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 楚辞

楚辞

时间:2018-09-27 来源:其他范文 点击:

【www.xjwk.net--其他范文】

楚辞篇一:读楚辞_2000字

  
  读楚辞,第一篇是《离骚》,震撼;第二篇是《九歌》,惊艳;第三篇是《天问》,迷茫;第四篇是《九章》,沉痛。其实最想说的,是《九章》。其中有一篇《惜往日》据说是公认的“伪作”,《橘颂》是其中很特殊的一篇(看过的就知道了)。剔掉这两篇,剩下七篇,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大学的生活如果用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表达,那么“大一是呐喊,大二是彷徨,大三是伤逝,大四朝花夕拾”,其实我觉得《九章》大概也可以这么概括一下,《涉江》是呐喊、《抽思》是彷徨、《哀郢》是伤逝、《怀沙》是朝花夕拾。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在这里,对于楚王的抱怨、对于奸臣的抨击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少了。反反复复写的,只是孤独的流浪。失去家园的痛楚,可能比政治下野还要深刻的多。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行。“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高大的房屋可以变成丘陵,楚国最繁盛的东门也可以转瞬荒芜,这不但是对于楚国一国命运的描写,更是上升到了对于整个历史循环的质问之中。如果说《抽思》中的孤独还是屈原个人的身世之感,那么《哀郢》中的孤独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历史的一次拷问。明知道答案是什么,可他还是不得不去思考。
  这种深切的悲哀一直延续到《悲回风》。《悲回风》也是《九章》中很特别的一篇,因为它没有情节,完全抒情,文章也特别长,可以看作是一首“咏叹调”。而且在这一篇里,第一次看到了屈原的死志。然而他却是在挣扎,要不要一死呢,死有没有用呢?我以前从没想过,在教科书里比天还高大的“屈原”会在自尽之前这样痛苦的挣扎。在这一篇里,楚国的影子没有了,奸臣的影子没有了,百姓的影子没有了,连他自己的肉体也没有了。他仿佛只是一个灵魂,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找一个出路。可是,没有出路啊,知道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么,一路读来,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心思,屈原是不得不死,并不光是因为愚忠、因为国破家亡,而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值的他留念的东西。像屈原这样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便是错误。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然而《怀沙》,突然一改低沉,用了简洁的短句,铿锵有力、干脆利落地写下了他的绝命词。没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楚王、群臣、百姓、自己,又回来了。这就好像是对于一生的回顾,给自己做最后一个定义。然后他说,“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人的生命上天早就安排好了,至于我,大限应该也到了吧。放宽心胸,不要伤悲,不要害怕。我知道死亡已经不可以避免了,那么就不要再吝惜自己的生命。从前面几段的果决,到最后的平和与放下,我终于看见了屈原平静地走出了最后一步。
  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因为教科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屈原之死,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被灭亡的命运。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孤独了,太劳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

楚辞篇二:【楚辞】离骚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

楚辞篇三:文人的天使_650字

  随着黑色的油墨,逐个排列在纸上,心中的事,眼中的景,无论是“诗鬼”般日积月累,还是“谪仙人”的大醉之作。顷刻之间从“江郎妙笔”涌出,流淌在纸上。展示它的魅力于世人之中,且人们呼之为“华彩乐章”,而它们主人的心里则把他们当做“天使”。
  “少小适俗韵,性本爱秋山”这是隐逸着的自白。五胡逐鹿,中原动荡。面对纷乱的形式,他们不甘为统治者的附庸,甘心隐居,深入浅出,在陶潜则以菊花明志;在阮籍则用大醉解怀;于欧阳修就用“六一”示人,何为“六一”者?门前一棵树,一条河,一壶酒,一盘棋,最后一老翁寄情其中。这群人安身立命于乱世,寄情山水,但陶渊明做诗明志,欧阳修以文咏怀。他们都抒写了自已的天使,让天使慰藉一颗颗愤闷的心灵。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天使是浪漫的。“老妻画纸为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杜甫的天使是虽苦犹乐的。“问居能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主的天使是悲情的。“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的天使多么激昂!
  天使因人而生,却不因人的殒灭而魂消灵散。追溯至遥远的战国,找到古老的天使,它就是楚辞,事去千年它犹然飘荡在各个角落,而它的主人已沉睡在汩罗水下两千年。
  “生而独开楚辞诗赋立,余风波及湘江人。”屈原不满贵族的愚昧统治,带着自已的政治理想投身汩罗,却把楚辞抛向九洲,照亮整个华夏文明。事去千年,屈原的天使依然载着主人的梦荡散在四方。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文人的天使最美,最丰富多彩,也最古老。然而它们却独树一帜,它们周身具黑,却如珍珠般剔透,它们不仅是天使,更是文人的梦。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fanwen/151113.html

上一篇:懒羊羊
下一篇:人来人往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