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励志 > 人生感悟 >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10篇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10篇

时间:2018-11-08 来源:人生感悟 点击:

【www.xjwk.net--人生感悟】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篇(一):“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倡议书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随之掀起了网络热潮。  网络改变了我们生活。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互联网负面影响也有显现,尤其是对学生的影响尤甚。  网上的腐朽文化,对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侵略;  网上的黄色流毒,对部分学生的身心进行摧残;  网上的暴力文化,对部分学生的行为进行误导。  对少数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让我们感到非常痛心。  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在全校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学习上网,远离低俗。  营造校园网络文明、健康的环境。  特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争做网络道德规范榜样。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2、养成在校不上网、双休日合理上网的好习惯,不沉迷于网络,不登陆、浏览不健康的网站、视频、图片等,不在网络上发布、传播谣言和反动不健康的言论。  3、学会正确对待使用网络资源,了解对我们大学生有益的网站。倡议文明合理上网。  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 同时, 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去创造。让我们积极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篇(二):文明上网_550字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全球信息网络化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这一时期的标志。网络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也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带给我们的是信息、跨地域交流,而我们要做的至少是学会真正全面的利用好网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阔。所以就要求我们从意识上做起,做到健康上网。近几年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内容如下: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广大青少年在网络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要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保证“绿色上网、健康上网”,充分发挥在网络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努力把自身塑造成为合格的网络公民。
  总之,网络世界五彩缤纷,但也存在相当一部分不健康的内容,为了避免受害,让我们携手并进,遵纪守法“绿色上网,健康上网”,毕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需要我们,国家建设需要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明确:网络是为造福人类而诞生的,让我们健康上网吧!
    初一:z486465455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篇(三):小学生文明上网倡议书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小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拓宽了我们的求知途径,为中小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更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互联网在极大的方便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服务等严重危害社会的问题,尤其危害我们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个别同学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进而引发暴力等社会问题;网上的腐朽文化侵蚀了我们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所有这些,令人痛心,令人警醒。   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最具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如果我们在上网时不加以抵制不良信息、不能够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就会对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的我们这一代中小学生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为此,我向全体同学们发出“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做文明上网的好学生”的倡议: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文明上网。   二、互联网做为崇尚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主阵地,中小学生有责任和义务来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氛围。   三、从自身做起,在主观思想上建立一道防线,抵制网络上反动、腐朽、不健康的内容对自己精神上的侵蚀,树立与之斗争的信念与决心。   四、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提高操作水平,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文明,勇做倡导和维护网络安全的先锋。   五、广大小学生朋友上网要做到“三不”和“三上”,即:不进营业性网吧;不进色情、垃圾网站;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健康上网,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园地;文明上网,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绿色上网,熟悉上网的安全通道。   同学们,让我们信守倡议,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坚持自尊、自律、自强,努力弘扬网络文明,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自觉远离网吧,追求健康时尚的网络新生活,为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篇(四):青少年远离网吧倡议书

  青少年朋友们: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之际,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走进了我们青少年的生活。在它刚刚兴起时,我们曾站在潮头,以十分激动的心情迎接它的到来,以如饥似渴的态度学习它的知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动它的应用,以只争朝夕的作为促进它的发展;当它迅猛发展的时候,我们脚踏实地,以清醒的头脑关注它的走向,以满腔的热诚呼唤它的文明。然而互联网在给社会带来新的文明和进步的同时,其负面效果也日益彰显:有的青少年只要一沾上网,就不上课、不学习,男生打游戏,女生忙聊天,一天到晚迷迷糊糊,欲罢不能,甚至还有青少年公然登陆非法或黄色网站,身心受到严重毒害……为此我们向全乡未成年人提出如下倡议:
    1、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倡导文明上网,无论在何时何地上网,都应上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绿色网站。
    2、拒绝网吧,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节假日,我们坚决与网吧告别。       3、树立崇高的理想,增强学习的进取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4、我们的零用钱,不能用在进网吧,用它买一些有益的书籍,从书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青少年们,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我们的学业成功,为了我们的美好明天,让我们告别网吧,远离“网毒”,共创一片明净的蓝天吧!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篇(五):中小学生文明素养公约_150字

  小学生因该要懂得文明的要求,不要违反了文明要求。
  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学校不要乱丢任何垃圾!在校外也一样,如果看见垃圾要顺手丢掉垃圾,不能随便吐痰。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管别人从自己做起,别人做不好,也要反省一下自己哪里做不对,要和别人互相帮助,不要自私自利。可以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小学生因该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方法。
 
    五年级:刘佩雯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篇(六):文明上网大家谈_500字


  11月9日班会课,在我和周雨彬的共同主持下,大家正围绕着“文明上网”这一主题热烈讨论。
  班会刚开始还挺严肃。我们一一列举了网络带给大家的益处——网上通讯、网上购物、网上学习。随后主持人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觉得网络游戏对我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同学们辩论起来,班会进入高潮。
  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是利大于弊,因为网络游戏可以调节我们的情绪,适当进行一些健康的动作类网络游戏还能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我也是这么认为。大约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网络游戏对我们弊大于利,原因大概分为三类:上网浪费时间;网络游戏会让成绩下滑;长时间网络游戏对视力不好。少部分同学是“中立”,他们觉得网络是把双刃剑,利与弊是靠自己权衡的。
  接下来主持人为大家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5小时里发生的悲剧》。针对在黑网吧迷恋上网对人身心的危害,大家一起学习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分享各自的上网经历:怎样从迷恋上网而无法自拔,到如今成为一个“书虫”而非“网虫”,大家都产生共鸣,欢声笑语一片。
  班会步入尾声,我们总结出:网络诱惑无限,选择在于我们。大家齐声朗读了一篇小散文,“……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献网络一片蓝天!”班会圆满结束。
 
    初一:张思月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篇(七):国旗下讲话:做网络世界的主人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学会应用网络做网络世界的主人".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小学生,接触网络前品学兼优,学校和家长都视之为一棵好苗子.一个偶然的机会该生接触了网吧,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到最后,该生偷偷上网甚至一连十几天不回家.孩子母亲含泪给学校、县市领导写信反映情况,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这类情况在心理医学上叫"病理性网瘾".它的病况是:对上网形成一种难于控制的强烈需要,学习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生理上会造成上网时非常兴奋停止上网后出现失眠,头疼,消化不良;行为方面会造成置学习于不顾,为了得到金钱而撒谎,容易发生盗窃,攻击行为.
  以上情况在我们学校以前也有发生。我们是否因此而一刀切地禁止所有学生上网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学会应用网络,做网络世界的主人呢?
  在此我建议同学们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及内容:周六周日可用些时间上网查阅一些资料、信息,要上网也可在父母陪伴下在家里进行;暑寒假坚决不去社会网吧,上网过程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定: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一旦上瘾一定要主动与老师或家长联系,尽快接受心理或药物治疗.
  希望大家能学会应用网络,做网络世界真正的主人!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篇(八):文明公约_750字


 最近,爸爸不知怎么的,爱起抽烟来,而且烟隐还特大,每天不只一包两包,一抽就是三四包,家中的垃圾兜里、抽屉里、电视柜上烟盒随处可见,遍及家中上下。看了《宜宾日报》举办的“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活动后,为了爸爸的健康,也为了我们能生活在一个清爽的环境中,于是,在征得爸爸的同意下,我们协商制定了一份《家庭文明公约》。
  公约的内容是:一、不准乱吐口痰,乱丢垃圾。二、不准乱说脏话。三、不吸烟,不吃零食。如若违反以上这三条公约,违规一次就在我家庭院里墙角篱笆上钉上一颗钉子。
  公约施行后,墙角的钉子每天都在上涨,当然是爸爸钉的钉子比我多。我们每天都要小结,每天我都总不免在爸爸面前炫耀一通,可他总说“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好象他会稳操胜券一样。渐渐地,我发现爸爸抽烟的次数少了。我也不甘示弱,随时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忽然间,我发现自己的形象变得高大了许多,浑身上下好象有使不完的劲,心情也显得格外愉快。
  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赛,爸爸共在墙角钉了16颗钉子,我比爸爸少了7颗。可爸爸说这次不算,咱们再来一次。来就来,谁怕谁,于是我们又制定了另一个公约《家庭礼仪公约》,公约规定,谁若做了一件讲礼貌的事,就在篱笆上拔下一颗钉子。
  我和爸爸每天从早到晚都显得很积极。一大早,我们一家就起床并且互相问好,再也没有人睡懒觉了。每当家中有客人来,我和爸爸都争先恐后去热心照顾客人,有时还弄得客人都不好意思。
  我和爸爸这样积极,不满2周,钉子就没有了。望着我们的成果,我们都笑了。
  可是转念一想,我又沉思起来。我们曾经作出的一切不文明的行为,现在虽然改掉了,但对别人做出的那些伤害却不能改变。就象那墙角的篱笆里的钉子一样,虽然拔出来了,但是那痕迹却永远抹不掉。所以当我们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想一想,否则,它会成为我们对别人的愧怍。
 
    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第十一小学六年级:吴雯希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篇(九):网络的利_3000字

  问题提出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内容一青少年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特征
  一、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约80%的用户从1999年或2000年开始使用互联网,网龄大都不长。具体分布如下:1997年以前占6.3%;1998年占14.0%;1999年占36.20%;2000年占43.50%。
  二、上网地点:58.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5%的用户在亲戚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45%,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0%,在学校上网的占10.8%。
  三、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估计: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
  四、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五、用户和非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用户选择“获得更多的新闻”为最重要的需求的比例最高,其均值为3。81(满分为5分,以下同)。以下依次是:“满足个人爱好”为3.74;“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为3.71;“课外学习和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为3.67;“结交新朋友”为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均值为2.8l。
  内容二网络的影响
  一网络的正面影响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内容三上网青年的各种“症状”
  第一,认知上的“快餐——硬结”症
  对于众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联网好比知识快餐一样,大大激发了他们急于求知的强烈欲望,在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学习、工作效率。而对网上各种时髦展品,他们在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下流连忘返,从不审视、怀疑它的构造成份和运转功效,整个大脑于囫囵吞枣之际成了一个受动而麻木的机器,致使许多硬结不但吞噬着青年人本应充满活力和主见的青春大脑,而且阻塞着他们对真知的内化。
  第二,情感上的“狂泻——冷漠”症
  对于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父权主义、顺应主义教育的青年来说,虽然在现实中其情感表露总要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左右,但他们身上被压抑的诸多情感却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肆意暴发。上网交友,网上聊天、在BBS中高谈阔论成了人们忘记权威压制、排遣孤独,宣泄不满的畅通渠道。只是我们观察到,尽管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缓解压力、平衡心理、但过多虚拟的网上情感交流无疑让许多青年在放飞情感的同时,总想试图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深埋心底,不愿向真实世界坦露,并懒得与活生生的人进行情感交流。生活中,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为世间情感所动,显出一副冷漠姿态。互联网成了一部分人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心灵之锁。
  第三、意志上的“自主——膨胀”症
  在互联网这一无人管理的区域内,青年人能够以己为中心,以己需要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个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地在游戏中扮演各类角色、自主地设计令人惊叹的“小制作”、“小发明”等等,这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现虽然在相当程度上利于青年个性的张扬。但我们也为一部分人在极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独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胀表现所震惊:一些青年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总想通过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现而一鸣惊人,于是利在互联网上随意制造思想和议论的巨大泡沫,甚至为了达到让世人把他当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损害别人数据、破坏他人网站,侵入别人系统等过激行为,以至酿发可怕的阻塞网络交通的网络地震。
  内容四充分认识网络发展中的“青年问题”,积极寻求对策
  1、充分认识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宏扬民族精神。
  2、切实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要广泛开展以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努力创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3、构建网络和社会互动的青少年教育体系。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协作联动,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传统的青少年教育的政治优势和互联网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党、政府和群众团体的组织力量和培养网上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结合起来;三是把网站的建设工作与对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机构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网络发展需求。另外,还要着重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
  4、培养一批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工作者。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工作者中有5。6%的人根本不会用电脑,38。4%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网络,这种情况很难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工作者队伍网络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和互联网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5、开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年网站,积极占领网络阵地。目前,大多数青少年网站没有新鲜感、时代感,显得比较呆板,不容易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我们要尽快建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特而富有新意的青少年网站,以“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风格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同时,要加强青少年教育软件的开发制作,利用法律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打击网上违法犯罪现象,走“以法治网”的良性发展轨道。
  资料来源:《当代青年研究》2002、4
  关于中学生上网利与弊的
  关于中学生上网利与弊的调查与研究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杨中芳教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一、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因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着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同时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如我们在人民网上找到《狼群出没的互联网》文章(http://www。people。com。cn/GB/it/52/303/20021128/876736。html),里面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了2000年以来我国以及别的国家由于青少年上互联网而发生的犯罪事件。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Q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中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但是,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中学生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还是聊天。
  四、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中学生是网迷的主要人群,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IAD。
  分析引起弊端的原因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
  中学生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小学进入初中、高中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出现了对其心理与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第一是性的成热,使中学生性意识与性冲动出现,即出现了性的需要;第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使中学生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就势必导致了他们容易受网上信息的干扰。
  二、互联网本身原因
  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互动性、信息资源及表现形式丰富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这为以盈利为目的色情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营业场所。这些网站为吸引顾客,往往在主页上张贴色情图片,使任何在网上冲浪的人有意无意地就能看到,中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一旦接触这些内容,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三、家长和学校原因
  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有79。4%的中学生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上网引导。当今社会,中学生家长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中学生便用上网来消磨时间。学校作为中学生最为集中并接受教育的场所,是中学生受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环。但是有的学校忽视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忽视我们的传统教育往往回避的青春期教育问题,导致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网络道德意识。
  四、社会原因
  目前网吧经营竞争激烈,致使一些业户出于营利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投中学生好奇心,专搞不正当竞争。同时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对网吧的管理上,还不够和谐一致,“三证”不全的网吧还大量存在。防范措施和监管制度仍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电脑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双重的,有消极影响更有积极影响,关键在于广大心理卫生工作者、学校、家庭、社会如何进一步发挥电脑网络积极的心理效应,控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这是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我们根据调查的数据和结果来就如何正确引导和防治上网带来的弊端,提出如下建议:
  消除弊端的建议
  一、中学生自身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
  中学生不要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尽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益的东西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在上网之前,最好能拟个小计划,把要做的事情先写下来,一件一件的去做。中学生要在学校和家长的教育下,在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中学会五个拒绝:一是拒绝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绝网络侵害;三是拒绝不良癖好、不良行为;四是拒绝黄、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绝进入未成年人不应该进入的网吧。总之,中学生要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二、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作为家长一定要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学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另外部分中学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联网,家长应该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目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并且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成长。心理咨询实践表明,许多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家长与孩子上网,可以提供两代人交往探讨的话题,共同上网,查找信息、评论是非这就是一个实施家庭教育的好机会。家长要有超前意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争取成为自己子女最佩服的人。加强对孩子上网监管,更是每个家长责无旁贷的事情,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内容、上网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既借助网络帮助中学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同时父母应该加大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与学校的信息沟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网吧登陆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
  三、学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中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学校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遵纪守法及网络自护的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各学校的法制校长和德育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中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并组织专题讨论。同时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和引导广大中学生,充分考虑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五年级:枯叶蝶之恋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篇(十):杜绝网络成瘾,做文明青少年_400字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可是现在的社会中,不良的信息越来越多,它们污染着青少年的心,让一颗颗纯洁的心变得乌烟瘴气。
  据统计,在未成年人的罪犯中,有85%的人是因为网络成瘾,他们每天泡在网吧里,打打杀杀,乱交一些不良的朋友,但是,他们还觉得不过瘾,就转录到了现实的社会中去干一些不好的事,比如,去超市拿一点东西,后来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渐渐发展成了入室抢劫,杀人和一些犯罪行为。
  有的人说:“网络是天使”,也有的人说:“网络是魔鬼。”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可是,网络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哦,亲爱的同学,如果你还在黑暗的网吧里逗留,那么请放下你们手中的鼠标,走出那一片阴霾,相信我,现实的世界会更美。请看,那天空多蓝;那草儿多绿;那鸟儿的歌声多动听。
  杜绝网络成瘾,做一个健康,文明,向上的青少年。
  博山区第一中学初二五班 王丽妹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lizhi/231383.html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