀光速的你们,便合该面对一个作文题,死活想不到一个好素材?自然未必。
  事实上,作为一个初三学生,经过三年的写作训练,手里所积累的作文素材,已经足够应付各类作文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各位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每一作文题,扣题的立意方向和素材绝对不止一个。在一个作文题中,可写之材、可立之意,多如天上星辰,就看你能否睁大眼睛找到它。第二,一个素材,绝对不止一种写法,而可通过转换素材,让它百变出不同立意,适合不同作文题。
  明确这两点后,我们大致也就知晓如何用你的神眼与巧手去藐视所有大考作文题了。如果你还不知道,请继续往下看文章。
  为了让你别跟作文题大眼瞪小眼,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叫挖掘与拓宽作文题的立意点。既然某作文题可写之材、可立之意多如天上星辰,就让我们找到这些“星星”。任何一个作文题,审题时,都可尽量从情感、成长(品格)、历史文化三个角度立意。尚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估计写第三种没戏,可着重从前两种去立意:
  如“少年风采”,从情感角度立意,可写感恩父母、帮助朋友、关爱他人;从成长(品格)角度立意,正面的品格(坚持、拼搏、谦虚、团结等)都能成为立意方向。
  聪慧如你,只要养成从“情感”和“成长(品格)”两个方向去拓展某作文题立意方向的思维习惯,会发现,原来,一个作文题,有那么多素材都能写。
  拓宽立意点之后,你要做的第二件事,叫转换已有素材。一个作文素材,在通常情况下,其内涵肯定不止一个,这是由人做事的关联性决定的。我们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不是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独自完成的,其间会涉及到诸多人。在你做成这件事的过程中:别人会给予你各种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于是这件事便有了情感内涵;而你自己也会以某种品格(或创新,或坚持,或拼搏,或团结等)推动自己完成它,于是这件事又有了成长内涵。由此可见,任一素材,通过一定的转换,都可从情感和成长励志的角度挖掘立意点。
  立意点挖掘完毕之后,先别急,素材转换的工作仍未完成。我们还需从不同角度去调整素材,让它与需要承载的立意相配。调整时,可重点从细节片段和议论抒情句两个角度进行。
  所谓调整细节片段,即根据文章主题的不同,在一个素材中搜寻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片段,将其加以延长,综合运用各类描写来描摹此处的细节片段。而所谓调整议论抒情句,即根据文章主题和细节片段的不同,在叙事完毕之后,及时对其进行情感或道理的升华点评,以对文章主题进行升华。
  如同样是“跑步”这一素材,从“坚持”这一品格的角度立意,可将细节放在“跑步受挫,坚持练习”上,重点刻画在操场上跑步的场景:对神态(脸色、眉头、嘴角等),外貌(汗水、衣服等)、心理(心中呐喊、感觉等)、动作(手脚摆动、身体姿势等)各方面展开描摹;同理,若用在“情感类”主题,则可写通过亲人/朋友的帮助,让“我”坚持下去,重点刻画别人关爱自己的细节。议论抒情句的调整同理。
  当你认真做好拓宽某作文题的所有立意方向及通过转换素材拓宽某素材所有立意点这两个工作后,你会发现,作文,也就那点事。

移花接木二:初三作文:如何移花接木,一材多用_1500字


  对极多初三学生而言,估计最为棘手的一件事,便是面对一个作文题,你冲它瞪大眼,它冲你瞪小眼。瞪完之后,它很淡定,你来一句“这个作文题,出那么烂,没法写”。--于是,一个本应拿高分的作文题,就这么被浪费了。
  你,甘心吗?难不成,数学题做得“刷刷刷”秒杀光速的你们,便合该面对一个作文题,死活想不到一个好素材?自然未必。
  事实上,作为一个初三学生,经过三年的写作训练,手里所积累的作文素材,已经足够应付各类作文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各位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每一作文题,扣题的立意方向和素材绝对不止一个。在一个作文题中,可写之材、可立之意,多如天上星辰,就看你能否睁大眼睛找到它。第二,一个素材,绝对不止一种写法,而可通过转换素材,让它百变出不同立意,适合不同作文题。
  明确这两点后,我们大致也就知晓如何用你的神眼与巧手去藐视所有大考作文题了。如果你还不知道,请继续往下看文章。
  为了让你别跟作文题大眼瞪小眼,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叫挖掘与拓宽作文题的立意点。既然某作文题可写之材、可立之意多如天上星辰,就让我们找到这些“星星”。任何一个作文题,审题时,都可尽量从情感、成长(品格)、历史文化三个角度立意。尚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估计写第三种没戏,可着重从前两种去立意:
  如“少年风采”,从情感角度立意,可写感恩父母、帮助朋友、关爱他人;从成长(品格)角度立意,正面的品格(坚持、拼搏、谦虚、团结等)都能成为立意方向。
  聪慧如你,只要养成从“情感”和“成长(品格)”两个方向去拓展某作文题立意方向的思维习惯,会发现,原来,一个作文题,有那么多素材都能写。
  拓宽立意点之后,你要做的第二件事,叫转换已有素材。一个作文素材,在通常情况下,其内涵肯定不止一个,这是由人做事的关联性决定的。--我们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不是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独自完成的,其间会涉及到诸多人。在你做成这件事的过程中:别人会给予你各种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于是这件事便有了情感内涵;而你自己也会以某种品格(或创新,或坚持,或拼搏,或团结等)推动自己完成它,于是这件事又有了成长内涵。--由此可见,任一素材,通过一定的转换,都可从情感和成长励志的角度挖掘立意点。
  立意点挖掘完毕之后,先别急,素材转换的工作仍未完成。我们还需从不同角度去调整素材,让它与需要承载的立意相配。调整时,可重点从细节片段和议论抒情句两个角度进行。
  所谓调整细节片段,即根据文章主题的不同,在一个素材中搜寻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片段,将其加以延长--综合运用各类描写来描摹此处的细节片段。而所谓调整议论抒情句,即根据文章主题和细节片段的不同,在叙事完毕之后,及时对其进行情感或道理的升华点评,以对文章主题进行升华。
  如同样是“跑步”这一素材,从“坚持”这一品格的角度立意,可将细节放在“跑步受挫,坚持练习”上,重点刻画在操场上跑步的场景--对神态(脸色、眉头、嘴角等),外貌(汗水、衣服等)、心理(心中呐喊、感觉等)、动作(手脚摆动、身体姿势等)各方面展开描摹;同理,若用在“情感类”主题,则可写通过亲人/朋友的帮助,让“我”坚持下去,重点刻画别人关爱自己的细节。议论抒情句的调整同理。
  当你认真做好拓宽某作文题的所有立意方向及通过转换素材拓宽某素材所有立意点这两个工作后,你会发现,作文,也就那点事。
  作者简介: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本学期所教学员陈lx期中考试语文单科及全科均年级第一,孟yx同学期中考试语文单科年级第一,翟jw及朱yx期中考试班级第二,多名同学期中考试语文单科班级前5名,白yy期中考试进步15分。【点击查看详情】

移花接木三:2010年高考作文最新选材创新招术之移花接木法

  “移花接木”指把这种花木的枝条嫁接在那种花木上产生新品种或改善老品种。把自己读过的书报上的故事原文搬上考卷,往往给人抄袭之嫌。但这不等于说不能用别人文章中的材料,如果对自己熟悉的几个故事进行压缩,然后将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表达某种新的思想。这种写作迁移的方式,我们就叫它“移花接木法”。它在旧故事里融入了新思想,是一种巧妙的借鉴,不是抄袭,而是一种创新。移花接木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借鉴畅销书引发写作灵感。紧扣时代的脉搏,是高考命题的特点。2001年余秋雨的散文集《千年一叹》问世,有位考生就用了这个题目,给人耳日一新之感。北京一位考生曾借用白岩松的书名《痛并快乐着》也得了高分。
  二、借助四大名着来展开故事。它可以新编历史或以历史人物为依托,编写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故事,也可以直接借用名着中原有的故事。
  三、借助学过的课本进行独创。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谏父亲三思疏》就仿照了高中语文中的《谏太宗十思书》。2001年有考生写了《六国新论》、《新皇帝新装》等都是这样。
  四、借助中国及世界名着中的人物,移花接木。如2001年有考生写了《天堂通行证》就借助了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和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把两个世界文学长廊中的着名人物放在一起写。
  五、借助其它文体的形式进行文体的嫁接和杂交。如日记、手记或书信,本属应用文体,用日记、手记或书信形式写小说就有了新意。还可用招标书、诊断书、征稿启示、会议纪要、试验报告、采访记、问答录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写作文。
  例文1
  湖南考生
  生命与永恒拔河,谁也不知道,绳子的那一头,究竟拽着什么。另寄幸于集中全力的一瞬,永恒或许也会探过头来。
  一流浪的诗魂
  那一只骄傲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我们的“谪仙”,却早已不见踪影。美仑美奂的皇家庭院,潜得下一代帝王包举海内,吞并八荒的雄心,却容不下那一个不羁的灵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魂的屐迹遍布五湖四海,换回的却是一代代人津津乐道的诗篇。“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余下的七分化作诗篇,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那一个灵魂,选择了流浪,选择了远离宫廷的纷争和世俗的纷扰,一路流浪一路捡拾山的雄浑,捡拾江河的奔腾,捡拾风的耳语,集成册,谱上那一份特有的奔腾,留给后人一遍遍地重温又一遍遍地心潮澎湃。
  二雁落塞北
  塞北的风雪,一季又一季,吹白了征夫的发,吹湿了怨妇的眼。直到有一天:长安来的路上,远远地出现一群人,簇拥着一位南来的少女。少女携着一枝橄榄绿,走入匈奴人的营帐。从此,征夫欢呼雀跃,怨妇破涕为笑。无数个家庭,结束了不眠之夜。少女以其温柔和美丽,点染了那一方天空。汉朝唯一的一缕异香怎么就落到了一群蛮子手里?只有雁群明白,少女用她一生换取了汉王朝半世的太平;只有雁群明白,那一缕缕青丝是如何熬成白发,幽幽的胡笳中,蕴含着多少乡思,最终又怎样化成那一片青冢。
  三半生的重量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头到白发,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换了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可汗惧怕了:怎么还有这样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找到永恒的答案。
  简评:此文巧妙将大家熟知的三个故事移植到文中,再加上合理的想像,便有了新鲜感。李白的选择,留下一段不事权贵的千古佳话;昭君的选择,赢得了汉王朝半世的太平;苏武的选择,展示了中华民族坚贞的气节。这些永恒的选择是他们用生命和灵魂选择的结果。
  例文2
  河南考生
  人生途中,我们或许会遇到美丑、善恶、悲欢、离合、生死、爱恨的选择,或许会使我们的心灵受到炼狱般的折磨,甚至滴下淋漓的血点,但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心灵之机,作出正确的抉择,
  就会觉得此生无怨无悔。
  一亲情至重
  在外打工的丈夫突然接到妻子的电报,三岁的儿子在连续数日的高烧后被确诊为白血病。妻子让丈夫尽快回来,好好陪陪孩子!丈夫转身就向火车站跑去。也是心里过于急切,稍不留神,他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当场撞倒在地,双腿粉碎性骨折,血流了一片。肇事司机跳下汽车要把他送到医院去。可他竟强忍着疼痛,拖着断腿冲着司机说道:“还是请你把我送到火车站吧,我的儿子比我要紧!”在生命的垂危时刻,他的选择是:回家照看自己的儿子。
  二法重如山
  检察长坐在沙发上,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人也仿佛苍老了许多。四十年前,战场上,弹火横飞。随着一声枪响,他倒下了。可在他身上还压了一个人。他一看是班长,原来是班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替他挡住了子弹……班长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帮我照顾好我的儿子——云……”
  夜,就这样过去了,天也渐渐泛出了白光。他终于作出决定,猛地把手里的烟摁灭在烟灰缸里,然后展开了桌上的判决书,只见上面写道:云,现年……因犯贪污罪被判处……他提起了笔,在下面写道“同意”,然后又在“检察长”一栏中签下自己的名字……在情与法的矛盾中,检察长的选择是:维护法的尊严。
  三血沃中华
  1941年秋,日军重重包围的狼牙山顶峰,屹立着五位优秀中华好男儿。班长马宝玉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天地惊动,气壮山河。
  在生命和民族大义之间,壮士的选择是:为中华民族献出生命和热血。
  骨肉亲情、法律尊严、民族大义——这是心灵之机的要端,是我们每次进行心灵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处,把握这些要端,就能使我们的心灵选择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向未来,走向永恒。
  简评:本文没有采用传统议论文“承、转”之法,而是巧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选取了三个关于“心灵选择”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揭示了心灵选择的要端:骨肉亲情、法律尊严、民族大义。叙事简洁,真切感人,层次清楚,显示了作者娴熟的叙事技巧和丰富的素材积累。
  例文3
  广东考生
  各位好!又到了“甲三儿开讲”时间了。今儿个甲三儿要给各位讲几个故事,您听好喽!
  第一个故事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啥?您听过了?哎!莫急,咱今儿讲的重点不一样!话说这白骨精得知唐僧去西天取经要经过自己那山,可乐了!就变成了一个老头去骗唐僧。可他骗不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啊,给猴子认出来了不是?于是悟空就一棒打死了那“老头”,可白骨精却溜掉了。这下唐僧可饶不了悟空,要念咒。悟空当然急啦!“师傅,那位老人家真是妖精变的!我是您徒弟,我不会骗您的呀!”“什么妖精?悟空莫狡辩!”就这样,唐僧相信了一个素未谋面的“老头”。
  哎,先打住,甲三儿再讲第二个故事。王选,您知道不?对!就是那个代表中国细菌战受害者打官司的律师。在她打官司的过程中好多人帮她哩!住咱隔壁的刘大爷就资助了五十块钱!我今儿要说的是帮她的人当中啊,有一个日本的女大学生叫直子。她自从知道了王选打官司这事儿以后,一直在帮助王选做翻译、找律师啥的,一分钱都没收过!还倒贴钱帮忙!人家是日本人,和日本国亲不亲?和大和民族亲不亲?但人家却相信你中国人说的话,相信咱中国人是对的!这在日本多难得哟!人家不因为和你感情淡就不相信你所说的事实,也不因为和她日本人亲就承认他们篡改了的历史课本!不容易啊!
  再来说说第三个故事,这个故事和现在纽约最有名的希尔顿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有关。纽约在哪儿?张大爷,纽约是美国的经济中心,就像上海是咱中国的经济中心一样!懂了是不?再说回去。那希尔顿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本来就只是一个小旅馆的服务员,一天呢,旅馆没房间了,他就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让给了一对老夫妇。可谁知道这对老夫妇竟然是亿万富翁!他们觉得这年轻人有能力,又善良,于是买下了一幢酒店交给他管理,而没有交给自己的儿子!这故事挺传奇的是吧?您说,这老夫妇是有儿子的人,却把巨大财产——洒店,交给一个只有一面之交的年轻人,只因为他们相信他的能力在自己的儿子之上!
  今儿个甲三儿的三个故事就说完了。您来说说,那唐僧和孙悟空亲不亲?直子姑娘和日本亲不亲?那老夫妇和自己的儿子亲不亲?都亲得很哪!可他们都相信了和自己不那么亲的人。唐僧信错了,直子姑娘和老夫妇却信对了人儿!所以啊,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认知的正误深浅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关键在于人的目的和意图。您捉摸出这理儿没?您又是咋看的?今儿个甲三儿就只说这么多了。
  下个礼拜,“甲三儿开讲”再见吧!
  简评:这篇作文语言轻松、幽默,采用说书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三个有关感情和认知关系的故事。把别人的故事巧妙移用到自己的上下文里,作别样的解释或用途,这不能算“抄袭”,反而恰恰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体现。
  例文4
  题论:征服一群人,只需一把手枪;而征服一颗心,却需要一颗更伟大的心。
  一他死得轰轰烈烈
  他本是名不见经传,他只是当时法西斯分子捉拿的小兵。
  他躲在小镇,日落而出,日出才息,日复一日的到镇前小卖部买些必需品。一日,他发现他所带的钱不够,少5马克。他用询问的跟光看卖主,这位卖主熟识了他的沉默,也认知了他的正直,点点头,答应可以欠着。
  就是那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法西斯分子围剿中,他困难地逃了出去。
  而一个他曾经的战友叛变,十足信心地说:“他会回来的,因为他欠店主5马克钱。”
  他确实回来了,夹着仅有的5马克摸黑来到小店,他被捕了,继而被害了。
  临死仍不忘他说过的话:“我会还你的。”他为他金子做的诚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得到了良心的安息,他赢得了世人的景仰,他死之日,小镇在哭!
  人们牢记了这位志士,牢记了诚信的价值。
  二他成了富翁
  他从没想过金钱,却时刻打造诚信,用金子。
  他因不经意的一次允诺,竭尽家产,流离失所;却又因诚信的坚守,而又东山再起,信誉布天下。
  当他坦白地承认自己实力有限,不足以担以重任,当他拿出公司账目,以事实雄辩地证明,公司并没有如此财力时,他设想到他会赢,他会在这高手如云,竞争如潮中胜出。
  他以诚信赢得了今日的辉煌,他以诚信换取了百万信任的目光。
  他就是东山再起的孙正义。
  三感悟
  用金子做的诚信,你信不信?诚信二字貌似简单,却得之甚难;诚信二字看似平凡,却无法估价。诚信是金子做的,举之甚重,得之更难。而一旦拥有,便会受益终生,生命为之放彩。
  后记:
  要拥有一颗更伟大的心,首先诚信为本。诚信是金子做的,有了它,你便拥有了世界上宝贵的财富。
  简评:本文巧妙地移用两个故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诚信是金,它来自于伟大的心,从而热烈地歌颂了诚信品格。两个故事颇具典型性。一个是西方,发生于几十年前;一个是东方,出现于当代。这说明过去、现在,西方、东方,诚信都是金子打制的,对诚信的肯定具有广泛的涵盖性。

移花接木四:作文讲评《我的小鸡》(二)


  正式讲评《我的小鸡》。看正文:
  我的小鸡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几天的小鸡。
  它们的绒毛被当成了彩色,于是,我给它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它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非常可爱。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它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家。每天晚上八点半,我把它们一只只抱回“家”休息;早晨七点半又把它们放出来吃饭玩耍。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我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找它们的时候,却找不到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忽然听到叽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寻声去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小鸡很有意思吧?它们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
  这是一篇二年级孩子的作文,写得非常生动有趣。先从结构方面来分析原文。
  第一,我们讲过,“全文头身脚”是一篇作文最基本的框架。本文的“头”:“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几天的小鸡。”;本文的“脚”:“小鸡很有意思吧?它们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去头去尾,就是作文的“身子”。作文的“身子”,大体上是以三个对称段展开来写的。第一个对称段写的是:小鸡的名字和样子;第二个对称段写的是:小鸡的家与玩耍;第三个对称段写的是:小鸡的淘气与可爱。
  在《基础篇》中讲过,作文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最佳训练。作文的结构,就是孩子逻辑思维的体现。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简化一下本文的逻辑。“头”——我有四只小鸡;“身”——这四只小鸡很可爱;“脚”——所以这四只小鸡很有意思。最后的“脚”是推理出来的,不是乱写乱涂出来的。作文的“头身脚”,本身就要有逻辑性。有一些妈妈反映,孩子们对于作文的“脚”不知怎么写,根本问题还是在逻辑性上。
  那么,什么是作文的形象性呢?如果说一座楼房,它的主体框架是逻辑性,那这座楼房的外装修,就是形象性。在一座楼房的框架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怎样去装修,那是依个人的爱好不同而有所不同——这就是作文的形象性。。
  就本文而言,因为结构完整,所以表达清晰、条理分明、叙事清楚。有不少妈妈经常问,孩子表达不清,很散乱,东拉西扯,怎么办?这问题的根源,在于结构。因孩子不清楚、不明白“全文头身脚,段落帽衣鞋”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要讲,作文写得散乱、跑冒滴漏的问题,要从结构上去解决。关于怎么解决,大家去看《作文,多大点儿——基础篇》与《作文,多大点儿——提高篇》。同时,我们也通过这篇作文的讲评,来实战演练、演示一番。以上是我们对于结构的分析,再小结一下:结构完整了,表达自然就清晰、有章有法了。作文散乱的问题,要从结构上去要求,即:认真地搞好头身脚,帽衣鞋。
  第二,我们从全文中可以看到,小作者写的很生动。那生动性体现在哪里呢?我们试着从“六根六尘”与“对称词、对称句”这两方面来分析。于是我给它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对称词的运用。我们试想一下,假如我们这样写:于是我给它们起名:红、绿、黄、橙。——是不是就无趣了许多?
  大家如果手头有《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这本书,可翻看第十九页。在书中我们讲了一个小笑话,是马三立的相声,叫《祖传秘方》,讲一个得了牛皮癣的人求医治病的过程。现在,我们为了说明对称,就先来看看这个笑话。
  某某人得了牛皮癣,浑身发痒,四处求医。他去了儿童医院,又去了妇产医院,还去了肿瘤医院。除了皮肤科,还挂了肠胃科、神经科、妇科,甚至小儿科。结果病还没治好。出了医院,看到一个江湖郎中,打着个“祖传秘方?专业治痒”的小旗子。于是,某某上前问道:“这病,您真能治吗?”“包治!”“多少大洋?”“两个大洋。”
  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回到家,上了炕。打开了一个小纸包又有一个小纸包;打开了一个小纸包又有一个小纸包;再打开一个小纸包还有一个小纸包。最后,里面有一小纸条,上面写了两字:挠挠!
  这是相声,从文字的角度看,这个相声为什么有魅力?因为对称。他去了儿童医院,又去了妇产医院,还去了肿瘤医院——对称,说明去了好多医院;除了皮肤科,还挂了肠胃科、神经科、妇科,甚至小儿科——对称,说明求医心切,挂了好多科;一手交钱,一手拿货——也是对称;打开了一个小纸包又有一个小纸包;打开了一个小纸包又有一个小纸包;再打开一个小纸包还有一个小纸包——三个对称。最后还有一个对称——挠挠!
  假如我们把对称去掉:某某得了牛皮癣,去了儿童医院,挂了神经科,病没治好。出门见郎中,一手交钱,货拿不到了。为什么?没对称了!最后到了家里,打开一小纸包,就一个字——挠!
  去掉对称后的文字,是不是显得很无趣?可见,如果没有对称词、对称句、对称块、对称段,那文章就会显得干瘦、干瘪、干涩了!所以相声中的“挠挠”与“挠”,味道是不一样的。同理,在我们点评的本文中,如把“红红、绿绿、黄黄、橙橙”都相应地改成:红、绿、黄、橙,是不是也会无趣很多?讲这些当然都是笑话,用意无非就是为了让大家理解对称很重要。
  我们还可以设想一个情景。小孩子刚刚学会说话,一般都是叫“妈妈”、“爸爸”,如果一张嘴,就叫“妈”、“爸”,是不是显得老气横秋?准保吓着人。当然,这种现象在语法上叫作叠音,我们大道就简一概叫作对称。比如:大家觉得好听的话,把手手举起来!“手手”,对称,叠音,多好听!
  我们再看下一段:
  它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非常可爱。
  我们可以用“六根六尘”来分析本段:圆圆的黑眼睛——色法;身子毛绒绒的——触法;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触法。色法,就是我们眼睛——视觉系统看到的;触法,就是我们的触觉系统感受到的,触觉感受到小鸡是毛绒绒的,软软的,这样就更加生动了一层。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中,也讲了一些色法的深入运用:色法的深入运用,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叫摹状,即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另一个叫摹色,即对物体的颜色进行描写。所以在本文中,小作者运用了色法,但通过色法,也把“摹状”与“摹色”都运用了起来。所谓的言之有物,简单地讲就是把形态与颜色写出来。而本文中,小作者不仅讲到了小鸡的颜色是红红的、绿绿的、黄黄的、橙橙的,还同时运用了“摹状”的方法来说明: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所以就可以把一个事物生动地表现出来。
  再举个例子,我们用色法来写桃花:它的花瓣有五片,它们有红色的,粉色的,还有白色的。都是色法,但一个写的是状,一个写的是颜色。在前两天我们讲到的一篇作文《乡下的花》,其中有一段:“菜花真小,好几朵组成了一枝,好几枝团成一簇,好几簇拢成一片。远远望去,满田野里的油菜花,像沾了浓漆一样,把田野涂成一片一片的绿,一片一片的黄。”,是不是也体现了“摹状”与“摹色”?
  我们来看下一段: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它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家。每天晚上八点半,我把它们一只只抱回“家”休息;早晨七点半又把它们放出来吃饭玩耍。
  在这里,小作者运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技法,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称之为移花接木,张冠李“代”。把小鸡的窝比如成“家”,然后再用“家”来取代窝,这样就让文字有趣了许多,这是孩子很突出的亮点。下午我们在提升的时候,还要细讲“移花接木”的技法。移花接木的技法,最通常的是先喻后借。就如我们在群里讲课,看不到大家,只能让大家举手,那我们就先用这个“手”来比喻成大家、取代大家。于是我们就可以说:小手手们,好听不?手手们,你们太可爱了,这就是移花接木的技法。
  我们还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写爸爸,这个“爸爸”很黑。我们可以这样写:我的爸爸,长得很黑,黑得像块煤炭。晚上七点钟,听到一阵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黑煤炭”回来了(不好意思我们在群里讲课,一般是美化妈妈,丑化爸爸的)。假如写我的妈妈,可以这样写:我的妈妈,每次上班,总爱背一个红色的挎包,穿着高跟鞋,“喀喀喀”地走路上班。晚上七点钟,听到一阵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高跟鞋红挎包”回来了。
  我们刚才讲到,孩子的原文因运用了移花接木、张冠李“代”这个技法,文字就生动了许多。有一些妈妈反映,孩子写东西很生涩,读起来硬巴巴的。如果是这样的问题,说明孩子在文字上还缺少对一些技法的了解。如果能稍稍了解一些技法的运用,那么文字的生动性就不会有问题了。移花接木,就是一个常用且能有效增加文字趣味的方法。
  我们继续往下看: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我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找它们的时候,却找不到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忽然听到叽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寻声去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在本段中需提请大家注意孩子的几处亮点:
  一是“六根六尘”中的声法,在本文中我们听到了小鸡的叫声。从全文看,孩子在描写小鸡的时候,言之有物,言之有色,言之有触,言之有声。什么叫栩栩如生?(生就是活的意思)就是把一个东西的声音、形象、状态,甚至是软软的那种触觉,都立体地展现出来。
  二是对称,我们看: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对称,写得多有意思!如果按照马三立相声的故事来演绎,把这一句中的一个对称去掉,变成:我这屋瞧瞧,忽然听到叽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寻声去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这显得是多么的无趣!
  小结一下。在本文中,小作者对“头身脚”、“帽衣鞋”运用得当,令本文表达清楚、条理分明。“六根六尘”的运用,让我们看到了小鸡的样子、小鸡的颜色,感觉到了小鸡软软的绒毛,还有暖暖的体温,同时也让我们听到了小鸡“叽叽喳喳”的叫声。
  三是“移花接木”,在本文中作者运用了这个方法,把窝装修成了“家”,这算不上是建造、装修大师,但算得上是文字运用方面的“小师”。

移花接木五:作文讲评《我的小鸡》(四)


  我们今天接着讲《我的小鸡》,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延续,先把昨天讲评过的做一个比对,看一下原文: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才几天的小鸡。
  它们的绒毛被染成了彩色,于是我给它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它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非常可爱。
  再来看点评文: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才几天的小鸡。
  她们的绒毛颜色各有不同,于是我给她们起了一个小名,分别是: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还有一个美名,分别叫: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当然,大部分时候,我叫她们:“公主”,“格格”,或是“美女”。
  美女们个个都很漂亮。她们长着性感的小嘴,穿着毛绒绒的衣裳。她们的眼睛是黑色的,但“红红”的眼光流露出更多的机灵,“绿绿”的眼光会多一些自信,“黄黄”的眼光显得有些懒散,而“橙橙”则常常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像是在思考,又像是总也睡不醒的样子。
  我常常把美女们放在手心里。感觉的小爪子软软的,体温是暖洋洋的。看着她们在手掌里颤颤巍巍、晃晃悠悠的样子,可有意思了。
  我把她们放回地板上,她们又好像回到了T型台,迈起了猫步。小爪子探出时伸展开,缩回步子的时候又收拢起,显得从容、优雅。
  我们今天讲评下面的内容: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它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家。每天晚上八点半,我把它们一只只抱回“家”休息;早晨七点半又把它们放出来吃饭玩耍。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我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找它们的时候,却找不到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忽然听到叽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寻声去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小鸡很有意思吧?它们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
  今天讲评的原则与昨天一样:一是为了增加字数,大家要体会字数是怎么增加的;二是通过实战,把张冠李“代”的技法讲得更清楚一些;三是让大家来体会文字的趣味性。
  我们讲过“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技法,最主要的方法是先喻后借。昨天,我们在开头时,就是先作了一个比喻,把小鸡比喻成了美女或是公主。因为有了这样角度的转换,所以我们就可以把情节、场景也相应地进行转换。
  先看原文: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它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家。每天晚上八点半,我把它们一只只抱回“家”休息;早晨七点半又把它们放出来吃饭玩耍。
  在讲评原文时我们提到,小作者把装牛奶的箱子比喻成了舒适的“家”,这是孩子的亮点,也是孩子写得非常棒的地方。但是我们接着点评文来看,就要在孩子这个亮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置换。因为,我们先喻后借,把小鸡不当小鸡,而是当成美女与公主了。所以,就要延续这个角色,一路把借代借下去,而且可以不用归还。
  我们这样试着改变一下场景: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公主们建造了一个舒适的王宫。每天早晨我会像一个忠实的侍者一样,给她们传膳。她们用膳完毕,还会在皇家花园里散散步,溜溜肚。晚上八点半,我会按时把公主们一个个抱回到闺房中休息。当我自己也睡下时,我还会想,这些小公主们,会不会像灰姑娘一样,穿上水晶鞋,坐上南瓜变成的马车,去另一座城堡参加王子们的盛装舞会呢?
  经过上述的提升,把原来的“家”变成了“王宫”,这也是为了延续“公主们”的角色。先前,我们讲过“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技法,最主要的方法是先喻后借。先把小鸡比喻成公主或美女,因为角色转变了,所以场景也就转变了;因为场景转变了,所以角度也就随着转变了。角度转变了,文字也就多了。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管银行贷款、管别人借钱,到期都是要还的,有一句话叫“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但用了“移花接木”的借代之法,就是占一个大便宜。我们就跟孩子讲:这个借代用法,是借了不用还的,而且会借不难。什么叫借了不还?就是:角色变,场景变,一路借下去。在本文的开头,在名字上把四只小鸡比成四大美人,比成公主、格格,下文就需围绕这个美女、公主、格格一路借下去,把用膳、王宫、城堡、舞会,这些景色一路延伸下去。
  换句话说,那就是小鸡不是小鸡了,而是小鸡变成公主了。所以我们就要按照公主的场景、习惯和用语来一直“借”下去、演下去。这样写下去为什么会变得有趣?因为读者的脑子已混乱糊涂了,在小鸡与公主之间不断地切换,令读者一会儿觉得它是小鸡,一会儿又觉得它是公主,所以就有趣了。这也是“借了不还”的意思。
  什么叫“会借不难”呢?因为没有风险啊,要是借钱不还,人家会把你当被告,但用在作文里却不会,那就让孩子借借吧。只要会借了,其实很简单,文字也就生动了。
  再举个例子,比如写“我的爸爸”,我们这样写:
  我的爸爸是个秃顶。他的头亮得像个五百瓦的灯泡,晚上不开灯也是满屋子的亮。大灯泡走到哪里,哪里就亮。回到家,家里亮堂;在单位,单位就亮堂(整个一大救星)。因为我的爸爸就是一个敞亮豁达的人。
  刚才我们是举了一个爸爸的笑话,让大家从笑声中体会“移花接木”的技法,以及对于文字有趣性的意义。这种技法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与《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很多孩子的作文里都有体现。比如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的《霸王龙的自我介绍》,还有实战篇中的《可爱的小妹妹》。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我们专门对这一技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说明,希望大家结合今天课堂上的讲评,去认真学习、体会。
  第三个问题是:本文中我们看到,公主、城堡、水晶鞋以及灰姑娘这些知识,基本上都是孩子了解并熟悉的。除了文字上的成熟与否,就知识性而言,大多数孩子都有所了解,也不是什么过深、过杂、过难的知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写好作文,简单地讲看书、积累这个法门不得其法,孩子们肚子里的知识足够他们写好任何一篇作文。孩子们写不好作文,并不是知识不够、常识不够,而是对写作的技法了解得不够。一旦成熟地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写作的字数,写作的生动性、情感性自然会提升上来。
  方法,是入门的第一步,也是达到法无定法的第一步。当把方法运用纯熟时,就是游刃有余之时。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不用方法,多读、多看、多写,就会游刃有余。——这是哄人的话。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段: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我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找它们的时候,却找不到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忽然听到叽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寻声去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我们还是接着按“借了不还,会借不难”的思路写下去: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作业,我再到王宫附近,却找不到她们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家里所有的王国都寻了一遍也不见她们的身影。忽然,从厨房传来美女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声音。我循声过去,她们正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哈哈哈,原来是公主们微服出城,躲到僻静无人处举办私人PARTY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点评后的全文。
  《我的小鸡》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才几天的小鸡。
  她们的绒毛颜色各有不同,于是我给她们起了一个小名,分别是: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还有一个美名,分别叫: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当然,大部分时候,我叫她们:“公主”,“格格”,或是“美女”。
  美女们个个都很漂亮。她们长着性感的小嘴,穿着毛绒绒的衣裳。她们的眼睛是黑色的,但“红红”的眼光流露出更多的机灵,“绿绿”的眼光会多一些自信,“黄黄”的眼光显得有些懒散,而“橙橙”则常常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像是在思考,又像是总也睡不醒的样子。
  我常常把美女们放在手心里。感觉她们的小爪子软软的,体温是暖洋洋的。看着她们在手掌里颤颤巍巍、晃晃悠悠的样子,可有意思了。
  我把她们放回地板上,她们又好像回到了T型台,迈起了猫步。小爪子探出时伸展开,缩回步子的时候又收拢起,显得从容、优雅。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公主们建造了一个舒适的王宫。每天早晨我会像一个忠实的侍者一样,给她们传膳。她们用膳完毕,还会在皇家花园里散散步,溜溜肚。晚上八点半,我会按时把公主们一个个抱回到闺房中休息。当我自己也睡下时,我还会想,这些小公主们,会不会像灰姑娘一样,穿上水晶鞋,坐上南瓜变成的马车,去另一座城堡参加王子们的盛装舞会呢?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作业,我再到王宫附近,却找不到她们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家里所有的王国都寻了一遍也不见她们的身影。忽然,从厨房传来美女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声音。我循声过去,她们正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哈哈哈,原来是公主们微服出城,躲到僻静无人处举办私人PARTY了!
  小鸡很有意思吧?她们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
  需要说明的是,大家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方法上,放在如何学会借代技法的运用上。大家要好好去体会本文因借代技法的运用,在哪些方面让文字产生了趣味性?有什么样的趣味性?至于具体运用的是不是贴切,这要看个人对于文章的体会与理解。我们不是孩子,所以我们也代替不了孩子。在这里,我们只是通过现场演练一个技法,让大家有所得、有所悟。
  下面,我们再花一点时间来展现一下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一个孩子的作文,叫《可爱的鹦鹉》。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去体会移花接木、借了不还的技法。
  可爱的鹦鹉
  苏州市二年级甘雨帆8岁
  今天,我在开心农场里看见一只可爱的鹦鹉。
  这只鹦鹉的颜色太漂亮了!它大部分是白色的,白得像云朵。远远看去,就像一抹白云悬在半空。“白云”还顶着一片香蕉,那是它头上的黄色羽毛。鹦鹉的眼皮是浅蓝色的,蓝得像天空。天空下的眼珠很圆,且黑,黑得像黑色的珍珠。
  它的嘴巴和脚是黑色的,黑色里还略泛着青光。这些颜色在一起,很斑斓、很夺目,像贴在门上的门神。小鹦鹉身着彩甲,昂首挺立,英武的样子还真像门神呢!
  小门神的武器很厉害。我喂了它一根草,它的嘴巴锋利得像把大刀!只听见“咔嚓”一声,草根齐齐地被斩断,那声音就像照相机拍照的声音!当我不喂它的时候,它就会一直望着我,我走到哪里,它都会用目光追随着我,感觉自己就是这位小将军的领导一样,特别自豪!
  鹦鹉的样子英武威严,但它的性情却很温和。我用手摸了摸它,总是一动不动、安安静静的,它不会用大刀砍人的手。它的羽毛摸起来像绵羊的毛,轻轻柔柔的,很舒服。当我摸它的时候,它头顶上的羽毛还会竖起来,形成一个漂亮的圆弧形,真像一顶皇冠!仿佛是在接受我的检阅。
  这只鹦鹉真的好让人喜爱!
  关于“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这就不具体地细讲了,请大家慢慢地体会。同时也提供一些作品,希望有书的妈妈贯穿起来学习。这些作品分别是:《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的《牯牛降的一天》、《美丽的秋天》,还有《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中《可爱的小妹妹》、《我的丑爸爸》、《剥蒜》等。

移花接木六:尝试移花_350字


  春天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生机勃勃的季节。花能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我也想着移花接木,尽管我对花草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但还是试着移了移。
 
  首先,我去朋友家挖些桃红苗,他给我挑了些易活的,我带回家后,先给花盆进行消毒。用五百毫升的水和一些福尔马林组成药水,将花盆底部用花盆容积的4/1盖上沙土,2/1盖上培养土,把花苗散开栽在花盆中央,错落有致。浇250毫升清水,放在向阳处。然后我去向大头老师(电脑)咨询方法是否正确,大头老师说要把花放在潮湿的地方,不能向阳,不然花过不了几天就会枯萎,要定期放在阳台上,不要晒得太久,要注意勤浇水。我按照他讲的挪动了位置,有适当浇了一点水,当发现这种花吸收水分很快,又把原定三天交一次改为两天。
 
  我在花儿身上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他没有让我失望,不到两个星期,就有不少含苞欲放的花蕾绽开笑脸,让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六年级:柠檬草的味道

移花接木七:对比反差:作文讲评《假话国王》


  今天来点评《假话国王》,看原文。
  假话国王
  爸爸是个假话国王。
  爸爸经常迟到,有时候他说八点回来,结果九点才回来。有时候爸爸说陪我玩牌,结果他去铺床了,好长时间也没回来。所以我叫他假话国王。
  爸爸虽然说了很多假话,但他是想更好地照顾我。
  ----------------------------------------------
  先说第一件事,希望大家把要讲评的作文发在:http://www.zuowen.com/。一是有图才能有真相。要通过这种真相,来记录孩子提高了作文水平,掌握了写作能力的过程。二是每篇晒出的作文,都有家长的辅导过程,或是妈妈的感言;三上传时,注明群号与“马甲”。
  第二件事,今天作文,一年级孩子写的,不足百字。我们从小作文讲起,理由是小作文容易让我们看得清、看得透,容易吸取。学习作文的三招:一是口水作文,二是仿写作文,三是低度作文。我们今天讲的这篇小作文,就是一个低度作文。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从简单文字中看到其方法、技巧。昨天,我们把《荷塘月色》“从难到简”地进行了一下简化,有妈妈问:能不能倒着过来——“从简到难”?今天我们讲的这个课,就会有些“从简到难”的味道。我博客中的“再讲对称——写作的游戏”,也是按“从简到难”的顺序进行讲评、提升的。
  ----------------------------------------------------
  下面,我们就开始进入正文的讲解。
  先来从结构上分析。作文“头身脚”是章法的体现。在本文中,有头、有身、有脚,所以就有了结构的稳定性。什么叫结构的稳定性?说白了就是叙事清晰、表达有序。
  我们来看“头”:爸爸是个假话国王;
  再来看“脚”:爸爸虽然说了很多假话,但他是想更好地照顾我;
  中间的部分,就是“身子”:
  爸爸经常迟到,有时候他说八点回来,结果九点才回来。有时候爸爸说陪我玩牌,结果他去铺床了,好长时间也没回来。所以我叫他假话国王。
  本文的题目是《假话国王》,这个题目也是本文的主题、核心与纲领,所以我们看到作文的头是:爸爸是个假话国的国王——开门见山。写的主题是“假话国王”,所以开门见山就要见到“假话国王”。如果不能开门见山见到“假话国王”,搞不好就见到“假话国王后”、“假话国姥姥”了。
  -------------------------------------------------
  昨天在E度论坛上,有一个妈妈问了一个问题:
  非常老师:您好,我的孩子写的作文不生动。虽然也看了很多书,但用不上。且开头还行,结尾就没有了,有虎头蛇尾的感觉。我们语文水平不高,不知怎么说才能说明白,孩子现在有些逆反,他不听我们说的,您能给我们一些指导和指点吗?谢谢!
  --------------------------
  我的回答是:作文不生动的问题,可以通过六根六尘来解决,您可以到我的博客上去找到相关的资料。关于虎头蛇尾的问题,可能出现了两个倾向:一个是开门没有见山,没有直奔主题。看上去很华丽,先声夺人,最终不好收场;二是身子写得不是很丰厚饱满,所以不足以支撑最后的结尾。总的来说,尾收得不好,问题出在头与身,而不是在尾部本身。
  -------------------------------------------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有不少妈妈总是感觉自己孩子的作文结尾写得不好,写得太轻,大部分的问题在于“头重”。因为“头重”,所以“脚就轻”。“头重”的表现,就是七拐八绕不入主题,东拉西扯,乱跑东西;因为“头重”,所以“身子”也不好处理,搞不好就叫作“头重脚轻腹中空”。“腹部”太空,“头”也很重,想长多大的“脚”来站住,想套多长的“鞋”来协调,这个难度就大了。因为头重、腹空,所以最后的结尾就难免上了太“空”——空话、大话、口号话就全上来了。所以,一定要提醒孩子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假话国王不要躲猫猫,一开始就要亮相出台、走猫步。
  -----------------------------------------------------
  再来看身子。头——头领、头脑、老大、长老发话了:我的爸爸是一个假话国的国王。于是下面的“身子”——下面的小喽罗就要听命令,就要来证实这个假话国的国王到底说了哪些假话。所以,我们从“身子”中可以看到,是以两个对称块的形式展开的。换句话说,这个假话国的国王在此次事件中说了两句假话。一是:说好早点回来的,结果很晚才回来;二是说要陪我玩的,结果去铺床了。两句假话、两个场景、两个角度,两个对称、两个事件,对称就起到了作用。所以,就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来讲,这个“身子”的结构是丰满的。孩子能从两件对称的事中,得出一个结论:爸爸是个假话国王。最后的“脚”,小作者在理解爸爸后,得出一个结论:爸爸虽然说了很多假话,但他是想更好地照顾我。
  -------------------------------------------
  通过结构分析,再来重新认识作文的主题:题目。作文的题目是《假话国王》,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假话,一个是国王。用玩笑的语气来解读一下:在主题中,讲的是说假话的真国王——既不是说假话的假国王,也不是说真话的假国王。假话,是孩子对爸爸的一个初步的认识;国王,才是孩子对爸爸一个更深的认识。正是因为这假话,才体现了爸爸身上特有的某种东西、国王的某种气质。
  第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孩子运用了“写好以坏、对比反差”的技法,因为有对比、有反差,所以才显得爸爸更加的伟大。
  -----------------------------------------------
  再来看一下妈妈的感言及写作的背景:
  妈妈感言:这篇小作文起源于孩子的爸爸又一次加班晚回,孩子就说爸爸是个假话国王。我问她为什么,她就说了文中的两点理由。我觉得很好,就让她写了下来。结尾是我引导她加上的,我问她:爸爸辛苦上班,还有铺床,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她就写了最后一句话。整个小作文我觉得很好,没做什么修改,发给老师看看。先前,我们分析了作文的结构,分析了孩子在写作的时候的亮点。
  下面,我们就对这篇小作文来进行一点提升。提升的原则就是发挥孩子的亮点,让这个说假话的国王与爸爸的假话之间的某种关系显得更加突出。我们这样来提升:
  爸爸是个假话国王。
  这个国王经常回来很晚。有时候他说八点回来和我们一起吃饭,结果九点才回来。因为工作忙,所以回到家里显得很疲惫。
  所以只能一个人吃我们剩下的饭菜了。有时候国王说好要陪我玩牌,但看看手表的时间,然后就去帮我铺床,准备让我睡觉了。有的时候国王答应要给我讲故事,但讲着讲着他自己却睡着了。所以我叫他假话国王。
  爸爸虽然说了很多假话,但他是想让我们家更好,是想让我生活得更好。他是一个说假话的爸爸,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个真正的国王。
  ------------------------------------------
  在修改文中,用了一个“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技法。我们讲过,“移花接木”的技法,主要是“先喻后借”。一开始,小作者把爸爸称作国王,所以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国王取代爸爸。在《提高篇》中,对这个技法有系统的介绍,这是一个能增加文字趣味性的技法。
  所谓的“移花接木”,在本文中就是“移爸接王”。爸爸的身份就是在国王与爸爸之间转来移去——说假话的时候是爸爸,但这个爸爸真做事的时候却是个国王,承担着单位、家庭与照顾我的责任。假话爸爸的外表下,是一个有责任的国王。假话爸爸让作者产生一些怨气,但真国王却让作者有了一份景仰与崇拜。“写黑以白,写好以坏”与“移花接木,爸冠王戴”,两种技法同用,就为本文增加了不少的趣味。

移花接木八:作文讲评《我的小鸡》(三)


  上午我们对《我的小鸡》这篇作文进行了总评,可以说小作者写得非常棒。现在我们来进行提升,并不是说这篇作文有什么不足,而是让大家更好地体会一些写作技法的运用——这是我们对原文提升讲评的一个原则。大家手里有《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或《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的,可以看一下全书的导读,其中有一段话:
  我们强调的观点是提升,讲评的目的不是看结果,而是看过程。目的不是为了看到哪个红烧肉好吃,而是让大家可体会、感受到红烧肉的烧制过程。
  本文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提升:一是字数,来看看是通过什么方法增加的字数;二是重点讲解“移花接木”的技法;三是在一些细节的地方进行更为深入的细化。这是我们讲评提升的三个重点。
  我们现在来看原文:
  奶奶给我买了四只出生几天的小鸡。
  她们的绒毛被染成了彩色,于是我给她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非常可爱。
  上午讲评时,我们特意把这一段分成两个对称块。一是小鸡的名字,二是小鸡的形态。为了增加一些字数,让大家体会如何引导孩子把字数写得更多一些,我们还可以在小鸡的名字上多做一些文章,多加一些内容。可以这样:
  奶奶给我买了四只出生几天的小鸡。她们的绒毛颜色各有不同,于是我给她们起了一个小名,分别是: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还有一个美名,分别叫: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当然,大部分时候,我还会叫她们:公主,格格,或是美女。
  这样是不是内容更丰富、更拟人化一些?
  刚才,我们也说了讲评的原则。而我们在这里增加一些字数,增加一些内容,或者说我们这样讲,这样改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拓展一些思路,让大家从思路和方法上去体会。
  当然,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孩子不太理解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引导孩子的时候不说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而是改成张飞、关羽、刘备、孔明?是不是可以引导孩子讲:那是灰太狼、白太郎、武大“狼”、武二“狼”?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大家的思路,多一些想法,多一些拟人的味道,在思路上、方法上多思考,多得到启发。
  下面接着来提升:
  美女们个个都很漂亮。她们长着性感的小嘴,穿着毛绒绒的衣裳。她们的眼睛是黑色的,但“红红”的眼光流露出更多的机灵,“绿绿”的眼光会多一些自信,“黄黄”的眼光显得有些懒散,而“橙橙”则常常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像是在思考,又像是总也睡不醒的样子。
  在这里,我们主要是抓住小鸡的眼神,进行更深入的描写。再来看下面,作者把小鸡放在手心里:
  我常常把美女们放在手心里。感觉到小爪子软软的,体温是暖洋洋的。看着她们在手掌里颤颤巍巍的样子,可有意思了。
  刚才,我们写到了放在手心上的感觉。按照对称的思维,我们是不是可以写一下放在地板上的小鸡,看看这时的小鸡是怎么样的呢?
  把她们放回地板上,她们又好像回到了T型台,迈起了猫步。小爪子探出时伸展开,缩回步子的时候又收拢起,显得从容、优雅。
  好,我们来比对一下原文与讲评文。原文: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几天的小鸡。
  她们的绒毛被染成了彩色,于是我给她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非常可爱。
  讲评文: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几天的小鸡。
  她们的绒毛颜色各有不同,于是我给她们起了一个小名,分别是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还有一个美名,分别叫: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当然,大部分时候,我叫她们“公主”,“格格”,或是“美女”。
  美女们个个都很漂亮。她们长着性感的小嘴,穿着毛绒绒的衣裳。她们的眼睛是黑色的,但“红红”的眼光流露出更多的机灵,“绿绿”的眼光会多一些自信,“黄黄”的眼光显得有些懒散,而“橙橙”则常常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像是在思考,又像是总也睡不醒的样子。
  我常常把美女们放在手心里。感觉的小爪子软软的,体温是暖洋洋的。看着她们在手掌里颤颤巍巍、晃晃悠悠的样子,可有意思了。
  我把她们放回地板上,她们又好像回到了T型台,迈起了猫步。小爪子探出时伸展开,缩回步子的时候又收拢起,显得从容、优雅。
  我们就此再来点评一下,先来看看两位妈妈的感言。
  福州-沐沐妈:可不可以从每只小鸡的特点写一下:红红非常调皮,哪有声音,它就要去看一看,所以它非常瘦;黄黄贪吃,不爱跑不爱跳,所以长得胖乎乎的……
  山东-琰妈:按照这样的思维,真的有很多可写的东西了,吃饭和喝水也可以用对称来写吧。
  还是要强调,我们讲评的目的是为了开启大家的思路、眼界。上面这两位妈妈,看到我们点评的内容就有了这样的感叹,说明有了启发,有了体会,有了思路。其实,只要我们的思路打开了,辅导孩子就有办法了,而不是纠缠于文字本身。大家手里有《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这两本书,就明白该怎么读、怎么学了。
  书中的导读里,有一段话是这样讲的:
  书中讲评的孩子的作文,并非十全十美,作者讲评的原则是“尊重孩子、尊重原创、尊重素材,发现孩子的亮点、扩大孩子的亮点”。讲评后的修改文,也不是尽善尽美的,甚至在一些地方,为了把写作技法讲清楚,还存在矫枉过正、卖弄技巧,牺牲了童言、童趣,代之以成人化的语言的地方。因为书中想要着力展示的,不是写作的结果,而是写作的过程;不是展示红烧肉的烧制水平,而是揭示红烧肉的烧制过程。希望读者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是我们要强调的重点。我们就用去啤酒瓶的盖子来举例:通常,我们是用开瓶器去盖子的,但有的人是用牙齿咬开的。我们正确的想法是:哦?!还有这样的取法啊!我们不能简单地想:这样取,会损坏牙齿。如果是后一种想法,那就等于堵塞了思维的大门。我们可以通过牙齿咬开啤酒瓶盖子的行为方式,得到启发,去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去盖子?这才是正确的思维,正向的思维,积极的思维。
  刚才我们看到两位妈妈,还有其他很多妈妈的感想与发言,知道了正面的思考与负面的思考所得到的效果。再强调一次:我们辅导孩子写作,需把眼光停留在方法和思路上。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前面给小鸡取名,之所以用了四大美女,一是为了后面T型台、猫步的铺垫;二是从技法上来讲,这是“移花接木”技法的运用。我们上午讲评时讲过,“移花接木”最常用的手段是先喻后借。先比喻成一个东西,然后再把这个东西借代下去。
  在本文中,我们一开始把四只小鸡喻为四大美女。往后,就把这四大美女一路借代下去。所以就有了“美女们个个都很漂亮。她们长着性感的小嘴,穿着毛绒绒的衣裳。”也有了“她们又好像回到了T型台,迈起了猫步。”、“显得从容、优雅。”这样的思路是一贯的、连续的。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方法,我们在第三本书《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有专门系统的讲述。希望大家下课后认真消化,这里就不再作详细介绍。
  第三个问题:就是关于对称。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妈妈的感言,大家不同程度地体会到了对称的妙趣。一开始,我们说小鸡在手心里的样子,就是用一个对称的视角来写;把小鸡放到地板上的样子,又是用另一个对称的视角来写。在手心里,是颤颤巍巍、晃晃悠悠的;而在地板上,却又一反“掌”态,不再是蜷缩颤抖,而是自信从容地迈起了四方步,仪态万千。这样对称着写,就有得可写,就有了对称的思维,于是思维的大门就敞开了。
  所以,刚才有妈妈讲:是不是可以写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写白天的小鸡,晚上的小鸡;是不是可以写她们在一起争食抢水的时候,也可以写她们各自玩耍的时候。我们要看到,以上的描写并不是孩子的笔力所不及的。孩子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写不出来,并不是因为没有掌握什么知识、什么文字,关键是因为思维的大门没有开启,对称的思想没有建立。
  刚才我们进行的作文提升,并不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什么好词好句,目的是通过我们的点评,开启大家的思路。有了这个思路的开启,我们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多问一下:是不是可以写小鸡的眼神?是不是可以详写一下小鸡的绒毛?是不是可以写小鸡喝水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觅食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刨土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啄食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开心的叫声?是不是可以写小鸡被吓着时的叫声?是不是可以写小鸡相互梳理羽毛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互相欺负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从台阶上下来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跑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打盹的样子?这些东西,童话里有,漫画里有,动画片里也有。还是那句话,孩子不是肚子里没“货”,而是缺少把这个“货”表现出来的手段与技法。
  写好作文,要从方法上入手,不要从简单的积累上入手。如果不从方法上入手,即便把新华字典上的字全背下来也写不出好作文。好词好句抄写得再多,也写不出好作文。看书不得法,积累再多只会“积食”,不会硕果累累,这些都是读书写作的误区。如果孩子不会方法,再做一厚摞所谓的阅读题,也是没用的;如果孩子不会方法,天天写日记,也只是在简单重复低层次的记日记;如果孩子读书不得法,吸取的东西只是知识,不是知“道”。
  知识是什么?知识是有一天不拿出来倒腾一下,显摆一下就会完全扔给老师的东西;知“道”是什么?一旦知了“道”,终身不忘,终身受益。就如看书去理解怎么游泳,和下水亲自去游泳一样,前者是知识,后者是知“道”。
  请大家今天下课后预习一篇文章,就是《提高篇》《可爱的鹦鹉》,明天我们会结合这篇作文来进行本文的讲解。

移花接木九:写作基础:无米亦可巧作炊_2000字


  小引
  进入考场,拿到作文题,如能文思泉涌,当然求之不得,但很多情况下往往会是茫无头绪,无从下笔。此时千万不可乱了方寸,须知“天无绝人之路”。只要静下神来,进行一番理性思索,无米也可巧作炊。细想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成语应该是经不起推敲的,面对“无米”的尴尬,既然你是“巧妇”而非“笨妇”,那怎么能一筹莫展干瞪眼呢?既然为“巧妇”,就得出“巧招”,无米也可巧作炊。
  方法点拨
  那么没有材料可写到底该怎么办?“无米”怎么才能煮出香喷喷的大米饭?下面提供的几条思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写作的新天地。
  一、从时间的维度上去寻
  沿着时间的维度,回溯历史,往往能找到很恰当的材料,因为昨天的故事实在太多。下面《宽容造就成功》一文的片段,就是用这个办法解决材料问题的。
  回首中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从西汉初年的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到汉武帝,哪一个不是以宽容之心招纳贤才,励精图治?否则怎么会有西汉初年的强盛?又如唐初唐太宗善于纳谏,并重用魏征,如果没有宽容之心又如何能听取大臣的意见,如何能造就贞观之治?清朝康乾盛世的产生也不例外。可见只有以宽容之心谦虚地接受批评,接受意见,才能获得成功。相反,每个朝代的衰弱以致灭亡也都是统治者不够宽容不虚心纳谏的结果。夏桀、商纣、秦始皇等等,哪个不是因为心胸狭隘听不进劝谏,一意孤行而自取灭亡的呢?
  二、从空间的维度上去找
  如果感到没有材料可写,如果找不到国内的就应该找国外的,东方找不到就去找西方,即从空间的维度上去搜索。下面的作文片段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反过来,也就不难理解成功的背后是巨大的付出。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事实上,巨大的成功需要的努力程度更是惊人的。李时珍走遍中华大地,磨破了千百双草鞋才完成了《本草纲目》;马克思深入调查各种社会现象潜心钻研数十年,终于完成了《资本论》。
  三、从逻辑的维度上去觅
  世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逻辑联系是其中最常见最密切的一种。因此,寻“果”可以求因,顺着因之“藤”定能摘到果之“果”。
  下面《“有容”才能成“大”》的作文片段寻着“有容”、“大”的果,去求材料之因,于是“七擒孟获”,郭沫若改台词,孔子师苌弘、师襄、老聃等等材料都奔涌到了笔下。有了这样三个主干材料,写成文章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首先,对人要有“有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还有不少时候会误会与错判,此时更需要“有容”。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一连七次地顽抗,如果换了其他人,早就把他一刀解决了,但诸葛亮的远见让他一连七次对作为敌首的孟获“有容”,最后,不仅平定了南方叛乱,也赢得了南方百姓的民心。对于他人的“有容”,就是宽容待人,这会使你赢得更多的友谊和更多的帮助。(以下两例子省略)
  四、从心理的维度上去求
  从心理的维度上去求材料,具体操作时往往是在找到一个基点之后,由此及彼地进行联想。只要能为某一个中心服务,不必考虑它们有无时间、空间、逻辑的联系。具体写作的时候,想到的先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再甄别处理。
  如有篇文章,题目是《欲成大事者当如海》,全文用“海的包容”、“海的的虚心”、“海的严谨”三个小标题,从心理的维度上找到能宽容他人错误的秦穆公,虚心听取批评的唐太宗和前苏联因技术人员粗心导致“联盟一号”的惨剧出现等等材料。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要解决写作材料的困难,则可以从如下十个方面下功夫。
  1、写经历、体验过的事情
  这类材料写出来特别有真情,所以也格外能打动人。写自己经历过体验过的事,应该是在没有材料可写时首先要考虑的。
  2、写看到过的人和事
  这类材料虽然是他人的事,但毕竟是亲眼目睹的,写起来肯定得心应手,记下来也势必受到好评。
  3、写读到过的人和事
  这类材料虽说是间接获得的,但它的量非常大,凭自己十多年读书的功底,转引时颇有万里长江取一瓢饮的自如。
  4、写听到过的人和事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把平时听到的人和事搜集起来,解决写作材料的困难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5、写想到过的人和事
  想是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的,围绕某个话题或主题,随你“心游万仞”还是“精骛八极”,自然是都行的。
  6、聚焦定型材料,充实细节,演绎故事,表现主题
  成语等定型材料本身就是由经典故事演化而来的。如果我们能利用它的知名度,根据写作的需要,充实它的细节(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的改动),把它写出来,那就不仅解决了写作材料的问题,而且会使主题表现得更别致。
  7、利用经典,搞延伸,再创造
  每个高中生的头脑中都有几个经典故事,如果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根据主题的需要,对它们进行再创造,一定可以解决写作材料的问题。
  8、展开合理想像,编造材料
  原创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如果我们能在考场上根据话题的需要创造一个全新的故事,一定能让阅卷老师的眼睛一亮。
  9、移花接木,重组再生
  当没有材料可写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经历过,直接听到、看到过,间接读到过的各种碎片做些移花接木的拼接工作,以求重新组合,再生出一篇全新的作品。
  10一个材料的多角度开发使用
  一个事物,如果我们分析的角度或认识的阶段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角度,由于观察和分析事物可以有不同的侧重和倾向,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

移花接木十:作文讲评《我家的乌龟》(二)


  继续把《我家的乌龟》讲完。白天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孩子学校的老师划出来的波浪线。略略进行总评:
  第一、从全文的结构来看,孩子的作文“头身脚、帽衣鞋”的意识很强。所以就体现出了表达准确、思路清晰的特点。
  第二、孩子的作文展现了“六根六尘”。小乌龟不仅有形有色,还有声有意。
  第三、在孩子的原文中,运用了“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技法,让文字有了很多的趣味性。
  第四、在孩子的原文中,还运用了“借音借义”的技法,让作文有了可读性。
  这些都是孩子作文的亮点。我们讲评的原则,就是在孩子这些亮点的基础上,再行扩大。把亮点点得更亮,那缺点就不再重要了。
  ----------------------------------------------
  参考一下《提高篇》中《可爱的鹦鹉》(片段)。
  这只鹦鹉的颜色太漂亮了!它大部分是白色的,白得像云朵。远远看去,就像一抹白云悬在半空。“白云”还顶着一片香蕉,那是它头上的黄色羽毛。
  鹦鹉的眼皮是浅蓝色的,蓝得像天空。天空下的眼珠很圆,且黑,黑得像黑色的珍珠。它的嘴巴和脚是黑色的,黑色里还略泛着青光。这些颜色在一起,很斑斓、很夺目,像贴在门上的门神。小鹦鹉身着彩甲,昂首挺立,英武的样子还真像门神呢!
  这篇文章是一位二年级的孩子写的。在文中所展开的一个技法,就是“张冠李‘代’、移花接木”。先是把鹦鹉比喻成白云,然后再用白云取代鹦鹉;先是把鹦鹉的眼睛比喻成天空,然后就张冠李“代”,用天空取代了眼睛;第三处,先把鹦鹉比喻成门神,再用门神取而代之。在文中,三个地方体现了这个技法,所以就有三处的亮点。可以说,这个技法非常非常重要。把作文当成一个能力而言,夸张一点地讲,就这一个技法,都可以吃半个天。希望大家要重视、要强化对孩子的训练。
  回到我们要讲的原文上来。孩子在本文中,正如妈妈感言中讲的一样,孩子一下子理解并运用了这个技法,所以让本文增色很多。关于这一个技法,还是希望大家课后好好地去阅读《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的第七章。现在我们通过《可爱的鹦鹉》,来看这篇《我家的小乌龟》,就可以看到异曲同工之妙。《我家的小乌龟》的小作者一气呵成,写了八百五十个字,这也是十分了不得的。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就不细评原文了。
  现在,结合孩子的亮点来强化一些技法。先看原文:
  我家养着一只乌龟。
  它有一个三角形的头,头上有许多不同颜色的条纹,非常好看。那小而有神的眼睛出奇的亮,像一颗夜明珠。“夜明珠”下面有两个鼻孔,这两个鼻孔又小又圆,好像是用针扎出来的针孔似的。“针孔”下面有个大大的嘴巴,嘴巴紧闭的时候,就像一条细缝。身上穿的那副铠甲由许多六角形组成,异常的硬,好像用再锋利的宝剑也穿不进去似的。它的四条腿都有三个尖尖的锋利的刺,身子后面还有一条短短的可爱的尾巴。
  我们可以这样来提升:
  我家养着一只乌龟。
  它有一个三角形的头,顶上的条纹深浅不一,像刻上去一样。它的眼神出奇的亮,像一颗夜明珠。“夜明珠”转得很慢,但很警惕。小乌龟的鼻孔不大,好像是用针扎出来的针孔似的。“针孔”下面有个大大的嘴巴,嘴巴紧闭的时候,会往下撅成一条细缝,不苟言笑的样子,看上去深沉而威严。
  它身上披一副青铜色的铠甲,异常的硬,好像利剑也穿不进去似的。它的四条腿都有三个尖尖的利刺。它爬行的时候,像一个远古的勇士威武走来。但不能细看,它身后面一条短小尾巴,却少了一些英雄气概,略煞风景。我时常把它叫做青铜武士。
  在这里,我们需要讲的是顺序。我们来沿用小作者的顺序:从头写到眼,从眼写到嘴,从嘴写到身,从身写到尾。可见,小作者很有方向感,很有顺序感。关于写作的顺序,大家可以参考《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中的《核舟记》,再参考《提高篇》中的第一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第二、在这里,我们提升了一个“写美以丑,对比反差”的技法。前面的头、眼、嘴、身,基本是正面的,但在结尾,在描写乌龟的尾巴时,写了一点不足。所以,小乌龟既有武士的威风沉稳,也有一点点武士的滑稽可笑,这样就把乌龟写得立体丰满了。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才是一个正常人。同样,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乌龟,才算得上是一只正常的乌龟。
  所以,我们孩子在写东西的时候,这个“写黑以白”的技法很重要。比如写“妈妈”,不能老是把妈妈写得美若天仙,还要写一写妈妈的缺点。就好比《水浒传》里的“母大虫”顾大嫂一样,既要写得美若天仙,又要写得心狠手辣。
  第三、我们在提升中,把所有的借代集中在一点上,即:青铜武士。既然借了,那就不用还了。下面,我们就一路地借下去,没有催不用还,催了也不还。
  我们接着来看下一段原文:
  这只乌龟很贪玩。刚买来时,我们把它养在椭圆形的鱼缸里,爸爸怕它寂寞,就在鱼缸里放了几颗光滑的鹅卵石。这下可好了,乌龟有了伙伴,玩个没完没了,一天到晚都能听到“乒乒乓乓”的声音。过了一段时间,竟然把鱼缸踢破了,没想到乌龟有这么大的力气,我们只好给这只调皮的乌龟换了只长方形的结实的“新家”,但还是每天都能听到它和石头玩耍的声音。
  我们这样来提升:
  这只乌龟很贪玩。刚买来时,我们把它养在椭圆形的鱼缸里,爸爸怕它寂寞,就在鱼缸里放了几颗光滑的鹅卵石。这下可好了,乌龟有了伙伴,玩个没完没了,一天到晚都能听到“乒乒乓乓”的声音。过了一段时间,鱼缸竟然被青铜武士的无影脚给踢破了。我们只好给这只调皮的乌龟换了一个长方形的结实的“新家”,但“乒乒乓乓”的声音又变成了“哗哗啦啦”的声音。
  在提升文中,要提醒大家注意两个地方:
  第一、我们知道,“乒乒乓乓”是一个声法。于是,我们就按着小作者的思路,把声法多用了一下。既然有动静了,干嘛不把动静整得再大一些呢?所以随着“家”的变化,我们就增加了一句:“乒乒乓乓”的声音又变成了“哗哗啦啦”的声音。
  第二、将借的东西一路借下去。我们既然把乌龟比成了青铜武士,所以青铜武士的一举手、一投足,就要有个武士的样子——鱼缸竟然被青铜武士的无影脚给踢破了。
  我们接着往下看原文:
  乌龟的调皮还远远不止这些。有一次我们从海南带回来一只由海螺做成的假乌龟,让它和乌龟做伴,乌龟很快发现这是一只假的,没过多久,假乌龟就被真乌龟玩得“五马分尸”了。
  我们可以这样来提升:
  青铜武士还当了一次打假英雄。有一次我们从海南带回来一只由海螺做成的假乌龟,让它和乌龟做伴,乌龟很快发现这是一只假李逵,于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三拳两脚就把假乌龟“打”得“支离破碎、五马分尸”了。
  首先要讲的,仍然是借代。因为我们现在不把小乌龟当乌龟,而是把小乌龟当武士了。角色变了,场景就要变。所以,提升文的头就不能用原来的头:乌龟的调皮还远远不止这些。所有的核心还是借代,而是改成了:青铜武士还当了一次打假英雄。角色变了,帽子也要变,武士就要有个武士的样,真正的武士如何体现?打假呗!
  第二、很多妈妈也看出对称了: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主要想讲的是:文字为主题服务。现在假货、毒货那么多,谁不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呢?所以,我们要积极地支持小乌龟打假。三拳两脚就把假乌龟“打”得“支离破碎、五马分尸”了——这一句话中的“打”字,是一个“借音借义、一语双关”的技法。既是打假的打,又是拳打的打。可见小乌龟对于假货是多么的痛恨,三拳两脚就“打”得“支离破碎、五马分尸”了。解恨不?
  我们接着往下看原文:
  这只乌龟还很贪吃。除了给它吃龟饲料,我们还经常给它喂虾。每次一放进虾,乌龟的“针孔”鼻子就特别灵敏,马上调头向虾追去,一口咬住虾的脖子,一只脚按住虾的身体,扯下虾的头,马上狼吞虎咽地吃进肚子里。然后再把虾的脚一只一只拉下来吃进肚子里,等虾的脚吃完了,又迫不及待地把剩下的身体一下子全部吞进去,活像一只饿死“龟”。
  这一段,小作者写得很生动。需要提醒的是,小作者在其中用了饿死“龟”,是一个“借音借义”的技法。借的是饿死鬼,通过借音的方法,就借成了饿死“龟”。这个技法,大家可以去详细看《提高篇》的第二章“借音借义,偷梁换柱”。可以说,这个技法的重要性,不亚于“移花接木、张冠李‘代’”。这样的一个技法,可以让文章在文字游戏中忍俊不禁,达到一种让人深思的效果。比如,前一段时间苹果的领导人乔布斯去世了,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具大的反响。于是就有人说:乔布斯活的时候让我们刷卡,死的时候让我们刷屏。我们再来讲一个用“借音借义”技法的例子,以供大家一笑了之。怀才就跟怀孕一样,时间长了,总会让人发现的。
  所以,我们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就可以体会到运用“借音借义”的技法,会起到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好词好句绝不是抄出来的,是孩子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掌握这个方法。再比如:
  掌握不了的就掌嘴;
  脑筋要是拐不了弯,就让脖子拐弯;
  考反应嘛——反应不过来就反身;
  老师太厉害了,张口就来——张口来不成,那只好张口就去了
  以上这些都是“借音借义”的技法。我们不多讲了,希望大家到书上系统地去体会、感悟。
  我们还是回到正文上来。在这一段中,我们按着刚才一位妈妈的提醒,加上了“凌波微步”。
  点评文:
  这只乌龟还很贪吃。除了给它吃龟饲料,我们还经常给它喂虾。每次一放进虾,乌龟的“针孔”鼻子就特别灵敏,马上调头迈着凌波微步向虾追去。一口咬住虾的脖子,两只脚按住虾的身体,扯下虾的头,马上狼吞虎咽地吃进肚子里。然后再把虾的脚一只一只扯下来吃进肚子里,等虾的脚吃完了,又迫不及待地把剩下的身体一下子全部吞进去,活像一只饿死“龟”。
  我们接着看原文:
  人们常把胆小的人说成缩头乌龟,我家的这只乌龟才是名副其实的缩头乌龟。有一次,我们给它喂了一只野生的龙虾,乌龟闻到香味,又像以前那样爬过来。正要张口去咬的时候,只见龙虾举起两只强壮的钳子奋起反抗,乌龟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把头缩进去。后来乌龟又去试了几次,都被威武的钳子吓回去了,连龙虾换壳最虚弱的时候,乌龟都不敢进攻。从此,乌龟和龙虾各据鱼缸一角。直到一年以后,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忘记给乌龟喂饲料,而正好遇上龙虾第二次换壳的时候,乌龟终于征服了龙虾。
  这只又贪玩又贪吃的乌龟真有趣呀!
  我们可以这样提升:
  人们常把胆小的人说成缩头乌龟,青铜武士是名副其实的缩头乌龟。有一次,我们给乌龟喂一只野生的龙虾,它闻到香味,又像以前那样爬过来,正要张口去咬的时候,只见龙虾举起两只强壮的钳子奋起反抗,乌龟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把头缩进去。后来乌龟又去试了几次,都被威武的“大侠”吓回去了,连龙虾换壳最虚弱的时候,乌龟都不敢进攻。从此,乌龟和龙虾各据一角,划“缸”而治。
  在这一段中,我们又用了两个“借音借义”:一个是“大虾”与“大侠”,一个是“划缸而治”——从“划江而治”借来的。
  我们再来看最后的结尾:
  小乌龟因为有了龙虾而不再寂寞。我们家因为有了小乌龟,也不再寂寞了。
  ----------------------------------------------
  好,我们把原文与点评文完整地发上来。
  原文:
  我家的乌龟
  我家养着一只乌龟。
  它有一个三角形的头,头上有许多不同颜色的条纹,非常好看。那小而有神的眼睛出奇的亮,像一颗夜明珠。“夜明珠”下面有两个鼻孔,这两个鼻孔又小又圆,好像是用针扎出来的针孔似的。“针孔”下面有个大大的嘴巴,嘴巴紧闭的时候,就像一条细缝。身上穿的那副铠甲由许多六角形组成,异常的硬,好像用再锋利的宝剑也穿不进去似的。它的四条腿都有三个尖尖的锋利的刺,身子后面还有一条短短的可爱的尾巴。
  ----------------------------
  这只乌龟很贪玩。刚买来时,我们把它养在椭圆形的鱼缸里,爸爸怕它寂寞,就在鱼缸里放了几颗光滑的鹅卵石。这下可好了,乌龟有了伙伴,玩个没完没了,一天到晚都能听到“乒乒乓乓”的声音。过了一段时间,竟然把鱼缸踢破了,没想到乌龟有这么大的力气,我们只好给这只调皮的乌龟换了只长方形的结实的“新家”,但还是每天都能听到它和石头玩耍的声音。
  ----------------------------------------
  乌龟的调皮还远远不只这些。有一次我们从海南带回来一只由海螺做成的假乌龟,让它和乌龟作伴,乌龟很快发现这是一只假的,没过多久,假乌龟就被真乌龟玩得“五马分尸”了。
  这只乌龟还很贪吃。除了给它吃龟饲料,我们还经常给它喂虾。每次一放进虾,乌龟的“针孔”鼻子就特别灵敏,马上调头向虾追去,一口咬住虾的脖子,一只脚按住虾的身体,扯下虾的头,马上狼吞虎咽地吃进肚子里。然后再把虾的脚一只一只拉下来吃进肚子里,等虾的脚吃完了,又迫不及待地把剩下的身体一下子全部吞进去,活像一只饿死“龟”。
  ------------------------------------------
  人们常把胆小的人说成缩头乌龟,我家的这只乌龟才是名副其实的缩头乌龟。有一次,我们给她喂了一只野生的龙虾,乌龟闻到香味,又像以前那样爬过来。正要张口去咬的时候,只见龙虾举起两只强壮的钳子奋起反抗,乌龟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把头缩进去。后来乌龟又去试了几次,都被威武的钳子吓回去了,连龙虾换壳最虚弱的时候,乌龟都不敢进攻。从此,乌龟和龙虾各据鱼缸一角。直到一年以后,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忘记给乌龟喂饲料,而正好遇上龙虾第二次换壳的时候,乌龟终于征服了龙虾。
  这只又贪玩又贪吃的乌龟真有趣呀!
  -------------------------------------------------
  点评文:
  我家的乌龟
  我家养着一只乌龟。
  它有一个三角形的头,顶上的条纹深浅不一,像刻上去一样。它的眼神出奇的亮,像一颗夜明珠。“夜明珠”转得很慢,但很警惕。小乌龟的鼻孔不大,好像是用针扎出来的针孔似的。“针孔”下面有个大大的嘴巴,嘴巴紧闭的时候,会往下撅成一条细缝,不苟言笑的样子,看上去深沉而威严。它身上披一副青铜色的铠甲,异常的硬,好像利剑也穿不进去似的。它的四条腿都有三个尖尖的利刺。它爬行的时候,像一个远古的勇士威武走来。但不能细看,它身后一条短小尾巴,却少了一些英雄气概,略煞风景。我时常把它叫做青铜武士。
  -------------------------
  这只乌龟很贪玩。刚买来时,我们把它养在椭圆形的鱼缸里,爸爸怕它寂寞,就在鱼缸里放了几颗光滑的鹅卵石。这下可好了,乌龟有了玩具,玩个没完没了,一天到晚都能听到“乒乒乓乓”的声音。过了一段时间,鱼缸竟然被青铜武士的无影脚给踢破了。我们只好给这只调皮的乌龟换了个长方形的结实的“新家”,但“乒乒乓乓”的声音又变成了“哗哗啦啦”的声音。
  -----------------------------
  青铜武士还当了一次打假英雄。有一次我们从海南带回来一只由海螺做成的假乌龟,让它和乌龟做伴,乌龟很快发现这是一只假李逵,于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三拳两脚就把假乌龟“打”得“支离破碎、五马分尸”了。
  ----------------------------
  这只乌龟还很贪吃。除了给它吃龟饲料,我们还经常给它喂虾。每次一放进虾,乌龟的“针孔”鼻子就特别灵敏,马上调头迈着凌波微步向虾追去。一口咬住虾的脖子,两只脚按住虾的身体,扯下虾的头,马上狼吞虎咽地吃进肚子里。然后再把虾的脚一只一只扯下来吃进肚子里,等虾的脚吃完了,又迫不及待地把剩下的身体一下子全部吞进去,活像一只饿死“龟”。
  ----------------------------
  人们常把胆小的人说成缩头乌龟,青铜武士是名副其实的缩头乌龟。有一次,我们给乌龟喂一只野生的龙虾,它闻到香味,又像以前那样爬过来。正要张口去咬的时候,只见龙虾举起两只强壮的钳子奋起反抗,乌龟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把头缩进去。后来乌龟又去试了几次,都被威武的“大侠”吓回去了,连龙虾换壳最虚弱的时候,乌龟都不敢进攻。
  从此,乌龟和龙虾各据一角,划“缸”而治。
  小乌龟因为有了龙虾而不再寂寞。我们家因为有了小乌龟,也不再寂寞了。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zuowen/205844.html

上一篇:小学生六年级作文6篇
下一篇:抢凳子10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