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优秀作文 > 高中作文 > 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

时间:2017-04-05 来源:高中作文 点击:

【www.xjwk.net--高中作文】

篇一:[君子和而不同]语文作文《你可以和我不同》评析及范文示例


一模考试的作文为命题作文,题为“你可以和我不同”。这个作文题立足于高中生基本是独生子女的现实,针对不少独生子女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以“我”的标准要求他人,不能关注、尊重他人的问题,着力引导这样的价值导向:关注、尊重他人、他者的存在,具有接纳包容异己的胸襟和眼界。考生可以从深层次上挖掘创新的理念,现在全社会都在鼓励创新,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等,促进社会的发展。还可以联系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各种观点可以和谐并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审题关键词一:不同。不同可以理解为差异,小到发型穿着,大到价值观、人生观。“不同”既可以是具体可感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可以写人与人的不同,也可以写国家、民族文化、制度的不同。审题关键词二:可以。“可以”意味着权利,“可以”不是“应该”。审题关键词三:你。“你”的设定是多样的,但必须是具体的。
这是一道需认真思考,仔细审题的作文题。就阅卷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的作文符合题意,立意较为丰富,如:只有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世界才能缤纷多彩。你可以和我不同,意味着创新和发展。接纳不同,才能和谐。有的考生写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希望孩子能自由成长等。偏离题意的作文也不在少数。如有的把“你可以和我不同”写成“我可以和你不同”,大写我的追求如何独特。角度明显错误;有的从“不同”引入,然后就一味谈爱国、理性等话题,转移了话题;有的写父母的卑微辛苦,希望子女和自己不同,把“可以不同”写成了“应该不同”。此外,有的考生写希望好友的人生与自己不同,文章写得肤浅,缺乏深度;有的考生通篇古人,写成玄虚的文化散文;有的考生写“你”是过去的我、将来的我,构思过于奇特,观点不清。还有一些考生没有弄清题目中“你”和“我”的关系,二者纠缠不清。就材料选择看,议论文的论据大多数不够新颖,记叙文多写父母子女及同学友情。
此次作文错别字出现不多,涂改不多,但不少考生书写不够端正。考生的文采有待加强,思想深度也普遍欠缺,这都提示了今后作文复习的重点。
 
考场优秀作文示例——
你可以和我不同
伏尔泰说:“你可以不同意我说的,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中国的儒家经典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相隔万里的思想碰撞,这力比千钧的真情呼告,这共振,这宣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丰碑,是每一个独立个体应奉为圭臬的话——你可以和我不同!
你可以和我不同,个体的差异性织就了多彩的世界,描绘了盛世的自信。那百家争鸣的“喧闹”,引领的是智者对人文精神的“悠思”;那竹林七贤的“放荡”,透露着魏晋的“飘逸庄重”;那唐朝江岸远来的的“学问僧”、“波斯商”,那元廷朝堂上的“洋翰林”……这些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些创造中华五千年绚烂文化、延续中华自信开放民族精神的个体,谁能忽略他们的价值?
你可以和我不同,我会细细“斟酌”你的风采。彼此间差异的碰撞,才会促发深思。……
……(事例论证省略……
是啊,矛盾构成了事物,构成了事物的必然斗争与必然发展,那么,何须堵住他人之口,何须妄自菲薄呢?
敬爱的周总理告诉我们“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探访真知、谋求合作又每日惊喜不断!
因为不同,民主、自由之梦离吾等不远;
因为不同,学海书山里有值得我们奉献一生的珍宝;
因为不同,我吟赏烟霞,留步百花丛,提笔纵马边塞远,独钓江雪懒回顾……
你可以和我不同,因为世界因此而变得不同!
 
精彩语段——
伏尔泰说:“你可以不同意我说的,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中国的儒家经典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相隔万里的思想碰撞,这力比千钧的真情呼告,这共振,这宣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丰碑,是每一个独立个体应奉为圭臬的话——你可以和我不同!
你可以和我不同,个体的差异性织就了多彩的世界,描绘了盛世的自信。那百家争鸣的“喧闹”,引领的是智者对人文精神的“悠思”;那竹林七贤的“放荡”,透露着魏晋的“飘逸庄重”;那唐朝江岸远来的的“学问僧”、“波斯商”,那元廷朝堂上的“洋翰林”……这些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些创造中华五千年绚烂文化、延续中华自信开放民族精神的个体,谁能忽略他们的价值?
你可以和我不同,我会细细“斟酌”你的风采。彼此间差异的碰撞,才会促发深思。
 
• 你可以和我不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各自行走于人生的征途中,你我各自珍藏起各自的特色与光芒,你可以和我不同,而拥有不同的世界才更曼妙多姿。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之大,芸芸众生,各不相同。你可以和我不同,是对他人价值的肯定与赞赏,是对彼此差异的尊重与平视,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不怀疑与坚定。没有必要相同,没有必要整齐划一,不同便是最大的精彩,包容才是生命所在。
回望历史的烟尘,文革时期人与人皆相同,一律的灰色绿色军装,一律地崇拜热爱毛主席,一律以阶级斗争为生活的中心,相同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潜藏着巨大的危机,社会的文明建设被摧毁,经济衰退,正是这所谓的相同的盲目激情留给后人一个多么惨痛的历史教训!
你可以和我不同,体现的是包容,是平等对待,是对多样性的认可及尊重。人生经历不同,价值观亦不同,每个人的生命与生活都不必崇拜追随他人的脚步,时代与潮流也不应该让我们屈服。历史的丰富与多彩也正是不同所构成的。
文革的教训告诉我们,人人皆不同的社会,包容的社会才是健康文明的社会。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调查,中国人心中的偶像经历了从陈景润到张海迪到马云再到姚明又到如今所谓的“明星”的变迁,也许正是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社会对不同价值取向的人的包容,才能让心中偶像的内涵更加丰富,而这更体现的是生命的品位提升以及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体现。
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你可以与我不同”的言行呢?总会有些上级要求下级必须做相同重复的工作,必须执行自己的命令;总会有些老师把学生像花草般修剪得整整齐齐而毫无特色可言。不必再以自我为中心,不要认为他人必须这样必须那样,你可以和我不同,我们都是平等存在的个体,差异永远存在。
时间荡乎洲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在人类组成的历史洪流之中,不同与差异性各自成就不同的传奇人生,而包容便是历史的血液,凝集着平等与尊重。庄严地宣告,你可以和我不同,不同才是生命的本身价值所在,世界才更生动精彩。
(一考生)
 
你可以和我不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都有自己的个性。
为什么要和而不同呢?人与人之间在正确的价值观念、社会道德上大致应该相同。但由于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差异,生活的环境不同,接受教育的内容不同,人与人之间才存在着不同。正因为有不同,每个人在世界上才显得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才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和朋友之间不更应如此吗?我不可能强求朋友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做事风格等一些方面都和我一致。朋友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正因为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有更多讨论的话题,才会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什么事情强求和我一致,无论做什么都遵循我的原则,失去了自身的原则,那么多一个朋友与不交朋友又有什么区别呢?多交一个朋友只是又多了一个自己而已,是自己翻本罢了。
让别人与自己不同,体现的是一种宽容和尊重。每个人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是独特的。让别人与自己不同,体现的是自己对他人的尊重与宽容。因为宽容与尊重,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周总理为什么能推动万隆会议成功呢?就是因为他坚持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原则,尊重别国的制度、思想观点,不求一致。
由此观之,和而不同思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不充斥着这种思想与理念。也正因为有了这种理念,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相处融洽,社会才会发展成为和谐文明、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的现代幸福社会。
你可以和我不同,强调的不是同意或不同意的问题,其本质是尊重与理解,包容与大度,不强求他人和自己一致,尊重他人的思想观点、活动原则、做事风格。在和而不同中发展与他人的关系,不仅仅是对他人的一种人格上的尊重,还是自己长大成熟的表现。
和而不同,尊重、理解他人是智者的态度,世界因你我不同而焕发生机,富有斑斓色彩。
(一考生)

篇二:[君子和而不同]论语读后感3000字


论语读后感3000字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订的《论语》中保存,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璀璨的宝石。现如今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再学国学经典的热潮,当然,《论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孔子的思想的影响力使我们不容忽视。虽经千年,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和谐思想、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及君子等各方面的思想不仅对古代的中国还是现代社会,乃至是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论语》中对于学习的看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为文也。”(公冶长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中人之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学而不及,有恐失也。”(泰伯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有教无类。”(卫灵公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篇)“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孔子的学习思想分析要结合他所处时代背景来看。他之所以被成为伟大的教育家,一方面是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同时他还认为学习要“时习之”、“不耻下问”,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于学习的态度要端正。虽然“有教无类”的概念现在的人们都很熟悉,但是在孔子那个时代被提出则成了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孔子对人十分谦逊,相传孔子曾拜比自己小的学者为师,而孔子的弟子颜渊的年纪也比孔子大许多,可见,孔子对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理解并没有局限于时代,这一点十分不易。孔子站在岸边感叹时间如流水般飞快逝去,告诫自己和弟子们要珍惜时间学习。同时,他认为学习应当处于一种乐知的状态才会是学习者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一点犹如现代社会所提出的要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一样,很有先见之明。并非每个人都是“生而知之”,孔子总结自己可以取得成就的经验就在于“敏而好学”,借此来教育自己的弟子应当努力勤奋。孔子的弟子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其“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足可见孔子对于学习者的严格要求。此外,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所教授的内容也不一样,即用“因人而异”的方法。比如说,子张和颜渊在问到孔子关于“仁”的问题时,孔子就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还认为诗、乐对人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例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事鱼鸟兽草木之名。”等,在当代,我们又一次掀起了学习国学的热潮,同样是认识到它们是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其教化作用仍有一定的意义所在。
其次,再来看看孔子对于君子的看法。“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欲讷言而敏于行。”(里仁篇)“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篇)“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篇)“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在《论语》中,有很大篇幅叙述了孔子的君子思想。孔子认为,所谓君子,就应当有文、有义、有道、有思、有礼。有文,即有学问,要敏而好学,以礼为之,天资聪慧固然可贵,但后天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君子要“文质彬彬”;有义,即要“以义为质”,行之以礼,对待别人要诚信,友好;有道,即有自身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勇于追求真理,为了自身修养品德的提高而不断完善自己;有思,即有自己的独到思想,孔子认为君子当有九思:看了要考虑清楚、听后要考虑明白、神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谈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谨慎、怀疑要考虑是否询问、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力是要考虑是否符合义;有礼,即对待别人要有礼貌,行为要符合礼。做到以上几点,应该称得上是君子了吧!再看孔子的君子之道,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就应当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要有一定得约束,懂得进退的尺度以及不断完善自身。敏和明是孔子君子思想的核心,当代社会亦是如此,虽然有健全的法制制度,但还是会有一些不遵守法制的人出现,可以说现代的社会就像是一个大染缸,有的人能够做到在庞杂的关系中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可以分辨出正确和错误,即做到敏和明,那么这样的人还称不上是君子那谁是呢?
第三,简要分析一下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仁”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因而在《论语》中有一定重要地位。例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篇)“唯仁者能好人,焉得知?”(里仁篇)什么样的人才是仁者?孔子作出了明确的答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篇)同时,孔子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泰伯篇)贤者要将仁作为己任,树立远大的目标,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仁在这里成为了人们实现自己理想和愿望的催化剂。仲弓问孔子如何做到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篇)对待别人要小心谨慎如同宾客一般,心中没有怨恨,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句可谓是经典的名句,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闪现光辉,至今为人们所熟知,它所体现的思想核心就是“仁”。“仁者爱人”的思想我们都很熟悉,短短四个字,我想其中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要做仁者,就应当学会关爱别人;其二,作为仁者,就要有相应的高尚品质,爱人就是最好的表现;其三,爱人,可以理解为友好的与周围的共处,这四个字无疑又是在教我们交友的方法。“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篇)益友如纯良的美酒,愈品愈浓,和这样的人交往,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品德,去除内心的杂念,“良师益友”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因此要多多结交这样的人。此外,孔子认为能做到恭敬、宽容、诚信、聪敏、慈惠这五种品德的人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仁者了。
最后,看看孔子的为政思想。首先,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当施行仁政,用之义以礼,从而赢得民心,国家取得长治久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篇)即君以礼博得臣之忠。“民无信不立。”(颜渊篇)体现出了孔子“民”的思想,和唐太宗李世民所做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孔子认为治国要先正礼:“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子路篇)为政要遵礼、爱民、施仁义、教化民众。在孔子对子张的问话中回答能够做到五美、摒弃四恶的人就可以为政了。(五美:君子惠而不费、自身劳苦但没有怨言、有欲望但不贪求、胸怀宽广但不傲慢、威严但不凶狠;四恶:不先教导就处罚,是虐待、不告诫就要成就,是暴、初始慢待突然严格,是贼、出手吝啬,是小气。)

篇三:[君子和而不同]《论语》读书笔记800字


翻开薄薄的论语,我发觉如今的我们已离儒家文化甚远了,也许以今人的眼光,论语中的孝道已很难让人接受。但我想说:请大家捧起《论语》,让我们重视孝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其实父母就是我们最完美的榜样,我们观其志,而等到我们成为父母眼中的成人,多的更是任性的小王子、小公主,而少了对父母的崇敬之情,孝字难寻呀!我曾听说父亲卖血换来的是儿子无止境的花销;我曾看见一个绝望母亲的泪水,却换不来浪子的回头。我不禁想问:孝从何寻?早在春秋之时,夫子便有子寻父志之思想,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以崇敬的心来奉养父母,这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如今我也见年过半百的父母仍为孩子操前忙后,真不知作为儿女的他们是否对父母之年有夫子般的见解。而有感于父母之年这正是现在儿女应尽的孝道。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看完这句,我不禁想起报纸电视上一个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和那流满泪水的父母的脸。夫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孩子应该在父母身边,若有时要远行必告知父母。若那些离家的小孩能捧起《论语》,若明了此句的深刻含义,便知父母之用心良苦,便会少一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和焦虑万分的父母。如果今后我们远游了,我们更应当珍惜与父母团聚的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父母以最大的关心来弥补远游之缺。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就是孝。而对于现在的小王子、小公主,和颜悦色大概只是父母对他们吧!若以夫子之言,我们应当以遵从的心来面对父母,以此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而要在小王子、小公主辈重拾对父母的敬佩服从之心,重捧《论语》,势在必行。
读《论语》,才明白了孝字当头必从小事行起,才懂得对父母的爱应当更加的珍惜,而对父母的爱应当更加真切、切实。重读《论语》,受益匪浅,我坚信这部哲学原典的光辉必能照耀普世孩子的心。重读《论语》,对我们意义深远。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类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朋友”这个词事实上很难定义,在很多场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词。勉强加以分类,可以以一个个体为中心,从他的主观角度出发,以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或情感认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为尺度,画圈。围绕个体最紧的是主要以纯粹价值认同为纽带的朋友,越外围的朋友,工具性越重。
当然,所谓工具性和认同性只是为了划分方便,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不过,也会有极端情况,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人毫无感情可言,与他相交只剩利用价值了,我想我们即使称之为朋友,其内涵也变味儿了。这还仅仅是主观的划分,客观的现实生活常常让我们与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关系,而认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两个人的心还是相通的,客观不能,主观也无须见面。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这种划分仍不严密,只考虑了常态、共时的情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难忘的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永远在一起的朋友。这虽然是人生憾事,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联系。因为情感的相投、价值的认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执着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会使刹那的美感烟消云散。所谓距离产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种和谐,该散就散,回忆有时更加美好。
所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一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赏异己,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合”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础。如果说俞伯牙之于钟子期是一种同质的认同,那么庄子之于惠施就是一种异质的认同。好比矛盾的双方,www.99zuowen.com,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女儿的读后感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创立了儒家教派,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
《论语》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伦理、文学、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
《论语》是一本“老古董”。年轻人很少由喜欢它的。他们多半认为,都21世纪了,谁还去看古文啊!尽管这样,还是有人喜欢它的。我就是其中一位。孔夫子是我的偶像,我爱屋及乌才喜欢《论语》的,就决定读读它。读后觉得,他的言论很有道理,可以知道我们为人处世。我最欣赏的是他“以仁为本”的思想,他的胸怀和他的学问一样大。
我认为,沉迷于漫画书的朋友们,偶尔看看古书,体会一下前人留下的精华,是大有益处的。
母亲的读后感
作为当今的父母大多认为,子女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课题。我也不能脱俗,总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快乐健康地长大,总怕自己没有教育好她。女儿11岁了,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了。我不想把我的强加给她,因此,我买了一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丛书,希望她会从中有所启发。《论语》是十本之一,也是她认真阅读的第一本。
我以前没有系统地读过《论语》,和女儿一起读时才发现,我许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原来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依据。我很遗憾,以前没有认真的阅读过《论语》,更希望女儿能够从中有所“悟”,如愿的话,女儿会从中大获裨益的。
孔子的学习观,我十分欣赏。他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一致的。如今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重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培养。而这些,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我不认为女儿学了“见贤思齐”就能立志成为圣人,学了“事父母,必竭其力”就能极孝,学了“学而时习之”就能学会学习,她的领悟需要时间,阅读《论语》只是对她的思想道德的一个启蒙。
编辑推荐
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http://www.99zuowen.com/duhougan/
更多读书笔记范文进入读书笔记大全:http://www.99zuowen.com/dushubiji/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zuowen/1233.html

上一篇:励志故事大全
下一篇:豁达

扩展阅读文章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