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诗词鉴赏 > 唐代诗词鉴赏 > 唯见江心秋月白8篇

唯见江心秋月白8篇

时间:2018-10-27 来源:唐代诗词鉴赏 点击:

【www.xjwk.net--唐代诗词鉴赏】

唯见江心秋月白篇1: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 琵琶引》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赏析】

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诗的小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述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本诗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幺: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唯见江心秋月白篇2:秋之旋律_1500字

  当张狂的夏终于火热到极致,当第一缕凉风终于吹散狂热与喧嚣,当曼妙沉静的钢琴曲(可去掉)《秋日的私语》伴着旋转着款款坠地的黄叶飘入耳际,我们终于遥感到造化万物已然奏响秋的第一个音符.——开场白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细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故都的秋》虽然通篇都是精妙的文笔,可是眼光总是留恋于那细细的丝纹,那细腻的清闲的落寞的味道.且让我用一曲《天净沙》摹绘那烈酒般的秋意:
  纤草瘦槐落红/残蚕疏果迟钟/冷日碧空相重/秋雨朦胧/清静悲凉其中.
  是的,难道秋的凄凉,不能成为她魅力的所在吗难道秋的清冷寒怆,不能成为爱秋的理由吗在文人笔下,秋可以有"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应颠倒)"的苍茫;可以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惨淡;还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风霜高洁"的爽心愉悦.在那份变幻多姿的秋意,可以由清笛演绎出高洁,可以由琵琶铮铮弹奏出肃杀,可以由悠远古琴传达出缠绵,可以由淡定筝声描绘出沉静.而我眼中的秋,是豪迈雄壮的,虽然耳边不再响起,眼前不再重现"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刀鸣马啸,但却可感受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浓重悲情.而那天黄昏,突然仰头看到的两株白杨,更加深了我对秋的豪迈雄壮的感触.
  那是两株高耸的不再繁茂的白杨,而不幸的是其中夹着一座同样高大且浑圆的废弃高塔,落日的凄艳的余晖纵情地铺展在它们的背后,倾泻在白杨厚实而层叠的木叶之上,呼啸的风吹过,那高处传来的连绵不断的声响喧嚣而富有节奏,热烈却不失冷意.橙红的凄艳晚霞,灰黑的忧郁高塔,映衬着斑驳的高挺的白杨,在肃杀的秋风中沙沙作响(好),那一树繁茂已被风撕扯得只剩下落寞,唯有不多的叶子依旧不挠地挂在那里,每一阵风都是一次殊死的搏斗,每一片叶的飘落都是一声伤逝的太息,要将生命的最后一抹伤感演绎至极.虽然没有隆隆战鼓的激越,没有霹雳惊雷的惊叹,但却是一种宁静的震撼,一种有声的怅惘.这是秋特有的沉静又震撼人心,波澜起伏的进行曲.
  秋之旋律带给人的,不只是震撼,如同秋所有的也不单是苍茫惊魄.她是春夏秋冬中最为安宁的一个,也是最为冷漠的一个.于是她享有从容,淡定的雅誉.她冷眼观察着世态百味,并若即若离于人间的沧桑沉浮,她离,离的是躁动和浮华;她即,即的是深思与淡泊.一如那洗尽铅华的月白,一如那悠扬飘逸的《月光奏鸣曲》.琴声浸浴在皎洁的月色之中,满月明朗,但却半躲在斑驳的树后,几株粗壮的梧桐顶着几根细而杂的小枝,挂着孤零零的几片枯叶,人声嘈杂,树影却伏在地上安睡.那明晰的影,那姿态,果如东坡先生笔下"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舒展,幽雅.从未想到,秋月也可以有这么明耀的光辉,也可以是皎洁而明净的,含着成熟的韵.仿佛是舒伯特的小夜曲,优雅舒缓地触碰起心中久违的沉静.
  这就是秋断章的旋律.秋永远是一杯酽茶,令你参不透,品不够.秋永远是未完的乐章,在下一个音符发人深省,引你共鸣,触动你心中最微妙的情结.
  评语:作者文采斐然,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有很深的文字功底.文章赞美了"秋"的沉静,从容甚至显得落寞的旋律.作者对"秋"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语言充满灵气,如:她离,离的是躁动和浮华;她即,即的是深思与淡泊.从作文要求来看,本文写景较少,更多的写的是自己对秋的感悟,抒情较多.60分作文,本篇能得48分左右.

唯见江心秋月白篇3:秋夜抒怀_1200字

  潇潇秋风凉,摇落了黄叶,摇枯了百草。柔细秋雨飘洒于悠悠天地间,似俪影轻歌曼舞,似佳人轻吟低唱,雨敲宽叶浑若胡琴漫响,又若古筝轻拨,轻灵曼妙的声音听在耳中是最美的享受。细雨飘扬下,染黄了树叶,淋湿了大地,挥洒着跃动的音符,散在各个角落,游人零散的思绪也在密密细雨中潜滋暗长了……
  “秋风秋雨愁煞人”,是这样吗?
  怀着莫名的复杂感觉,兴奋?躁动?在如斯密集雨丝下,踏上列车去寻访久违的梦境吗?或许是吧?u
  静坐在车窗前闲看雨线飘飘洒洒,密细的雨丝下,行人有的沿路步履匆匆,有的立于廊檐下躲雨,偶尔可以看到对对情侣撑着小伞,携手漫步听雨声淅沥,于静谧中细品浪漫情趣。
  夜幕渐渐拉下,风声也逐渐响起,风声,雨声,人声,传入耳中,别有一番滋味。黑的雨夜中,不时闪过的盏盏路灯给人增添了无限的暖意。
  秋月
  秋是灵动的,承接着春的清新,夏的火热,冬的冰洁。
  在雨夜思秋,宛如品尝一杯清浓相宜的热茶,醇厚温婉,轻尝一口,立时有了薄薄的暖意冲上心头。在漆若墨染的夜色中,内心涌动着的是无比复杂的感情。
  一丝细雨,一缕清风,便会轻易敲开心中那扇虚掩着的门扉,牵起一种浓重的情愫。
  不自禁低头暗思,当后主黯然叹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时,当白居易昂然吟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时,到底是谁触动了诗人心底那根细细的弦呢?
  秋诗
  秋是容易引发诗人无穷诗意的,色彩斑斓的词汇在秋日诞生,源源不断的灵感孕于秋季。
  秋到底有着何种的魅力呢,何以引起如此众多的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是它的萧瑟?清冷?还是它的累累硕果?萧萧黄叶?柔漫细雨……
  孟浩然轻吟“秋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日落西山勾起他藏于心间的淡淡轻愁,清秋佳节却又让他意兴盎然,格外兴致勃发,在他看来,秋是淡愁浓兴的。在王维眼中,秋景却是无比轻灵冲淡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景况,皎洁明月静静倾泻在松林中,清澈的山泉潺潺流过山石,他在山林中寻找空灵的梦幻。山水月松交相辉映,明净洁灵。
  秋,是性灵清寂的。
  羁旅生涯中,愁绪自然涌上诗人心头,不管是“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碧萝”的清郁沉冷,还是“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的郁结沉闷,或是“夕阳依旧事,寒磐满空林”的萧瑟凄寒,都蕴涵了诗人在秋的凉意中所思所想。
  秋,是悲冷凄迷的。
  在风流才子小杜眼里,秋是“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好时候,正是美好爱情产生的时令;同样不甘寂寞的柳三变也醉眼惺忪到举杯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才华横溢的李后主也道“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秋,是浪漫多情的。
  也许正是由于秋的性灵清寂,悲冷凄迷,浪漫多情,才引发诗人如许的诗情吧。
  
 

唯见江心秋月白篇4:秋之旋律_1200字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细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故都的秋》虽然通篇都是精妙的文笔,可是眼光总是留恋于那细细的丝纹,那细腻的清闲的落寞的味道。
  且让我用一曲《天净沙》摹绘那烈酒般的秋意:
  纤草瘦槐落红/残蚕疏果迟钟/冷日碧空相重/秋雨朦胧/清静悲凉其中。
  是的,难道秋的凄凉,不能成为她魅力的所在吗?难道秋的清冷寒怆,不能成为爱秋的理由吗?在文人笔下,秋可以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苍茫;可以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惨淡;还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风霜高洁”的爽心愉悦。那份变幻多姿的秋意,可以由清笛演绎出高洁,可以由琵琶铮铮弹奏出肃杀,可以由悠远古琴传达出缠绵,可以由淡定筝声描绘出沉静。而我眼中的秋,是豪迈雄壮的,虽然耳边不再响起、眼前不再重现“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刀鸣马啸,但却可感受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浓重悲情。而那天黄昏,突然仰头看到的两株白杨,更加深了我对秋的豪迈雄壮的感触。
  那是两株高耸的不再繁茂的白杨,而不幸的是其中夹着一座同样高大且浑圆的废弃高塔。落日凄艳的余晖纵情地铺展在它们的背后,倾泻在白杨厚实而层叠的木叶之上。呼啸的风吹过,那高处传来的连绵不断的声响喧嚣而富有节奏,热烈却不失冷意。橙红的凄艳晚霞,灰黑的忧郁高塔,映衬着斑驳高挺的白杨,在肃杀的秋风中沙沙作响。那一树繁茂已被风撕扯得只剩下落寞,唯有不多的叶子依旧不挠地挂在那里,每一阵风都是一次殊死的搏斗,每一片叶的飘落都是一声伤逝的叹息,要将生命的最后一抹伤感演绎至极。虽然没有隆隆战鼓的激越,没有霹雳惊雷的惊叹,但却是一种宁静的震撼,一种有声的怅惘。这是秋特有的沉静又震撼人心、波澜起伏的进行曲。
  秋之旋律带给人的,不只是震撼,如同秋所有的也不单是苍茫惊魄。她是春夏秋冬中最为安宁的一个,也是最为冷漠的一个。于是她享有从容、淡定的雅誉。她冷眼观察着世态百味,并若即若离于人间的沧桑沉浮,她离,离的是躁动和浮华;她即,即的是深思与淡泊。一如那洗尽铅华的月白,一如那悠扬飘逸的《月光奏鸣曲》。
  琴声浸浴在皎洁的月色之中,满月明朗,但却半躲在斑驳的树后,几株粗壮的梧桐顶着几根细而杂的小枝,挂着孤零零的几片枯叶,人声嘈杂,树影却伏在地上安睡。那明晰的影,那姿态,果如东坡先生笔下“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舒展、幽雅。从未想到,秋月也可以有这么明耀的光辉,也可以是皎洁而明净的,含着成熟的韵。仿佛是舒伯特的小夜曲,优雅舒缓地触碰起心中久违的沉静。
  这就是秋断章的旋律。秋永远是一杯酽茶,令你参不透、品不够。秋永远是未完的乐章,在下一个音符发人深省、引你共鸣,触动你心中最微妙的情结。
 

唯见江心秋月白篇5:高中部分文言虚词解释例析六

  惟wei
  1.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谭嗣同》)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例解]用作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
  3.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赤壁之战》)
  4.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梦溪笔谈》)
  [例解]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解]表示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希望”或“请”
  6.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唯见江心秋月白篇6:音乐的魅力_1200字


  最能打动人情绪的,莫如音乐了。没有一个人对音乐会无动于衷的。除非他听力或智力有问题。
  其实,人的喜怒哀乐悲恐惊通过感官感知着,发于内而显于外。如果有音乐的添加剂,这种情绪就会马上进入角色,而且更为浓烈。
  在静静的夜晚,在宁静的环境里,独自一人或倚或卧,在思绪缭绕的幻境中,独守一本书或随便品一杯茶,或在朦胧的光线里,任身边有无鲜花绽放,只要打开音乐,便会一头沉浸其中,满眼满心都幻化着一幕幕带有浓郁抒情色彩的优美意境,在那或低沉,或高昂,或优美,或恬静,或疾徐有致或舒缓自如的氛围里,进入人与音乐的心灵对话中。
  此刻,沉浸在曲子的明快旋律里,心也明快,眼前的愁事顿化为青烟,袅袅地洇入音乐中,依稀听到自己心动的声音,那愁已了无踪迹。
  人的几种情绪中,欢乐时我们大多与人共享,那场面是一种喧哗或一种发泄,谈笑间,或融入交流,或一个眼种一个潜意被知已所神会,那种悠然的感觉真的是很曼妙,是那种“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旷寂,是一种绘画语言里的留白,潜着无声胜有声的魅力,氤氲在彼此的心底,无须言传,只有意会。
  这时,你感知着幸福,感知着与人分享的快乐是如此有魔力。
  而痛苦则不一样了。大喜、大怒或大恸可能会有亲朋与你分担,也可能在众人面前有一时的率性而为,但总会过去,总有揩干血迹,拭完眼泪的时候。
  而一种忧伤、一种郁闷则不然,它会贮存心中,一旦遇到适宜条件就会从记忆里蹦出来,让你重温旧梦,让你饱尝刚结痂却又被撕开的疼痛折磨,更有甚者,有一种痛苦的心病却是恒久不能轻易地对人说也不可能轻易地为人所看破并被解读的。久久地潜伏心底并熬煎着你,为此,那种不可名状的忧伤感觉叫痛不欲生。
  一个人如果心哀如此,虽貌未枯犒,但心已成灰,即使在繁华的春日,在歌舞楼台灯红酒绿中心依然凄凉死寂,似乎外界所有的事与已无关,这时,任外面如何纷扰,任别人怎样劝说帮你解脱,你都不会真正地使自己轻松起来,永远回不到那天总是蓝的,心总是亮的,梦总是美的,脸总是笑的无忧无虑的纯真时代。
  这时,最需要一种调剂,一种调整心态之方。
  别的不敢说,出去走一走,直接与自然对话,都是很好的方式,但往往受时空所限;而以读书的形式与古人会晤也不失为一佳策,读着读着,悠然心会,压抑有所缓解,又如听人絮语,如淙淙小溪,明亮地潺潺地进入你的心头,像一丝亮光射进阴暗潮湿的心,或许你沉浸在那痛苦失落中不能自拔的情景已解冻。但你还会封着蜡壳,蜷缩在一个角落里遥想自己的事。
  此时,只要静听一曲音乐,或许她会不经意地以一个旋律撞开你的紧闭的心扉,为你的感情因子插上翅膀,激活一个跃动的细胞。有一种畅意悠荡着弥漫开来。
  尽管我不懂唱词的意思。几为乐盲。但听着那舒缓的歌唱,心里宁静极了,像从遥远的海边或天堂飘过的仙乐,宁静,辽远,干净,又安详,缓缓地浸入听觉神经的每一个角落,那是一种气定种闲的悠然自得。
  那细细的,明澈清新的旋律,令你感到那声音带着花香,滚着清露,携着阳光悠悠地如云飘入心空,立感思绪潮涌般穿梭,漫延,迷朦,最后像一团雾样袅娜,纱般轻柔,丝丝缕缕,满盈着甜意与温馨,使人的灵魂沉静并熨贴。俘虏你的所有感官,整个心都醉了。
  音乐能奇妙地调动指挥你的感官去随她起伏,或专注,或沉思,或陶醉,其感染力之巨可见一斑。“四面楚歌”就是最好的例证呢。它瓦解的不仅是军心,而是政权啊。
  作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艺术,音乐真的具有这样神奇的审美价值。
 
    四年级:love_唐嫣1314

唯见江心秋月白篇7:品水_1000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一条河流,从远古流到今天;一条河流,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历史。从长江与黄河边诞生人类文明开始,我们就已经离不开水。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生命不可能没有水的参与。也许,从地球上有了第一滴水开始,水就赋予了地球灵气。她或柔或刚,遥遥星际中,地球就是因为有了她才显得生机盎然,与众不同。
  的确,水是有灵性的。她虽不是一个生命体,但当大地呆滞,草原失去了绿色,那时她会呜咽;当洪魔肆虐,生灵涂炭,那时她在咆哮;当天空蔚蓝,绿树成荫,她会随着清风快乐地打旋儿:当小鸟自由飞翔,河水淙淙流淌,她会和着清脆的鸟鸣快乐地歌唱。“仁者乐山,智着乐水”自古以来,我们形容水都用了一个词“灵”。也正是她的灵,才创造出了天上的“灵”、地下的“灵”、静止的“灵”、运动的“灵”。她一挨着天,天空开始了呼吸;她一触到地,地上便有了翠绿;她一碰到石头,石头有了生命;她一拍到火,火就随着她跳舞。一切物质都为她着魔、疯狂。如此一说,她以似乎成为生命体了。
  水是柔的,她那天生的柔性,使得她任你横来竖往,百般调弄,总是形改神不改;她是至柔的,当你看见她时,便有一种想要与其融为一体的冲动。“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水的柔总是与美联系起来的。流水泠泠,她那至柔的美,蕴涵了她的润泽与缠绵,人们爱水,更爱水之柔。
  水也是至刚的。每至夏日,洪魔肆虐,径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他不会因你的怨恨而退去;严重的干旱,也不会因大家的苦苦哀求而水源滚滚。我们总是善于欣赏水之柔,却往往忽略了她的阳刚之美。“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甚至连“水滴石穿”都是她的刚性所在。她的刚也是美的。
  水,孕育了奇妙的水文化,她给我们带来了“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丽之景;给我们留下了九寨黄龙般的人间仙境;帮我们承接了万千文化;给我们传来了深邃精妙的古代文明。没有水,何有“湖光秋月两相和”?没有水,何来“唯见江心秋月白”?没有水,何有灿烂的古楼兰国文明?没有水,又何来富饶的天府之国以及其隆重盛大的放水节?水的颜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色彩。你微笑,她也会微笑,你望她,她也会深情凝望你。其实,那又何尝不是大地母亲、女娲娘娘的眸凝子啊!
  一滴水,放大了一个地球。一滴水,包含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生命,有阳光。如果你品味她的话,可以品出她的刚柔并济。再仔细品味她,还可以品到黄河、长江以及人类文明……
 

唯见江心秋月白篇8:我和春天有个约会_1200字


  春天,这南方总是乍暖还寒,料料峭峭,诗人说她是一位多情的江南女子独自多愁善感,这让多情的我难免也心潮荡漾了。
  惊蛰一过,我失望的的发现,季节并未从冬天的尾巴上掉落下来,干燥的土地上仍是布满了枯草荒枝;也不知是在默等谁的赴约,柳絮黯然低垂,长日慢慢里已是神色憔悴。为了盛迎阳春的来临,一道强烈的阳光顷然洒下;户外的人们好像刚从寒冬的被窝里钻出来,来不及适应这突然变亮的白昼,个个脸色醺醺然眯起了惺忪般的眼缝;面对世人的倦色,艳阳似乎察觉到了自己的冒昧造访不合时宜,竟也拘谨似的泛起微凉。高空被白亮的阳光一染如洗,不见一点云迹,好像一张微蓝的白纸被无尽的铺张,正中裸露着一圈给太阳灼烧得惨白的疤痕。这就是楚天吗?这就是江南的春天吗?我总觉得它少了点什么,就好像明明是一壶酒,却被暗中兑成了水。也许今年的春天变得矜持了吧,故意放缓了脚步,我只得心中如此自慰。
  日子过去了一日又是一日,时间像流水一样自顾地前行着;在日历上细算着天数,我目视着清明的临近,内心蛰伏的情愫再一次蠢蠢欲动。不知是谁凌驾东君而来,未见其面却闻玉鸣清啼,阵阵珑璁空绝如唱;杨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好似专门来引诱东君的主人现身竟也舞弄起了身姿,莺莺燕燕也赶热闹似的伴其左右上下欢跃,“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也许是被这愉悦的气氛吸引了,湖岸边不知名的花草也从灌木里冒出了头,个个顶着或红或绿,或白或黄的小帽;江心泱泱,秀水微澜,零星的散落着几只水禽??水而戏,“春江水暖鸭先知”,原来春天已姗姗而来。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清明佳节,春*如宴,桥头水榭人头攒动,其间不时有快门的闪光在跳动,不知又是谁成了谁的风景,谁又落进了谁的梦境。“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原来春天也懂诗晓词,特意携着一帘烟雨从远山飘来,一页江南半湖墨,好似只为诗人?绎几丝灵感,淋淋漓漓,淅淅沥沥,那山溟蒙,这雨潇湘,可是效仿古事又给谁心头平添了“一江春愁”?柳色生烟,如梦如幻里,不知是谁的乌船渐渐浮出了幽影,断桥水榭处盼立着游人,争相呼唤船家的呐喊伴着时而“嘈嘈”,时而“切切”的雨声桴鼓相应。
  像时光一样匆匆,一场欢聚无人收场,随着游人狼狈的脚步,客船断断续续的驶离,青色的天空徒起暮色苍茫,浩渺的江山如一川诗画无人收卷。原来春天也是一位画家啊!雨色弥漫,我暂且用自家窗儿将其框入装帧,“林花着雨燕支湿,水?牵风翠带长。”不料这景太浓太腻,竟是活了一般溢了出来,湿了窗桌上的纸卷,有红色的墨迹被其洇渗而氤氲开来,及像了一朵“出墙的杏花”,沾着雨水淡涩如羞。我赶紧掏起手机将这春*定格成永恒,当我把镜头转向那一帘雨色时,外面已经没有了光的布景,只有满屏黑暗掩去了春的芳迹,让人顿时兴味索然。
  春天啊,你随风而来,来到我的窗前,垂下一帘烟雨江南,却又随着夜幕匆匆而去,徒留我的笔下一纸朦胧,谁来揭开?夜阑,阵阵转辗里,突然雨声渐起,我欣喜的侧耳凝听,时而“嘈嘈”如拌珠,时而“切切”如私语,仿佛一曲琵琶细弹。这雨不是愁,是欢,是缠啊!原来这春天竟是舍不得孑然离去,长夜未央里奏着音律借以传信,与我共度春宵。梦里梦外,相约漫漫。
 
    高三:yanbo615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shici/209020.html

上一篇:西江夜行1篇
下一篇:隔叶黄鹂空好音9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