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优秀作文 > 初中作文 > 孟婆茶1篇

孟婆茶1篇

时间:2018-07-30 来源:初中作文 点击:

【www.xjwk.net--初中作文】

孟婆茶篇一:杨绛喝茶读后感

【篇一:杨绛《将饮茶》读后感】
上初中时,读的是杨绛的《我们仨》,当时感觉杨绛和钱钟书与钱媛的生活,简单幸福。
而过了数年后翻来《将饮茶》读,便又读出了一番滋味。在这本书里,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隐身衣。
什么是隐身衣呢?“我们都要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游。我们只求摆脱束缚,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兴,不免放肆淘气,于是惊动了人,隐身不住,得赶紧逃跑。”
而人人其实都可以拥有一件隐身衣。“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堵”。
“人的卑微,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
“我爱读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之句,也企慕庄子所谓"陆沉"。社会可以比作"蛇阱",但蛇阱之上,天空还有飞鸟;蛇阱之旁,池沼里也有游鱼。古往今来,自有人避开蛇阱而藏身或陆沉。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适得其所。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不怕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阻燃,潜心一支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皇帝的新衣好。
【篇二:杨绛喝茶读后感】
在爸妈家的书橱里,翻到了这本1987年初版,1991年再版,3·45元一本的小书。
仿佛从没读过一样,拿起,就没再放下。直到将书带回上海,读完后,欲放入自己的书橱时才发现,一本一模一样的书,早就静静待在角落里。
应该至少是10年前读过的,当时关心的,是那个下出让我啧啧称奇《围城》鸡蛋的老母鸡,如今再读,有感触、关注的地方,有了很大不同。
读到杨绛有次回苏州,没跟家里招呼,径直回家。而她父亲似乎早有预感,几次三番在她进屋之前,就不断问她母亲,女儿在哪里时?坐在下午微寒的庭院中,太阳快没了,我想到了妈妈……
随着她父亲的去世,一大家子慢慢散了,老宅在战乱中也破败了,“我现在回想,盛衰的交替,也就那么一刹那,我算是亲眼看见了。”在霞飞路上,她看见了父亲的遗物被摆在橱窗里售卖,“财物的聚散,我也亲眼看见了。”
在结尾“后记-隐身衣”里,杨绛写道:“一个人不想高攀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篇三:杨绛喝茶读后感作文】
杨绛有本散文集名之为《将饮茶》。茶是孟婆茶,《将饮茶》是老之将至,微妙的生命体验,人老了一切都只剩温暖的回忆,孟婆茶喝了据说就能抹去前生的记忆,更洒脱地面对来生。杨绛的前言题目是《孟婆茶》,有点像飘渺的梦,她在文章中写自己坐上了一趟开往孟婆店的列车,列车上客满,“一处是教师座,都满了,没我的位子;一处是作家座,也满了,没我的位子;一处是翻译者的座,标着英法德日西等国名,我找了几处,都没有我的位子”,语言幽默,有几分调侃,几分无奈;杨绛和钱钟书伉俪情深,一辈子俯首书斋,在教师、翻译家、作家的生涯中都卓然成家,学贯中西,涉猎广泛,某个领域倒难诠释他们的成就。杨绛在将饮茶中,情真意切地回忆父亲,三姑,钱钟书,将饮茶,而不愿抹去那些珍贵的回忆和怀念;因为是写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感情就未免会泛滥,能克制情感,以平实的语言,质朴的情感,平静地去述说往事,留给世界一份真实的记录,是不易的;有时候或许会陷入白头宫女的寂寞,也会失之于王婆卖瓜的虚浮,这有是人之常情,生者对于亡者的回忆,会忘了缺陷,只会记的他的优点,更何况是和蔼可亲的父亲,相濡以沫的丈夫,世人误解的三姑;饮茶是好的,孟婆茶是生命尽头时,留给世界最后的背影,生命的终结,也预示着所有故事的完结。杨绛在这杯孟婆茶静观人世的众生相;
《隐身衣》是散文集的后记,她和钱钟书相约如果有一件仙家法宝,他们希望有件隐身衣,“能够各披一件,同出遨游。”有了隐身衣,远离喧嚣的尘世,更能惬意地躲进书斋,冷眼旁观世态炎凉。杨绛散文看似淡然的背后,却有着灼人的温度,正因为有股方巾气,不能免俗,未能忘情,却更能还原那些有血有肉的人,有情有意的事,让后来之人读到后可爱、可感、可叹。
【篇四:《将饮茶》读后感】
昨晚困极,本想早睡。遛狗完毕,打扫卫生。终了已到晚上九点。近来腰背劳损,睡前须得毛巾热敷。遂取枕边书。这次是杨绛先生的《将饮茶》。
此前已大致看过了几篇,如始知鲁迅先生痛骂的女师大校长杨荫榆原来是杨先生的三姑母。而关于杨荫榆女士痛骂日军恶行并被枪杀的晚节其实在高中时曾经读到过。但此次读来,更增印象。
《将饮茶》发表于1983年,彼时杨先生已过古稀。文章中淡然的叙事语调,是我喜欢的。
昨晚看的是《回忆我的父亲》。一个平凡的名字,却是一个不平凡的父亲。我对清末民初的故事并不了解,所知也仅历史书上的只言片语。但从杨先生的文章中仍能感受到一个近代大文人的风范和操守。于是昨晚合上书,我闭上眼睛时想,像杨先生那样的大家庭,现在的中国恐怕是一家也没有了吧?
杨先生写此书时钱老与他们的女儿俱健在,想来不似写《我们仨》时的心情。但也正如文中父亲所吟金农诗句“故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一样,有“琉璃易碎彩云散”之叹。
文章的最末写到父亲去世,家中狼籍,家具俱去,杨先生坐于大厅门槛上傻哭。抬头望见搭丧棚的人在大厅的柱子上绑白布,需要从高梯上爬上爬下。不禁想起其时自己结婚时搭红绿彩绸也是如此麻烦,又联想起三姐结婚的盛况,再忆及新厅落成的全家欢乐。于此时的惨淡相比,杨先生也只是说:我现在回想,盛衰的交替,也就是那么一刹那间,我算是亲眼看见了。
还有写到在上海的某些古玩店里,杨先生姐妹们偶见彼时父亲某件玩物。不免在其它古玩店搜寻,可是搜见又能怎样呢?空有“是耶非耶”之感。
1983年,文革已过去多年,我们的日子来临了。杨先生和钟老也摆脱了“牛鬼蛇神”的称号,但他们最有精力的时间已过。在过去的十几年他们下放干校,打扫厕所,被剃阴阳头。但从未屈服,反而参透人生,如批了隐身衣一般,看着周围利来利往的众生相。那段岁月,在杨先生的笔下是乌云的“金边”。但杨先生到底是心有余悸的吧?在文章的最后她说:不过,像我父亲那样的人,大概是会给红卫兵打死的。这好比是杨先生父亲在忆及母亲时常说的那句话:幸亏你母亲不在了。
是啊,幸亏不在了。这样的社会是对在的人的羞辱。
【篇五:将饮茶读后感】
我今天要推荐的书是杨绛的《将饮茶》。
之前孟老师有说过,我们是时候可以看看杨绛的书了,会有很大收获。在读她的书之前,对她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只知道她是钱锺书的妻子,其它的也没去深入了解。那天孟老师提过后,回去查了查杨绛这个人,后来看了她的几本书,非常喜欢也很佩服她。
《将饮茶》这本书包含了杨绛先生《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和《记钱锺书与<围城>》等作品,相比起她的《我们仨》和《干校六记》等书,这本书里的内容更加私人一些。仅仅才一百七十几页,几乎涵盖了杨绛一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面临不同人生际遇时的态度,以及他们时而平淡,时而有风浪的人生。
这里的茶指的是孟婆茶,喝了今生的事情就全忘了。所以,将饮茶,是在还没有忘记的时候把往事记录下来。杨绛的作品,常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体现高人一等的性情,无论是回忆父亲、还是丈夫,都显得幽默从容,却又有所思。尤其是文革那段,杨绛先生不争也不弃,就像看一个笑话,这种心态是常人无法达到的。
本书中写到杨绛先生的父亲和母亲时,提到他们无话不谈,似乎老朋友一般。过去的、当前的、自己的、亲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气的。嘲笑、感慨、自我检讨、总结经验、分析案件。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难得,在现实中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杨绛先生在书中也有写到她的三姑母杨荫榆,说到这个,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纪念刘和珍君》,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曾提到过杨荫榆这位“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名字,因而她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也就成了“反动军阀的帮凶、封建余孽的化身”。然而并不全然是这样,杨绛先生在此书中写到:“我母亲曾说:‘三伯伯其实是贤妻良母。’我父亲只说:‘申官如果嫁了一个好丈夫,她是个贤妻良母。’我觉得父亲下面半句话没说出来。她脱离蒋家的时候还很年轻,尽可以再嫁人。可是据我所见,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栓梏,就不屑做什么贤妻良母。她好像忘了自己是女人,对恋爱和结婚全不在念。她跳出家庭,就一心投身社会,指望有所作为。”书中还有一些对她三姑母生平的介绍,让我看到了这位镇压女师大风潮的不受欢迎的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坎坷人生的另一个侧面。同时也震撼到了我。
书中还有很多可探寻的,比如对钱锺书的描写中有写到他的稚钝、痴气,因为好玩,给睡着的杨绛画花脸,帮猫打架等,让我看到了其不同于作家的另外一面。最佩服的是杨绛先生在最后记录中的在文革时期面对种种不平待遇的幽默和对现实的讽刺,那一种直面勇敢的生活态度,对现在的我们也很重要。
我觉得,杨绛先生的文章语言朴实却又隐含生命的重量,其间又穿插着幽默的语言,让人觉得生活本身就是如此。笑中有泪、泪中有光。在现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她是一线光亮,用她的作品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诚、什么是值得等待的东西。所以读一读她的文章对我们是百利而无一害,希望大家闲时能去读一读这本书。
【篇六:《将饮茶》读后感】
父母每次到城里来看我,好歹总要拉我到文化宫或是文殊院去,他们不听戏、不拜佛,直接走向摆满藤椅的茶园,要上两盖碗素毛峰,一坐就是一个下午。早几年我对这种做法能理解却不能体会,想来一是父母俭省,3元一碗的毛峰是在帮我节约;二是我不爱走动,坐茶园子省事省力;三是难得见我一回,坐下来喝茶可以摆摆“龙门阵”。
这三点为“我”着想却没有得到预料的回应,不要说在普遍年龄层为40以上人士的老式茶园,就是有空调和沙发的茶房我一贯也是敬而远之。最让我觉得喜剧的是,父母到城里来总是不忘拎上泡好酽茶的保温瓶,到了茶园不好意思让人掺开水,又要重新点上两碗茶来,临走时再把尚未被冲淡的茶叶都倒进自己的保温瓶里。其间的话题自然也是罗嗦重复,我常常被一堆无意义又累人解释的问题搞得心烦意乱,比如翻来覆去问我“为什么要在城里按揭那么贵的房子?”“工作什么时候才会顺利?”然后就是一些不符合我年龄状况的养身谈:要早睡、不要吸烟、要多吃。我一边打着哈哈,一边过耳皆忘。
从小我就不爱喝茶,因为家里人爱喝茶,每天用一个磁罐盛着一罐凉茶,茶叶是最普通的三级花茶,闻起来有股燥香,喝起来回味苦涩,街坊邻居也都如此装备。我那时候很看不起人人都喝的茶叶,没有听装的“高橙”那么洋气,没有三毛一瓶的汽水甜爽,但是父亲以喝茶为乐,并且在家喝不满足,虽然茶的成色相当,却每天要到茶馆去“晒壳子”。家乡小县城有一家吊脚楼老茶馆,充分体现着古人的建筑情趣,在河边上打几只木桩为基,支起整个观河景的茶馆,据说清朝时就有,1997年城市改造时才被拆掉。茶馆里有人讲《七侠五义》或者《水浒传》,听客大都是穿着蓝色咔叽布的老大爷,嘴里吧嗒着自己裹的叶子烟,泡一碗黄澄澄的茶水,有的带着自己的小孙子,不停地闹着爷爷买两三块硬糖或椒盐酥的花生米。母亲反对父亲带我去茶馆,怕我被叶子烟的味道熏着,还说茶馆里都是一些无事可干的人,要父亲也不要常去。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上个大号很不方便,要走300米到吊脚茶馆旁边的公厕。一天母亲神秘兮兮地交代给我一个任务,要我跟踪父亲是否借去厕所之名到茶馆去了。母亲的防备不无道理,那个时候的茶馆已经是进化版,兼备了录象厅的功能,除了一些邵氏功夫片、香港警匪片,就是大量像《金瓶双艳》这样的香港三级片,借着这股“三风”,茶馆的生意一下子又重新火了起来,有的还干脆改名为录象厅,吸引了众多工地上、挑菜担、做小生意、卖苦力的劳动人民,5角一碗的劣质茶水,几排竹椅,专门半遮着一片黑布,行人走过听得里面不是厮杀砍杀一片便是:“啊,不要啊”的惊呼,引得人心痒难耐。
到省城打工时,发现升级版茶房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打麻将的功能更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茶房也是谈生意、办公事的绝佳场所,中午端出来的煎蛋面质量高不高也成为茶房吸引客源的重头戏。虽然我对茶的印象还粗浅得很,却衍生出些自以为是的理论:一是认为喝茶的人不时尚;二是喜欢坐茶房里的人通常是世故的生意人;三是茶水完全没有个性,于是每当有人邀请去某处喝茶,便心生排斥。
结婚后,我自己家里长年预备着咖啡、果珍、酸奶之类的饮品,有客人来总是要卖弄一下煮咖啡的手艺,自己却不敢喝。《美国国家地理》2005年1月号做了一个咖啡因专题,列出咖啡的诸多缺点,我曾经深有体会。我老公喜欢喝咖啡,总是将咖啡煮得太老,前两年查出心律不齐、神经紧张等毛病,一位热心医生建议他改喝茶,养身安神,并非常热心地推荐了几种名茶。为了他的健康问题,我开始翻阅了一些与茶相关书籍,渐渐入了点门。
最喜欢看的茶故事莫过于古代传下来的一些传说,什么诗人词人皆看重品茶之造诣,还把茶叶、茶室、茶境到品茶直接和人品、审美、声名对口。不过,这些修为和道理在现代早已过时,反而在日本“茶道”的影响却非常深广。宋朝时来中留学的荣西禅师将茶籽带回日本,日本学中国神魂俱似的地方莫过于在茶道上的钻研了,直到现在日本人对茶道中的色、香、味、形、器都很讲究。其实这些茶道精神在中国古代是没人故意去强调的,因为它们早已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比如说《茶道》一书中记载了一些已经失传的精妙烹茶技巧,就是当年宋朝士大夫以及普通百姓平时的消遣。其中一种玩法叫“分茶”,流行于北宋初年,在煎煮茶的过程中培育出很多浮在茶汤面上的泡沫,就叫汤花,一起倾倒入茶盏后,嫩绿淡黄的茶汤上堆积着如雪般的汤花,而盏面上的水脉会变幻出各种图案,若是高手出招,则能随心所欲“点”出山水云雾、花鸟虫鱼,被称为“水丹青”。
这种赏心悦目的游戏看得人心神摇曳,冲动如我者不免立刻到高档茶店遍布的琴台路去转悠。一路上有女烹茶师作古装打扮,手若无骨般表演很讲究品饮功夫的“功夫茶”,可惜不过是招揽人的幌子,连我这个超级外行都看出来,她的手势之忸怩做作,毫无诗里形容的雅致。走进茶店,根据书本的介绍,尝试着买了一两被誉为茶性温和、养生妙品的普洱沱茶;一两口味淡雅清幽的碧螺春。因受古人品茶所谓七禁忌之二“恶具”(茶具不精洁)的教诲,又配备了一套三杯壶的紫砂陶茶具。回到家将矮几般上屋顶花园,摆上一点果脯、糕点,烧水泡茶,但仍然没敢随便使用烹茶师的“兰花指”,怕改版成摇滚手势,因此可能犯了品茶七禁忌之一的“烹点不得法”。忙乎一阵下来,紧张地看着老公试尝第一口现泡的茶水,露出满意的神情,自己因为目的达到后心里空荡荡的舒服着,嘴里的滋味很甘醇,加上微风徐徐,葡萄架上藤蔓轻颤,在勉强符合品茶需具备的“十精舍”(寂静、雅致的环境)的规格中恍若离世。
自从我添加了这么一个新节目,也发生了一些趣事。平时不喝茶的朋友来我屋顶花园小聚时,纷纷觉得我那套茶装备颇有意思,并且力荐我去学一手正宗的功夫茶,好为平常的聚会添点新鲜的乐子。特别是听说某茶饮料寻遍中国找不到“茶味女郎”,邀请了一个韩国大牌的事迹,都忿忿然要将这项“国饮”再振兴起来。只可惜不过才几周时间,大家品“素茶”的兴致就过期了,露天茶室摇身一变又成了烧烤室。
前不久父母到城里来,我盛情邀请他们品尝我的两种好茶,在两老惊奇的注目礼中如法炮制一番后,在茶杯里各倒上一盅,结果父亲端起细小的茶杯一饮而尽,末了说沱茶“苦不如苦丁茶浓烈”,又说碧螺春“茶味太淡了,不过瘾。”母亲连忙向父亲使眼色,不过为时已晚,我当场倒了兴致,脑里闪过刘姥姥在大观园喝老君眉的景象。
等父母走了以后,我才细细想通了他们的口味问题。父母平时总要我多喝茶,自己却不是真正会饮茶的人,他们一生是普通的粗茶淡饭,就像三级茉莉花茶,是海喝豪饮的,解渴生津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那精致小茶杯里的“奢侈”倏然间暴露了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我偶然兴起追求“竹下忘言对紫茶”的同时,却不知道民间还流传有这样的茶歌:“三捆稻草搭张铺,半碗腌菜半碗盐。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
看来以后,我还该常备一些味道浓郁的花茶。
【篇七:杨绛喝茶读后感】
在寻常的观念里,饮下孟婆茶象征着忘记今生,告别今世。作为诀别的意象,孟婆茶永恒存在于幽暗的人生终侧。人们总是万千祷念与这杯茶无缘却又不得不端起这杯茶,于最后时刻有意或无意地饮下。揣测有之、恐惧有之、敬畏有之,人们在潜意识里小心翼翼地凝视这杯茶,惟恐过早饮后“一杯茶冲掉了一辈子的经验”,“什么事都忘得一干二净了”。须知人生是纷繁复杂的,孟婆茶作为人生的一部分,从人一降生,就已注定一饮,没有人能够幸免。没有孟婆茶的“无情”,何来人生的“有情”?也许,从本质上看,每段人生都面临着“将饮茶”的深沉状态,从“茶”里走,复归“茶”里去。
《将饮茶》应该是一本无法被太恐惧、太怯懦的人理解与接受的书。“平生不作亏心事,我的一生,不妨公演”,杨绛先生这一句豪言壮语,事实上从一开始就表明了她的态度。她的一生有着太多的人和事,在饮下茶驶往人生终站之前,身上、头里、心里、肚里“夹带着好些私货呢,得及早清理”。因而,这杯孟婆茶,是一杯清茶——明明白白、清清淡淡的茶。这本书,是一本——自然而不夸张,不雕琢,不修饰,澄明而知性的散文集。杨绛先生一点一点地回溯至记忆的深处,回忆与父亲、姑母相处的过程,略叙丈夫钱钟书先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他撰写《围城》时的处境,以及在丙午丁未年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她作为一个“陪斗者”的所见所闻。在写这本散文集时,女儿和丈夫早已相继离世,留下杨绛先生独自与过去和未来对峙。可是,“假如我短寿,我的一辈子早完了,也不能再责望自己做这样那样的事”,她终究以其静默之姿表现着一个知识分子的坚韧、尊严和宽容。
以文字为湮没在历史的人物立传,不仅仅是一种追忆,就其本质而言,更是一种省察,苏格拉底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意即无论何人何种人生,都要有勇气有能力去反省,从而坚定一个清晰的信仰支撑着内心活下去。作为知识分子的人生也是如此,这个意义的赋予,在于从渐渐趋于遗忘边缘的历史中的人和事,省察,或曰追忆,最终在幽暗之中寻找光亮,获得一种“活着的智慧”。这首先体现在回忆父亲杨荫杭和三姑杨荫榆的文章中。“杨荫杭(即老圃者)[长司]法部者,此语亦大似商量饭菜单时语及园圃中绝异之新蔬,虽不必下箸而已津津有味矣……不知其以老菜根佳耶,抑上此台盘佳也。”杨绛先生的父亲杨荫杭一生做过高等审判厅长、高等检察厅长、报纸主笔、开业律师、自由评论家和教书先生,虽身处艰难世途仍秉持正义公道,或不畏辞官,或替百姓诉诸法律公道,虽啃“老菜根”而不上“台盘”,却活得有滋有味。比如书中记载了一个细节,其父当律师期间,一次和会审公堂的法官争辩,法官训斥他不规规矩矩坐着,却跷起了一条腿。其父“故意把腿跷得高高的,侃侃而辩”,因而令人敬佩的风骨形象跃然纸上。然而,有一事大为遗憾,书中记下了其父潜心研究音韵学,写了一本被人称之为“绝学”的《诗骚体韵》,然而此书在他生前未能出版,在其逝世后连手稿也散佚了,不能不令人痛加惋惜。但是,在杨绛先生看来,识晓生活原则和教育思想只是对其父一方面的理解而已,他在家庭中给予家人的温情爱意也堪为感人。也许,当杨绛先生在整理这些零碎记忆时,才全然领会了其父的人生意义:“我读了《堂吉诃德》,总觉得最伤心的是他临终清醒以后的话:‘我不是堂吉诃德,我只是善人吉哈诺。’我曾代替父亲说:‘我不是堂吉河德,我只是《诗骚体韵》的作者。’我如今只能替我父亲说:‘我不是堂吉诃德,我只是你们的爸爸。’”另外,在《回忆我的姑母》一文中,杨绛先生记叙了三姑杨荫榆坎坷别扭的一生,她早年婚姻不幸,被迫嫁傻子,后来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从此挣脱封建礼俗的桎梏,跳出家庭,求学苦读,一心投身社会,指望有所作为。虽然平时与人不亲,在人情世故面前混混沌沌,有些作为颇令人不解,但也可谓是“晚节彪炳”,应为人所纪念。杨荫榆女士在日寇入侵苏州时“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抢到的财物”,正因如此激怒日寇,才导致最后悲惨遇害。“如今她已作古人;提及她而骂她的人还不少,记得她而知道她的人已不多了”,读到此处,若再单面臧否其人其事,显然不够,无限唏嘘油然而生。
“《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钟书,《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钟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钟书。”杨绛先生在这部分中一方面详叙了钱钟书先生创作小说《围城》的背景情形,也对书中人物及思想环境作了注脚,说明《围城》“尽管读来好像真有其事,实有其人,但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另一方面,由此引出一个“写《围城》的钱钟书”,讲述其家庭背景、生长环境、求学经历和生活方式,从而让人更加了解钱钟书先生的“痴气”在书里书外的表现——“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书中介绍了他细致独特的读书方法“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年轻时已是才华横溢,体现在替父亲代写钱穆先生著作的序文“一字没有改动”;读书生活之外多余的“痴气”往往发泄在侄孙儿女和自己的女儿阿圆身上,比如喜欢画花脸、藏玩具逗女儿玩,而且百玩不厌。作者通过这些细腻传神而又幽默风趣的描述,无不温文人生一种淡然的情和深沉的感。至于钱钟书先生为何在小说创作上让《围城》成为绝笔,个中缘由在文中可见一斑:“兴致也许还有,才气已与年俱减。要想写作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有条件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成东西,那就只有后悔了。遗恨里还有哄骗自己的余地,后悔是你所学的西班牙语里所谓‘面对真理的时刻’,使不得一点儿自我哄骗、开脱、或宽容的,味道不好受。我宁恨毋悔。”
丙午丁未年前后,着实是一个不堪不安的时期。或如杨绛先生所讲,自己的“陪斗者”亲历亲闻,“仅仅是这场‘大革命’里的小小一个侧面”。那时已是风雨苍茫,其中或许多少凄苦怨怅,当然也不乏情绪悱恻,但凄风苦雨奈何天,尽管被剃成“阴阳头”,尽管被分配去扫厕所,尽管“每天胸前挂着罪犯的牌子,甚至在群众愤怒而严厉的呵骂声中”遭受批斗检讨,但是停留在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始终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因为她自感问心无愧,无需澄诉表白。那份任其打骂欺侮、尝尽天天吃窝窝头咸菜的生活而“我自巍然不动”的底气便是来源于对美好的信仰,对人性的依赖,这份反复自慰的人生信念强大得足以使生活上的一切折磨变得微不足道。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杨绛先生对那个时代所遭受的苦难是常怀悲悯之心,对那些岁月那些人事抱以深刻的宽容之心,尤其在对待红卫兵不堪行为的态度上,她站在人性的维度上,总是付予恰到方寸的轻描淡写。或许又可以这样说,杨绛先生心里装着大爱,她坚信人们彼此之间有着生命核心处的爱与温暖的传递,因此她忘不了许多人的关怀和慰问,忘不了一个并不很熟的年轻人朝她做的可爱的鬼脸,忘不了同所的年轻人帮她做详细的开会笔记,以此避免被传染感冒和省下时间进行《堂吉诃德》的翻译工作。在杨绛先生看来,丙午丁未年同遭大劫,同受不同程度的摧残和折磨的人,与其说是“披着羊皮的狼”,不如称为丙午丁未年间“披着狼皮的羊”。岁月不堪回首,人情何要忘却。倘若这些“披着狼皮的羊”在同饱受苦难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加深了一点了解,滋生了一点同情和友情,便该算是那一片乌云的银边或金边——因为“乌云愈是厚密,银色会变为金色”。这就是杨绛先生深藏于记忆里对人类苦难痛彻心肺的怜悯。同时,读者亦追随其脚步在回忆里启程,携带着那些人事,最终触及的却是一整个时代的密度肌理。
古人曾有写文章“妙不可言”、“不可妙言”的两难之说。杨绛先生在代后记《隐身衣》一文中所写的:“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大抵就是只宜看不宜说的“隐身衣”吧。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lizhi/58228.html

上一篇:什么是国防教育6篇
下一篇:我上初中了6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