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优秀作文 > 作文素材 > 长满书的大树9篇

长满书的大树9篇

时间:2018-10-31 来源:作文素材 点击:

【www.xjwk.net--作文素材】

第一篇长满书的大树:长满书的大树_450字


  从前,在一个幽深的山谷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这里长着一棵参天大树,树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小画册、百科全书、字典、课本、漫画书,应有尽有。更神奇的是,这棵树能把污水、废水变成泉水,能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变成氧气,让周围的空气焕然一新。它能让周围的书重获新生,火焰怎么烧都烧不掉它,被砍也会立马复原。
  这棵大树为人们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有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因为家境贫穷,没钱上学,一个人跑到森林里哭了起来。突然,一本书砸中了他的头。“哇!这棵大树有这么多本书啊!我为何不在这里自学成才呢?”学生想。于是,学生爬上树干,摘下书籍,翻阅起来。后来,他天天来到树下读书,变成了一位知识渊博,像孔子那样伟大的教育家。他在大树下开办学堂,人们受到他的教导,一个个都变得知书达理,文质彬彬。在这个村庄生活,是那么安宁美好。
  可是好景不长,邻国的国王听说那里有这样一棵神奇的大树,就派人去把那棵树移到本国来。村民们极力阻止,可国王死活不听。村民们用自己的智慧打造出各式各样的武器来阻止。就这样,战争爆发了。大树看见人们为了它发动战争,伤心地流下了眼泪,不久就枯萎死去了。
 
    福建厦门思明区演武小学五年级:丁子安

第二篇长满书的大树:长满书的大树_100字


  在我的梦里
  总出现这样一个幻境
  有一棵树里
  总有五花八门的书籍
  音乐的引力
  旋律伴随着故事响起
  神话有魔力
  揭开那不平凡的传奇
  童话的魅影
  天使总在阳光下降临
  书真的很神奇
  引发我无限的美妙思虑
  长满书的大树
  我等待着你们发明
 
    福建福州罗源县凤山小学五年级:璃猫萌糖ovo

第三篇长满书的大树:《长满书的大树》读后感_9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长满书的大树》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他让我明白了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让我明白了,一本书对人的一身都很重要!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走遍天下书为侣》和《《魔毯》这两篇文章。
  今天,我就向大家讲讲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文章讲的是如果独自驾舟旅行,作者会带一本书为自己的伴侣,并说明了为什么作者会以书为侣,作者利用这篇文章,说了一本书对于一个人或世界的意义,号召人们刚开行动,开始读书!。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本文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这篇文章,对我启发非常大,你们也去看看吧!还有一篇叫做《魔毯》,这篇文章是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莎写的。魔毯主要叙述了有一些居住在偏僻角落中的人,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幻想,来了一些发明家,发明了很多东西,使这些人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了解和认识。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要更多的东西,一位哲学家告诉他们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但它却激起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懂得了,人应该要不断创新,这其中,都少不了书!《长满书的大树》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道理,它让我知道,人的一身都有一本对他很重要的书。像我,我读的第一本书是童话,叫做《格林童话》这本书让我对书有着不可言喻的情谊,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能这就是书的魔力吧。书让我成长,让我填饱我的脑子,它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让我有无限想象力;让我有位好老师;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书,我爱你!
  小时候我常想: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书呢?书到底是干嘛用的呢?为什么人要读书才有知识?为什么那些作家都能写出那么好的故事呢?现在,我一一找到了答案。世界上有书是因为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让人们明白许多道理,让人们有无限想象力,作家们都是小时候爱看书,知识一点点积累,才有一本好书的。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花朵,我们应该学习我们的长辈,向他们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是自己变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星!从现在起,我要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写出的作品每个孩子都喜欢!我爱这本书!大家也去读读吧!
 
    福建福州铜盘小学六年级:王梓宣

第四篇长满书的大树:观察日记—长胡须的树_500字


  每天,我上学、放学的路上都能看见几颗老榕树。远远望去像一把把撑开的绿色大伞,蓬蓬松松的,遮住了一大片天空。它们的树冠又圆又大,长满了绿色的小叶子。树冠和树干上还垂满了许多红棕色的细丝,看上去像唱戏老爷爷的“长胡子”。我心想:树怎么长胡须了呢?我便仔细观察起来。
  这些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又细又长,随风摆动,有的一排一排的从枝杈上垂下来,像是在晒挂面;有的绕着主干长,直到钻进了土里。再仔细一看,老榕树长的胡须,有粗有细。粗的是灰棕色的,细的是红棕色的,末端上还有些嫩黄色。它们摸上去都很粗糙,也很有韧性,我抓起一根试着去扯断,可费了好大力气才扯断了一根。
  再看看它的根,盘根错节的,向四面蔓延,纠缠在一起,像许多条大蟒蛇扭在一起似的。远远望去,那被粗细不均的“胡须”缠绕着的老榕树像童话故事里的干瘪又扭曲变形的古怪老头,站在那里,让我不时地打起了冷颤。
  回到家,我查了查书才明白:原来,悬在空中的是气根,用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长进土里的是支柱根,用来支撑巨大的树冠,这样,树枝才能不停地向四面扩展。
  榕树的生命力很顽强,就算是种子落在其它的树上,气根也可以帮助它生长。
  榕树的精神让我明白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于去面对,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
 
    三年级:雷颜甄

第五篇长满书的大树:《为妈妈》读后感_1200字


  从小到大,我就读过许许多多的好书。妈妈为了让我提高写作水平,就把我的房间变成了一头挂满了书的五彩缤纷的“大树”。大树长满了叶子,有红叶子、绿叶子、白叶子……
  有一次,我在树下玩耍,突然头顶上飘落下一片红夹白色儿的叶子顿时感到非常的奇怪,怎么会有那么会有这样的叶子呢?我感到不可思议。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这片叶子,霎那间,叶子上出现了……“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名叫邵帅,那一天,他妈妈感觉不舒服,就决定到北京市的医院去体检,在邵帅妈妈去北京的第三天,不幸的事情就发生了。邵帅收到了从医院寄来的信——白血病情通知书。这信让邵帅和他奶奶心惊肉跳;不仅让邵帅那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当天邵帅奶奶还为此晕倒在床呢?当邵帅奶奶醒来后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到北京去看望邵帅的妈妈,可是又想到邵帅还读着书、又还小,不能让那么小的孩子自己一个人生活。顿时犹豫了”。看到这,我觉得我们现在生活在那么好的环境中,那么温暖的怀抱中应该好好学习才对!感叹后我又接着看了下去。“就这样,奶奶留在了邵帅身边。邵帅会每天给妈妈病房里的电话打上两次,才能放心。
  邵帅在一次和医生通完电话后整整一个上午都像木头人一样坐在那里发呆。“难道发生了什么事吗?我已经心急如焚了奶奶”。奶奶问邵帅:“咋地啦,是不是医院那边出什么事啦?”邵帅站起来无精打采告诉奶奶,说他自己要退学,去北京照顾妈妈,妈妈的病情已经恶化了,他不想无动于衷。不管奶奶和妈妈怎样劝告他都没有用,邵帅已经下定决心了。
  在第二天早上邵帅和奶奶在着火车就来到了北京,在离医院最近的农村里租了一间小房子住了下来。邵帅每天都要很早起来为妈妈和奶奶做饭吃。”看着邵帅那做饭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自己也和邵帅差不多大呀,都还不会做饭,真丢脸呀!“接着,邵帅要从小房子那转三次公交车才能到达医院,每次到医院后都要等上半个小时才到探视时间。邵帅可是没有停歇过的——早上公鸡还没鸣就起来做饭;辛辛苦苦挤公交车到医院;又要每天给妈妈擦身;就这几件事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换做我呀,早就溜之大吉了。过了几天妈妈的病情有继续恶化。医生告诉邵帅和他奶奶:“现在病人的情况很不稳定,必须要有和她对应的骨髓,我们才能给她做骨髓移植。现在我们医院的骨髓很缺,所以……”医生花还没有说完邵帅就毅然决然的说:“医生,我愿意把我的骨髓捐出来给我妈妈,行吗?”医生听了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的回答惊颤了。便回答他:“行是行,但是,你真的决定了吗?”“嗯!”一个坚决的回答让医生不得不答应。看到这我又停顿了:邵帅还那么小他能沉承受的住吗?真为他感到担心呀。
  之后,邵帅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知道后大发雷霆,骂邵帅不知道生命的宝贵和自己有多么的担心。可听了医生的话就改变了主意,医生说骨髓移植对生命没有危险的。这下,邵帅妈妈才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手术结束了,醒来的妈妈和邵帅都赶紧走向对方的病房,看到双方之后拥抱在一起,嚎啕大哭了起来。就这样树叶合了起来,结束了。顿时我也哭了起来,我为她们之间的那种“爱”,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感动了。看完之后我感受到邵帅为了自己的妈妈付出了多中的多呀!我们也该为自己的妈妈付出些什么。
 
    广东韶关始兴县始兴县墨江中学初二:陈静

第六篇长满书的大树:佳作赏析《林海》(一)


  今天讲老舍的《林海》。
  林海(老舍)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看也看不完,看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啊!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的酒厂酿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常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及至看到了林场,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载。我们不仅取宝,也做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够万古常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增添了新的景色,增添了愉快的劳动歌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我们先来分析本文的结构。我们讲过,作文要结构严谨,就要按着“全文头身脚,段落帽衣鞋”的要求来写。名家的名作——大作文,讲的是小道理。本文的结构是非常严谨的。
  先来看“头”——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
  全文的“身子”是以几个对称段的形式展开的。对称段写的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帽子”来看到:第一个对称段写的是大兴安岭的“岭”;第二个对称段写的是大兴安岭的绿;第三个对称段写的是大兴安岭的落叶松;第四个对称段写的是大兴安岭的小河与野花;第五个对称段写的是大兴安岭的情;最后的结尾——“脚”写的是大兴安岭的意。
  分析了本文的结构,我们还要强调几点:第一,写作、阅读、分析是一回事。分析的过程,就是去发现“头身脚、帽衣鞋”的过程。分析了结构,就等于掌握了文章的主线。为什么有一些孩子通过对文章“头身脚、帽衣鞋”的分析,背课文也快了许多?原因就在于把握了主线,了解了主干。了解主线、主干也是快速阅读的一个法门。比如,我们现在就简单地概括一下:本文写的是大兴安岭,通过对大兴安岭的“岭”、大兴安岭的岭色、森林、还有小河、野花的描写,写出了大兴安岭的美。同时也从大兴安岭的林木所用,写出了“兴安岭”的内在含意。像这样,在了解文章结构基础上的概括才有意义。这样的概括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框架,掌握主旨。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们通过对本文的“身子”——对称段的分析,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对称其实也是顺序,是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相到用的顺序。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里就讲,对称是结构,是顺序,是思维,是角度。从结构上讲,是对称的段;从顺序上讲,是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相到用;从思维上来讲,就是一个归纳的推理。
  我们知道推理有两个:一个叫归纳推理,一个叫演绎推理。由几个现象得出一个结论叫归纳。比如:桌上了放着苹果、葡萄、梨、桔子,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桌子上放着水果。所谓的演绎推理,就是从一个结论去得出很多的现象——是归纳的反面。比如,我们说今天来听课的都是妈妈,有北京的妈妈、湖南的妈妈、深圳的妈妈、上海的妈妈。所谓的对称,也是角度,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写同一个东西。在本文中同一样东西就是“大兴安岭”,但作者分别用了岭、岭色、森林,小河与花,还有树木的功用,等几个方面来写,这样就把兴安岭写得厚重、丰实。不管怎么讲,对称也好,顺序也好,逻辑也好,角度也好,都是同一个东西。用对称的说法,孩子会更加容易理解与掌握。
  刚才有妈妈讲本文没有开门见山,看来大家还是容易被形式所骗。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要只看形式。一般而言,作文的题目就是作文的主题。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是大兴安岭。本文的开头第一句就是: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怎么能说没有开门见山呢?我们跟孩子讲,开门见山要看题目,这是一个一般的规律。正如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里讲到的“头”一样,这个“头”不只是开头的“头”,还是头脑的“头”,是主题,是纲领,是核心。所以我们就要求大家写文章时,开头要开门见山、开卷有益、开宗明义,要更深入地、透彻地去理解开门见山。当然,在孩子还不能理解什么是主题,什么是纲领,什么是核心的时候,我们不妨让他“天天上当”。告诉他,看看题目,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要说孩了听得懂的话,说孩子能理解的道理。
  下面,我们来看文章的“头”——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
  在这个“头”里,我们要讲几点:
  第一,为什么作者讲“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可以说作者是通过“大兴安岭”这个名字来契入主题,直达核心的,是有其独特的视角的。前面,我们也从结构上分析了文章的脉络,那么,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去理解这个脉络。“大兴安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在本文中,作者就是从这四个字契入的——一是大,讲的就是大兴安岭的开阔博大,既有地域上的博大,也有一种付出而不计回报的博大;二是兴,草木之盛谓之兴,物产之多谓之兴;三是安,因为地域博大、草木物产之盛为经济发展付出而不计,才有了兴——地之兴、物之兴、国之兴。第四是岭,高而厚,谓之岭;壮而雄,谓之岭。作者通过画一样的文字,从理上为我们解读了“大兴安岭”这四个字。所以我们讲作者扣题很紧、契入很深。
  第二,我们来看一下对称的句:
  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这是一个对称句。我们作一个简化:脚踩松针,手摸古木。这样看对称就明显了。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里讲过,对称不是对联,不是对仗,不必过分的讲究工整,就是这个意思。但我们结合前面讲的:对称,是思维,是角度,是顺序。原则来讲,作者通过脚踩、手摸这两个方面,得出一个感情的结论——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
  第三,本文的开头也是一个“写黑以白”的技法,只是不太明显罢了。第一句话: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写黑以白,写冷以热,写大兴安岭以非大兴安岭,写真实的大兴安岭之前先写一个非真实的、反面的、认识上有误区的大兴安岭。比如,在《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里讲过一篇例文——《向海洋》。我们来看一下《向海洋》的开头:
  我的岗位是在高原上,我的心却向着海洋。
  自己默默地问:再来怕要病了吧,怎样这样厉害地想念着海呢?很不应当的简直有些忧郁了。
  山谷里一阵风来,它打着矮树,吹着荒草,听来像海水摸上了散满蚌壳的沙滩,又冲激着泊在岸边捕鱼人的渔船。
  山下荡着石子流的河水,声音也像“万年山”上听海水在低啸;河边大道上那滴咚滴咚响的不是驼铃,倒像是往返的小汽艇在接送哪只旗舰上的海军了。
  夜深时,山上山下的灯火闪着亮,土山便幻成了海岛;山上的灯火是街市,山下的是停泊的大小船只。牧羊人一声悠远的

第七篇长满书的大树:佳作赏析《林海》(四)


  讲课前,我们先花一点时间来回答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有朋友讲,作文要“重积累、轻技法”。这个说法不能说不对,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问题要看在什么样的阶段。我们在讲课中也提到过,要想让作文真正地得到提升,还要师从于名家名作,要从名家经典中去汲取营养。但关键是要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学会了看书的前提下。
  刚才有妈妈问,该推荐什么书给孩子看。我们的观点是:在孩子还没有入门前,也就是在孩子的作文观还没有建立之前,要先把孩子语文书上的课文搞透。在“重积累、轻技法”之前应怎么办?要先建立正确的作文观。什么是正确的作文观?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回答,就举个例子:一个人要想把车开好,根本的东西是用公里数来说话,这就是刚才讲的积累。没有积累、没有一定的公里数,就开车上高速,那是很危险的。但是在积累公里数之前,我们要做什么?要上驾校,从点火、挂档、松手刹学起;要从起步、停车学起。没有这一定技法就上路积累,那是不靠谱的。
  我们再回到写作上来讲,孩子们九年义务教育,九年十八本语文书,还看了很多的课外书,长了很多的见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能写出一手漂亮作文的孩子并不多。那就说明:一味地强调积累,是有片面性的。就如我们学开车一样,没有一定之规、一定之法,没有学会起步、停车、坡起、倒退就上路,那是危险的。所以,积累与方法,方法与积累,是有次第的,也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在决定积累与技法哪个为主之前,需要为孩子的作文进行一下诊断,看看他作文中的问题在哪里。写不出?写得空?写得乱?写得不生动?诊断出问题在哪里,我们才好对症下药。关于这一块,我专门写了一篇博文——《作文该不该有招》,大家可以去我的博客看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再讲一些例子:去年八月份到十月份,我们集中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结合《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对群里将近一百位妈妈的孩子的作文进行了讲评。通过对照书本进行实战,很多孩子不仅写作水平提高很快,对课文的分析能力、背诵速度也都提高很快。我们还要说的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可以说孩子没什么“积累”,但是通过对“技法”的掌握,写作的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这本身就说明:写作,光强调积累是偏面的。近段时间讲的名家名作,都是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范文,我们既是在讲作文的技法,也在讲知识的积累。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
  我们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有些妈妈问,如何写人物?如何写记叙文?怎么把说明文写好?还有的妈妈讲,孩子一年级了,看图作文怎么写?概括地来讲,这些问题是:作文要不要分文体来进行学习?作文要不要分年级来进行学习?这些问题,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回答。我们的观点是:作文的学习不分文体,不分年级。为什么这样讲?还是举例子:一个人学画画,要从哪里入手?要从临摹入手。比如,美术专业的学生就要对着石膏像临摹,一临就是好几年。比如,一个人学习书法,要对着名家的字贴临摹,特别是正楷,一临就是数十年。这是学美术、学书法的根本。如果在学习的时候再分个类,一会学一下国画,一会学一下漫画,一会学一下水粉,那就学乱了,没有功夫了。学习书法也是同理,如果我们不先把正楷写好,而是一会练行书,一会练草书,一会练颜体,一会练柳体,最后必无所成。所以,写作文要抓住本质,明白核心,这就是一个作文观。
  什么是作文观?还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我们看到的高楼大厦,几无相同,但其内在的东西是一样的。这个一样的东西是什么?是结构。如果把结构看成是条条框框,那说明我们还没有从本质上认识“文章”两字。什么叫文章?这个问题我们讲过,文即是文采、文饰;章就是结构,是章法,是条理。
  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里讲过:作文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换句话来讲,文章的“文”是形象思维,对于同一件事物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文章的“章”,是逻辑思维,是用套路、条理、推理、思路来构建的。文章的“章”,就像是高楼大厦的主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而文章的“文”则像是高楼大厦的装修。钢筋混凝土是共性,而装修则是个性。在有章法的基础上,去灵活地表现。灵活自由表现的前提,是要依据一定的规律,这是“文章”的意思。
  所以,我们在学习作文的时候,要先放下所谓的漫画、油画、国画,放下所谓的草书、篆书、隶书、行书,从共性的地方入手,从本质的、核心的、根源上的东西入手。打好基础,再来装修,再讲自由创作、天性的发挥,才会更有意义。否则,一上来就信马由缰、法无定法,那是要吃亏的。
  其实大家提的问题,不管是在博客里还是在书里,都有详细的回答。我们现在就回到正文上来,今天还是讲老舍的《林海》。先来看一下全文:
  林海(老舍)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看也看不完,看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啊!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的酒厂酿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常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及至看到了林场,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载。我们不仅取宝,也做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够万古常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增添了新的景色,增添了愉快的劳动歌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还是先来回顾一下本文的结构。本文的主题是写大兴安岭,在盖“大兴安岭”这座楼时,是用的什么结构呢?一是写岭;二是写岭色;三是写林;四是写水与花;五是写林的用处。换句话来讲,作者在写大兴安岭的时候,是按照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粗到细、从高远处到低矮处的顺序来写的。比如我们看一座山,先看到的是山的轮廓——就是本文的岭;其次是看到山的颜色,就是本文中的林海中的绿;再次是看到这座山的树,也就是本文中的“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第四是看到这座山里的河水与野花,是由粗到细、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高远到近低处来写的。
  我们曾经多次引用过一首唐诗: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画意】通过对山、鸟、径、人的构画,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反衬出渔翁顽强不屈、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高与低:高——空中的飞鸟;低——地上的人迹。
  远与近: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多与少:多——千山与万径;少——孤舟与独钓。
  无与有:无——鸟飞绝、人踪灭;有——孤舟蓑笠翁。
  实与虚:实——孤舟蓑笠翁;虚——独钓寒江雪。
  黑与白:黑——蓑笠翁;白——寒江雪。
  在本诗中,也是按照高与低、远与近、多与少、有与无等这样的一个顺序与次第来写的。这首诗与本文有着共同的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还可以再举个例子: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画意】:作者通过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等山行所见,通过远近、艳淡、虚实的巧妙构画,将一份闲散安逸的情怀融于画中。
  远与深:远——寒山远上。深——白云生处。冷与暖:冷——寒山石径斜;暖——生处有人家。
  动与静:静——寒山、石径;动——白云、人家。
  远与近:远——石径,人家;近——枫林、霜叶。
  浓艳与清淡:清淡——寒山、白云;浓艳——枫林、霜叶。
  无论怎么讲,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粗到细,都体现了对称的思想。这个对称的思想,也体现出了顺序、次第、结构、逻辑。如果要谈积累的话,那就先把这些东西基本搞清,再来积累,那就收获良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中的关键词不在“万卷”,而在于“破”。如果没有一个破门而入的破,只是走马观花地看,那看千本书、万本书,也是入不了门、得不了趣的。
  今天,我们要讲第三个对称段: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我们讲过:写作文“全文没有头,拉出去斩首;段落不戴帽,送你当被告”。意思是说,作文的“头”与段落的“帽”非常重要。本段的“帽子”是什么?——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我们了解了“帽”的内涵,就可以在阅读中一下子明白,这一段写的是落叶松,这是本段的主题。这样阅读,不就是得功夫了吗?
  本段是以两个对称句来展示的。一个是: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一个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对称,是文章表达的主干。我们还要讲这一段与上一个对称段用的是同一个技法,叫移花接木、张冠李“代”。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第二个对称段中关于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技法: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这个技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先喻后借,先把“林”比作“海”,然后就在“海”上做文章。比如,我们讲的一篇小朋友写的作文:(草地)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铺在花园里。春风吹过,绿地毯快乐地一起一伏,轻步起舞,好像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先是把“草地”比喻为“地毯”,然后借用这个“地毯”当成“草地”。
  我们再举个通俗的例子,写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平时很温柔,但她一生起气来,就跟一只老虎一样。先喻后借,把“妈妈”比成“老虎”,然后就在“老虎”上面做文章,一路借下去:我的妈妈平时很温柔,但她一生起气来,就跟一只老虎一样。她即便不骂我,瞪下虎眼,也会让我屁滚尿流;她即便不打我,举举虎爪,也会让我全身发抖。
  在本段中,作者把落叶松先喻为海洋,然后一路借下去,把“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借成海浪。同样,再用一个对称句,把“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也借成海浪。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借代的技法,怎么会担心孩子写不出东西?怎么会担心孩子写出来的东西不生动呢?我们再来看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运用借代的技法写出来的作文:
  可爱的小妹妹
  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前几天刚刚两周岁。
  她的眼睛黑溜溜的,像一对黑色的珍珠一样;鼻子小小的,但是很灵敏;嘴巴红红的,看起来像红色的樱桃一样。
  她的耳朵也很灵,即便在很远的地方,但是只要电话铃一响,她就第一个冲到电话机旁边,拿起话筒,说:“阿姨,我是冉冉,你吃过了吗?”没等对方说一个字,就“啪”地一下挂了电话
  她的四肢肉嘟嘟、白胖胖的,像外婆刚买回来的藕节一样。
  她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跑和跳,有时还会连蹦带跳呢!每当我去上学的时候,她总是到门口来送我,一边挥手一边说“姐姐,再见,早点回来哦!”等我回来的时候,她也总是到门口来接我,给我开门,并说:“姐姐,你回来了!”
  你们说,我的妹妹活泼吗?可爱吗?你们羡慕我有一个这样的妹妹吗?
  再来看一下运用借代技法,写出来的修改文:
  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前几天刚刚两周岁。
  她的眼睛黑溜溜的,像一对黑色的珍珠一样;鼻子小小的,但是很灵敏;嘴巴红红的,看起来像红色的樱桃一样;最特别的是她的四肢肉嘟嘟、白胖胖的,像外婆刚买回来的藕节一样。
  “小藕节”可淘气了。家里的电话铃一响,她就第一个冲到电话机旁边,拿起话筒,说:“阿姨,我是冉冉,你吃过了吗?”没等对方说一个字,就“啪”地一下挂了电话!还有一次,妹妹看到我在写作业,不知她从哪里拿了画笔,冷不丁地在我本子上画几道,气得我直跺脚!事后,她又会边说“对不起”,边在我脸上“小鸡啄米”,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啊。
  “小藕节”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跑和跳,有时还会连蹦带跳呢!每当我去上学的时候,她总是跑着来送我,挥舞着胖嘟嘟的“小藕节”说:“姐姐,再见!早点回来哦!”等我回来的时候,“小藕节”也总是高兴得又蹦又跳地来接我,给我开门,并说:“姐姐,你回来了!”那个样子,会让我想起小哪吒踩着风火轮,急速飞奔的样子。
  你们说,我的妹妹活泼吗?可爱吗?你们羡慕我有一个这样的妹妹吗?
  在本文中,先是把自己的妹妹喻作“小藕节”,然后就用这个“小藕节”一路借下去,代自己的妹妹,这样写,文章的结构没有作多大的改动,却生动得趣了许多。

第八篇长满书的大树:[开学征文]开学了_700字

  一个快乐又难忘地暑假结束了,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
  来到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花草树木。花儿们红的像火,白的像雪……多姿多彩。小草们也不甘落后,用足了力气,从地里钻出头来,它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飞速地生长着。一棵棵大树的树枝上长满了叶子,有的还结出了一朵朵花儿,看上去美极了。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
  欣赏完了美丽的花草树木,我来到了教室。一进去,就发现教室依然是那么地干净、明亮,我快步向我的座位走去。坐到座位上,我就发现桌上有好几本新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阅读空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语文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我打开书,翻到第一课,看着看着就入迷了,感觉自己仿佛就是书里的小主角。我还把其它的书也看了看。这时,我耳边响起了音乐声:出早操了!
  听到音乐响起,我们以高到矮地队形排出了整齐的队伍,大步的向操场走去。到了操场,我们先是踏了一会儿步,然后校长跟我们说要注意安全,不要追逐打闹;不要陌生人的东西,要勇敢地拒绝;放学后不跟陌生人走……掌声雷动。校长说完后,我们就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到教室这个时候已经是下课了。
  “叮铃铃”上课了。这节是语文课,老师教完我们做笔记,又跟我们说了些关于新学期要做的:上课要坐端正,语文本要买5本,钢笔水要买一瓶放在家里,作文书要买2本等。“叮铃铃”下课了。语文老师走后,我们的班主任也来跟我们说了些事:中午要带抹布,开学第一天要给老师们留个好印象等。我还发现,到了四年级,课程表变了,老师也换人了。
  我还记得,爸爸妈妈送我上学的时候跟我说,我已经四年级了,长大了,有些事自己能做就自己做。我想:是啊!我也四年级了,不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年级:鲍锡宏

第九篇长满书的大树:[暑假生活]我的愿望树_1000字

  我有一棵愿望树,书上长满了各种颜色的果实——“愿望果”。每颗愿望果都代表着我不同的愿望。
  看呀!这里有一颗绿色的愿望果,代表着我的愿望:现在小学生的视力大幅下降,我希望能有一间护眼的教室。这间教室所用的油漆是护眼的绿色,还会散发出一抹淡淡的清香。刚刚上完课后的同学们满脸尽是疲惫之色,闻着这股清香,看着满屋的绿色,顿时觉得心旷神怡,课后的疲惫一扫而空。教室里也有用来上课的电脑,有一个很大的屏幕,但它的屏幕不但不会伤眼,还能够护眼。甚至能矫正视力,让同学们远离近视。课桌也不同,有一道无形的光墙会抵住同学们的头,让头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一尺以上。还有一个小按钮,这个按钮位于桌子的边缘,同学们做题时只要碰到这个按钮,它就会伸出一个拳头,隔开同学们的胸口和桌子。
  接下来这个愿望果是蓝色的。现在环境污染太严重了,天空不再蔚蓝,大海不再波光粼粼,我希望每个街角都能有一台空气净化器。这种净化器不用电,也不用太阳能来发动,是通过吸入二氧化碳来作为动力运行的。吸入的二氧化碳去哪儿了呢?它们被净化成了新鲜的空气了,这样一来大家闻到的全都是新鲜的氧气了。别以为净化器就这一种功能,它还能四处行驶,吸收人们随手丢弃的果皮纸屑,并净化成氧气,这可帮了环卫工人们的大忙了。如果真有这种净化器的话,我希望每个街角甚至每个人的家里都能有一台。到那时,蔚蓝的天空回来了,波光粼粼的大海也回来了。
  还有一个黑色的愿望果,这个愿望果会有毒吗?会不会危害地球?当然不会了。我希望有一种马路能净化汽车排出的尾气。这种马路是会变色的,没有净化时是白色的,慢慢净化的尾气多了,就变成黑色或棕色的了。你还不知道它的用处吧?其实这是一种能把汽车排放的尾气转化成汽油的”气化油“马路。马路上,车水马龙,会排放出很多的尾气,弄得马路上烟尘滚滚,而且汽车尾气是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而”气化油“马路则能吸收这种气体,净化为汽车所用的汽油,囤积在那马路下,一旦装满了,就会变成黑色或棕色的。这时工人们就可以从油井里抽出汽油,节约了资源:而且抽出的这种汽油经过马路的净化加工,汽车使用后排出的尾气就没有毒了,成了新鲜的空气。
  我的愿望树上果实累累,每一颗都代表着我美好的愿望。现在愿望树上又长出了一颗七彩愿望果了,它代表的愿望是:我希望所有的愿望都可以实现,都可以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六年级:邓咏琳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zuowen/215538.html

上一篇:杨谅2篇
下一篇:周记初三8篇

扩展阅读文章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