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优秀作文 > 作文素材 > 王国维蝶恋花7篇

王国维蝶恋花7篇

时间:2018-10-28 来源:作文素材 点击:

【www.xjwk.net--作文素材】

(1) [王国维蝶恋花]人间词话卷下 未刊手稿 沈昕《蝶恋花》词

卷下 未刊手稿 沈昕《蝶恋花》词【原文】余友沈昕伯①自巴黎寄余《蝶恋花》一阕云:“帘外东风随燕到。春色东来,循我来时道。一霎围场生绿草。归迟却怨春来早。锦绣一城春水绕。庭院笙歌,行乐多年少。著意来开孤客抱。不知名字闲花鸟。”此词当在晏氏父子②间,南宋人不能道也。【注释】①沈昕伯:沈

(2) [王国维蝶恋花]人间词话卷上 手定稿 风人深致

卷上 手定稿 风人深致【原文】《诗·蒹葭》一篇①,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注释】①《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

(3) [王国维蝶恋花]婉约词周邦彦

周邦彦周邦彦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杭州人。少疏隽有才,元丰二年(1079)入都为太学生。六年献《汴都赋》歌颂汴京形胜与朝廷新法,一命而为太学正。及司马光执政,久不升迁,转徙庐州、荆州教授,溧水知县等职。哲宗亲政召为国子主簿,累官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等,卒于南京(河南商丘)。有《片玉集》传世。词风清蔚圆融,浑厚和雅。尤精音律,曾主持大晟府工作。对于保存古曲,增演新声贡献甚巨,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之一。蝶恋花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残,辘牵金井①。唤起两眸清炯炯②,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③,露寒人远鸡相应。【注释】①辘:井上的汲水器。金井:井的美称。②炯炯:明亮闪光貌。③阑干:横斜的样子。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像古代酌酒所用的斗把,叫做斗柄。斗柄尚见,谓天未破晓。【赏析】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将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表达得历历如绘。破晓时别离情状,缠绵悱恻,写情透骨。别恨如此,遂不知早寒之为苦矣。两人执手相别后,唯见北斗横斜,耳边晨鸡唱晓,内心益觉酸楚。少年游并刀如水①,吴盐胜雪②,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③,兽香不断④,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⑤,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⑥。【注释】①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如水:形容剪刀的锋利。②吴盐:吴地出产的洁白细盐。③幄:帐。④兽香:兽形香炉中升起的细烟。⑤谁行(hán

(4) [王国维蝶恋花]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佑(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一、家世生平
  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祖父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是宋代着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黄庭坚称他“真神仙中人”。
  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
  1056年(嘉佑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母在家乡病故。
  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1101年,苏轼卒于常州,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二、风格思想
  1、诗
  苏轼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流传于后世的有2700多首。他的诗有一个最突出的主题:同情人民、关心生产。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并脍炙人口。如《游金山寺》、《望湖楼醉书》、《望海楼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就细致地描绘了长江的夜色、江南的晴雨和西湖的胜景。《百步洪》、《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登州海市》等作品则逼真地描写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他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特点,还能写出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如:他在岭南写的农村景物诗就充分体现出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
  《黄州寒食诗帖跋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善于从日常的生活和普通自然的小景中领悟新意妙理,从而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琴诗》、《题西林壁》、《泗州僧伽塔》等就是即景寄意。还有一些诗满含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的精神。此外,苏轼还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如《读孟郊诗》、《石苍舒醉墨堂》、《书王定国所藏烟江迭嶂图》等。
  2、词
  苏轼的词恰似北宋词坛的一阵清风,既影响了当代,又为词体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从现存的300多首词来看,苏轼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不仅用来写爱情、离别、旅游等,还用来描绘农村生活、报国壮志、贬居生涯等。他用笔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寄托自己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并在词中更多地倾入了自我个性。如《满江红》“江汉西来”就是一篇即景怀古的词,《定风纱》“莫听穿林打叶声”则是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在徐州,他写的五首《浣溪纱》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描绘了白叟、黄童、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不同的农村人物。
  苏轼扩大词的内容,抒情写景、说理怀古、感事等题材,无一不可入词。苏轼提高词的意境,扩大和开拓词境,提高格调,豪放词以外,也有清旷飘逸、空灵隽永、以至缠绵妩媚之作。[22]苏轼词风豪放(王国维曰“东坡之词旷”),将词“诗化”,笔力雄健,个性鲜明,展现出作者旷达、爽朗的个性,多毫情壮语,意气昂扬,感情奔放,想像丰富奇特。[23]体裁和音律上,苏轼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词的文学生命重于音乐的生命。苏词作品往往有序,阐明词的内容,或作词的原委、时间、地点,事实分明。
  3、议论文
  苏轼散文中的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与《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一同被传诵为名篇。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力求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在文学创作方面倾注了毕生的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在《答谢民师书》中,主张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更要敢于独创。他比较重视文学创作技巧的探讨,《答谢民师书》中写道“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事物了然于心”,这就触及到了文学创作的规律。他的创作实践也体现了他的文学观,致使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成就。
  4、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5、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三、代表作品
  古文
  《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天石砚铭(并序)》、《策别课百官》六篇、《策别安万民》六篇、《策别厚货财》二篇、《策别训兵旅》三篇、《策断》四篇、《黠鼠赋》、《记游定惠院》(一作《记游定慧院》)
  诗歌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
  词作
  《少年游·去年相送》《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永遇乐·长忆别时》《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蝶恋花·密州上元》《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洞仙歌·江南腊尽》《阳关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永遇乐·明月如霜《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行香子·过七里滩》《点绛唇·不用悲秋》《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念奴娇·中秋》《水龙吟·雁》《醉翁操·琅然》
  书法作品
  《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赤壁赋》《江上帖》《黄州寒食诗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令子帖》《东武帖》《北游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近人帖》《与范子丰》
  绘画作品
  《潇湘竹石图》《小鸡啄米图》《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
  四、家庭成员
  苏序(祖父)苏洵(父亲)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作《名二子说》说明替儿子命名的来由。
  程氏(母亲)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十八岁时嫁时年十九岁的苏洵。婚后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苏轼一生思想深受母亲影响。
  兄弟姐妹(史书记载苏洵与程氏共有三子三女,然长子苏景先与长女、次女早夭)
  苏八娘(姐姐)亦称苏小妹,苏轼之姐,长苏轼一岁,成年后嫁表兄,婚后不得志,抑郁而终。
  苏辙(弟弟)苏轼之弟,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弗(妻)苏轼之妻,十六岁时与年方十九的苏轼成婚,婚后二人恩爱甜蜜。结婚十一年因病逝世,得年二十七。苏轼四十岁时曾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亡妻。
  王闰之(妻)王弗堂妹,王弗逝去三年后嫁给苏轼。苏轼五十八岁时逝世,得年四十六。
  王朝云(妾)原为歌妓。三十八岁时的苏轼赎十二岁的朝云,后收为侍妾。陪伴苏轼度过仕途不顺的岁月。后卒于绍圣三年,得年三十四。
  子女苏迈,妻王弗所生
  苏迨,妻王闰之所生
  苏过,妻王闰之所生
  苏遁,妾朝云所生,未满周岁而卒
  五、人物轶闻
  1、苏轼应考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青睐,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
  关于《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的内容:“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欧阳修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
  2、程苏结怨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司马光去世,大臣们正举行明堂祭拜大典,赶不及奠祭,仪式一完成,大臣们希望赶去吊丧,程颐却拦住大家,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参加明堂典礼之后,不该又吊丧家。大家觉得这不近人情,反驳说,“哭则不歌”不代表“歌则不哭”。苏轼嘲笑程颐说:“这是枉死市上的叔孙通制订的礼法。”这是苏轼、程颐两人结怨的开始。
  有一次国家忌日,众大臣到相国寺祷佛,程颐要求食素,苏轼责问说:“正叔(程颐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吗?为什么要吃素食?”程颐说:“礼法:守丧不可饮酒吃肉;忌日,是丧事的延续。”苏轼唱反调:“支持刘家的人露出左臂来罢!”(用史记典故,苏轼自比为汉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颐比为吕氏乱党,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观、黄庭坚等则吃肉。
  4、佛寺趣事
  苏轼很早接触佛教,一生与禅师交游颇广,[37]在黄州时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来往,一日苏轼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呈给佛印。禅师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见后大怒,立即过江责问禅师,禅师大笑:“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八风吹不动”可见于《佛地经论》卷五,诗僧寒山诗歌亦有此句,八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5、苏轼与美食
  苏轼本人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轼知杭州时,元佑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

(5) [王国维蝶恋花]话题作文演练_话题81:成功者的三种境界

  话题81:成功者的三种境界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代学者王国雏在《人阃词话》中曾说,古往今来,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
  第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宋人晏珠《蝶恋花》中的名句。,
  第二种境界是宋代词人柳永《蝾恋花》中的名句:“表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是爱国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认真体会王国维所说的三种境界,以其中的某一种境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写前指导】
  第一种境界表现了对远方亲人的苦思和眷恋。心情真切。信念专一.千古流芳。今人常用它赞扬勇于探索真理、敢于攀登高峰的人。他们有远大志向,有为事业励精图治、百折不回的雄心壮志。这是做人的规范,更是成大事业的首要条件。
  第二种境界是执着追求理想达到忘我境地的一
  种写照。成大气候大学问者,无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无不具有勤奋、吃苦、务实、坚持之精神;那些清闲舒适、温情安逸者。永远不会有所作为。
  第三种境界是最高境界。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这里比喻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经过下苦功夫和千百次的寻求探讨,突然有所成、有所得,狂喜之情。自是不言而喻。它告诉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必然会取得成果。
  话题82: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类已迈入2l世纪。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物质生活之外,日益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如文明修养、伦理道德、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
  请你以“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写前指导】
  题目已经对“精神家园”的内容作了提示(文明……艺术,等等)。写作时不管是议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还是阐述守住精神家园的重要,都要有具体的实例和真切的感受,不能泛泛而谈,大而化之。
  参考拟题:
  1.守住美好的精神家园。
  2.呐喊,不能容忍的丧失。
  3.失去了才知道珍贵。
  4.何处是家园。
  5.朋友,你可有精神家园的钥匙。
相关阅读:





话题作文演练81题

话题1:梦
话题22:信念
话题42:合作
话题63:信息时代

话题2:窗
话题22:信念
话题43:年轻
话题64:开卷有益

话题3:美
话题23:规矩
话题44:机遇
话题65:宇宙空间

话题4:绿
话题24:捷径
话题45:免疫力
话题66:我看科学

话题5:情
话题25:空间
话题46:平等关爱
话题67:漫话纳米

话题6:爱
话题26:珍惜
话题47:关爱互助
话题68:我看克隆

话题7:桥
话题27:突破
话题48:人间真情
话题69:持续发展

话题8:学习
话题28:填充
话题49:多彩的美
话题70:竞争·合作

话题9:方法
话题29:执着
话题50:多彩人生
话题71:交流与合作

话题10:思考
话题30:快乐
话题51:关爱生命
话题72:生命的价值

话题11:时间
话题31:发现
话题52:感悟光阴
话题76:提高环保意识

话题12:追求
话题32:代价
话题53:我谈金钱
话题73:生命的跪拜

话题13:友谊
话题33:人生
话题54:我与网络
话题74:爱心与快乐

话题14:失去
话题34:能力
话题55:新的世纪
话题75:要勇于创新

话题15:压力
话题35:责任
话题56:审视自我
话题77:智者的四句话

话题16:苦难
话题36:做人
话题57:面对缺陷
话题78:你就是你的上帝

话题17:公平
话题37:财富
话题58:表现自己
话题79:精神生活的魅力

话题18:时尚
话题38:诱惑
话题59:我很重要
话题80:追求在理想中闪光

话题19:创造
话题39:眼睛
话题60:情感沟通
话题81:成功者的三种境界

话题20:创新
话题40:尊重
话题6l:人文素养
 

话题21:希望
话题4l:牵挂
话题62:地球家园
 


 

(6) [王国维蝶恋花]婉约词王国维

王国维王国维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早年留学日本,后执教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为“四大导师”之一。1927年6月,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精甲骨文研究,创立出土材料与文献相参证的“二重证见法”以治史。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少作《人间词话》标出“境界”以为词中胜境。其个人创作亦以此为指归,有《人间词》甲乙稿。点绛唇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聊复浮生①,得此须臾我②。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注释】①浮生:老庄以人生在世,虚浮无定。后世相沿称人生为浮生。②须臾:片刻。【赏析】此词抒写了作者的生活感受。含蓄蕴藉,寄喻颇深。小斋如舸,自身能够回旋即可。聊复浮生,又得此片刻自由。天地之大,独坐霜林。结句“红叶纷纷堕”,更为全词增添无限情韵。点绛唇屏却相思①,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②。西窗白,纷纷凉月③,一院丁香雪。【注释】①屏却:放弃。②“醒后楼台”二句:谓梦中虚构的空中楼阁,醒后还若明若灭,隐约可见。③纷纷凉月:形容丁香院落的月色。杜甫诗有:“缔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赏析】此词抒写为相思缠绕的惆怅心情。委婉曲折,新颖别致。上片写明知相思无益,决心将其放弃,但相思又难“抛掷”,所以“梦里终相觅”。下片写醒后情景:梦中楼台,还隐约可见,若明若灭。最后以景作结,用月下丁香烘托人物的孤寂与惆怅。好事近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①。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②。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注释】①玉绳:星名。亚:低垂貌。②鸳瓦:旧时屋瓦片片相扣,故称。【赏析】寂寞高寒,悲天悯人。上片四句,以健笔写悲情,更见悲怀之深重。过片二句不近常理,愈见深刻。一年四季,春尽夏来,而在词人的心灵世界里,却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令人惋伤的春季,一个是令人感伤的秋季。“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则一切苦难都在不言之中。全词体现出承受苦难的悲情之美,也即作者评后主词所云:“隐然有担荷世间罪恶之意。”

(7) [王国维蝶恋花]王国维诗选虞美人

王国维诗选 虞美人【原文】弄梅骑竹嬉游日。门户初相识。①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②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③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④【注释】①“弄梅”二句:想起儿时弄梅骑竹,一起嬉戏的日子。当门对户,彼此相识未久。弄梅骑竹: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写小儿女天真无邪,嬉戏之状。②“未能”二句:她还未懂得羞涩,只是一味娇痴。故意立向风前,让纷披的黑发衬着她洁白的肌肤。凝脂:凝冻的油脂,柔滑洁白,比喻人皮肤细白润泽。《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③“近来”二句:近来乍一看到她时,彼此都无一语。只觉得双眉悄然蹙聚。两句写日渐长成,开始避嫌了。④“不知”二句:不知什么时候她才真正懂得春愁——记得那回在花前相遇,含情低下头来。工愁:善愁。此指少女思春之愁。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zuowen/209394.html

上一篇:雨天的心情9篇
下一篇:儿童诗两首8篇

扩展阅读文章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