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名人名言 > 爱国名言 > 民族文化9篇

民族文化9篇

时间:2018-11-10 来源:爱国名言 点击:

【www.xjwk.net--爱国名言】

篇一:[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_550字


  国庆假期里,我读了些介绍英雄和发扬民族精神的书,深受教育,民族精神、爱国传统自古就有,有了民族精神就筑就了中华魂。这些书内容丰富,蕴含哲理,给人启迪,给人力量,催人发奋。
  民族英雄林则徐,他虎门销烟的壮举,不仅振了国威,而且痛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他把鸦片销毁了,让老百姓不再受到鸦片的伤害。
  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年时代是个穷学生,但“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激励了不少爱国学子。敬爱的周总理读书期间,老师问他为什么学习时,周总理的回答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勇敢而机灵的王二小只有13岁,为了掩护老百姓光荣牺牲了。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自己选择了危险。他虽然只有13岁,但他拥有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少年英雄青莲姐姐也只有13岁,她为了抢救三个落水的小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又是一个勤奋学习、乐于助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是老师的小助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所有的民族英雄们,你们是永垂不朽的,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你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像革命先辈那样心系祖国,自强不息,珍惜时间,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时刻牢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双沟中学六年级:展赫
 

篇二:[民族文化]珍视民族文化,宏扬人文精神_1200字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或民族要证明自己有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实力,不仅需要的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有自己的丰厚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在古代之所以成为“天朝上国”、“大唐帝国”,不仅是因为有强大的经济、军事作后盾,而且更重要的原因它是文化的输出国、思想的输出国。历史记载,日本、越南、朝鲜等邻国从中国引进了文字符号,才演绎出它们的文字。而儒家思想更是辐射东南亚,甚至影响了全世界。在今天,这个经济飞跃、人才横溢的时代,纵观世界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人们在物质需求不断满足的时侯,便对精神上的追求层次将会要求更高。因而,世界各国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追求着精神财富,时代呼唤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这些龙的传人沐浴着先人的文明遗风,感受着传统的文化熏陶,作为莘莘学子,我们应责无旁贷地继承古代文明,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在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我们看见了先哲们的睿智:读屈原,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忧国忧民;读司马迁,我们懂得了什么是铁史丹心;读李白,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清风傲骨;读杜甫,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沉郁雄浑;读陆游,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精忠报国;读辛弃疾,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壮志难酬。我们敞开胸襟迎着“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雄风,高唱“满江红”;我们用心聆听“心事浩茫连广宇”,渴望“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历史教训中猛醒,又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感召声中奋起!同学们,请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吧!它涵咏在唐诗宋词中,它回荡在天问九章里!我们用琅琅书声,把它根植在心田,我们用心血浇铸,让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万年长青!
  今天,中国人民昂首阔步迈进了新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文化的力量在综合国力的竟争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文精神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熔铸在一起,焕发出勃勃生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绐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伟大的教导,有力的感召。同学们,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不断创新的时代。我们承担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为了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必须珍爱这份宝贵的民族遗产,认真学好中国文化,领会其中的丰厚人文内涵,汲取精华,为其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让它永远流淌在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成为世界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份永不退色的珍宝。
 
    柴河林业局第一中学初一:陈冬睿

篇三:[民族文化]留下民族文化在心中_750字

  北京的雾霾日渐严重,大街上人人戴口罩,恨不能把防毒面具都带上,不过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正在一场更大的雾霾中哮喘。——题记
  自从科技把中国和世界接轨以来,中华儿女们的“洋务运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大街上随处可见穿西装、开外国车、住小洋楼的,我国的传统服饰、国产汽车、传统民居在他们眼里实在看不上眼。喝着人头马、白兰地,自家的茅台都觉得下品。用着“三星”、“苹果”,咱中国的“小米”性能真的比它们差吗?打开电视机,不是《火影忍者》就是《海贼王》,在他们眼里,国产动漫“难登大雅之堂”……,什么都追求进口的,就差把自己也搞成“进口”的了。
  再看祖先5000年来历代传承的传统节日和汉字,情况亦是不容乐观,为了过一个洋气的情人节,连爸妈用心熬煮的元宵都不吃了,在火鸡和圣诞树的“诱惑”下,把“好吃不如饺子”的饺子都放弃了,每天喊着英语、日语、法语,连汉语都不会说、汉字都不会写了,毕竟那可是让古代文人“吟安一个字,碾断数经须”的美丽语言啊!连中华民族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都忘了,咱还算个中国人吗?要知道,一味崇洋媚外,只会造成邯郸学步的后果。
  不过,趁着我们还没有完全迷失自我,亡羊补牢还不算晚,对于“舶来货”咱可以照常使用,就是别让它们成为生活的全部就行,至于中华传统文化,不妨给它贴上个“中国制造”的标签,在津津有味的看福尔摩斯的同时,也让外国人知道知道咱中国也有个神探叫狄仁杰。
  历史上的洋务运动最终以破产而告终,希望现实生活中的“洋务运动”早日破产,中华传统文化乃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瑰宝,需要我们铭记和保护,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我们好要把中华传统文化留在心中,千万不能迷失自我,但愿这场“大气污染”会在我们的治理下早日解决,好让我们的子孙记得自己是中国人!
 
    初三:坤

篇四:[民族文化]文化与民族——记上海世博会_900字


  题记
  今天的意大利是四分五裂、支离破碎的,但它仍是统一的整体,因为它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出自但丁之口……俄国靠着骑兵加大炮统治着广袤的土地,它是伟大的,但那是哑巴的伟大,它终有一天要支离破碎……—卡莱尔1840年
  这是演说家在“诗人英雄”演说中的一席话,大胆,但有预见性;他看到了文化对于整个民族的意义。意大利统一好些年了,苏联分裂也有好些年了,今天的我们站在科学技术的浪尖,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文化对于全人类的意义?
  走过了四大文明古国的年代,那里繁荣昌盛;越过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岁月,那里欣欣向荣。时间沉淀,透出最为可贵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文化当中,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正文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垢政治和经济。从现在看来一点也不假。是啊!文化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也是一定社会垢政治和经济的药剂。由此不难看出文化在人文史上的巨大作用。
  我认为,人的幸福是由两种支柱支撑的——文化和科学,科学带来的是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文化则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一个民族若失去了文化,想必也就失去了灵魂。然而在这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一精神食粮,更多的人学会了攀比、享受,因而文化和科学失去了平衡。
  迷茫的眼神,暗紫色的唇色,“酷”的精神,破刺刺的牛仔衣——作为个人爱好无可厚非,作为大众爱好就不难看出这整个群体精神上的空虚。在今后快节奏的经济时代,人们急需补充“文化养料”。
  又是一届世博会,到那时,上海海滨将建一座巨大的石舫:内陈各地文化精品,缩小实物把凡尔赛宫、金字塔、帕台农神庙、紫禁城搬进来;各展馆将展出民族乐器,各地图腾;资料库备有各国文学作品、书画、曲乐的光盘,并与全世界各大博物馆联网……就在这里,您完全可以纵游千古,横览八方。不仅如此,世博会后,全世界各地的高雅艺术团体将签订条约,在全球作巡回演出。那时,我们真正地建立了一个“地球村”,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
  愿世界从上海世博会中吸取文化精华。因为未来10年中,科技必会更快前进,生活节奏必然更快,所以我们有理由撷取各民族的文化精华,推向大众,让文化之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在这庆典之际,愿我们在文化的光辉下永存!
  珥陵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周宸茂

篇五:[民族文化]我眼中的传统文化_800字

  二胡的悠扬踩着三月斜雨的韵脚,沁过薄雾和窗纱,微微的还有些许暖意。冉冉檀香弥漫着空气,让我不觉神游于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长河中。
  天地初开,万物终归混沌。祖先们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无一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争鸣,如一声春雷惊雨,给华夏大地一场润泽。道家,法家,儒家、诸如雨后春笋纷涌而出。其文学思想,道德学说更是沿用至今,令我们受益匪浅。而反自春秋《诗经》开始,先秦散文,魏晋文学,后唐诗宋词元曲,品读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学的博大精深。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给人们打上了一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这种忧患意识逐步上升到爱国精神,体现了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崇高天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不屈不挠精神。“仁者爱人”的高尚道德。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功业抱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天人共鸣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当世界文化的铁蹄滚滚袭来时,总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抵挡。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欲望,拜金,权利等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洋节”,昔日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这些情况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欢的,是没错。可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漠视?那些我们曾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都哪去了?我记得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奥巴马也曾说“当中国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是我们攻打这个民族的时候”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淅淅小雨尽苦泣。
    初三:渊寒【镇涛】

篇六:[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_500字

  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
  有一次,我好奇的问:“妈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妈妈笑眯眯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多着呢!走,我带你去瞧瞧。”我听了,两眼放光,兴致勃勃的跟着妈妈走了。
  我跟着妈妈来到集市上,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我奇怪的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呢?“妈妈没有说话,只是拉着我往前走,终于,她在一个小摊前停住了脚步。妈妈指着一本书法书说:“这个就是。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随后,妈妈又指了指远处的戏台,说:“戏曲也是传统文化噢!”
  接着,妈妈又带我看了许多东西,使我懂得了许多。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晚霞染红了天空,妈妈微笑着说:“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多着呢,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和彩塑,以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是呢!”
  我和妈妈回到家,看见爸爸坐在沙发上,我立刻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多呀!”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是啊,其实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定会发现。”我听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五年级:单心语

篇七:[民族文化]感动?民间文化_1500字


  感动是什么?感动它无色无形,是给人温暖的灵物。感动在哪能里?感动无处不在长辈的叮咛下有她的身影,历史的文化下有她的气息。我今天就被中国奇特悠长的民间文化所感动。
  清明节期间我有了去观看菜花节的念头,于是四月五日我就和妹妹坐车来到了奉贤庄行,我的故乡就在庄行,可说来惭愧,今年还是第一次参观菜花节。
  在菜花节上吸引我的并不是那些金灿灿的菜花,而是大街上一个个的摊位和表演。
  坐着公交车一路来到菜花节观赏地就花了我不少力气。我们吃完饭从家走到车站时第一班车已经开走了,我们只好在那边煎熬一个钟头,好不容易车来了,我们迫不及待地跳上车找位子坐下,心想这下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吧,不然,车子刚停靠一站就有一批人上来,下去的几乎没几个。狭小的车箱里,人挨着人,人挤着人。我和妹妹本来就是“晕车族”,这下可就更加受不了了。急忙打开窗来呼吸新鲜空气。一路颠簸终天到了。我们拼了命地逃离这辆使人窒息的大巴,到了车外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呼吸空气。
  到了目的地,最抢眼的当然是那时菜花了。于是我们就去了“菜花迷宫”。说实话,的实很无趣,于是我们就没有兴致玩下去了,出了“菜花迷宫”就是一条长街了,街上摆满了各种摊位,最常见的有饮料、玩具摊。人群聚集最多的是卖椰子的摊位,还有卖有机草莓,奶昔等等。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了舞狮舞龙。我不经有些吃惊,在我印象里,这些东西只在电视里看到过,现真真切切地在我眼前时我却有些有些不自然。或许是被那长龙的双目给振摄到了吧,看着龙头,龙身,龙尾,龙珠在空中变幻着不同的形态,位置。那条假龙仿佛活了一般。起初只觉得好看,后来才猛地想到我们严黄子孙不就是龙的传人吗?我们整个民族的起起落落好似都被这条龙完美演绎着。再想想,古时候的天子被称为龙这说明龙是高贵权力的象征。那时候过年过节都张灯结彩,一行人在街上舞着花龙,唱着歌。想到这里不经有些暗喜,心想:这舞龙敢情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嘛!把我的想法一并告诉妹妹后,她说“这么悠久的文化被传承下来我们是否应该感动一下呢?“我把它当成玩笑一笑了之便走出了舞狮舞龙的人群。
  还没走几步路呢,妹妹就喊口渴。我只好无奈地和她一起买水,当我回过身时,妹妹竟然不见了,这可吓得我够呛。“姐姐快来看呀!”,听见妹妹的叫唤声,心才安定些。正准备上去说她两句时,被那个糖画给吸引了。
  只见那人用一个小勺子盛一些棕黄色的糖浆,然后在铁板上熟练地描绘着图案,过程中还把一根细棒横放在糖浆里。只见那个糖画人一阵龙飞凤舞后一个世博会会微糖画就这样诞生了。我连看都没看清楚,一幅糖画就这样完成了。这真叫人目瞪口呆啊!看着这糖画我想到了我们祖国的繁盛,想到我们中国老早以前就会用糖画画那外国人却还执着笔,这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记得小时候奶奶提起她那时的生活时就提到了糖画。她说那个时候糖就是奢侈品,只有有钱人家才能吃上,每当糖画人走过家门口时总是干巴巴地望着。想想这门手艺流传至今,至少也应该有百年历史了吧,也算得上是民间的传统文化了。这个小小的糖文化见证了历史多少年的沧桑变化。我想这一丝丝棕黄色的应该不仅仅是糖而已,而是中华民族苦尽甘来的那一缕甜蜜吧!最后,给妹妹买了一幅糖画,见她满足地吃着,就对她说“你的可是具有百年历史文化的糖啊,难道不觉得感动吗?”妹妹停下来看着我笑了。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当我们还想继续看下去时,时间却不多了,我们不得不回家吃晚饭去了。一路看下来,好看的好玩的都不少。我们带着战利品:一个娃娃、两个钥匙圈和一个吃了一半的糖画“凯旋”回家。这天我们还看到了吹糖、捏泥人、编草蝴蝶、扭秧歌、抬花轿……好多好多的民间文化。每当想起这些我国特有的民间文化时我不经有些骄傲,也为之能完整保存并传承下来而感动。这些民间文化不仅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也让世界更为确切地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为之发扬光大而感动。
  世界能使我们感动,民族能使我们感动,民间那不起眼的文化照样能使我们感动。让世界了解一个民族,就从了解那照样使人感动的不起眼的民间文化上做起。
 
  奉贤区实验中学初二:马艳婷

篇八:[民族文化]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地名洋化利弊谈_20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卡地亚”、“赛纳维”、“罗托鲁拉小镇”
  “卡布奇诺”“普罗旺斯”、“地中海”、“亚特兰蒂斯”这样的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就在我们身边。当前我国城市的新街道和新兴建筑,特别偏爱“洋名称”,其结果是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为此,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地名洋化现象的泛滥给与了批评。网友们也议论纷纷,有人说:“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记载着古代的地理人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根,绝不能被洋化。”有人说:“放着本国、本民族的名称不用,乱用一些外国的名字,这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说:“这不算什么,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何必抱残守缺呢。”也有人说……
  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地名洋化利弊谈
  随着我国城市的新街道和新兴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卡地亚”、“塞纳维”这样的洋地名也如雷贯耳,渐渐的也就习以为常了。但“洋名称”的大量出现,却使我国许多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名族特色地名的弱化。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我觉得应理性思考一下地名洋化。
  地名洋化确实冲击了民族文化传统,隔绝人们历史记忆,导致文化的断层化。
  有人说:“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记载着古代的地理人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绝不能被洋化。”随着时移世易,历史留下的痕迹也在逐渐消逝。隐入草丛的青石板、瓦片上隐约的纹路、小巷中吟唱的歌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在这里,小巷有了新的洋名字,青石板被水泥替换,瓦片被现代机械无情碾压化作尘土。街道、小巷披上了新装,但这光鲜的背后总让人感到空虚,仿佛顶着明媚的阳光,却丢弃了古老传统文化的影子,丧失了魂魄。
  地名洋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应拿来为我所用,但不能唯洋是崇。
  现今,我国打开国门,与其他国家的交流非常频繁,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各地都形成了许多外国人的聚居地。像在北京的望京,许多韩国人都居住在那里,为了使他们能够生活得更方便些,那里的街道、店铺都取的是韩国“洋名”。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中外相融,丰富中华文化。相对于这些无关紧要的地名洋化,但涉及到历史文化重要的地名是不能洋化!比如不能把“望京”改为“首尔”;再如新兴建筑取洋名,为的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又或是满足人们心理上的“洋名新奇观”。但故宫门前的天安门广场是永远不能改名的!因为它承载着历史的痕迹,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
  对“地名洋化”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批判性的吸收,切不可迷失了自己。
  人们偏爱“洋名”的现象泛滥值得人们深思,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给予了批评。洋化地名可以,但我们一定要提防文化侵略。简而言之,我们可以住在叫“罗托鲁拉小镇”或“亚特兰蒂斯”这样的小区,但我们依旧是中国人,我们的心中时刻铭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若是过度制造出地名洋化的风潮,将会混淆中外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扭曲人们的价值取向,造成民族传统文化被侵略、被弱化局面。与世界接轨,与时俱进,可以开阔视野,但不能迷失了本性。
  地名洋化,就像是在我们民族文化大树上挂起一盏盏华丽的彩灯,可以进一步增加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但我们一定要扎牢传统文化坚固的根基,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踏着民族自信,昂首向前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与时俱进的步伐,一些城市的街道已不满足于古老的地名,而加入了浪漫的“洋文化”。不仅新修大街,就是普通的古街道、幽深小巷也改为焕然一新的“洋地名”,这背后反映的是地方对经济的追求,亦是百姓对民族文化的否定。
  地方地名“从古变洋”,既是地方有关部门之过,亦是百姓之愚。
  老地名替换,是地方有关部门的决定,他们希望通过该换地名来提高地方土地价值,使老地方“焕然一新”,刺激游客及当地人的更多关注,以此提高经济效益。那么,为什么他们就那么确定这样的改动会产生好的影响呢?“一招鲜”不可能“一世名”这是一种短视。
  中国消费市场长期崇尚“洋品牌”,似乎一串字母或由个性符号构成的品牌就档次更高。这种盲目跟风的消费心理铸成了“崇洋媚外”的消费基础,随之成为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风向标”,纷纷将许多民族品牌换成了稀奇古怪的的外文品牌。甚至有些地方名胜景点也取个“洋名”引得游客先睹为快,良好的效果对地方旅游消费经济提供了灵感,更换地名以“改头换面”源于经济效益的冲动。
  坚守古地名,就是坚守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而非“抱残守缺”。
  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民族文化,记载着古代地理人文,有时,一个地名就是一个历史故事,一个地名就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是民族的魂魄。如若洋化,便是对历史的否定,对民族文化的否定,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将成为无根之浮萍。
  正如不断掠夺中国文化历史主权的韩国,因为对自己历史的质疑和不自信,才会如此费尽心思地去寻找牵强的历史依据,来填补民族文化自信的空缺。而古老的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拥有足够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源。“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丰厚的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反映在古迹中,反应在节日里,融化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之间。每一个中国人应当有足够的民族自信来相信我们的“老地方”,更具有民族人文价值,更是民族的根。
  深入探究老地名的历史文化,让独一无二的“老地方”成为一道金流传千古的字招牌。
  要想吸引人群,“改个洋地名”是个馊主意,鼠目寸光;不如着手从历史的角度不断深入探究古老地名的历史文化底蕴,挖掘古地名在对外文化、经济交往的地位、作用,既丰富古老文化,也能与时俱进;也可将老地名的故事书写在地名旁,增添适量标志建筑,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名洋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和地方特色的亵渎,我们难道要放着丰富的历史不去珍惜,反而让外国那些宵小之辈来窥视吗?相信自己民族的悠久历史,相信自己民族的灿烂文化,踏着民族自信,昂首向前,才能踏出一条康庄大路,通向“中国复兴梦”!

篇九:[民族文化]2015党员思想汇报:弘扬特色的传统文化

  敬爱的党组织:
  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有三大理论的来源一样,我们今天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来所创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创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因此,在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渊源。
  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建设,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历史的文化遗产和当今的文化创新,尤其要万分珍惜和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丢掉自己民族的东西,是最没有前途的。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生命和不竭动力,而继承又往往是创新的基础。数千年来,哺育了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今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生活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心灵相通的纽带不仅在于黄皮肤等表征性的东西,更是缘于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承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摒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是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新时代的要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发挥鼓舞人民,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用科学的态度,课行的方法,充分挖掘和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大作用,以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中国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文化为载体流淌在国人的心中的。它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行为及生活方式。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与其经济与文化成正比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积累与传承,势必对整个中国及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今后发展和繁荣的肥沃土壤。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民族的节气、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情感、民族的愿望等组成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是民族的历史见证和发展脚步的痕迹。它必然体现着民族的精神,活跃着民族的灵魂。民族的亲情也在其中得到了巩固。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悠久的中华文明得以生长,中华大家庭得以延续,炎黄子孙在数千年的延续,都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承认真是有了这种文化的熏陶,中华文化才源远流长,才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民族精英,才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国学大师。
  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极大的影响力在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对其进行科学传承,就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综合国力不仅仅是指经济方面的几项国际通用的指标,也包括民族文化。
  综上所述,传承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是为了让后代子孙永远牢记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数百年来的战乱中,坚定信念,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宁死不屈,就是因为我们有积淀深厚的文化及其延伸出来的可贵的民族精神。请党组织相信我,我有决心继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mingyan/236442.html

上一篇:有趣的对联5篇
下一篇:辛弃疾风格7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