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励志 > 励志故事 > 关羽刮骨疗毒10篇

关羽刮骨疗毒10篇

时间:2018-11-07 来源:励志故事 点击:

【www.xjwk.net--励志故事】

篇一:[关羽刮骨疗毒]“美”胡子_550字

  大家都说关羽是个美男子,却没人说张飞是个美男子。
  张飞就来搞调查,找原因。
  是因为关羽的卧蚕眉?NO。是因为丹凤眼?NO。更不是因为他“面如重枣”。
  最后弄清楚,问题出现在胡子上。关羽的胡子出奇地长,一直拖到过肚皮。张飞的胡子可没那么长。
  明白了美之所在,张飞去找神医华佗,希望求得神药,使自己的胡子赶超关羽。
  华佗听罢笑了笑,给了张飞一包神药,嘱他伴茶冲服。
  次日早晨,张飞开始遵医嘱服药。半包药水搅进茶水,没有异色。喝在嘴里,也无异味。服药后,立刻感觉胡根作痒,甚至能听见类似庄稼拔节的声响。张飞暗喜。中午,张飞迫不及待地去量胡子。怎么搞的?胡子非但没长反而缩短了半寸!
  华佗的名气大了,不容怀疑。张飞就安慰自己:也许长胡子跟玩股票一样,这是在做内部调整,下午还会反弹。可是形势并无好转,反而继续恶化。晚上再量,胡子整整短去两寸!照这样的速度不出两天就要“全军覆没”了。
  原来,华佗曾为关羽刮骨疗毒,从此对云长钦佩至极,视为第一偶像。华佗不愿张飞胜过关羽。于是,张飞的胡子就……张飞大怒!睁圆豹眼,咬碎刚牙,操起八丈蛇矛……
  然而三将军还是粗中有细。他看了看剩下的半包神药,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关羽捋着美丽的长胡子,在帐中细读兵书。只见张飞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腾腾的茶:“二哥,请用茶!”
 

篇二:[关羽刮骨疗毒]其实我很棒_500字


  我不为无能而自卑,也不为困难而后退。
  细长尖锐的针头,谁没见过?谁没被扎过?那种感觉现在还是记忆犹新。
  我还记得第一次打针让我哭笑不得。那时我还小,得了感冒,就去医院打针,挂盐水,先做个青霉素实验。我问妈妈:“妈妈,打针痛不痛啊?”
  “不疼。”
  “那是什么感觉啊?”
  “就像蚊子咬一样。”
  到了一个摆满药瓶和针筒的桌子前,打针的阿姨用针筒在这个小瓶子里抽点水,打进另一个瓶子里,晃晃,又抽出来一点,针尖朝上,拇指一推,药水从针尖“尿”出一点:“小朋友,来。”我看见那闪着寒光的针尖,“哇”的一声,哭闹起来,但最后还是逃不了被妈妈两腿一夹,裤子一褪,一阵酸疼,药水已在皮下了。
  后来的几年我一直很健康,但这回老天爷又和我过不去,感冒几天都不见好。这次我在家就发足了脾气,但还是妥协了。到了那儿,我又闹情绪了。在一边打针的小弟弟见状,说:“小哥哥真胆小,看我的!”他眼一闭,一睁,打完了。也许是受了刺激,我不服气的瞪了他一眼:“谁说我胆小!”于是,裤子一褪,屁股一翘,竟然眼睁睁的看着针尖戳进肉里,跟关羽刮骨疗毒的呢!
  终于,我克服了恐惧,在人生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谁说我懦弱,我那是低调。
 
    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智华校区初一:于沛鑫

篇三:[关羽刮骨疗毒]考场作文素材:2009高考优秀作文素材大集萃宝典(一)16

  朱可夫是二次大战期间苏联红军的主帅,莫斯科保卫战打得正激一天,朱可夫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德军伞兵已在苏军指挥部不到100米处降落,人数很少的苏军指挥部顿时一片混乱,正在地图上沉思的朱可夫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头都没有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给我拿枝冲锋枪来。”主帅的神情和勇气使苏军士气大增,上下一心共同歼灭了这股伞兵。这个例子说明,在突发事件面前,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勇猛的抗争精神,要有勇气和胆识。
  关羽刮骨疗毒
  关羽与庞德激战时,手臂中了庞德放的冷箭,由于箭头有毒,等拔出箭头,毒已进到骨头上。神医华佗决定为他刮骨疗毒。关羽一面与马良下棋,一面将手臂伸给化佗。华佗用一把尖刀割开皮肉,露出骨头后,华佗用刀在发黑处来回用劲地刮,远处都能听到响声,军帐中的人个个吓得变了脸色。关羽继续与马良下棋,神情自然,没有半点痛苦的样子。一会儿,盆里的血流满了。骨头上的毒刮完后,华佗用药敷上,又用针线将切开处缝合。关羽大笑着站起来,对大家说:“我的手臂伸展自如,一点不痛,华佗真不愧是神医啊!”
  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1916年,在丰都激战中,年仅24岁的刘伯承右眼负伤。为了不影响脑神经,他要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直接把料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以便摘除坏死的眼球。手术台上,一向镇定从容的德国军医活克双手却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邦他擦了一次又一次。刘伯承躺在病床上,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盘筋暴起。他越来越使戏,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手术完毕,脸色苍白的刘伯承告诉活克:“我刚才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活克吓了一大跳:“我割了多少刀?”“72刀。”活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谦逊
  《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毛泽东又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都说明了谦虚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因为“器虚则受,实则不受”,只有谦虚才能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而能不断进步,骄傲自满只能停步不前。反过来讲,见识越广就越知不足也就越谦虚,而坐井观天者为自己能观察头顶上的一方天空而沾沾自喜。谦虚是一种待人对事的态度,也是品德修养的重要体现。因为只有谦虚的人才能不傲气、少自负,尤其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让我们永远记住,人就如分数,实际才能好比分子,对自自己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那么分数的值愈小。
  格言名句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孔子)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自损者益,自益者损。(蔡邕)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王守仁)
  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申涵光)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华罗庚)真正的谦虚是最崇高的美德,是美德之母。(丁尼生)谦虚是对不完善或有缺点的默认。(博克)一切真正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尼采)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谦逊是反省的最高贵的收获,它建立起对伉骄傲的防线。(温刹斯基)
  为人当以谦逊为荣,骄傲为耻。(蒙田)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苏格拉底)对自己的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诃夫)
  任何时候也不要认为你什么都懂行。不管别人怎样称赞你,你时时刻刻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门外汉。(马巴甫洛夫)知识深藏在谦虚的大海里。(朝鲜谚语)妄自尊大只不过是无知的假面具而已。(伏尔泰)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孙叔敖谦而受益
  孙叔敖成为楚国政府部门的长官,全国上上下下的吏民全都来道贺。但惟有一老者,穿着粗布衣,戴着白色帽子,最后来到孙府。他不是祝贺,而是吊问。孙叔敖并没有怪罪他,反而正衣帽非常礼貌地出去见他,对他说:“楚王不知道我无德无才,是个不肖之了徒,让我担政府长官,使吏民都来道贺,而先生独来吊问,难道有什么说法吗?”老者说:“当然有说法。身份已经很高贵但对人态度骄横的,百姓会除掉他;官位已经很尊贵但擅揽大权的,国君厌恶他;俸禄已经很丰厚但还不知足的,是不能长久下去的。”孙叔敖再次拜谢说:“敬受命,希望能听到阁下更多的教诲。”老者说:“官位越高而越应该没有架子,官职越大而越应该小心,俸禄越丰厚越应该谨慎地不敢多多取。你能严谨地遵守这三条,足可以使楚国大治了。”孙叔敖因为谦恭待人,无意之中获得了三条贵意见。
  晏婴居功不骄
  春秋时政治家晏婴用一匹驾车良马赎了奴仆越石父的身,将他带回齐国。到齐国后,晏子对越石父招呼没打,就回家了。越石父很生气,要与晏婴断绝交往。晏子派人说:“我与先生并没有交往,我看你可怜,赎你回来,你还不满足吗?”越石父说:“听说君子最大的痛苦是找不到知己。我地位低下,没有人了解我。你把我赎回来,我以为遇到了知音。可你这样这辞而别,和雇我当仆人又有何区别呢,还不如继续让我当仆人去!”晏子听到这样的话,赶快去见越石父,以尊贵的朋友对待他,以恭敬的态度对他说:“前两天只见到先生的容貌,今天才了解先生的志向。听说君子不因小误会而绝情,请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吧!”越石父激动地说:“这样做我反而不敢当了。”为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俗人有功德于人,便露出骄矜之色。而晏婴把一个奴仆从卑贱中救出来,又能毕恭毕敬地对待,这才叫不俗。而这也正是晏婴之所以成为一个成功的伟大政治家之原因。
  刘邦与项羽
  刘邦率兵驻扎高阳时,有一天,他传见郦食其。当郦食其急匆匆地来到刘邦的住所时,刘邦正惬意地靠床坐着,由两个侍女给他洗脚。郦食其见刘邦对自己这样轻慢,心里很不高兴,只微微拱手为礼,并不下跪,说:“大王,你是想帮助秦国进攻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攻打秦国?”刘邦见郦食其不但不行大礼,还提出这样的问题,不禁大怒。郦食其正色说道:“大王既然决心聚合人马,联合义军讨伐强秦,就不应该如此轻慢长者。”刘邦听郦食其这样一说,心中一震,感到自己确实不应该这样接见贤者。于是,急忙揩脚穿鞋,正衣整冠,从床上起来,屏退侍女,恭恭敬敬地请郦食其上坐,感谢他的提醒。
  刘邦能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本身就是一种谦虚。刘邦的这种谦虚的品德,不但赢得了郦食其的尊重,而且赢得了许多人的佩服,因此,在他周围聚集了大批的人才,如张良、萧何、韩信等等。正是这些人的邦助下,刘邦才得以成就了帝业。
  反观项羽,尽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势力也远远大于刘邦,但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事事但凭一己之勇,不肯听从部下的意见,以致许多有才能的人如陈平、韩信、英布等,都离楚归汉,甚至连他唯一的谋臣范增也被逼走,最终只落得个四面楚歌,兵败垓下,自刎而死,连尸首也被人分成五份用以邀功的悲惨结局。
 

篇四:[关羽刮骨疗毒]另我感动的历史人物——关羽_650字


  阅读了经典名着《三国演义》,欣赏了经典电视剧《三国》。历史人物关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集英勇、智慧、忠诚、仁义为一身……让我深深感动。
  “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京剧,红脸在人们的心中成了忠义的化身。关羽留着长长的胡须、枣红色的脸、丹凤眼、卧蚕眉,骑着赤兔追风马、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英气逼人。关羽不仅形象高大,他的事迹也脍炙人口,像“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放走“败走华容道”的曹操的故事,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经久不衰,这一切无非体现了关公的非凡魅力。
  “刮骨疗毒”讲述了关公攻打樊城是,被一支暗箭所伤,而且剧毒,于是请来名医华佗,当时关羽正在下棋,华佗让人把关羽绑在柱子上,并用布遮住眼睛,因为是刮骨疗伤,怕关羽承受不了疼痛,谁知关羽却要求边下棋边疗伤,关羽却见对方迟迟不肯落子,就催促一声,谁知,对方的手伸进棋盘里,剧烈地抖动着,刚拿起来一点,就马上又掉下,惊得棋都拿不稳了,治疗是关羽没有喊一点疼,让人惊呆了,而我却感动不已!
  关羽最重情义。一次他立了军立状去捉拿曹操,关羽强大的队伍终于跟曹操的残兵碰面了,但是狡猾的曹操说关羽欠他情分,关羽虽报答过一次,但还不够,由于关羽重情义,也不想欠曹操,于是放了曹操,要知道他可是立了军立状的啊,违反了军纪,只能被处死,这种对死得坦然,难道不让人敬佩吗?
  关羽的英勇、智慧、重情义另我感动,他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不愧称之为“武圣”!
  抚琴小学五年级:袁晗希
 
   

篇五:[关羽刮骨疗毒]>读后感_3000字

  最近,我们班轰轰烈烈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我也看了不少,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还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令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在智谋人才方面,魏国有郭嘉、荀

篇六:[关羽刮骨疗毒]珍珠鸟_900字


  读完《珍珠鸟》,我终于明白了信赖在交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了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是作者在与一只小鸟的交往中发出的感慨,一只胆小的珍珠鸟,在与作者真诚的交往中,信赖作者,把他当作朋友,于是胆子逐渐大了起来。
  的确,信赖确实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个人在交往中信赖他人,真诚相待,诚实守信,那么其他的人就会把他当作知心的朋友,也会同样信赖他,友好相处,即使在危难的时候也会给他带来帮助;反之,如果一个人不信赖他人,处处疑神疑鬼,那不知会造成多少恼人的误解,引起多少无辜的争吵,树起多少势不两立的敌人。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有一次,关羽在战斗的时,不幸中毒箭,关羽信赖神医华陀,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让华陀为他刮骨疗毒,因为关羽对华佗的信赖,才使得关羽有了以后的威风凛凛。但是,同样请华陀治病,可是曹操却怀疑华陀存有异心,病还没治就把华陀给杀害了,过不了多久,曹操就病入膏肓不治而死。在危机的时刻,关羽表现出了一种君子的风范,那就是信赖,而曹操却是一种小人的心胸,疑神疑鬼的性格最终让他走上了绝路。
  用信赖点燃起交往的蜡烛,友谊的火焰不会被误解给吹灭,也不会被患难所浇灭,因为真诚的灯芯永远在天地间燃烧——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片又一片的光明。
  越过历史的年轮,飞过浩瀚的书海,面对着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难以忘却,一个又一个的条约因为不信赖而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合作因为不信赖而解散;一个又一个的微笑因为不信赖而误认为是虚情假意;一句又一句的寒暄因为不信赖而误认为是假作关心……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乞丐,因为没有讨到钱而饿死在路边,是因为路人的冷漠吗?我想不仅仅是因为冷漠,更重要的是大家之间的不信赖,因为不信赖,所以冷漠。在这个各种信息充斥的社会里,看到在大街上的那些乞丐,我们很自然的会想到“骗钱”这个词,正是因为我们的这些疑神疑鬼的想法,才使得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被误认成为骗子。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敞开心扉,信赖他人,那将是怎样一个美好境界?小则促进人际关系,中则推动社会发展,大则中华民族之腾飞、世界之持久和平可即日而待也!让我们用信赖点燃起交往的蜡烛,共创美好的社会吧!
 
    山东淄博张店区张店八中初一:931248527

篇七:[关羽刮骨疗毒]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激发阅读兴趣(五)

  五、怎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都知道:"读书破万卷","开卷有益",那这个"读书"的习惯,如何培养?
  有一句话说得好:"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开始于兴趣。"
  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水边,但你无法让它喝水;你可以逼迫孩子每天、每月坐到书桌前,但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如果他对对所读的东西不感兴趣的话。
  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开始于兴趣。
  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会愿意去阅读,并且容易在内心里打开情感闸门,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几乎所有的习惯,都需要重复。
  孩子在阅读中有这份快乐作为收获,就愿意去反复阅读各种各样的书。明智而聪明的父母,常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找到诱导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这比一千遍一万遍的说教更加有效。一旦把理性的目标结合进来,读书就成为孩子主动选择的习惯。
  一、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
  儿子一生下来,对我写的书法字很感兴趣,每次抱着他,他总爱仰着头看着墙上的黑字。儿子没讲话之前,我们常唱儿歌给儿子听,儿子除了笑,不会跟我们发一个字音。儿子两岁半了,妻子买回一叠无图的生字卡,教儿子读。儿子不出声,只是睁大眼睛认真地看,感觉他也在竖着耳朵听。教了两三遍,妻子把字撒在地上,让他"拣"回指定的字,儿子可以全部"拣"对;让他把指定的字送给谁,他也绝对不会"选"错字,也绝对不会送错人!
  这点发现,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乐极了,常常陪儿子玩各种花样的识字游戏。儿子学得很带劲,很轻松。不久,儿子终于开"金口"了,更是可爱,带他去大街上,只要看到有字,他就会停下来认字,读字,不会的字就问。这样,儿子认的字多了。当孩子认识的字到800个常用字了,这个时候的父母就可以陪孩子一起读一些简单的书了。
  接着,我们就开始正式地和儿子一起读故事书。慢慢地,越读越多。儿子认识的字也多,到了四、五岁时,我经常从书店买回许多图文并茂,字很大的那种小人书。像《武松打虎》、《哪咤闹海》、《狼和小羊》、《小红帽》……,最好是一个故事一本书的那种,这些书籍很适合儿子看,每天我和妻子总要抽出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或者把书中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孩子听。读完和看完一本,就告诉孩子,我们又读完一本书喽,孩子感到很自豪!然后又从故事中抽出三五个字,又玩识字游戏。有时,因为识了一些字,儿子也会捧着书,一个人读一读。
  后来,慢慢过度到读故事。很多时候,我会抱着儿子坐在腿上,用手指着书上的字慢慢读给儿子听。读的故事多了,儿子无意中认识的字也多了。于是我们又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教儿子认字。
  随着儿子的识字量慢慢的增大,可以自己读一些简单的儿童故事了,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和儿子一起读书的乐趣。很多时候,我会和儿子坐在一起,我伸出一只手,儿子伸出一只手,共同拿起一本书。我读一段,儿子读一段,我读一段,儿子读两段。同时,我又从音像店买来很多的故事磁带给儿子听。我记得我买的各种故事磁带有几十本,比如:《康拉德》、《多立德医生历险记》、《奇妙的绿宝石城》、《宝莲灯》……都是那种只有声音的,没有图象的,这主要是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把握语言美!而且故意把声音开小一点,让孩子尖起耳朵听。所以我孩子从小专注力很好,因为他想扣清楚,所以必须集中注意力听,听完后,再从书店里找到有一样故事的书籍给儿子看,儿子很喜欢这种方式。
  二、带儿子逛书店,给孩子选择书的权利
  "人是环境之子。"对于孩子来讲,书店就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好地方。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那么"常在书店逛,哪有不沾书香"的。书店就像一个"气场",孩子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产生了"场效应"。因为在书店里看书的孩子也很多,或坐或趴,都在翻看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儿子到这样的环境中逛逛,自然而然地加固了他看书的习惯。
  两年来,我和儿子逛遍了衡阳市区大大小小十几个书店。渐渐地,逛书店成了我和儿子的共同爱好。最初去书店,我还要经常跟着儿子,观察儿子在看哪些书,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引导。后来,我俩一进书店就"分道扬镳"各看各的书去了。
  对于儿子选择的书籍,我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度。在我看来,在孩子还没真正喜欢上阅读的时候,首要的任务应是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阅读兴趣,而不是用诸如应该读什么、不应该读什么、什么书读了要没收,这样的"禁令"来扼杀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认为,凡是书店里的书,只要孩子乐意看,就让他尽情地看,我基本上不干涉。至于买书,我则给儿子立了一条规矩:漫画书可以在书店看,但不买。理由是漫画书字少,一本书有时不到半小时就看完了,买了划不来。其余的书,只要儿子喜欢就买。
  当然,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往往与家长们的愿望很大程度上是合不上拍的。现在经常在网上和书上看到教育专家和学者为小学生和中学生开出的必读书目。许多家长就照着这些"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去给孩子们买书。还有的家长更厉害,要求孩子必须看作文书,买教辅书,而孩子们对这些书并不感兴趣。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和家长在不知道孩子兴趣的前提下,不要硬性给孩子开出书目,使孩子失去了阅读兴趣。"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有一次,我和儿子在书店看书,旁边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一个小女孩到书店买书。小女孩看到书店里有那么精美的好书,非常高兴,精挑细选了几本故事书和童话书。没想到年轻的妈妈看到了,气不打一处来,一把夺过小女孩手中的故事书,拉长着脸说:"就知道买这些书。看这些闲书有什么用,对你写作文又没有什么帮助。你怎么不去买几本作文书呀,也好学学别人怎么写作文呀。"结果,那小女孩兴致全无,一脸的无奈。不用说,家长把读书看成是考学,为了提高成绩。此时的小姑娘呢,她已视"读书"为一种负担。
  还有一次在书店,年轻的妈妈带了一个读一二年级的孩子来买课外书。看到孩子又去翻看《机器猫》、《虹猫蓝兔》等漫画书,妈妈气不打一处来,妈妈从书架上搬来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塞给孩子,对孩子说:"整天只知道看些没用的书,就不能看看这些书?"。这个妈妈的心太急了,她不知道从《机器猫》到《红楼梦》需要有个过渡,孩子是不可能一下子对那些名著产生兴趣的。
  三、给孩子建立阅读表,激励儿子多读书
  为了进一步激发儿子看书的兴趣,我专门为儿子设计了一张读书表,并为这张表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做个快乐的啃书虫。儿子每看完一本课外书,我都会让儿子把书名填在表上。每看完15本课外书,我们就会给儿子一点小小的奖励。然后是30本、45本、60本、80本、最后是100本,儿子每完成一个阶梯的小目标,都很高兴。当然精神方面的奖励更多,我经常当着亲朋好友的面,表扬儿子书看得多。每次有朋友到我家来玩,我都有意让他们欣赏儿子的那张阅读登记表。朋友们赞不绝口时,儿子心里更高兴了。
  我还对儿子说,哪天当你看完一百本书,我和妈妈一定要好好给你庆*,完成你一个大的心愿。在这个目标的激发下,儿子更喜欢看课外书了,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都会自觉地抽出20分钟或者半个小时看一会书。渐渐地,儿子读书的习惯养成了,到现在儿子已经看完100本书了,现在儿子渐渐开始对历史书感兴趣了,比如现在就在看《资治通鉴》、《三十六计》,最近在看大人的书《恰同学少年》。
  而且,最近这两周,儿子在书店看名著,我故意逗儿子,比如看《雾都孤儿》、《多立德医生的马戏团》、《列那狐的故事》、《会飞的教室》等书,看起来这本书有100多页,实际上因为字比较大,又有拼音,还有很多插图,所以实际上内容含量并不大,一本书标价10元,我就对儿子说:"你看书速度快,干脆就坐书店看得了,还能替老爸省钱。"儿子就真的坐在书店看,一本书半个小时就看完了,然后再看一本,这样坐在书店一个小时多一点,就看了两本,然后很高兴、很自豪地对我说:"老爸,我今天替你省了二十块钱呢!"。
  然后下个礼拜,又到书店来,再抓紧时间看几本,然后又会跟我说:"我又替你省了多少钱。"这样逼得儿子注意力高度集中,阅读的速度更快了!
  四、适时引导孩子阅读,让孩子读好书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读无用书,或者读有害的书,不如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好"舵手",要学会引导孩子们看有益的书。
  有一段时间,受同学影响,我的孩子也喜欢看各种各样的《漫画书》、《脑筋急转弯》和《冒险小虎队》系列。孩子们大多是眉飞色舞,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这类书,我并没有制止儿子不准看。我知道,越制止,可能孩子越会看。你不让他看,他可以背着你在学校看。我要做的有以下两点:
  一、跟孩子讲清看这些书不好的原因,教育孩子少看,最好不看。
  二、最应该做的,也是最应该花精力的,是积极引导儿子把看书的兴趣转移到好书上面来。
  例如:为了引导儿子看自然方面的书,我可动了不少脑筋。我利用晚上的时间,给儿子讲一两个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故事,如:"百慕大之谜"、"金字塔的故事"以及关于飞碟方面的许多奇闻。结果那一段时间,儿子对于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儿子保持这方面的兴趣,我还从音像店买来了《探索》这一套DVD碟,选择里面感兴趣的内容和儿子一起看,比如有关"航空母舰"方面的、"地震"方面的、"火山爆发"方面的……,还陪着孩子在网上看电影大片《百慕大三角》、《第三类接触》等等,陪着孩子一起了解飞碟、外星人的知识,就这样,儿子开始对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产生了兴趣。到了书店,就嚷嚷着要求买关于"宇宙天体"、"地理之谜"方面的书看。
  为了让儿子对历史方面的书籍感兴趣。我在书店精心挑选了一套少儿版的《中国历史》书(一套四本,刘兴诗主编),里面都是一些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每天晚上坐在床头,我都会给儿子讲上一两个历史故事。如:荆轲刺秦王、孟姜女哭长城、徐福出海、赵高指鹿为马、楚汉之争、鸿门宴等,孙膑与庞娟的故事(百担榆柴、围魏救赵、田岂塞马、马陵之战)、成也萧何、改也萧何……一边讲一边和儿子讨论。有时,我也会有意识地租一些历史题材方面的电影和儿子一起看,如:《破釜沉舟》(胡军主演)、《鸿门宴》(胡军主演)、《长征》(唐国强主演)、《大国崛起》等等。有时带儿子到外面旅游,看到名胜古迹,就适时地与儿子讲与当地名胜古迹有关的历史方面的故事,或者带儿子到博物馆参观历史方面的图片展览。就这样,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子渐渐喜欢看一点历史方面的书了,也开始关心历史了,看漫画书就渐渐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再这里,我想讲一个我引导孩子读《三国演义》的例子,给大家一点启发。
  进入一年二期,儿子还是喜欢读课外书,读书范围仍然是童话、神话、科普这一类书籍。范围过于狭窄,该引导孩子读点历史人物方面的书了。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有趣的名人故事,那么多有趣的典故,应该让儿子知道一些了。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就是一本很好的书。我抽空从书店买回了一本拼音版的《三国演义》,对儿子说:"儿子,《三国演义》可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故事写得相当好,你已经读完了《西游记》,现在应该可以读读这个了。"
  我把书一亮,儿子从我的手中抢过书,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为了怕儿子不喜欢看《三国演义》,我特意走了很多家书店,选了一本最适合儿子看的那个版本,心里以为儿子肯定喜欢看,可惜儿子捧着《三国演义》只读了不到10页就再也不想读了,任你怎么说这本书有趣,儿子就是不看,这本书就这样被束之高阁了。
  想想:也许是这本书前面几个章节不够精彩。一开始就影响了儿子的味觉了!何不从书里挑选出最精彩的章节当"鱼饵",先讲给儿子听听?等慢慢引起儿子的兴趣了,再让儿子去看这本书。
  新年过去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妻子、儿子一起逛商场,只见商场的大门上还贴着年画。我灵机一动,指着商场里的财神爷对儿子说:"你知道这个财神爷是谁吗?"
  "不知道。"儿子摇摇头说。
  我说:"这个财神爷就是关公呀,就是《三国演义》里的那个大英雄关羽关云长呀!因为他武*高强,为人忠义,为人讲义气,不贪财,所以老百姓都很佩服他、喜欢他,所以后来被老百姓看成神了。现在几乎每家商店里都供着他呀。"
  我们三人又逛了很多商店,儿子果然十分注意,还发现几乎每家商店都供奉着财神爷--关羽。
  当天晚上,我把儿子拉到身边,对儿子说:"关羽是很多人佩服的对象,今天、老爸给你讲个关羽的故事吧,说实话老爸也非常佩服关羽的。"
  接着,我给儿子讲起了关羽的第一个故事《温酒斩华雄》。我对儿子说:
  温酒斩华雄讲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在汜水关前,各路诸侯豪杰大战华雄未果,袁术恐先锋孙坚立下头*不发粮草,以至孙文台兵败汜水关,大将祖茂被华雄所斩,之后袁绍问谁人可斩了华雄,于是关羽主动请缨,但因为身份低微而受到袁术的耻笑,说:"一个小小的马弓手也敢口出狂言。"曹操觉得他是英雄,说:"此人长相非凡,旁人焉知其为马弓手?"于是递给关羽温酒一杯说:"将军且饮了此杯以壮胆气",关羽却道:"待我斩了华雄后再饮未迟!"于是拍刀上马顷刻提了华雄首级回营,此时酒且尚温!
  我特别注意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儿子听得非常入神。
  我问儿子:"还想听关羽的故事吗?"
  儿子说:"想。"
  我说:"那好,我就再讲一个吧。"
  "爸爸上一个月到河北许昌出差,那里有一个地方叫"灞陵桥",爸爸还特意到那里照相留影了。那个"灞陵桥"在历史上非常出名,因为那里发生了一段关羽和曹操的故事。这段故事叫"灞陵别曹"。"我接着说。
  于是,我从相册里翻出了自己在"灞陵桥"旁照的相片,又从网上下载了一张"灞陵别曹"跟儿子又讲起了"灞陵别曹"的故事。
  讲完后,儿子对关羽的敬佩之情又增加了几分。
  第二天晚上,我又为儿子讲了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第三天,又跟儿子讲了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这其间,儿子可是时刻也不忘要听关羽的故事。那个关羽已经像一块磁铁一样把儿子吸引主了。儿子已经深深地崇拜起关羽来了……
  一天晚上,我对儿子说:"关羽是很厉害,可是他特怕一个人,特佩服一个人,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儿子好奇地问:"他这么厉害,他还佩服谁呀?"
  "诸--葛--亮!"我说。
  接着,我把《三国演义》那本书拿出来,找到了里面关于诸葛亮的精彩故事,讲给儿子听。几天下来,我每天讲一个,分别讲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三气周瑜"等故事。儿子聚精会神地听完,又对诸葛亮佩服起来。
  有一天,我问儿子:"你说世界上有没有自己愿意挨别人打的人呀?"
  "会有这样的傻子吗?"。儿子歪着头笑着,一副死也不相信的样子!
  "有!有的人就愿意!而且别人打他越厉害,他还越高兴,这个人也是三国故事里的。"我故意压低声音,拉着怪调!
  哈哈!我感觉自己越来越会"吊"儿子的胃口了!吊得儿子的小脸通红,两眼发光呀!
  接着,我又跟儿子讲起了"周瑜打黄盖"的故事。然后以讲了"火烧赤壁"的故事。
  一段时间的铺垫,儿子已经对《三国演义》非常感兴趣了,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缠着我讲,我感到让儿子自己捧书看的时机到了!
  有一天,我故意装作十分难为情的样子对儿子说:"儿子,这样讲下去,什么时候才能讲完呀。爸爸还有很多事呢,干脆你自己先看吧,里面精彩故事多着呢。"
  "好吧!"
  儿子捧着《三国演义》看起来了!不用我再提醒了。不过一周的时间,小家伙居然就看完了书!
  一天,我看妻子在批改作业,看到有几条关于"三国"的歇后语。我受了点启发。
  下班回家后,我神秘地从身上掏出了一张纸,上面写了近二十多条成语和歇后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如:"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黄忠射箭--百发百中"、"刘皇叔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让儿子说说这些成语和歇后语跟三国有关的故事,儿子很有兴趣,说了一部分,然后我补充了一部分。
  就这样,儿子看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对三国故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还收获了有关"三国"的一些成语和歇后语。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家长满怀热情,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可孩子却没有热情。这时,我们做家长的就不能再逼着孩子去做了,我们所谓的这一教育也要马上叫"暂停"。我们得反思为什么会这样?比如:是不是因为孩子对我们所要求的事不感兴趣?还是因为我们实施的教育方式有误?还是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
  孩子不爱看《三国演义》了,如果还逼着他看的话,很可能就此败坏孩子读书的兴趣。孩子会把读课外书看成一种负担。如何我们能及时采取积极的方式,小心地呵护好孩子,科学地引领孩子,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1】  【2】  【3】  【4】  【5】  【6】  【7】

篇八:[关羽刮骨疗毒]2017小升初满分作文:打针记

  星期天的早晨,老爸幸灾乐祸地对赖在床上的我喊道:“小子哎,下周要打麻疹疫苗喽!”不就是想催我起床吗?何必一惊一乍地糊弄人,其实我已被老爸骗了N次。  谁知一到学校,小黑板上竟然真的张贴着周三打预防针的通知,这下我便有些发虚。那些胆小的女生纷纷尖叫起来,颜婧怡更是愁眉苦脸,不住地念叨着:“啊,这下可完蛋了!”《红楼梦》中说女人是水做的,果然不假,碰到点小事就要哭鼻子,咱大老爷们儿,不跟她们一般见识!谁知,“奴颜媚骨”的刘家辉“扑通”一声跪在了任顾阳面前,摆出一副哭腔:“任大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您大慈大悲,就替我挨一针吧!我请您去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我听了,轻蔑地一笑,心想:唉,堂堂男子汉,怎能怕打针这种小事呢?还对得起咱“大老爷们儿”的称号吗?  转眼就到了礼拜三,打针的时间到了。我的心头又浮上几缕愁云,舅妈上次送给我一个牙签粗的特大针头,医生该不会用那玩意儿打针吧!不等我细想,“白大褂”已经来了。大家连忙排队上楼,一股浓烈的药水味儿直往鼻孔里钻,我立马减了十二分的勇气。王老师又吩咐把门关上,我不禁想:这下可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惟有学学项羽的“破釜沉舟”了!容不得我胡思乱想,前面一个班已经打完了。医生招呼我们过去,心更是“怦怦”直跳,教室里安静极了,甚至连彼此的呼吸声都能感觉到!轮到排在我前面的“钉子超人”丁超了,他卷起袖子,大义凛然地走上前去,颇有些“为国捐躯”的味道。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手臂,针头扎了进去,丁超却一点反应也没有。  我做了一下深呼吸,竭力地让自己放松下来。恍惚中,恐怖的狞笑写在“白大褂”的脸上,仿佛在说:“哼哼,小子,你长得细皮嫩肉的,和唐僧差不多嘛!”我连忙嘀咕道:“医生大爷呀,您就高抬贵手,放我一马吧!”只听见医生温和地对我说:“小同学,没事的,只不过像被蚂蚁咬了一口似的。”我忙侧过头去,想着关羽“刮骨疗毒”的事儿,不断地为自己壮胆。“白大褂”先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我的手臂,一股清凉迎面扑来,我的心也悬到了嗓子眼儿上。针头“哧”一扎,我感觉一阵轻微刺痛,而后又是一阵清凉。回头一看,已经打完了,我连忙按住棉球。  回到教室,同学们有说有笑,朱琦抖了抖空着的衣袖,大喊:“吾乃杨过杨大侠是也!来者何人,还不下跪!”大家一听,都禁不住乐了,连平素一直严肃的我也不禁扑哧笑出了声。“快嘴”杨杰反驳道:“杨过断的是右臂,你左右不分哪!”朱琦又辩解道:“那我是过杨,总成了吧?”  所以说嘛,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我不怕打针!

篇九:[关羽刮骨疗毒]小考范文:打针记_1000字

  星期天的早晨,老爸幸灾乐祸地对赖在床上的我喊道:“小子哎,下周要打麻疹疫苗喽!”不就是想催我起床吗?何必一惊一乍地糊弄人,其实我已被老爸骗了N次。
  谁知一到学校,小黑板上竟然真的张贴着周三打预防针的通知,这下我便有些发虚。那些胆小的女生纷纷尖叫起来,颜婧怡更是愁眉苦脸,不住地念叨着:“啊,这下可完蛋了!”《红楼梦》中说女人是水做的,果然不假,碰到点小事就要哭鼻子,咱大老爷们儿,不跟她们一般见识!谁知,“奴颜媚骨”的刘家辉“扑通”一声跪在了任顾阳面前,摆出一副哭腔:“任大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您大慈大悲,就替我挨一针吧!我请您去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我听了,轻蔑地一笑,心想:唉,堂堂男子汉,怎能怕打针这种小事呢?还对得起咱“大老爷们儿”的称号吗?
  转眼就到了礼拜三,打针的时间到了。我的心头又浮上几缕愁云,舅妈上次送给我一个牙签粗的特大针头,医生该不会用那玩意儿打针吧!不等我细想,“白大褂”已经来了。大家连忙排队上楼,一股浓烈的药水味儿直往鼻孔里钻,我立马减了十二分的勇气。王老师又吩咐把门关上,我不禁想:这下可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惟有学学项羽的“破釜沉舟”了!容不得我胡思乱想,前面一个班已经打完了。医生招呼我们过去,心更是“怦怦”直跳,教室里安静极了,甚至连彼此的呼吸声都能感觉到!轮到排在我前面的“钉子超人”丁超了,他卷起袖子,大义凛然地走上前去,颇有些“为国捐躯”的味道。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手臂,针头扎了进去,丁超却一点反应也没有。
  我做了一下深呼吸,竭力地让自己放松下来。恍惚中,恐怖的狞笑写在“白大褂”的脸上,仿佛在说:“哼哼,小子,你长得细皮嫩肉的,和唐僧差不多嘛!”我连忙嘀咕道:“医生大爷呀,您就高抬贵手,放我一马吧!”只听见医生温和地对我说:“小同学,没事的,只不过像被蚂蚁咬了一口似的。”我忙侧过头去,想着关羽“刮骨疗毒”的事儿,不断地为自己壮胆。“白大褂”先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我的手臂,一股清凉迎面扑来,我的心也悬到了嗓子眼儿上。针头“哧”一扎,我感觉一阵轻微刺痛,而后又是一阵清凉。回头一看,已经打完了,我连忙按住棉球。
  回到教室,同学们有说有笑,朱琦抖了抖空着的衣袖,大喊:“吾乃杨过杨大侠是也!来者何人,还不下跪!”大家一听,都禁不住乐了,连平素一直严肃的我也不禁扑哧笑出了声。“快嘴”杨杰反驳道:“杨过断的是右臂,你左右不分哪!”朱琦又辩解道:“那我是过杨,总成了吧?”
  所以说嘛,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我不怕打针!
 

篇十:[关羽刮骨疗毒]《三国演义》读后感_2000字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着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对词中的英雄一词发生了疑问,书中讲到的人物骁勇善战,然而,群雄逐鹿于乱世之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书中写到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关羽、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
  有人说,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足智多谋,处事果断,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难见的一代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体现这一点。然而,我认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刘禅无能,根本扶不起来,孔明却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绑在了蜀国这辆毫无希望的战车上。
  还有人说,关羽是真正的英雄。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我倒觉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尽管书中说他大逆不道,奸诈多疑,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能者居上,为何偏偏姓刘的能当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变的名正言顺;他是军事家,不计前嫌,招贤纳士,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使敌我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是文学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当然喽,他太多疑,以至于刚愎自用。但功大于过,曹操无论在哪一方面都称得上英雄。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自古英雄,有胆略还需有情义。曹操在这一点上更值得称道,当初刘备在曹营,曹操已知刘备野心,若诛之,也无后来蜀魏之争,可是曹操并未加害于他,直至刘备逃走;曹操安抚关羽,对其厚待有加,与刘备之对关羽,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于后来关羽念旧日情分,放其一条生路。曹操不失为一条有情有义的汉子,虽说后来他也做了不少错事,但那是形势所迫,非彼亡便我死,何有顾他人之理?既有乱世争雄,便不免牺牲,历史上的事纠缠不清,也不可以怪罪于一人之上。至于后来曹操见到关羽头颅吓出病来,则更可以证明其非冷血之人,若是真冷酷无人性,区区一个关羽,又能奈其如何?
  那再看他人:孙权不过仰仗父兄基业,建功甚少;周瑜虽年少有为,但气度狭小,意气用事;关羽,太骄傲;张飞,勇有余而谋不足;吕布,一见利忘义之徒也……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六年级:阿狸和桃桃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lizhi/229717.html

上一篇:残歌4篇
下一篇:我的危险经历9篇

扩展阅读文章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