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优秀作文 > 作文素材 > 登泰山记9篇

登泰山记9篇

时间:2018-10-28 来源:作文素材 点击:

【www.xjwk.net--作文素材】

一:[登泰山记]《登泰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也。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

二:[登泰山记]文言文中”然“字的用法


拼音:rán

部首:灬部首

笔画:4

总笔画:12

笔顺:撇折捺捺横撇捺捺捺捺捺捺

【详细释义】

rán

①燃烧。后来写作“燃”。贾谊《陈政事疏》:“火未及然,因谓之安。”

②这样;那样。《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

③是的;对的。《齐桓晋文之事》:“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又】认为……对的。《促织》:“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

④用在形容或副词后,表状态,可译为“……的样子”、“地”,也可不译。《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石钟山记》:“森然欲搏人。”《兰亭集序》:“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⑤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后,与前面的动词“如”、“若”、“犹”等呼应,表示“(像)……一样”。《登泰山记》:“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茶声然。”

⑥然而;但是。《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三:[登泰山记]关于新年的作文:新年登泰山记_750字


  泰山,五岳之首,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2月2日,正月初八,我、爸爸还有弟弟一起,赶到了遥远的山东泰安登泰山。
  我们早上9:00从山脚开始登山,走过一天门、红门宫,进入了一片苍翠的世界,两边都是浓荫蔽日的松柏林,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走着走着,看见前面的石壁上刻着又大又红的“虫二”两字,我感到很奇怪,这代表着什么呢?这时刚好有一位导游走过来,我们仔细听着她的讲解。她说,这“虫二”两字是一个谜,谜底是“风月无边”,盛赞了泰山的自然风景之美。这繁体字“?”呢,想必大家也知道。
  踏过2500多个台阶,我们终于在中午12:00多,爬上了中天门,这个地方大概是泰山的半山腰了。在这儿吃过午饭后,便又匆匆上路了。
  走在路上,总能在旁边看到许多石头上的摩崖石刻,而且这些石刻大都是在颂赞泰山。翻阅资料后,我知道了其中的大致缘由,原来历代帝王都把泰山作为国家神权的象征,每逢登基庆典,就来泰山“封禅”、“祭告”并刻石记功。封禅就是帝王到泰山祭祀,而且这封禅就像国家庆典,举办的特别隆重,据说以前已有72位帝王封禅过泰山。神奇的泰山,还引来了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所以在这神奇的泰山上留下了许多碑文、石刻。
  老早听说过,这泰山的十八盘特别陡、特别险,许多人都惧怕爬十八盘。走到这儿,发现果真如此,抬头望去,都是弯弯曲曲的石阶路,直上云霄,一眼望不到头,真的要累死了。迈不完的石阶路,真是又累又慢,又走了三千多个台阶,千辛万苦地才爬上了南天门。南天门上去有一条街道,名叫“天街”,难道我们已来到了天庭上?我们也“成仙”了?!往远处望去,我们已经和白云平行了。
  最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玉皇顶,登上了泰山绝顶!我们成功了!忘了告诉你,泰山海拔1545米,自古被称为“五岳独尊”的“天下第一名山”,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一座神山啊!

四:[登泰山记]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9)乘


  9、乘
  读音一:chéng
  ①驾,坐,
  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赤壁之战》
  译文:坐牛车,吏卒跟随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驾,坐)《石钟山记》
  译文: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②升,登
  乘鄂渚而反顾兮,唉秋冬之绪风(登上)《涉江》
  译文: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
  ③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凭借)《过秦论》
  译文: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仗)《宋书o宗悫传》
  译文:希望能驾御长风踏破万里波涛
  ④冒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登泰山记》
  译文: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到达泰安。
  读音二:shèng
  ①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陈涉世家》
  译文:等到了陈,有战车六七百辆。
  超乘者三百乘(辆)《肴之战》
  译文: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译文:得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
  ②佛教的教派或教法
  大乘佛教
  ③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后称史书为“史乘”
  晋之《乘》,楚之《

五:[登泰山记]高中语文第二册文学常识汇总


  小编导语:关于文学常识,你有没有自己总结过文学常识呢?关于初唐四杰,关于唐宋八大家,你都知道各代表着是什么吗?小编特别为你整理了关于高中语文第二册的文学常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
  钱钟书(1910

六:[登泰山记]2009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高考前夕文学常识的复习关键在于抓好线索,形成“文学常识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线索,看看这棵大树。本复习纲要重在提供线索,请同学们根据重点提示进行信息补充。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1)诗歌——《诗经》与《楚辞》
  《诗经》:“诗三百”,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六义”。与《书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楚辞》:收录屈原等人的作品,“楚辞体”又名“骚体”。代表作《离骚》,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2)散文——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论语》(后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专集,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历史散文:《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左传》(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国语》(第一部国别体)、《战国策》(《国策》)等。
  2.汉代作家作品
  (1)赋文——贾谊的《过秦论》
  (2)史书——《史记》(开纪传体之先河,“二十四史”“前四史”)和《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1)诗歌——“三曹”、陶渊明(东晋,第一位田园诗人)和乐府诗双璧
  (2)史书——《三国志》(西晋陈寿)和《后汉书》(南朝范晔)
  (3)文学理论——《文心雕龙》(刘勰,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4)小说——《世说新语》(刘义庆,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
  4.唐代作家作品
  (1)散文——古文运动(“韩柳”)、刘禹锡(字梦得,《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
  (2)诗歌——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阶段
  初唐:“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盛唐:两个流派(“王孟”为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苏轼赞王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杜甫组诗“三吏”、“三别”),另有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
  中唐: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稹和白居易“元白”,白居易“叙事诗双璧”(《长恨歌》和《琵琶行》)
  晚唐:“小李杜”(杜牧《樊川文集》)。
  5.宋代作家作品
  (1)散文——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六一诗话》,“三苏”中苏洵《六国论》)、范仲淹和沈括(《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2)词——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北宋有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乐章集》)、欧阳修、秦观,南宋有李清照(易安居士,《漱玉词》)和姜夔。
  豪放派:北宋有苏轼(开豪放一派)、范仲淹,南宋有辛弃疾(号稼轩,《稼轩长短句》)、陆游和文天祥。
  (3)史书——司马光(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6.元明清作家作品
  (1)戏曲——元代有关汉卿(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王实甫(《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马致远(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明代有汤显祖(《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清代有孔尚任(《桃花扇》)。
  (2)诗文——明代有张溥(《五人墓碑记》)、于谦、归有光(《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清代有龚自珍、袁枚(《祭妹文》,还著有《随园诗话》)和桐城派(姚鼐,惜抱先生,继方苞、刘大

七:[登泰山记]高中部分文言虚词解释例析八

  以yi
  1.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4.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例解]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6.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解]用作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7.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8.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例解]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9.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10.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例解]用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11.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12.(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解]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1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例解]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1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例解]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15.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16.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例解]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17.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例解]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18.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19.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例解]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20.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例解]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2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2.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2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例解]“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八:[登泰山记]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四)

  曰
  ①说:乃谓秦王曰(廉)遽契其舟曰(察)
  ②叫作,称作:曰师曰弟子云者(师)曰颜佩韦、杨念如……(五人)
  文
  ①文字:其文漫灭(游)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
  ②文章:其文约(屈)
  进
  ①前进:余船以次俱进(赤)其进愈难(游)
  ②进献:群臣进谏(邹)相如前进缶(廉)
  ③出来做官: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奇奇异,罕见:其见愈奇(游)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奇单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好
  ①美好:好鸟相鸣(与)
  ②喜好(hào):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廉)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
  出
  ①与“入”相对:己而相如出(廉)有怠而欲出者(游)
  ②产生、发生:莫知计所出(指)
  ③出现、显露: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极尽: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观
  ①看,观赏: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
  ②观察: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廉)古人之观于天地(游)
  ③宫廷建筑:大王见臣列观(廉)
  ④景象:非常之观(游)岳阳楼之大观(《岳阳楼记》)
  求
  ①寻求、需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
  ②请求:求而不得者也(送)
  险
  ①地势不平坦:险以远,则至者少(游)
  ②险要,险阻: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也(赤)
  云
  ①说:昔人云将以有也(指)云有第五郎(孔)
  ②语气词: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为诗云尔(孔)
  ③如此,这样:曰师曰弟子云者(师)
  ④云(云):天下云集响应(过)云霏霏其承宇(涉)
  鼓
  ①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曹刿论战》)
  ②振动:微风鼓浪(石)
  ③鼓(乐器):瞽奏鼓(《书胤征》)
  ④弹奏:赵王鼓瑟(廉)今王鼓乐于此(孟)
  ⑤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九:[登泰山记]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抓住要领  把握要点
  初三文言文的复习,一直受到师生们的重视。可是,面对几十篇课内考试篇目,和漫无边际的课外阅读,如何复习才能抓住要领,行而有效,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历届都有不少考生反映,花了很大精力反复背诵和默写,没完没了地做题目,结果仍然找不到感觉。要改变这一状况,采取正确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读历年中考试卷,了解命题意图
  中考文言文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主要有诗文名句的默写、常用实词解释、句子的理解和解释、文学常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整体理解与评价等。
  从名句默写看:
  近几年来,中考文言文部分总分从2003年的28分,到2004和2005年的30分,再到2006年的38分,看上去分值增加很多,实际上在全卷中的比值基本一致,均占25%左右。而其中有变化且变化最大的是名句默写部分。从2003、2004年8句8分,到2005年的5句10分,再到2006年的5句15分,其难度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比值和每一句的分值增加了,说明文言文考试在语言积累、背诵默写上提高了要求。这无疑会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有必要将考试范围内的名篇名句熟读成诵,尤其要重视其中重点字或难写字的书写,保证背得流利,写得准确。当然,做到不失分的关键,还在于对默写内容的透彻理解上。
  从实词解释看:
  中考文言文试题中,一般都是选用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进行解释,涉及的知识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为主。如2004、2006年试卷中考到的“居”,就是个多义词,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出自《登泰山记》的“半山居雾若带然”,解释为“停留”;出现在《捕蛇者说》、《核舟记》中,还有“居住”、“处于”的意思。而2006年试卷课外文言文《秦西巴纵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zuowen/209422.html

上一篇:拏10篇
下一篇:给王虹的回信10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