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诗词鉴赏 > 爱情诗 > 食不语6篇

食不语6篇

时间:2018-08-16 来源:爱情诗 点击:

【www.xjwk.net--爱情诗】

食不语篇一:我家的家规


"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问到"家规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规"很多人就立刻呆住了。

家规,每户人家的规矩都不一样。我家在吃饭时真应了那句"食不言,寝不语".吃完饭后,不可以将筷子放在碗的上方,要放在桌子上,这就代表你已经吃好了。如果桌子上有鱼刺、骨头等等要用筷子将它们扫入碗内。做完这些事还不能走,要等到大家都吃完才可离桌。

我们家还有一个家规—事不过三。有一次晚饭后在公园里散步,由于凳子上被人踩过,所以我掏出一张纸,将凳子擦干净,随手一丢就没了。一位清洁工人走了出来说:"你这小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随地乱丢垃圾。"我听她这么一说,我的脸立马红了。我一边道歉一边跑去吧至今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去,这才平息了清洁工的怒火。

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家风一旦败坏了,这家子的思想也就跟着败坏了。这给坏名声就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就没有人愿意跟这家人交往了,这时候想改就来不及了。我家的家风是"孝"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当我们的父母渐渐老去,就更不能顶嘴了,凡是要考虑父母。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要和和气气的说话。叫我们做事,不要推辞,尽量帮父母的忙,这样才能做到"百善孝为先".

家风就是家规,有了好的规矩才能有条不紊,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食不语篇二:难忘的军训作文600字 难忘的第一天军训


难忘的军训作文600字 难忘的第一天军训

今天要军训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西湖少年军校,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各个都笑眯眯的,像吃了蜜糖似的。

我们来到大礼堂拿好军装,回到自己的寝室换上。

同志们都换上了军装,各个昂首挺胸,一本正经地看着教官,教官也一本正经地看着我们,感觉教官和我们都亲近了许多。但我们一放松,不料教官凶巴巴地看着我们,吼了一声,把我们都惊呆了,感觉我们又和教官一下子疏远多了,我们再也不敢轻易放松了!

太阳公公毫不留情地“烤”着我们,大家头上冒着汗。在烈日炎炎下,我们辛苦地训练着,虽然很累,但是我们有着顽强的意志力,依然拿出百分之百的精神训练。

到了中午,那令人高兴的口哨声又像起来了。我们立即喊:“停—”要吃饭了!我们光顾着高兴,教官却说:先站一会儿,再吃饭。我们的希望又被落空了。

进了大礼堂,桌上这香喷喷的饭菜,看着都让人直流口水,大礼堂内吵吵闹闹的,教官生气了,让我们:坐、起立、坐、起立……开饭!唉!终于可以吃饭了,我们再也不敢再吃饭时说话了,还有一句话:食不言,寝不语。

下午,我们一同去看了“真正军人”的宿舍。大家都非常惊讶:有的连声叫“这怎么可能!”;有的拍起了自己的手掌,表示对这些军人的敬佩;还有的交头接耳地把其他同志们叫到一起来“欣赏”这些军人们的宿舍。在回到军校的路上,看到了军人们在训练:那整齐的步伐,那矫捷的身姿,那惊天动地的口号声,才是最能体现军人的气概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到了吃晚饭之后,我们开始开展盼望已久的联欢晚会了!大家都大喜过望。精彩的表演开始了!表演的同志们都换上美丽的演出服装,为大家演出。观众们都在目不转睛地看着。

今天的一天真是太丰富多彩了,不过还是有些累,希望明天的太阳依然明媚。

食不语篇三:成语故事 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

二桃三士的意思是: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详细:

春秋列国时,齐景公朝有三个勇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接,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这三个人个个勇武异常,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却恃功自傲。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宗族,相国晏婴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而危害国家,屡谏景公除掉“三杰”,然而景公爱惜勇士,没有表态。

适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子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

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晏子说:“园中桃子已经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齐景公大悦,传令派人去摘。晏婴忙说:“金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一会儿的功夫,晏婴带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6个桃子。众人一见,只见盘子里放着的6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鼻,令人垂涎。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婴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6个。”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一个桃子。鲁昭公边吃边夸奖桃味甘美。景公说:“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叔孙诺谦让道:“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子应该他吃。”齐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道:“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一杯,食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

这时,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说;“请君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如何?”齐景公同意,于是传令下去。话音刚落,公孙接率先走了过来,拍着胸膛说:“有一次我随国君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杯,桃一个。”公孙接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子?”景公说:“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斩鼋除怪,我的命早就没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晏婴忙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5000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晏婴忙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桃子熟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人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位国君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说罢,竟挥剑自刎了。公孙接大惊,也拔出剑来,说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古冶子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人已死,我如何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鲁昭公目睹此景,目瞪口呆,半天才站起身来,说道:“我听说这三位将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惜为了一个桃子都死了。”齐景公长叹了一声,沉默不语;这时,晏婴不慌不忙地说:“他们都是有勇无谋的匹夫。智勇双全、足当将相之任的,我国就有数十人,这等武夫莽汉,那就更多了。少几个这样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各位不必介意,请继续饮酒吧!”

食不语篇四:满院绿色,惊艳了谁的时光


  满院的绿色,惊艳了谁的时光?

  每天清晨,在满院的绿色摇曳中醒来,忘却了春梦的悠长,抛开了尘世的烦恼,只要有这一池的春水和这满院的绿色,足矣。

  最初设计院落时候,一家人都赞同留出百分之五十的面积用来绿化。于是,就有了这梅花形的荷塘和一池的游鱼,有了这四季的绿色芬芳。

  喜欢绿色,喜欢花草,喜欢一切生意盎然的东西。

  从春到夏,这院落里没有消停过。迎春花最早带来春的气息,哪怕只是盆栽的一朵,也是那样的充满情趣,在一家人惊叹声中,一朵迎春花敲破了冬的寒意,孩子们纷纷用手机捕捉了这小小的一朵迎春花的美丽,用微信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

  院落自此热闹起来了,樱桃、米兰、剑兰、春兰、大丽花、银丝茉莉,这边的谢了,那边的又绽开了笑脸,蜜蜂和蝴蝶是花下客,常有燕子、麻雀、八哥、白头翁落在葡萄架上,惹得院落里看门的家犬一阵狂吠,生怕夺走了它的宁静。春日的午后,我们喜欢坐在院子里,沐浴暖阳,仔细打量每一朵花的长势,清理花下的杂草。更多时候,我们喜欢把草移栽在一个废弃的脸盆里,让这野草疯长,孩子们说在,这就是野草的力量。城里人啊,就连这也成了不错的景致。我们居然把这野草搬进了室内,搬到了阳台,于是室内多了一盆叫做野草的盆景。

  夏日里,睡莲是荷塘的主角,菖蒲是永恒的配角,有时我们还会种上一盆茨菇。抓一把鱼食,游鱼争相抢食,吐着泡泡,

食不语篇五:仁心换人心


1、中西之争

民国十八年三月的一天,南京中央医院的一个大病房里,病床分两排安置着病人,等待治疗。让人奇怪的是,给两排病人看病的不但不是同一个医生,而且差别显著。

给左边病人看病的医生穿着西服,戴着金丝眼镜,他名叫胡光海,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西医。胡光海一只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酒杯一样的东西,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根玻璃小棒。那个长酒杯是听诊器,玻璃棒叫体温计。胡光海将体温计放入一个病人的口里,又拿着听诊器放在病人胸口,仔细地听着。

给另一排病人治病的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身着长衫,手里拿着的只有一个脉枕,一看就是地道的中医。你可别小看了这个中年人,他正是北平城里大名鼎鼎的中医大家——何墨今。何墨今在一张张病床前放下脉枕,凝神不语,仔细地给病人搭着脉。

这样的场面有些不伦不类,这两位医生难道是在比赛?没错,他们确实是在比赛。可何墨今是北平的中医大家,为什么会出现在南京的中央医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这场比赛的背景了。

那一年,南京政府刚刚成立不久,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当时西医已经进入中国,疗效也不错,于是有人提出“废除中医”的法案。本来这法案有点欠考虑,中医一禁,中国几千年的医学文明必将慢慢消亡,那损失可就太大了。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的卫生部部长竟然同意试行这个法案。

这样一来,中医界立即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南北中医最后无奈,选出代表,齐集南京,向南京政府请愿,要求废除这一法案。

何墨今作为北平四大名医之一,自然也当选为请愿代表。

请愿团声势浩大,南京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同意来一场比赛:由中西医两方各选出一个代表,再选出十二个症状差不多的病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治疗,看谁的治疗效果好。如果中医胜出,那么就同意代表团的请愿;如果中医失败,法案将继续在全国推行。

请愿团经过再三权衡,推选出正值中年又医术精湛的何墨今,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个场景。

这场比赛,看似平静,却关乎着全国中医的命运,何墨今自然不敢怠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两个医生都诊断完毕。这些病人的病症其实都很普通,不过是偶受风寒,有些发热罢了。胡光海很快开好处方,让护士准备药品去了。何墨今先开出了四张处方,稍稍停顿了一下,又开出另外两张,交给了随同人员去准备熬药。

到了下午,西医这边的护士给每个病人打了一针,并喂了一小粒药丸;而中医这边,每个病人都喝下了一碗汤药。治疗到此,暂告结束,只等明天看疗效再定胜负。

第二天一早,结果揭晓了:西医诊治的六个病人,都已经退了烧,但有三个病人依然感觉身体虚弱,头昏眼花;而中医诊治的六个病人,有四个已经痊愈,但还有两个依然有些低烧。南京政府派出的裁判当场宣布,西医胜出。

请愿团的人无不哗然,抗议裁判结果不公,按痊愈率算,中医治愈四人,西药才治愈三人,该中医这边胜出才对。可是裁判却宣称,此次治疗以可量化的数据为准,西医的病人已全部退烧,而中医的病人中却有两人没有完全退烧。裁判说完,也不容众人分辩,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何墨今败了,这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请愿团里有人突然想起什么,就向何墨今问道:“何先生,按说退烧也不是什么难事,为什么这两个病人服药后没能退烧呢?”

何墨今沉吟片刻说,他当时根据脉象判断,这两个病人的身体较为虚弱,如果用药和常人一样,病人的体质恐怕难以承受,强行退烧反而会对健康有损。西医那三个没有痊愈的病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何墨今说的有没有道理?在场的人都明白,有理。但这是一场关乎中医生死存亡的比赛,对于大局来说,何墨今这样做未免因小失大,有欠考虑了。

何墨今还想解释,请愿团里的南方代表却都已经拂袖而去。不言而喻,他们都在责怪何墨今,后悔当初选他作为代表参赛,如果换了别人参赛,至少能和西医打个平手。

接下来的事,更让何墨今始料不及。请愿活动还没有结束,大家还都在争取,在努力,可任何活动都不再通知何墨今,众人见到他都唯恐避之不及。何墨今非常难过,这时他不可能一个人回北平,这样回去无法向同行们交代;可是如果不走,请愿团将这次比赛失败的责任都归咎于他,已经将他完完全全地孤立了。这种痛苦和委屈,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2、巧遇故人

何墨今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南京初春的街头,心情低落。这时,一阵呻吟声传入耳中,只见一个流浪汉躺在街边,非常痛苦的样子。

何墨今走近流浪汉,搭了搭他的脉搏,然后从随身的药箱里取出银针,在流浪汉的身上扎了几针。这时,不少路人过来围观,何墨今一心诊治,全然不觉。扎完了针,流浪汉才缓了过来。何墨今从身上掏出一些零钱放在流浪汉的手中,叮嘱了两句,就转身离开了。

何墨今还没走远,突然听到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叫道:“何先生,请留步。”何墨今转回身,只见跟上来一个比自己还稍稍年长的男人。何墨今在南京城里根本没有熟人,这人会是谁呢?他放慢了脚步:“请问,您是——”

来人欣喜异常:“果然是何先生,想不到我李大同这一生,还能再和何先生见面,真是万幸啊!”

李大同?何墨今想了许久,也想不起认识这么一个人。

李大同倒不介意,哈哈笑道:“何先生,二十年了。一个二十年前的病人,您怎么会记得住呢?”说罢,李大同不由分说,热情地将何墨今请到一个酒馆,说起了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二十年前,北平还叫北京城,皇宫里还住着皇帝,而李大同就是御膳房里的一个厨子。有一天,李大同生病得了痢疾,一开始他没在意,继续当差,可这痢疾总也不见好。如果是一般人,得了这病也没什么,继续寻医问药就是了,可李大同不一样,他是御膳房的厨子,如果被人知道他得了这种治不好的痢疾,御膳房就呆下去了。

李大同舍不得差事,于是没告诉任何人,到处偷偷找人医治。过了一段时间,痢疾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人也消瘦了下去。李大同吓坏了,如果让宫里的掌事太监知道这事,自己难逃欺瞒之罪,这可是欺君,要掉脑袋的!

就在绝望之际,李大同听说了何墨今的名字,于是他在一天夜里偷偷地来到了何墨今的诊所。何墨今给李大同诊了脉,问道:“你最近是不是吃了甲鱼?”李大同心里一惊,这何墨今果真名不虚传,自己在御膳房就是专熬甲鱼汤的,虽然吃不上甲鱼,但甲鱼汤每天都少不了要尝上几口。李大同连忙点头。何墨今又问:“你最近是不是还吃了苋菜?”李大同一听,觉得何墨今简直神了,近期苋菜上市,他几乎每天都吃。

何墨今开出药方,叮嘱李大同不要再将甲鱼和苋菜同吃,苋菜性寒,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和甲鱼同食,更易产生毒素。你想啊,每天都在吃毒药,那痢疾能好吗?而且,死甲鱼也不能食用,有毒。

李大同根据何墨今的药方,服了药,忌了口,只过了两天,病症就全没了。李大同喜出望外,他简直不敢相信,困扰了自己将近一个月的痢疾,就这么轻描淡写地结束了。他想去感谢何墨今,可怕被人看见,泄露了生病的秘密,只能作罢,唯有在内心默默地感激着何先生的救命之恩。

让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年,李大同还是被赶出了皇宫,只不过赶他的不是掌事太监,而是革命军。李大同流落到了南京,如今在一个大户人家做厨子,不料,今日竟会在南京街头遇见昔日的恩人,怎么不叫他惊喜异常?

李大同所说之事,何墨今还真的不记得了,这些年,他治过的疑难杂症成千上万,当然想不起来。但见李大同说得真切,加上现在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所以也觉得李大同非常亲切,两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畅叙起来。

李大同问起何墨今怎么会来到南京,何墨今一肚子苦水正无处倾诉,就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清清楚楚。李大同听完,突然一拍大腿:“何先生,这事或许我可以帮点忙。”

何墨今苦笑了一声:“你?这事由卫生部部长亲自负责,我们请愿团想见他一面都难,何况你……”何墨今本想说“何况你一个厨子”,只是没好意思把话说完。

李大同并不在意,凑近何墨今的耳边说:“您知道我现在是谁家的厨子吗?卫生部部长的岳母卫老夫人就住在南京,她老人家最爱喝我熬的汤,每天必喝。或许,我可以帮您求求她老人家说个情……”

何墨今觉得李大同的办法虽然不够磊落,但事到如今,也只有一试了。如果卫老夫人能为请愿团求情,或许部长真的会网开一面,终止“废弃中医”的法案呢。想到这里,何墨今长叹一声,双手作揖:“李兄,如果你真的能促成此事,也算是为中医文化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在这里给你作揖了。”

李大同赶忙还礼:“何先生,您可是我的救命恩人,这就当作是我的报答吧。”随后,李大同询问了何墨今的住处,让何墨今在旅馆里等他的消息,就起身告辞了。

何墨今回到旅馆,独自躺在床上,想道:如果李大同的办法真的有效,或许能换来一个最好的结局,但将拯救中医的希望全寄托在一个厨子身上,难道不是如今中国的悲哀吗?可是,如果没有这根救命稻草,甚至连希望也没有了……

3、无奈行贿

第二天夜里,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何墨今从床上一跃而起,迅速地打开了房门。李大同闪身进了房间,何墨今迫不及待地问,情况怎么样了。李大同黯然地摇了摇头,告诉何墨今,他已经和卫老夫人说了,不料卫老夫人将他责骂了一顿,让他不要多管这些闲事,推行法案是国家大事,她一个老妇人怎能在里面掺和?

何墨今的心顿时灰了,连说话的兴趣也没有了。两个人沉默了片刻,李大同叹了口气,低声说道:“还有一个办法,或许可行。”何墨今期待地看着李大同,李大同想了想,像下定了决心似的问道:“何先生,您身上还有多少钱?”

何墨今出来时并没带多少钱,只好说:“身上的钱不多,这事要钱有用吗?”李大同点了点头,原来卫老夫人平时有个爱好,喜欢一些精致的古玩。李大同的意思是,如果有钱,去买一个上好的古玩,送给卫老夫人。拿人的手短,卫老夫人如果收下了,说不定她老人家一高兴,就会帮着说几句好话。

这不等于行贿吗?何墨今摇了摇头。李大同叹了口气说:“何先生,如果这样还不行,那我就爱莫能助了。”说罢,起身就要告辞。

李大同走到了门口,何墨今突然叫住了他。李大同疑惑地看着何墨今,何墨今羞愧地说:“也罢,时局如此,我也无法清高了。”说罢,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递到了李大同手中,说:“李兄,我这儿有块上好的祖传玉佩,应该还值点钱,就麻烦你帮我送给卫老夫人,求她美言几句。”

李大同接过玉佩,看了看,点了点头,露出了笑脸:“是个好东西,卫老夫人肯定会喜欢的。何先生,您放心,我这就去办。还是那句话,您安心地等我的消息吧。”

李大同离开后,何墨今羞愧难当。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一生正直行医,到头来,还要干这等让人不耻之事,真是应了“病急乱投医”之说。只是如今,生病的是这个国家,谁又能来将其医治好呢?

接下来的几天,何墨今都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哪儿也不敢去,他在等李大同的消息,生怕一不小心就错过了。请愿团此时已经被南京政府拦在了门外,有的代表已经灰心地离开了,但每一个走的人,都没有来和何墨今告别。

何墨今如今已经不太在意同行们的误解了,如果李大同真的能办妥这件事,相信大家一定会理解他当初的决定的。可是,整整过去了五天,李大同却再也没有来过,何墨今这才想到,这个李大同会不会是个江湖骗子?说不定他在南京中央医院里看见过比赛的那一幕,故意用这方法来骗钱。想到这里,何墨今几乎要绝望了。

到第七天,李大同还是音信全无,何墨今几乎已经确定自己上当了。如若不然,早就该有回音了。

第八天早上,传来了一阵敲门声。何墨今还心存幻想,以为是李大同来了,可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面无表情地问:“请问,您是何墨今何先生吗?”

何墨今点头,年轻人说:“我这儿有个病人,可否请何先生移步,去诊断一下。”何墨今摇了摇头:“对不起,我在等人,您还是去请别人吧。”年轻人突然掏出一支枪,对准了何墨今:“何先生,得罪了。”说罢,不由分说,就将他带入了一辆轿车,驶离了旅馆。

何墨今彻底蒙了。来“请”他的人有枪,有轿车,看来势力非同小可,可是他们又是怎么找到自己住址的呢?

年轻人没回答他的任何问题。

4、峰回路转

轿车驶到一幢小楼前,年轻人将何墨今带入了一个房间。房间内陈设豪华,一个老太太正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年轻人对何墨今做了个请的手势。医者治人,既然来了,何墨今就没再拒绝,上前给老太太搭了脉,又望闻问切了一番。

何墨今看病时,年轻人告诉他,老太太已患恶痢七天了,七天里,请过几个非常有名的西医,又是打针,又是吃药,却仍不见好。眼看老太太已经脱水,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所以才将何墨今请来,看看中医能不能将老太太治好。

何墨今皱起眉,思索了片刻说:“这样吧,我想见见你家主人,和他商量一下怎么办。”年轻人吓了一跳,何墨今这话的意思,难道是让主人准备老太太的后事?

年轻人不敢怠慢,赶紧走出了房间。等了好大一会儿,年轻人将何墨今请到了一间书房,一个雍容华贵的中年妇女端坐在书桌前。妇女请何墨今坐下,说:“何先生,冒昧地将您请来,请不要见怪。”

何墨今摆了摆手:“像你们这样急切求医的人我见过,能理解。只不过老太太的病……”说到这里何墨今顿了一顿,妇女急忙示意何墨今说下去。何墨今沉默片刻,抬头问道:“老太太平时可有仇家?”

妇女摇头:“我妈生病和仇家有什么关系?”何墨今说道:“老太太的病倒不难治,可是根治却不容易。西医治疗,其实也已经奏效,但是其中却有人做了手脚。”

妇女还是不太明白,何墨今想了想,干脆地说道:“这么说吧,有人给老太太下了毒,这种毒并不是真正的毒药,而是死甲鱼熬的汤或是死甲鱼的血。老太太服药的同时,仍在食用这种汤,所以始终难以痊愈。这种情形非常罕见,我判定是人为所致。要想治好老太太的病,必须先找出元凶,然后方可药到病除;如果找不到元凶,就是吃再多的药也是枉然。”

妇女听完何墨今一席话,激动起来,喊道:“什么?还有这种事?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说完后,妇女可能觉得有些失态,转向何墨今,和颜悦色道:“何先生,您只管开药,救命之恩,定不相负。”

何墨今也不想介入大户人家的恩怨,只是觉得有些奇怪:老太太这症状和李大同当年所患病症竟然一个样,是不是其中有什么牵连?可是,既然为人治病,不管怎样,都应该实话实说,如若不然,就是有违医德。想到这里,何墨今释然了,他提笔开好药方,千叮咛万嘱咐,近期老太太的饮食一定要注意安全,说罢,起身告辞回到了旅馆,继续等李大同的消息。

第二天一早,又有人来请何墨今,说是卫生部部长有请。何墨今惊疑不定,不知道这时候卫生部部长请自己会有什么事……

卫生部部长见到何墨今,立即过来握住了他的手,赞许地说道:“何先生医术超群,果然名不虚传!不但治好了我岳母的病,还帮我们揪出了一个家贼,着实令人敬佩。”

何墨今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看来昨天自己治疗的老太太就是卫生部部长的岳母卫老夫人,而那个中年妇女想必是部长的夫人了。

部长告诉何墨今,自己根据他的诊断,迅速找到了元凶,就是家中的厨子李大同。这个李大同见事情败露,已经全部交代了:甲鱼都是他事先闷死后放了两天再烹饪的。李大同还承认自己当年是皇宫里的一个厨子,因为卫老夫人曾经是孙中山同盟会的成员,推翻了皇帝,让他失去了一个好差事,而怀恨在心。之前,部长以为岳母得的是普通痢疾,谁知正中了李大同的圈套,如果不是预先知道何先生也在南京,请来为老夫人诊治,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卫生部部长感慨地说,经此一事,他感到“废除中医”法案还有欠考虑,为了感谢何墨今的救命之恩,也为了弘扬我国中医文明,他决定停止这个法案的推行。

何墨今闻言,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医界梦寐以求的心愿,竟在这不经意间达成;忧的是,李大同原来真是部长家的厨子,那就是说他不是骗子,这一切如此凑巧,难道是李大同故意安排的?可是,李大同如果不是骗子,又为什么要骗去自己的玉佩,其中有什么隐情?

想到此,何墨今大着胆子问了一句:“部长,那个下毒的李大同现在何处?我可否见见他。”

卫生部部长冷哼了一声:“李大同昨日承认了罪行以后,企图逃跑,已经被我的警卫击毙了。这件事,希望何先生知道就行了,不要向外人透露,毕竟……”说罢,他就不再言语了。

李大同死了!何墨今心中一阵悲凉,他茫然地走出了部长公馆。

5、三年之约

停止“废除中医案”一事终于尘埃落定,何墨今并没有告诉别人李大同的事。因为他不能确定,这一切到底是李大同的精心安排,还只是一个巧合。

转眼过了三年。这天,一个老妇人寻到了何宅,找到了何墨今。何墨今以为老妇人是来看病的,老妇人却不言语,只从兜里掏出一块玉佩和一封信。

何墨今看到玉佩的一刹那,心中一热。这正是当年李大同从他这里拿走的那块玉佩,答案来了。

老妇人说,自己是李大同的结发妻子,信是李大同写给何墨今的。李大同生前曾叮嘱,至少要等三年,才能去找何墨今。

李大同信中大致的意思是:

何先生,你见到这封信的时候,我肯定已经不在人世了。没错,用甲鱼给卫老夫人下毒是我设计的,因为我知道,这种慢性毒,胡光海等西医肯定无法查明,而你又在南京,部长一定会去找你医治卫老夫人。如果一切顺利,你治好卫老夫人的痢疾,到时候,部长就会感激你,那么我也还会活在世上,这封信就不会和你相见了。但我推测,以你的正直,很可能会说出老夫人中毒的实情,所以我同时做好了事发的准备,并编好了作案动机。我不能让他们知道我俩曾经相识,所以我骗了你一些钱财,这样你肯定会恨我,就不会想到是我安排的这一切。再者,我无儿无女,我死以后,老伴失去了生活来源,如果在旅馆你给了我钱,我会交给老伴,作为她的养老金。可惜你给我的是你家传的玉佩,我叮嘱老伴切不可变卖,让她三年后带着这封信和玉佩来见你,相信何先生一定会安排好她的余生……我已经老了,死不足惜,当年,是你的仁心仁术让我多活了二十年,这件事,就算是报答你当年的恩情……

何墨今读到这里,不禁老泪纵横……

食不语篇六:万马河的守护


这天,白云县公安局局长陈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放下电话,陈刚的额头就出了汗。

电话是领导打来的,说有个投资商的儿子阿雄,在万马河玩漂流已经失踪三天了。这个投资商每年在白云县投资过亿,领导让陈刚尽快查个水落石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万马河绵延十几里,地理环境复杂,这可怎么找呀?当天,陈刚就和下属一起商讨对策。突然,有人提议:“陈局,倘若阿雄真的溺亡,尸体肯定往下游漂了,咱就找这个地段的水鬼!”水鬼,是对万马河沿岸捞尸人的称呼。在万马河的下游,有几个捞尸人会设置关卡,用网兜等拦截上游漂下的浮尸,之后,高价卖给寻尸人。

陈刚恍然大悟,立刻派人分头寻找。万马河的下游,有好几条支流,必须逐个排查。

查了一天,几个支流毫无线索,最后,只剩下阎王口的水鬼关四爷。一听“关四爷”三个字,陈刚就愣住了,叹道:“唉,怎么偏偏要找他呢?”可没办法,陈刚还是带着一行人,匆匆朝阎王口赶去。

来到阎王口,只见这里水流湍急,地势最为险峻。陈刚一看,关四爷正在埋头清理网里的水草呢。陈刚硬着头皮,大声喊道:“关四爷,近来可好啊?”关四爷抬头看了看,随即低下头继续清理水草。

陈刚上前几步,赶忙敬烟,关四爷没搭理,自顾拿起旱烟,蹲下来吸了一口,淡淡地说:“陈局长,你无事不登三宝殿吧?说吧,啥事?”陈刚就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关四爷放下烟袋,歪着头问:“陈局长,你找你的人呗,关我什么事啊?”陈刚尴尬地说:“关四爷,可别笑话我了!在万马河上找人,还不得全仰仗你们呀?我们可真不行!”

关四爷点了点头:“这倒是!不过,这一年到头,上游漂下的浮尸多了,哪知道你要找的是谁?应该是个大人物吧,不然,你也不会急成这样。”

陈刚连连点头:“四爷说得没错,真是个大人物啊!”

关四爷沉下了脸:“再大的人物又怎样?泡在河里,还不一个样?你回去吧,我没工夫招待你!”说完,自顾忙碌了。

陈刚知道关四爷的脾气,只好带着众人回去了。回到局里,领导的电话又来了,陈刚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倘若阿雄真的溺亡,其他几个关卡都没有,那肯定是被关四爷捞着了,估计他这次要狮子大开口了。

第二天,陈刚独自带着礼品,又去找关四爷了。一进门,他就不停地说好话:“四爷,您就行个方便吧,这个人太重要了,关系到咱们县的建设呀,您可不能拖后腿啊!”

关四爷想了想说:“好,最近我刚捞到一具尸体,你去认认是不是他?”说完,指了指河中的一棵树。陈刚抬眼一看,果然,河中漂着一具浮尸,头朝下,腿拴着绳子,绳子绑在岸边的一棵大树上。

陈刚走到岸边,戴上手套,翻了翻浮尸的脸,跑上岸喊道:“不是他,这人你不是报过局里吗?尸体一直没人来领……”他掏出一张照片,递给关四爷,说,“四爷请看,就是这个小伙子!长得多帅啊!真要是漂下来,就太可惜了!”

关四爷接过照片看了看,挥挥手说:“回去吧,我没见过这个人!”

陈刚不甘心:“四爷,你别骗我,你肯定捞着了,就开个价吧!”

关四爷鄙夷地说:“怎么?有钱了不起啊?有本事自己来捞啊,找我干吗?”

陈刚赔笑道:“我……我不是那意思,这个投资商在国外就委托我帮着找了。不过四爷,您这次可捞到宝了,投资商说了,不管他儿子是死是活,都给一百万……”

关四爷摆了摆手:“谁稀罕!你赶紧走吧,把东西都带走!”陈刚只好拎着礼品,怏怏地走了。

一路上,领导的电话又催命似的追来了:“怎么样,有消息吗?”陈刚支支吾吾地说:“这个,快……快了!”领导急了:“什么叫快了?你这个局长怎么当的?投资商都急得要亲自来找了,最后给你一天时间,自己看着办!”

陈刚当即派手下再次到处盘查,可直到第二天下午,仍然没有阿雄的任何消息。正当陈刚欲哭无泪的时候,手机响了,竟是关四爷:“陈局长,来阎王口一趟吧,我带你去见阿雄!”陈刚不禁喜出望外。

很快,陈刚带人匆匆赶到阎王口,一见关四爷就迫不及待地问:“四爷,人呢?”关四爷说:“你说阿雄啊,在下游呢!”

顿时,陈刚面如土色,看来,阿雄凶多吉少了。陈刚知道,“在下游”三个字意味着什么。这里的水鬼大多唯利是图,浮尸上报公安局后,倘若久久等不到买主,他们就会失去耐心,将浮尸漂到下游,随意丢弃。

就这样,陈刚一行人跟着关四爷朝下游走去。走了一会儿,前面出现了一个弯道,这是万马河的另一个关卡,和阎王口一脉相承。忽然,陈刚在岸边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忍不住喊道:“阿雄……”

阿雄回过头,看了看陈刚,继续在岸边掘黄土,他似乎在挖一个墓穴。旁边,有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妇,正在专心地打磨一块墓碑。老妇的身后,是一大片错落有致的墓地。那妇人陈刚认识,正是关四爷的老伴!

接着,关四爷道出了原委。原来,阿雄漂流时失足落水,幸亏他抓住一块浮木,漂流到阎王口时,已经奄奄一息,是关四爷夫妇救了他。那天,关四爷看到阿雄的照片,一眼认出了他。尽管,他对陈刚颇为不满,但他不希望阿雄的家人太担心,所以才让陈刚来领人。

陈刚这才明白,关四爷并没像其他水鬼一样,将无名浮尸漂到下游,而是和老伴一起,将他们埋在万马河边。刚才,关四婶和阿雄正在为上次陈刚看见的那个男人做墓穴。陈刚狐疑地问:“阿雄,你不是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么?既然康复了,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呢?你不知道,你老爸都快急疯了!”

阿雄擦了擦汗说:“我故意没和他联系的,这几天,我想了很多。我很庆幸,漂流到了阎王口,它让我明白,这世上有比金钱更有意义的事,就像关四爷夫妇这样,每天坚守在万马河的岸边,为这些亡灵寻找最后的栖息地。可是,我父亲的眼里只有钱,我不想每天过得像行尸走肉一样……”

陈刚听完,沉默不语。只有陈刚知道,为什么关四爷夫妇会坚守在阎王口,那是因为,三年前,他们的儿子自助旅游时,也在万马河上游失踪了。

接到噩耗,夫妻俩哭着找到了陈刚,希望他打捞儿子的尸体,陈刚却说:“很抱歉,我真的无能为力。你们知道吗,每年在万马河失踪的人有多少?如果有人发现,一定会报案的,所以你们只能等。关键,他失踪几天了,这里地势险峻,我们公安局不是专职的捞尸队……”

陈刚后悔的是,当时他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尽管他说得没错,也没有渎职。

后来,关四爷夫妇干脆留在了阎王口,他们要自己寻找儿子,慢慢地,就成了职业捞尸人。老两口坚守在这里,只为等到儿子,可又怕真的等来儿子。三年来,夫妻俩望眼欲穿。

关四爷两手抱膝,抬头望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shici/80430.html

上一篇:复活节岛石像4篇
下一篇:绵山一日游6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