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优秀作文 > 作文专题 > 观沧海译文3篇

观沧海译文3篇

时间:2018-11-06 来源:作文专题 点击:

【www.xjwk.net--作文专题】

观沧海译文一:《观沧海》原文及注释译文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dàn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zhì):高高耸立。竦,通耸,高。
  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汉:银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志:理想
  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观沧海译文二:2013南京中考语文试题(已发布)


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中考语文信息。
  201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26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⑵采菊东篱下,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⑶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王之涣《登鹳雀楼》)
  ⑷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⑸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⑹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⑺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⑻予独爱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⑼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韩愈在《马说》中同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⑴繁衍__⑵一拍即____合⑶和xù____⑷齐心xié____力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来源:学科网]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D.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各界知名爱心人士出席仪式。
  D.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参加"南京小导游"活动,你搜集了以下材料,做了几件事。
  材料一:南京"34路博爱线"是一条独具特色的公交观光线。它从中山码头出发,沿着"中山大道"行驶,直到中山陵。乘客可以观赏沿途的民国建筑和车厢内的民国老照片,领略浓郁的民国风情。34路公交车采用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节能环保车型,还覆盖免费的4G网络。"博爱线"将民国风情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充分彰显了南京的城市精神。
  材料二:年初,南京2路公交车采用普通话和南京话双语报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嘟嘟: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跟普通话接近,而且腔调有点土,用南京话报站,没必要。
  小影:我觉得南京话不土,蛮好听的。但是用它报站,外地人听不懂,坐过了站怎么办?
  材料三:南京市"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线路图表
 


线路名称



游览内容



发车地点



往返时间




石塘人家线



游古村落,赏竹海,体验怪坡



国展中心南门对面(可乘2路、17路等公交车前往



发车:9:00

返程:14:00(每周六、周日)




世凹桃源线



亲历农事,种植桃树,观赏桃花




汤山线



参观茶坊等七坊,了解农副产品工艺流程




溧水傅家边线



览山凹村山水景色,观近郊最大的生态群落




高淳慢城线



游览“国际慢城”,漫步千亩竹海,体验慢生活




六合竹镇线



游桃花岛和大泉村黑松林,采摘果实



  5.你为34路公交线撰写导游词。根据"材料一",最适合作为开场白的一项是()(2分)
  A.乘客们,大家好!这是一条特色观光线,全车已覆盖了4G网络,大家可以免费使用。
  B.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公交车!本车采用的是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车型,绿色环保。
  C.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博爱线"!让我们一起领略民国风情,感受南京城市精神。
  D.这是一条民国风情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公交观光线,各位乘客沿途可观赏民国建筑。
  6.你针对"材料二"中网友的议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阐明了理由。(2分)
  7.六月的一个周六中午,外地游客思齐来到南京,住在中山码头附近,计划第二天晚上离开。她想在这段时间里游览南京城,并走进乡村观赏自然风光。请你利用以上三则材料,为她合理安排行程,并简要说明。(4分)
  二(4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
  [古诗阅读]
  减字木兰花琴
  [宋]苏轼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①意已传。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注释]①宫商:这里指曲调。
  8.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4分)
  词的上片,"神闲意定"描画出琴女弹琴前全神贯注的情态,一个"⑴_____"字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玉指冰弦"写琴女抚弄琴弦,"⑵______________",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词的下片,前两句写⑶_____________;末尾两句写词人听琴归来仍觉余音绕耳,侧面表现出琴女演奏技艺的精湛。
  要求:⑴用词中的字填空;⑵用词中句子填空;⑶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
  [古文阅读]
  久而俱化
  [宋]洪迈
  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
  予得双雁于衢①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②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③独无俦④。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呜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
  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⑤上书,以谓圣功远被⑥,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衢(qú):指衢州。②扰:顺服。③块:孤独。④俦:伴侣。⑤禄东赞:吐蕃酋长。⑥被:遍及。
  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一块/独无俦B.两下不相/宾接C.宛如同巢/而生者D.今人/呼鹅为舒雁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因念白鹅正同色⑵怡然同群
  ⑶雁不白知其为雁⑷遂铸金为鹅以献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如是五日,渐复相就。
  12.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推荐:2013南京中考作文题目:书里有个“我”
     201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更多中考作文信息请点击:中考作文频道

观沧海译文三:2012徐州中考语文试题


  徐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6)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此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6分)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ruì()智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A)。有一天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
  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B)。升学也罢,就业也好,创业亦如此。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那只小鸟一样,你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2)为文中A、B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备选词语:询问请教抉择挑选
  (3)文中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1分)。
  (4)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语句通顺(1分)。
  3、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保尔柯察金,《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伊索寓言》中的不少故事都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狐狸和山羊》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来源:Zxxk.Com]
  C、《变色龙》《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科夫,法国的都德,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我国清代的吴敬梓。
  D、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4、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的问题展开探究(3分)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定下的"世界读书日"。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的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这样一批著名作家,也是在提醒人们,阅读可能是又一面临"消亡"的事物,尽管现在阅读物和阅读形式空前多样。
  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只有5.6%的国民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身边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每年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而700万人口的以色列却有100万人拥有借书证。
  问题:如何改变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请你提出几条建议。(至少写出三条)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5~8题(15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4)诚自古所希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B(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C(1)国恒亡(2)河曲智叟亡以应
  D(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君谓计将安出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8、甲文探讨了和两个问题,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3分)
  (二)古诗词鉴赏(3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9、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来源:Zxxk.Com]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zuowen/228847.html

上一篇:思念情人的短信5篇
下一篇:关于喜欢4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