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优秀作文 > 作文素材 > 风尘叹5篇

风尘叹5篇

时间:2018-11-02 来源:作文素材 点击:

【www.xjwk.net--作文素材】

一:[风尘叹]清明人心自愁思_700字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题记
  今日,我们一家为了避开清明节的高峰期,来到安昌古镇祭祖扫墓。这一日天气晴好,艳阳高悬于天际,令人心情格外明媚。
  太奶奶的坟墓在一座山上,山中绿意盎然,树木的枝丫交错着,阳光从枝丫的缝隙中撒下斑斑驳驳的一片阴影。上山的路我已经十分熟悉,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每年清明,大人们便会带着我和表弟来安昌祭祖。
  不一会儿,我们便走到了山顶。我循着记忆,走到了太奶奶坟前。爷爷奶奶拿出装在保温盒里的饭菜,摆在碑前,饭菜飘散的香味令我不自觉咽了咽口水,深深吸了一口气。长辈们点起两根小小的火烛,火光在阳光中摇曳。我们按着长幼尊卑的顺序,依次拜过了祖先,默默然,在心中许下了自己的愿望。
  由于年代的久远,墓碑上的漆略有些脱落。爷爷接过坟亲递过来的朱红色油漆,仔细地把颜色重新描好,细细地端详了片刻,神情庄重而肃穆,仿佛在完成一件大事。我心中不禁有轻轻浅浅的感动浮动,不禁也变得虔诚。
  待坟前的火烛渐渐燃尽,我们才开始吃起饭菜来。表弟一脸得意地告诉我:“把吃完的青瓜梗扔到泥土里,会长出青瓜来哦!”我不禁“噗嗤”一声,自己小时候也说过同样的话呢。
  忽而感叹,岁月真的会带走很多东西,稚童时期的天真,少年时期的叛逆,以及长大以后,青年时期的锐气,成年时期的激情,直至一个人生命的终止,只能活在后代的回忆中,直到被遗忘。
  其实,死亡如出生、生病、老去一般是一件十分平凡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经历,我们大可不必避讳
  在有限的生命里,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清明节是一个寄托哀思的日子,也是一种仪式,祭奠死去的亲人,来表达自己的怀念的哀恸。清明人心自愁思,愿我们不要把亲人遗忘,因为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二:[风尘叹][少年作家杯B组]血脉情丝_800字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清明节又到了,那与我血脉相连的祖先们,我该到哪里追寻他们的足迹,阅览那些时光留下的篇章。
  每次往山上走时,我的心情总是格外复杂。那些杂草丛生的树林里,那墓穴里的祖先,我的身上,流着他们身上流过的血。岁月总是不饶人的,我来不及,听他们讲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战火延绵,硝烟将天空染成灰色,枪炮声淹没了鸟儿们的歌唱,祖先们的鲜血洒在祖国母亲的热土上。外婆与我讲述,祖先曾被抓去当了国民党的兵。杜甫所述“三别”悲剧,又在现代战争中上演。对日抗战八年,内战四年,祖先杳无音讯。战争是如此残酷,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相连的血脉,不知在何处。是已归黄土,还是终日颠沛流离?母亲拉着我去祭拜祖先,从外婆口中的念念有词里,我明白,祖先许多各葬异地,我们并不能一一寻到。那个年代,多少家庭支离破碎。我们只能希望,袅袅香烟搭乘轻风,飘到冥界,传达我们的哀思。
  烟雾缭绕间,我的思绪又向远方飘去。
  海峡两岸开通,我的祖先回来了。母亲见到了他,发鬓胡须都已经花白。一起去祭拜已逝亲人,他泣不成声。他随国军去了台湾,终日思念家乡,回乡的钱都是借的。他说,自己还要回台湾,他在那里建立了家庭。但是,这一回去,又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他去了,再也没有回来,子孙亦没了联系。那跳动的心脏中涌动的血脉,终究被阻隔。
  祖先的事,我知道的寥寥无几。时光滴水穿石,带着那些记忆远去了。经久的岁月,谁能留住呢?我只是很感伤,感伤祖先们命运多舛,亲情沉溺在无边的战火中。如今的我们是幸运的,即使社会纷繁复杂,我们的生活却没有当年那样的艰辛。
  三次叩首,哀思难述。我相信,祖先们已经在另一个世界重逢了。我会把这血脉传承下去,做一个勇敢中正的人。
  血脉情丝,永难割舍。
  辅导老师:张发军
    云南楚雄双柏县双柏一中高二:zhym1121(施韵钒)

三:[风尘叹]书籍,带给我快乐_700字


  捧一卷古籍,翻开细看,领略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往昔风采……
  ——题记
  书籍,乃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它教人知识、使人博学、给人启发。
  从头书中,我读懂了“地也,你不分好歹枉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所包含的窦娥的一片苦情;我读懂了“廉颇老矣,尚能饭矣”的赤热之心;我读懂了“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陆游的奋然。
  展望古今,看向未来。是书籍给了我精神的支撑,是书籍孕育了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戊戌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面对慈禧的威逼,破碎的山河,奴役的人民,他大义凛然道:“各国变法皆从流血开始,我乃泱泱之大国第一人。”便英勇走上铡刀,慈禧太后这一凶狠的手段,并非压迫了人民的思想,反而更使各地变法声音强烈。谭嗣同这种为国牺牲的精神在身后支撑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先前进。真可谓“一个人倒下了,成百上千的人又站起来了!”他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品质我们铭记在心中。
  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史实教会了我们正直,教会了我们“仰不愧于人,俯不怍于人”。
  再谈宋徽宗赵佶,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帝”,他本来不过一个王爷,风流倜傥,潇洒成性,整日乐得自在。可是,当皇上病危,他的野心在那一刻激起,被膨大,于是连夜进入皇城,夺权纂位,他成了名声大噪的宋徽宗。但是,他天生不具有统治才能,花大金修整了自己的宫殿,全国一片叹息声。劳命伤财的行为葬送了他自己也葬送了国家,1127年的一天,北宋灭亡,他和她的儿子也被迫流放。
  这一个又一个的史实也教会了我们克制自己的野心“鱼我所欲也吗,熊掌亦我所欲,然二者不可兼也。”
  书籍,带给我快乐。
 
    山西吕梁孝义市六中初一:张育颖

四:[风尘叹]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三册

  
  49.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0.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5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5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尔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53.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54.日月忽其不淹兮,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5.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
  56.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著明月

五:[风尘叹]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着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着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一、人物生平
  少能诗文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琬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仕途坎坷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
  陆游
  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
  朱宣咸中国画《陆游诗意图》
  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途中又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公元1189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名号由来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乙载:“陆游,字务观,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这则记载提出陆游名字来历之二说,不少专家在有关传记或传论中或从前一说,或从后一说。其实两说均难置信。
  秦观生于仁宗皇佑元年(1049),死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陆游父亲陆宰生于哲宗元佑三年(1088),死于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陆宰小秦观四十岁。秦观死时,陆宰不足十三岁。秦观到越州是神宗元丰二年(1079),其时陆宰尚未出生。陆游母亲的年龄估计与陆宰相去无几,跟秦观不可能有什么交往。“梦少游而生公”,纯属想象之词。前一说不能成立。
  所谓“公慕少游”,主要根据陆游八十二岁写的《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一诗。诗日:“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该诗只是表达诗人对秦观的敬仰之情而已。“正相同”三字,恰恰透露出陆游的名字不是自己“慕少游”而取的。后一说也不能成立。
  那么,陆游的名字从何而来呢?清人查慎行《得树楼杂钞》所记较为可信:“陆放翁名游,字务观,其义出于《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古代有“幼名,冠字”的制度,即幼小取名,二十岁左右定字。士大夫家庭往往强调名和字的内在联系,而且往往摘取古代典籍中的词语,取名定字。取名之时,实际上是定了字的。因此,名游,字务观,跟秦观的名观,字少游,只是偶然相合而已。至多也只能说明同源于《列子·仲尼篇》的那句话。跟“梦少游”“慕少游”而取名字,了然无涉。
  在陆游的诗中,有这样一首:“策策桐飘已半空,啼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zuowen/219198.html

上一篇:萝卜怎么种9篇
下一篇:负荆请罪课文9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