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名人名言 > 读书名言 > 张溥嗜学9篇

张溥嗜学9篇

时间:2018-10-01 来源:读书名言 点击:

【www.xjwk.net--读书名言】

张溥嗜学篇(1):《张溥嗜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溥嗜学

【原文】

溥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倾利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本文又名:《温额外·温录斋》。

【译文】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用手亲自抄写,抄完朗读一遍,马上烧掉,再抄写,这样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满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敏捷,各方人士向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很有名气。

【阅读训练】

1、 解释:(1)已: ;(2)焚: ;(3)是: ;(4)钞: ;(5)草: ;(6)毫:

2、 翻译:(1)日沃汤数次:

(2)俄顷立就:

3、文中两处“名”字的词性和意思有何不同?① ②

参考答案

1、 解释:(1)停止,完成;(2)焚烧;(3)这样;(4)通“抄”,抄写;(5)草稿;(6)毛笔

2、 翻译:(1)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几次。 (2)一会儿马上完成。

3、动词,命名、提名 ?名词,名声

【注释】

(01)嗜(shì ):爱好

(02)钞:通“抄”,抄写

(03)已:停止,完

(04)一过:一遍

(05)即:就

(06)焚:烧

(07)如是:像这样。是:这样

(08)始:才

(09)管:笔管

(10) 皲(jūn):冻裂

(11) 沃:泡浸

(12)汤:热水

(13)名:命名

(14)斋:指书房

(15)征索:索取

(16)草:草稿

(17)毫:毛笔

(18)俄顷:一会儿

(19)就:完成(靠近)

(20) 以故:因为这个原因

(21)名:名气

(22)录:抄写

【道理】

表达了张溥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表达了张溥很有才华的精神。

【启示】

(1)我们要学习张溥,勤奋学习,认真刻苦。

(2)只要像张溥这样以学习为乐,就能达到这种求学的境界。

(3)努力,兴趣加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张溥嗜学篇(2):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与品读相拥_1000字


  读书,是赏心悦目,陶冶情操;
  读书,是走进先哲,聆听教诲;
  读书,是体验鸟语,感受花香。
  ……
  我们走在羊肠小路上,
  俯首细细品读先贤训言,在旁边的百花争妍,蜂围蝶阵中拜访先哲,啊!这是多么欣慰啊!
  在信息时代,我们为了追求速成,在“浅阅读”的气息逐渐蔓延时,我们是否思考过。
  ——与品读相拥,使读书成为提升自己灵魂的方法。
  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走进陶渊明,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与超然,但是他“好读书,不求甚解”却是不对的,他为了逃避官场的黑暗污浊而归隐田园,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纯洁而回归自然,但是,读书是人的灵魂的沐浴,不求甚解之书与不读有何区别,既然有读书之好,我们就应全身心投入,驰骋于书的天地,岂不乐乎,而不求甚解只能让自己一时满足,对于心灵却益处甚小。
  我们所说的品味,是用心读,而非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只有用心灵去靠近书,才能感受到灼灼其华的智慧,才能体会字字千斤的价值。
  同样张溥也幼时好学,他的传奇在人们心中永不倒下,“七录宅”的光华熠熠生辉,他为了学习,习书成诵之后又手自笔录,再化为灰烬,总此七次,才成就了他的文学功底。
  张溥虽英年早逝,但他的事迹为后人传颂,七录之名是何等雄浑,学习是需要严谨态度,在“七录”背后闪烁的是人的品质与修养。
  在当代,当我们捧着《边城》细细品读时,被沈从文的新丽隽永的笔调以及美丽迷人的湘西山水所倾倒,但是如此之高的文学成就竟由一位只读小学的人来写,其困难之大,不言而喻,沈从文也嗜学,他面对命运的风浪,从不畏惧,在平静的心态下认真品读,成就了他的成功。
  自学之路漫漫;成才之舟遥遥。沈从文在自己认真地品读中成就了不朽的《边城》,我们不禁感叹——与品读相拥,能克服一切困难。只有在品味中学习,才能汲取精华,就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太多的事例都向我们验证了同一个道理,与品味相拥,才能让读书成为净化灵魂,提升品质,成就事业的方法。
  品读,让我们感受“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悲壮;品读让我们感受“肠断东风落牡丹”的凄凉;品读让我们感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
  与品读相拥,让读书使自己灵魂思想升华!  [评析]
  “与品读相拥”,题目新颖,立意不俗。文中列举了陶渊明、张溥、沈从文等古今人物的读书经历,说明“与品读相拥,才能让读书成为净化灵魂,提升品质,成就事业的方法”,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2010高考满分作文大全(8月10日共计78篇)
全国I卷
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全国卷Ⅰ):大同世界,焉能忘本?
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全国卷Ⅰ):满身花雨又归来
湖南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早(1)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早(2)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早(3)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早(4)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早(5)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
北京
北京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2010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包容
甘肃
2010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心的舞台
2010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相同的地方不同的人
2010年甘肃省高考满分作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010年甘肃省高考满分作文:感受深阅读
2010年甘肃省高考满分作文:守住内心的深度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深阅读之美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浅阅读与深阅读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小议”浅阅读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背上“悦读”的行囊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重拾遗落的厚重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慢尝书香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 犹忆书香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与品读相拥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用心阅读
陕西
2010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丹墨莲梅
2010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孙悟空的成才之道
山西
2010年山西高考满分作文:我们忘却的艰辛
山东
2010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心灵的暖春
2010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打不垮的信念
2010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冷板凳上守侯成功
2010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痛苦并快乐着
2010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关羽之恨
浙江
201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1)
2010年浙江卷高考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2)
2010年浙江卷高考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3)
2010年浙江卷高考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4)
江苏
江苏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奶奶 的心事
江苏考生王云飞高考骈体作文原文:《绿色生活》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1)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2)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3)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4)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5)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6)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7)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8)
湖北
2010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古风,幻想曲
广东
广东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与你为邻(1)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2)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3)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4)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5)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6)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7)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8)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9)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10)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11)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12)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13)
福建
福建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福建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
2010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站对人生的舞台
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偶然?必然!
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士运论
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尘封的梦,重拾未晚
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驭思,轻吟韵调
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只待蓦然回首
2010年高考福建满分作文: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
河南
2010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擦亮眼睛,听贤人意 见
2010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天堂之辩
四川
2010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熟悉(1)
2010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熟悉(2)
2010年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溯源(附点评)
2010年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点、线、面(附点评)
重庆
重庆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难度(1)
2010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难题(1)
重庆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难题(2)
>>>更多高考满分作文相关资讯尽在高考作文频道

张溥嗜学篇(3):“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革。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体:体验 B.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危:端正
C.人有所遗 遗:遗留 D.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 领:兼任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
B.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C.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衡为教化百姓所做努力的一项是
①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②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
③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④必正言不少让
⑤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⑥课诵少暇,即习礼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许衡从小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露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有不凡的颖悟力,年纪稍长,嗜学若渴,即使在避难中也昼夜勤学不辍。
B.许衡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一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毫无所动;许衡做事又严格遵从礼法,姚枢上调京师,要把原住宅让他住,他坚辞不受。
C.许衡曾担任京兆提学,其间,各地郡县纷纷建立起了学校,百姓因此大受教育感化。后来当许衡离职还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一直将他送到临潼才回来。
D.许衡后来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洒,在对蒙古子弟的教育上,他既严格要求,又爱之如子。后来当他因病去世,这些学生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2分)
(1)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3分)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分)
(3)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分)
(4) 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分)
参考答案:
10.C(应释为“馈赠 ”)
11.D(D 两个“为”都是介词,替。A 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而”,
连词,表修饰关系。B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介词,因。C第一个“乃”,连词,于是;第二个“乃”,副词,竟然)
12.C(①句是说许衡幼年读书时勤思善问,④句是说许衡不屈从权势,⑤句是说皇帝答
应了许衡的辞职请求 )
13.D(根据文意,“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的是怀人,亦即许衡的家乡人)
14.(1)(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3分,“强”“凡”“更”各1分)
其余答案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第!”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教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却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后来迁移到鲁地,留在了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的开始追随他。许衡在魏州呆了三年,听说战乱将要平息,于是又回到了怀州。凡是婚丧娶嫁,他必定要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把他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的学生。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就把自己的雪斋让许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许衡的小孩由此经过,不用正眼看一下就离开,许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受封在秦中为王,考虑感化教育秦人的办法,于是征召许衡担任京兆提学。秦地百姓刚刚脱离战乱,想要学习没有老师,听说许衡前来主管教育,所有人没有不高高兴兴前来学习的。所属郡县都建起了学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世祖率军南征,许衡于是返回怀州,学生们纷纷挽留而没有成功,就跟着送他到临潼才回来。
中统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请许衡回到京师。过了不久,许衡称病辞职还乡。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担任右丞相,要许衡辅佐他,就又将许衡召至京师,让他在中书省参与议事。
阿合马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兼管尚书省六部事情,于是揽政专权,权势远超朝野其他人,一时之间大臣多对他阿谀奉承,许衡每次与他讨论,必定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让步。不久调任左丞,许衡屡次请求辞职。
皇帝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正巧许衡一再尽力请辞,于是就先答应了他的请求。(至元)八年,皇帝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亲自替许衡选择蒙古弟子让他进行教育。许衡接到任命,高兴的说:“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国人子弟原始质朴的素质还没有丧失,对所看到与听到的都很专心学习,如果把他们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养几年,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当时所选的弟子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课余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
(后来)许衡因疾病请求返回家乡怀州。(至元)十八年,许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怀州人无论富贵贫贱年轻年长,都哭拜于许衡灵前。四方学者听到许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声痛哭。有的人不远数千里前来许衡墓前痛哭祭拜。

张溥嗜学篇(4):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着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一、人物简介
  基本情况
  曹雪芹(1715年6月4日—1763年2月12日),男,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居士。中国长篇名着《红楼梦》作者。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其子曹

张溥嗜学篇(5):《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8)_650字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一篇文章。读后,体会有四。
  一是要勤奋。宋濂家中贫穷,没有书看,便向别人家借,“手自笔录,计以日还”,勤抄,勤写,即使在寒冬腊月,“手指不可屈伸”,也不懈怠,“少年辛苦终成事,莫向光明惰寸功”,他凭着自己的勤奋刻苦,终于“遍观群书”,也为以后的学业打下了基础。
  二是要虚心。为了请教有学问的老师,作者“尝趋百里外”,向当地长辈叩问请教。俯身倾耳,恭恭敬敬,遭到老师训斥,却毫无半点怨言怒气。反而“色愈恭”“礼愈至”,等到老师和颜悦色,则又请教,如此懂事,礼貌的学生,老师怎会不喜欢呢?定会认真解答,“态度决定一切”。虚心,使得宋濂“虽愚”“获有所闻”。
  三是要实践。作者成年后,跟着老师访学。“负荚电履”,“穷冬烈日”以致于“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不能动”这些经历,看似倍受折磨,实际是作者自我锻炼的一个好机会。陆游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上的知识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作者的访学生涯,对他学习的理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要乐学。作者的学习条件可谓很差,“无鲜肥滋味之享”“温袍敝衣”,而同舍人“皆被绮绣”“骅然如神人”。如此强烈的对比,作者“略无慕艳意”,“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铸乎?宋濂以学习为快乐,不与人攀比,一心读书,“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文章开篇“余幼时即嗜学”,不错,学习要从小时候开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就是此意,要珍惜时光,才能如宋濂学有所成。

张溥嗜学篇(6):苦读,成功的基石——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_900字

  静谧的午后,挟一本心爱的书籍,躲开校园饭间的喧杂,独自来到教学楼后的白杨林中,选一块巨石静静的坐下来,耳边伴着树叶轻轻的“哗啦”之响,目光正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一行行的铅字上流淌。随着明初大文学家宋濂的名作《送东阳马生序》的牵引,使我仿佛看到了“幼时即嗜学”的他求学苦读的艰辛之旅。
  宋濂虽自幼嗜读,但家境贫寒,“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中的艰辛等诸多困难,都在这个嗜读的学童面前逐一被克服,因此虽幼便能“遍观群书”,随后他远道投师,克服了无师之难,学习中,虽师严厉,但始终谦恭对待,终于“卒获有所闻”,成为大家。
  自古以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学的勤与苦永远是并行的。大文豪宋濂在乐读的同时,不乏奔走受冻、衣食不如人,但他终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在艰苦的条件中持之以恒,最终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历史地位。
  沥览中国求学的才子伟人,哪一个不是苦读而成名成家的呢?就连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孔子在读《易经》时,都曾“韦编三绝”,更不必提“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古人勤学苦读的佳话,至今令人称颂。
  看如今,我们与先人的求学之难相比,我们似乎基本没什么困难可言。不必说学校有藏书几万册的图书馆,也不必说教室中还有数百册的图书角。就连每个家庭中的藏书也不再像以前父辈母辈求学时那样匮乏。更不必说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的现在,电子书、网络图书等书籍更是随处能读。这些与宋濂的借书、抄书而读之难真是有天壤之别,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而不读呢?
  朋友们,与书为伴,能荡涤我们的心灵。在你忧伤烦恼时,读书能给你快乐。在你得意忘形时,读书会给你警醒。读书能开阔你的视野,丰富你的阅历,启迪你的智慧,涵养你的人生。读书,更是你人生成功的基石,终会引你到达理想的殿堂。
  和着树叶的轻响,让我们共同走进书香。
    初三:郭梦圆

张溥嗜学篇(7):2010年杭州中考作文题:成长路上无捷径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宋濂少时家贫嗜学,历尽艰辛,终于学业有成;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在被排挤、嘲笑、打击中不绝望不沉沦,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海伦·凯勒,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少女,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正由于生命里程中有困境,我们变得更坚强;正由于成长道路上无捷径,我们走得更坚实。
  请以“成长路上无捷径”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张溥嗜学篇(8):宋濂《环翠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

环翠亭记
[明]宋濂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沿城直趋而西,是为罗家之山。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浮光闪彩,晶莹连娟,扑人衣袂,皆成碧色。冲

张溥嗜学篇(9):2012襄阳中考语文试题


  机密★2012年6月20日启用前
  2012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看荆楚翻天复地,数襄阳涣然一新。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自古以来,襄阳既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又是英雄豪杰辈出之所,众多优秀人物在这里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襄阳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
  B.在任何内忧外患面前,中华民族都表现出艰苦奋斗的英雄气概。
  C.襄阳学子张文驰高考前为救福建小男孩无偿捐献骨髓,真叫人赞不绝口。
  D.在中部崛起过程中,襄阳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如今的发展已是生机盎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市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D.当我们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执着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5.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限18字以内)
  【襄阳汉江传媒网消息】记者获悉,19岁的襄阳姑娘张丽婷已经入选中国女子篮球国家队备战伦敦奥运会的16人大名单,并于昨日抵达美国,准备即将开始的热身赛。
  张丽婷的父亲张庆林告诉记者,目前张丽婷的状态很好,她的实力也得到了教练的认可。原计划张丽婷要随国奥队来我市参加"奥星粮油杯"国际青年女篮四国挑战赛,但因备战奥运,此行只能作罢。张庆林说,张丽婷对此次不能回家乡比赛感到十分遗憾,她表示将努力训练,争取代表国家队参加伦敦奥运,在世界赛场上为襄阳增光添彩。
  6.名著阅读。(2分)
  经典名著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同学们爱读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因为这部名著被誉为"",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心系天下的仁人志士:面对民生疾苦,杜甫袒露出"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面对危急情况,诸葛亮表现出","(《出师表》)的勇敢担当;面对国土沦丧,辛弃疾展现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雄心壮志;面对生死抉择,文天祥显现出","(《过零丁洋》)的正义凛然。这些古仁人,以人格魅力永留史册,为后世景仰。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古城襄阳,如今已有18.2万志愿者,在贫困人员家中,在孤寡老人床前,在失学儿童身后,在公益活动现场,他们用有力的臂膀撑起弱势群体的天空,用温暖的双手焐热无数冰封的心灵,他们崇尚奉献的志愿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你我。于是,你想和同学们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你对大家说:。(2分)
  9.为推进"文化襄阳"建设,我市从2012年开始,每年四月集中开展"书香溢襄阳"读书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2分)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设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2分)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书香溢襄阳"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
  活动四:
  【仿写表达】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2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0-11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字用得好,妙在:。(2分)
  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mingyan/161026.html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