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名人名言 > 爱国名言 > 陆游筑书巢9篇

陆游筑书巢9篇

时间:2018-11-11 来源:爱国名言 点击:

【www.xjwk.net--爱国名言】

陆游筑书巢一: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着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着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一、人物生平
  少能诗文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琬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仕途坎坷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
  陆游
  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
  朱宣咸中国画《陆游诗意图》
  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途中又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公元1189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名号由来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乙载:“陆游,字务观,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这则记载提出陆游名字来历之二说,不少专家在有关传记或传论中或从前一说,或从后一说。其实两说均难置信。
  秦观生于仁宗皇佑元年(1049),死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陆游父亲陆宰生于哲宗元佑三年(1088),死于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陆宰小秦观四十岁。秦观死时,陆宰不足十三岁。秦观到越州是神宗元丰二年(1079),其时陆宰尚未出生。陆游母亲的年龄估计与陆宰相去无几,跟秦观不可能有什么交往。“梦少游而生公”,纯属想象之词。前一说不能成立。
  所谓“公慕少游”,主要根据陆游八十二岁写的《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一诗。诗日:“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该诗只是表达诗人对秦观的敬仰之情而已。“正相同”三字,恰恰透露出陆游的名字不是自己“慕少游”而取的。后一说也不能成立。
  那么,陆游的名字从何而来呢?清人查慎行《得树楼杂钞》所记较为可信:“陆放翁名游,字务观,其义出于《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古代有“幼名,冠字”的制度,即幼小取名,二十岁左右定字。士大夫家庭往往强调名和字的内在联系,而且往往摘取古代典籍中的词语,取名定字。取名之时,实际上是定了字的。因此,名游,字务观,跟秦观的名观,字少游,只是偶然相合而已。至多也只能说明同源于《列子·仲尼篇》的那句话。跟“梦少游”“慕少游”而取名字,了然无涉。
  在陆游的诗中,有这样一首:“策策桐飘已半空,啼

陆游筑书巢二:潘浚陆凯传


陈寿

【原文】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也。弱冠从宋仲子受学。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时沙羡长赃秽不修,浚按杀之,一郡震辣。后为湘乡令,治甚有名。刘备领荆州,以浚为治中从事。备人蜀,留典州事。

孙权杀关羽,井荆土,拜浚辅军中郎将,授以兵。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权称尊号,拜为少府。进封刘阳侯,迁太常。五溪蛮夷叛乱盘结,权假浚节,督诸军讨之。

信赏必行,法不可干,斩首获生,盖以万数,自是郡蛮衰弱,一方宁静。

先是,浚与陆逊俱驻武昌,共掌留事,还复故。时校事吕壹操弄威柄,奏按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皆见禁止。黄门侍郎谢

陆游筑书巢三:滇游日记八


徐弘祖

【原文】

戊寅(公元1638年)

十月初一月凌晨起,晴爽殊甚。

从三家村啜粥启行,即西由峡中,已乃与溪别。

复西逾岭,共三里,人报恩寺。仍转东,二里,过松花坝桥。又循五龙山而南三十里,循省城东北隅南行。已乃转西度大桥,则大溪之水自桥而南,经演武场而出火烧铺桥,下南坝矣。从桥西入省城东门,饭于肆。出南门,抵向所居停处,则吴方生方出游归化寺未返,余坐待之。抵暮握手,喜可知也。

见有晋宁歌童王可程,以就医随吴来,始知方生在唐守处过中秋,甚洽也。

初二日余欲西行,往期阮仁吾所倩担夫,遇其侄阮玉湾、阮穆声,询候甚笃。下午,阮仁吾至寓,以担夫杨秀雇约至。余期以五日后再往晋宁,还即启行。仁吾赆以番

陆游筑书巢四:《书愤》原文及注释译文


  《书愤》
  作者: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
  书愤:抒发义愤。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
  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

陆游筑书巢五:2018中国古代名人名言_2000字

  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亲者痛,仇者快。(朱浮)
  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
  4、打破沙锅问到底。(吴昌龄)
  5、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6、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9、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
  10、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
  11、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红楼梦)
  12、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红楼梦)
  13、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1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5、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红楼梦)
  16、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红楼梦)
  1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18、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封神演义)
  19、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20、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红楼梦)
  2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游?
  22、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
  2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陆游)
  24、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25、杀鸡焉用宰牛刀。
  26、书到用时方恨少。
  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2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29、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30、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31、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3、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34、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35、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36、一朝权在手,便来把令行。(朱湾)
  37、此地无银三百两。
  38、人怕出名猪怕壮。
  3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4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1、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42、酒香不怕巷子深。
  43、死猪不怕开水烫。
  44、磨刀不误砍柴工。
  45、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4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5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52、政通人和,(名言www.lz13.cn)百废俱兴。(范仲淹)
  53、人之所能,不能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54、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5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6、醉翁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5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凌蒙初)
  59、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60、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6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6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64、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也。(刘义庆)
  6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
  6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67、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68、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
  69、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0、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
  7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72、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73、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明,李开先)
  74、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冯梦龙)
  75、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7、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
  7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79、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曹雪芹)
  80、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元杂剧)
  8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吴承恩)
  82、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丘迟)
  83、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丘迟)
  84、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
  85、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8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
  87、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88、可望而不可即。(刘基)
  8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0、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91、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92、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9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94、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9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9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
  9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9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00、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

陆游筑书巢六:2010年高考复习经典排比句(四)


  61、高中三年,光阴荏苒。忆同学少年,良多趣味。我们曾谈曹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我们曾诵李白举头望明月,细诉思乡情怀;我们曾学毛泽东指点江山,歌颂风流人物;我们曾吟周敦颐爱莲篇章,立下君子之志。……如今,这些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
  62、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如果说国家的利益是泰山,那么,个人的利益就只是泰山上的一颗小石子。
  63、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厦门不息的浪涛;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画笔描绘厦门迷人的景色。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用诗句表达我对厦门的无限深情。
  64、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65、在开满鲜花的小道上,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少年追逐嬉戏是幸福的;
  在铺满黄叶的公园里,一对对银发夫妇相携漫步也是幸福的。
  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学生刻苦学习是幸福的;
  在宽广肥沃的田野上,一群群勤劳朴实的农民辛勤劳作也是幸福的。
  66、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和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任狂风摧残。
  只有勇于搏击的雄鹰,才能领略蓝天的辽阔和美丽;而懒惰的知了,只好栖于枝头鸣“知了”。
  只有百折不挠的雄鹰,才能在自由的天空展翅翱翔;而具有漂亮羽毛的孔雀,只好望而却步。
  只有耐寒的菊花,才能点缀出冬天的生机和气息;而怕冷的牡丹,只好让寒流吞噬。
  只有宽广博大的胸怀,才能容纳世间的真诚和美好;而狭隘的眼界,只好让虚伪填平。
  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而懒惰的人,只好平庸地活着。
  只有激情、勇敢的呼唤,才能唤醒国民的良知和正义;而软弱的叹息,只好让愚昧淹没。
  只有把不幸当成财富的人,才能从失败中走向成功;而自甘潦倒之辈,只好一蹶不振。
  66、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膛;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黄帝陵丘,是我远古的怀想;黄海大潮,是我激荡的心声;黄山劲松,是我不屈的脊梁;黄埔大桥,是我展开的臂膀;大兴安岭,是我坚硬的肋骨;洞庭鄱阳,是我明亮的眼睛;喜马拉雅,是我高昂的头颅;巍巍长城,是我不屈的脊梁。
  67、我是一只蜜蜂,在祖国的花园里,飞来飞去,不知疲倦地为祖国酿制甘甜的蜂蜜;我是一只紫燕,在祖国的蓝天上,穿越千家万户,向祖国向人民报告春的信息;我是一滴雨点,在祖国的原野上,从天而降,滋润干渴的禾苗;我是一株青松,在祖国的边疆,傲然屹立,显示出庄严的身姿。
  6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诵读这流传千古的名句,谁不为背井离乡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所感动?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哪个浪迹天涯的浪子不希望飞回生我养我的故乡?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吟诵这豪迈的诗句,谁不为在外面建功立业的健儿们的思乡之情所感动?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读着这凄婉的诗句,谁不理解浪迹天涯的游子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来临,读着这千古名句,那些身在国外留学的学子们,谁不想念自己的祖国和亲人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读着这伤感的诗句,哪个游子不会涌起乡愁?
  68“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
  “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明月松间照”是一种怡然的潇洒。
  “举酒邀明月”是一种孤寂的潇洒。
  “仰天大笑出门去”是一种自信的潇洒。
  “我自横刀冲天笑”是一种无畏的潇洒。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宽容的潇洒。
  “一日看尽长安花”是一种得意的潇洒。
  “醉卧沙场君莫笑”是一种豪迈的潇洒。
  69、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人应具有的反抗精神;
  当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懂得了作为人的尊严;
  当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我懂得了知识能给生命以无穷的力量。
  当尼采说“失败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我懂得了当我失败时应该做些什么;
  当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懂得了应怎样去读书。
  当托尔斯泰说“对于心灵纯洁的人,生活是充满甜蜜和喜悦的”,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当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懂得了该怎样去面对别人的误解。
  当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懂得了人到老也仍要有雄心壮志。
  70、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而英雄,却常常难以用距离或时间的密度来衡量。
  远的有家贫少年岳飞,我们在千年之外望去仍可见他在民族气节的大江高唱《满江红》;
  近的有平凡青年雷锋,我们向万里之外的美国西点军校望去,仍可见其助人为乐的精神在闪烁;再近的,有抗洪勇士高建成,己暑尽寒来,我们的脑海中仍可见他舍已救人的情景。
  近的有民族英雄林则徐,透过百年的风云,至今我们仍可见迷漫在虎门的禁毒硝烟;再近的,有文坛巨匠鲁迅,世易时移,至今我们仍可见他头顶上根根直立的怒发。
  近的有清朝将军邓世昌,百年之后,我们仍可见他驾船向敌人撞过去的那壮烈的一霎那;再近的,有特等功臣王伟,虽是机毁人亡,我们向烟波浩淼的南海望去,仍可见他誓死保家卫国的赤诚。
  近的有一心为民的孔繁森,我们向人烟稀少的西藏望去,仍可见他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光辉形象;再近的,有人民的好警察方

陆游筑书巢七:姜夔简介


  姜夔(kuí),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着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一、人物综述
  人物简介
  姜夔(jiāngkuí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与姜石帚并非一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南宋词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

陆游筑书巢八:生命因书香而富有_1200字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鱼儿没有水;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题记
  我是条名副其实的“书虫”,一有时间就往书堆里钻,书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是其他一切所无法比拟的,一秒钟没有书,你将失去一枚金币,一小时没有书,你将失去一座宝藏,倘若一天没有书,你将一贫如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翻古阅今,纵览青史,名书好书数不胜数。
  穿越时空,我来到古代,拜孔子为师,接受他孜孜不倦的教诲;领略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概;感受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忧民情感;接受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领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心境;感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
  雄心壮志罗贯中,描绘智勇双全三国真英雄;豪放大方施耐庵,书写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抑恶扬善吴承恩,一棒打出惊天动地美猴王;多愁善感曹雪芹,演绎凄异缠绵《红楼梦》。
  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陶渊明的退世避隐,王昌龄的边塞情怀,陆游的忧国忧民,谱写了古代诗歌动人的乐章。
  花季是个美妙的季节。当别人正面对繁重的功课而抱怨不断时,我吟诵着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不觉多出了一番坚持;当人们在为金钱而争论不休时,我暗自庆幸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想起陶渊明退世避隐的高洁之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生财之道吧。我随着书,激情赞扬古今文豪,瞻仰中外伟大领袖,痛斥台独分子陈水扁……是书,给了我一颗明善恶,辨是非的清醒头脑,让我得以拥有一把通向成功的万能钥匙。
  在无人的世界,我与鲁滨逊共同创造人类的文明;在昆虫的世界,我与法布尔一起聆听昆虫的声音;在繁花的世界,我与格雷诺与携手制造神奇的香水;在烽烟四起的岁月,我与保尔共赏心中永不落下的红旗。
  有时,我浏览时尚杂志,感受知识的脉搏;有时,我细品诗集,咀嚼诗人的苦乐;有时,我翻啃小说,领会墨香的精魂。
  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我了解了什么是坚强;在法布尔的《昆虫记》中,我明白了什么是大爱;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坚持;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在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中,我体会到爱的辛酸……
  成长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这叶孤舟也曾在汪洋大海中失去航向。幸好,书这盏指明灯指引着我,使我终得以抵达那成功的彼岸。无数的笔者向我讲诉着他们成功的故事,循循善诱,我将它们珍藏起来,成为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艰难的成长道路也因书的参与变成了黄金大道。
  俄国的着名学者赫尔岑说过:“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形成。书本中记叙了人类生活宏大规模的自由,记叙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自传。”是的,书籍是一种工具,它能在黑暗的日子鼓励你,使你大胆地走入一个别开生面的境界;它能在阴冷的日子勉励你,使你勇敢地向前迈进;它能在忽明忽暗的日子牵引你,使你不会误入歧途……
  书籍,是人生旅途的良师益友,是人生长河的航标灯塔,是成人成长的坚强基石,是救人济事的神丹妙药。它是伴随人健康成长的最佳营养品,滋养人的一生。
  生活因书香而精彩,生命因书香而富有!
    初三:林霖

陆游筑书巢九: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一说即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一、人物生平
  年少有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着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辞亲远游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天台道士的司马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他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当在洞庭湖泛舟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殴打致死)。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作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伟,虎踞龙盘,六朝宫阙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已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唯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着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孙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734),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初进长安
  太白醉酒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唐玄宗即位后,已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
  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赐金放还
  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一说由道士吴筠引荐)到了长安,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华很赏识,礼遇隆重。李阳冰《草堂集序》谓:“降辇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但唐玄宗只让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学侍从。三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天宝元年(742),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再次远行
  天宝三年(744)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蹭蹬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mingyan/238037.html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