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励志 > 励志文章 > 论证7篇

论证7篇

时间:2018-11-07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www.xjwk.net--励志文章】

论证篇(1):理想主义者的论证题_800字

  偶然见一文名曰《一道论证题》,乍一看题目,是没什么兴趣读下去的,八成又是说些什么从一个无聊的科学实验得出一个无聊的堂皇道理之类的吧。正准备跳过翻页时,忽然瞥见文末留有一行地址,眼中只见四个方块字斗大:
  北京大学。
  两眼不免瞪大了些,有点意思,不妨看看。
  文章大概就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论证题:
  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任何的遗憾,只要你下定了决心。
  这位牛X的作者用自身牛X的经历证明了这样一个牛X结论的成立。这个论证题在他身上,算是成立了,并且是以总分650分被北大录取的结果完美且强悍地成立的。且不说这位作者曾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是何等光荣的事迹,单是其考不上北大就复读的气势,用作者的话说叫豁达,也够我慨叹一番了。虽然这种豁达在尖子生中并不鲜见,甚至大有泛滥之势,但要知道,该牛人在高二时考试总分没超过460。
  而这里还有一个前提,作者是一文科生。也就是说,他仅仅只证明了结论的一半,我将要做的便是完成这未完成的部分——作为一理科生证明这道论证题是成立的。
  文中,作者很牛X地列出了自己努力前及每个重要阶段各科的成绩。我是向来都不习惯以牛X的方式行事的,而承蒙耶稣基督的关照,却考了个很牛X的总分:444。
  这是努力前的分数,列在这里。
  这里的这里,就不在做什么深刻的自我剖析了,否则写得像篇检讨书,也碍眼。再者,在作者的提醒下,我也做好了充分的在较长一段时间努力的之后得不到回报的思想准备。想必这也正是最考验人的,而于我首要的则是顶住来自父母的巨大压力。
  那么,就这么着吧,一年多以后,若是我完成了论证证明,当然,并不一定得像非北大不“娶”那样壮烈吧。对高考这种事一向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偶有提及某校,或是一时兴起,或是敷衍自己罢了。但鉴于这样的状况,若是没有个具体的目标,首先不利于论证的成立,次而也体现不出我的那份决心,哦对,那份豁达。得像个样子。定,上外。这是底线了,没有留下遗憾的底线。
  若是我未能完成,那好,就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过吧。所谓菩提本无树,无树即菩提。倒不如去参禅悟道了。
  最后,借作者的话以自勉且与所有处于困顿中理想主义者们共勉:
  希望有理想的人不要向现实低头。
 

论证篇(2):议论文论据大全:读书

  有人说:“书是阶梯,书是船只,书是良药,书是营养,书是智慧,书是老师,书是遗训、忠千和命令》”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可是,若不读或不会读,书有何用?朋友:你不仅要拥有书,爱书,而且要勤于读书,要学以致用,那才能充份体现书的价值。
  在我们面前的是茫茫书海,巍巍书山。让我们在书海扬帆奋进,胜利达到彼岸;让我们在书山努力攀登,成功地登上顶峰!
  事实论据
  宋濂的读书经历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代重臣,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一代礼乐,多由其裁定,著作宏富,主倏《元史》、著有《宋学士文集》。
  他幼年家贫,常借书苦读。在其《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叙述了自己苦读的经历:他细时就爱读书,可是家贫买不起书。就经常到有藏书人家借书,一借到书,就日以继夜地赶抄,即使在数九寒天,砚水结冰,手指冻僵,也不亭笔。他借书守信,按期归还,有书的有家才肯不断借书给他。
  宋濂读书时,遇到疑难,自己不能解决时,他就长途跋涉到百里以外去寻访名师指教。逢严冬季节,他忍饥挨饿,顶风冒雪,穿过巨谷,爬上大山,两脚冻裂出一道道血口,仍继续寻访老师。宋濂十几年如一日刻苦读书,终于取得杰出成就。
  蔡元培六十年读书如一日
  蔡元培,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工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知识界的卓越越先驱。编著有《蔡元培先集》。
  蔡元培从少年时代起,就勤于读书,百般天蚊虫多,晚上读书时把一双脚放在水桶里,避免蚊子叮咬,专心致志地读书。在他一生繁心工作和革命斗争中,从未停止过读书。他晚年回顾说:“自十余岁起……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由于他一生读书不辍,因此,他知识渊博,被誉为“学界泰斗”。
  “三味书屋”的来历
  鲁迅12岁进“三味书屋”私塾从寿镜吾先生读书。鲁迅先生后来曾著文《从百昔园到“三味书屋”》回忆这段经历。
  “三味书屋”原名叫“三余书屋”,是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先生定的名。当年董遇教育其弟子要抓紧“三余”的时间攻读,董遇解释“三余”为:“冬者岁之余,认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也。“寿峰岚先生据此为书屋定名,意在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勤奋读书。
  后来寿峰岚读到苏轼赞扬董遇“三余”的诗句:“此生有味在三余”。细细玩味觉得“三味”比“三余”好,“三味”者“读经味如稻引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培养学生读书兴味,引导学生积极苦读。读书三味,其乐无穷。
  彭德怀书不离身
  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德怀,因在1959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上,上书批评1958年以来的左倾错误,坚持正确意见而遭批判和免职。他被罢官后从中南海搬出来,在清理东西时,把元帅服、狐皮大衣、地毯等统统上交。他说“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东西,我都不要。但是书,一本也不能丢。”把收藏的二十多箱书都搬到北京郊外的新居。1965年,他到西南三线工作时,又把这二十多箱书带在身边。十年浩劫中,彭德怀身遭厄运,横遭迫害,他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些书。他对警卫参谋说:“我别的没有什么吩咐,就是惦记我那些书。”他工作之余就沉浸书海,桌上、床上、柜子上到处是书。他读书十分认真,他读过的书加满了批注。
  曹禺在澡盆里读书
  我国杰出的现代剧作家曹禺,在他23岁时就写出了《雷雨》,震撼了当时戏剧界。后又写出了《日出》、《原野》等很有影响的作品。此外还有剧作《蜕变》、《北京人》、《家》、《王昭君》以及同别人合写的《胆剑篇》。他所以有如此辉煌成就,绝非偶然,这与他勤学苦读是分不开的。
  有这样一件趣闻:有一次曹禺的家人准备好澡盆热水,催正在读书的曹禺洗澡。他进内室以后,很长时间不见人出来,家人在内室外听听,房内不时传出水呼声。又过了好久,仍不见人出来。曹禺的夫人生疑,推门过去一看,嗨!原来曹禺坐在盆里,正读书入迷呢。他一手握着书本聚精会神地看着,另一只手拿着毛巾下意识地拍打着水面。他根本没洗,可水早冰凉了。
  爱迪生以书为枕
  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近二千项,被誉为“发明大王”。这也与他勤非读书分不开的,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查资料,困极了,他就以书当枕,在实验室躺一会儿。因此,有人风趣地说:“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识,原来他在睡梦中也还要从书本里吸取营养哩。”
  富兰克林和书
  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参加过独立上星期争,参加起草独立宣言,代表美国同英国谈判,后签订巴黎和约,曾创办《宾夕法尼亚报》,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重要贡献,发明避雷针。著有《自传》。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家贫无钱上学,从少年时代起,就独自谋生。常常饿肚子省钱买书读。某一天,富兰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发老驱,已饿得走不动了。连心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面包送给她。老妪看富兰克林的样子,也是一个穷人,不忍收他的面包。“你吃吧,我包里有的是。”富兰克林说着拍拍那只装满书籍的背包。老妪吃着面包,只见富兰克林从背包里抽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孩子,你怎么不吃面包啊?”老妪问道。富兰克林笑着回答说:“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经济拮据,购书能力有限,他只得经常借书读。他常在认间向朋友敲门借书,连认点起一盏灯,专心读书,疲乏了就以冷水浇头提提神,坐下继续阅读完,第二天一早,准时把书还给书主,从不失信。
  扑在书的高尔基
  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理论论据
  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清·萧抡《读书有所见作》
  2、人不知书,其去禽兽也,仅及半耳。严复《救亡决论》
  3、人与文学关的关系,“入迷”是必要的。茅盾《论“入迷”》
  4、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5、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美]梭罗《活尔登·阅读》
  6、书应能通向四个终端:智慧,虔,愉悦或实用。[英]德纳姆《论智虑》
  7、读一切好书如同与往昔时代最优秀的人们交谈。[法]笛卡尔《方法论》
  8、人们说生命是最重要的,而我认为读书是最重要的。[美]史密斯《回想录》
  9、书籍是心灵的良药。希腊谚语
  10、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俄罗斯谚语
  11、每当我第一次阅读一本好书,我就像结交了一位新朋友;每当我阅读以前读的书,就像是故友重逢。[英]哥尔德斯密斯《世界公民》
  12、选择书籍,不次于选择朋友。美国谚语
  13、对每本书都相信的人,不如一本书也不读的人。日本谚语
  14、一本坏书,比十个强盗更坏。意大利谚语
  1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十二韵》
  1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忄享落第诗》
  18、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19、读书有味身忘老。宋·陆游《剑南诗稿·不寐》
  20、藏书不难,能看为难。清·邹《三借庐笔谈》

论证篇(3):论证奇完全数的不存在性_300字

  2015年7月15日星期三
  多云众所周知,奇完全数是否存在是数学界一重大的论题,今天我用我的方法证明奇完全数是不存在的。首先,有一位数学家研究出来完全数必能分解成一个式子,即:2的P减一次方乘2的P次方减一。据此,我得出了证明:2的P次方的值必定为一个偶数,而一个偶数乘任何数都等于偶数,所以这个式子的得数必定为一个偶数,而偶数必不等于偶数,所以得出结论:世界上不存在奇完全数。希望我的证明能得到全世界人的认可,谢谢!
     五年级:最后的一道残阳

论证篇(4):学习中的苦与乐


  读书虽苦,乐在其中。
 
  在人生的旅途中,尽管人人盼望欢乐,无人喜欢忧伤,但它们本是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因”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头痛的作文题而费尽心思。这些表面看来确实很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则是一串欢乐的音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低价。没有那含辛如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入心田的收获?
 
  知识的海洋原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要想获得真知,就必须扬起奋发的风帆,努力拼搏,这一定是很苦的。在它面前,我们是畏难怯步,还是搏击进取?畏难怯步者当然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更不能领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搏击进取者则会领悟到知识的芬芳,迎来无尽的丰硕成果。想想你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吧,哪一点不是经过辛勤的劳动所得到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渴望的是获得知识,付出点低价算得了什么。当然求知是艰苦的,但当我们把用心血得来的知识用在自己所喜爱所执迷的事上,岂不是非常快乐吗?
 
  学习中的苦与乐将伴随我们一生!
 
  在人生的旅途中,尽管人人盼望欢乐,无人喜欢忧伤,但它们本是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因”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头痛的作文题而费尽心思。这些表面看来确实很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则是一串欢乐的音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低价。没有那含辛如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入心田的收获?
 
  知识的海洋原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要想获得真知,就必须扬起奋发的风帆,努力拼搏,这一定是很苦的。在它面前,我们是畏难怯步,还是搏击进取?畏难怯步者当然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更不能领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搏击进取者则会领悟到知识的芬芳,迎来无尽的丰硕成果。想想你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吧,哪一点不是经过辛勤的劳动所得到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渴望的是获得知识,付出点低价算得了什么。当然求知是艰苦的,但当我们把用心血得来的知识用在自己所喜爱所执迷的事上,岂不是非常快乐吗?
 
  学习中的苦与乐将伴随我们一生!

论证篇(5):议论文论点提取_2000字


  提出论点的方法
  议论文是通过论证的手段使人信服自己的观点,或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人觉得它可靠、可行,也可以通过反驳别人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使错误的认识得以澄清、纠正。我们常见的议论文的类型有一般性立论文、读后感、评论文、驳论文、驳立结合议论文、学科小论文以及杂文、小品文、随笔等。同时,议论文与其他说理性文章应该区分开来,如明理型叙事记叙文、事理性说明文、说理散文。
  一、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分为两种类型:
  (1)研究型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展示型结构
  提出论点——分析论点——证明论点
  二、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
  (一)举例论证法
  举例论证法:简称例证法,是根据需要例举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要求充分、确凿、有代表根据性。举例论证法的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引用论证法
  引用论证法: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作用: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
  (三)比喻论证法
  比喻论证法:简称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观点。比喻论证法的作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四)对比论证法: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对比论证法的作用: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第一部分议论文提出论点的方法
  在考场作文中,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涉及到文章的论点怎样提出来的问题。下面提供几种思路,供大家借鉴。
  (一)开门见山法例1:人的情感需求呼唤我们拆除心墙。
  例2:拆除心墙要讲究正确的方法。
  (话题“拆除心墙”)这种开头的好处是既简洁平实,便于掌握,又开宗明义,一语破的。
  除了用自己的话,还可以在作文开头直接引用一句名言警句或成语等,并且用这句话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例: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翻开中国的近代史,的确如此。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
  (二)材料归纳法主要指简单归纳法。材料既可是一个材料,也可是多个材料,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表材料,可以是同类材料,也可以是正反材料。例: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的时候,给听讲的莘莘学子出了一道题:2+2=?一时间,全场寂静,满座哑然。其实,这本是一道连小学生也能回答的问题,但听众们万料不到答案会如此简单,所以竟无一人作答。人们迷信权威,往往丧失自我主张,肩膀上要长着自己的脑袋,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想。
  注意:从材料到论点的提出,一般有一个分析的过程。
  (三)分析引入法
  1.概念辨析法2.因果分析法
  例: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知识,冷落和忽视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接受书本知识,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的过程。因此,要使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正反分析法
  正反分析的方法是:如果A,那么B;如果非A,那么非B。还有一种欲进先退法,即在议论与传统观点相对的观点时,为了不致引起读者的误解,文章开头先肯定传统观点(退),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进)。
  4.相似联想法例: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洗礼,那么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以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豪杰,立一世伟业,那么舍我其谁、勇战八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四)修辞引入法
  1.设问开篇法例:也许是大事引人注目的原因吧,一般地说,人们都十分重视大事而往往忽略了小事。小事是不是就可以轻视呢?我以为小事切不可小视。2.比喻导入法
  例: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里,苦涩里也终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使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朋友,铁血的的男儿也有情,沙场的将士也有泪。感情支配着心灵,左右着灵魂,可是小心啊,切勿让它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
  第二部分
  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
  在议论文中,我们知道论点的提出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提出论点之后如何展开成文呢?这主要靠分论点的支撑了。当然,在中心论点之后还可以运用分析的手段(如概念辨析、对比分析、辩证分析)使论点更加具体,从而更好地提出分论点。
  分论点有阐述式、证明式、补充式三种。阐述式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是什么”、“怎么办”的论述。证明式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为什么”的论述,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补充式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或然性”的论述。至于分论点的设置顺序与议论文结构的关系,以后再谈。
  练习示例:
  以“坚持就是胜利”为中心论点,自选一个类型提出分论点。
  可以从“怎么办”的角度提出阐述式分论点:
  1、坚持需要韧性。
  2、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3、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与孤独。
  4、坚持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
  这里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
  第一,论点不能是比喻句,应该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二,材料作文有最佳立意,而开放式的命题或话题作文在立意上尽量不要人云亦云;
  第三,论点不要空阔、虚大,不着边际;
  第四,提出论点时要考虑到分论点及论据的展开与运用,否则,论点虽好却无话可写了,只能重复论述,文章展不开,劳而无功。

论证篇(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注释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⑹ [环]包围。⑺ [池]护城河。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⑼ [委]放弃;[去]离开。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⑿ [固]巩固。⒀ [山溪]地势;山河。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 下同。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⒃ [至]极点。⒄ [畔]通“叛”,背叛。⒅ [顺] 归顺,服从⒆[故]所以。(20)[是]这通假字畔,通:"叛",背叛。古今异义城古义:城墙今义:城市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池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亲戚古义: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域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一词多义利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 锋利之三里之城 的,助词多助之至 到天下顺之 代词,指得道者“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2、家和万事兴。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3、众人拾柴火焰高。4、团结就是力量。4、人心齐,泰山移。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简析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问题探究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⑴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⑵ 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解析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整体把握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写作特色(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候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论证篇(7):阅读基础知识:议论文阅读考查内容及特点


  一、议论文主要考查的内容有: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看出文章的论证方式,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2、理清文章论述的层次,把握文章的论点,能从文中找出或概括论点,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3、了解文章的论据,会分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并了解它们在阐明观点方面的作用。
  4、了解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四种论证方法和反驳的方法。
  5、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词语的感情色彩。  二、熟悉议论文特点和知识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说理性文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例如”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基本类型。事实论据包括现实材料、历史事实、确凿的统计数字等等。道理论据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义、公式、规律、法则,引用社会科学的经典论述、格言、警句等。需要注意的是,引证的内容能够为证明论点服务的,才称得道理论据,并不是文章中所引的话都是”引证法“,阅读时要认真辨析清楚。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依据论题,找出论点。
  初读全文,弄清了作者究竟要议论什么问题之后,就可以精读各段,理清文章论述的层次,从文中找出中心论点,了解作者的观点和主张是什么。中心论点有的是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有的是贯串于全文内容的始终,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概括。但它都与论题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阅读时便可依据论题尽快地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谈骨气》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论题。依据它,从文章的第一段就可以找到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3、分析论据,理解论点。
  阅读议论文时,分析论据,是准确地把握论点的不可忽视的基础,也是对所找论点是否准确的最好验证。
  如《谈骨气》,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选用的三个事实论据包含了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三个人物形象代表了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从古代官吏到现代知识分子不同类型的典型。他们都是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充分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4、了解论证方法。
  例证法是根据需要列举一定的事实来论证观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胜于雄辩,举出确凿而典型的事实,观点就得到有力的证明。
  引证法是根据正确公认的科学原理,根据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论断或名人名言来论证观点的方法。这种方法体现着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可使论述带有权威性,很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法是把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论证观点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为明确,给人以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论证法是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观点正确的论证方法。这种比喻论证,由于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所以可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5、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议论文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准确、严密,有感情。
  如:“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这里“国民党政府”是个起限制性作用的定语,这就给“友邦人士”定了性:他们与反动的国民党政府的利益是一致的。而这个具有统属作用的定语是在分析“友邦人士”的真正嘴脸之后下的,与上文的“好个‘友邦人士’”相连,语气更重,揭露更深,表达了作者极度愤怒的感情。  三、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作用二个要点。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
  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4:“结尾的内容”回答。  中考典例
  一、阅读巴金的《伤害》,完成后面的问题。
  (1)一个初冬的午后,在泸县城里,一条被燃烧弹毁了的街旁,我看见一个黑脸小乞丐寂寞地立在面食担子前,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两个肥胖孩子正在得意地把可口的食物往嘴里送。
  (2)我穿着秋大衣,刚在船上吃饱饭,闲适地散步到街上来。
  (3)但是他,这个六七岁的孩子,赤着脚,露着腿,身上只披着一块破布,紧紧包住他那瘦骨的一身黑皮在破布的洞孔下发亮。他的眼睛无光,两颊深陷,嘴唇干瘪得可怕,两只干瘦得像鸡爪的手无力地捧着一个破碗,压在胸前。
  (4)他没有温暖,没有饱足。他不讲话,也不笑。黑瘦的脸上涂着寂寞的颜色。
  (5)我不愿多看他,便匆匆走过他的身旁。但是我又回转来,因为我也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
  (6)这样地一来一往,我在他的身边走过四五次。他不抬头看我一眼,好像他对这类事情并不感到惊奇。我注意地看他,才知道他的眼光始终停留在面食担子上。但甚至这眼光也还是无力的。
  (7)我站在他面前,不说什么,递了一张角票给他。
  (8)他也默默地接过角票,把眼光从担子上掉开。他茫然地看看我,没有一点表情,仍然不开口。于是他埋下眼睛,移动一下身子,又把脸掉向面担。两个胖小孩还在那里吃“连肝肉”、“心肺”一类的东西,口里“嘘嘘”作声。
  (9)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便向他问两句话。他没有理我。他甚至不掉过头来看我。
  (10)我想,也许他没有听见我的话;也许我的话使他不高兴。我问的是:你有没有家?有没有亲人?
  (11)我不再对他说话,我默默地离开了他。我转弯时还回头去看那个面担,黑脸小乞丐立在担子前,畏怯地望着卖面人,右手伸到嘴边,一根手指头衔在口里。两个肥胖小孩却站到旁边一个卖糖食的摊子前面去了。
  (12)七天后我再到泸县城里,又经过那条街。仍然是前次看见的那样的街景。面食担子仍然放在原处。两个肥小孩还是同样得意地在吃东西。黑脸小乞丐仿佛也就站在一星期前立过的那个地方,用了同样羡慕的眼光望着他们。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似乎并没有在别处耽搁了一个星期。
  (13)我走到黑脸小孩面前,又默默地递了一张角票到他的手里。他也默默地接着,而且也茫然地看我一眼,没有表情,也没有动作。以后他仍旧把脸掉向面担。
  (14)我们两个都重复地做着前次的动作。我甚至没有忘记问他:你有没有一个家?有没有一个亲人?
  (15)这次他仍旧不回答我,不过他却仰起头看了我一两分钟。我也埋下眼睛去看他的黑脸。茫然的表情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只眼角流下来。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16)我在后面唤他,要他站住。他不听我的话。我应该叫他的名字,可是我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姓名。我站在面担前,希望能够看见他回来。然而他的瘦小身子像一股风似地飘走了,并没有一点踪迹。
  (17)我等了一会儿,又走到旁边那个在废墟上建造起来的临时广场上,跟着一些本地人听一个老烟客讲明太祖创业的故事。那个老烟客指手划脚地讲得津津有味。众人都笑,我却不作声,我的心并不在这里。
  (18)过了半点多钟,这附近还不见那个黑脸小孩的影子。我便到城里各处走了一转,后来再经过这个地方,我想,他应该回来了,但是我仍旧看不到他。那两个肥胖小孩还在面担前吃东西。
  (19)我感到疲倦了。我不知道黑脸小孩住在什么地方,或者他是否就有住处。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再到这里来。看见阳光离开了街市,我觉得疲倦增加了,我想回到船上去休息。
  (20)最后我终于拖着疲倦的身子离开了泸县。那一段路是不容易走的,我的心很沉重。我想到那个黑脸小孩和他的突然跑开知道自己犯了过失了。
  (21)我为什么两次拿那问话去折磨他呢?这原是明显的事实:要是他有家,有亲人,他还会带着冻和饿寂寞地立在街旁么?他还会像一棵枯草,一只病犬那样,木然地、无力地捱着日子么?
  (22)他也许不知道家和亲人的意义。但是他自己和那两个胖小孩间的差别,他应该了解吧。从这差别上他也许可以明白家和亲人的意义。那么,我大大地伤害了他,这也是很明显的事实了。
  (23)今天,八个月以后的今天,我还记得那个黑脸小孩的面貌和他两个眼角的泪水。他一定早忘记了我。但是我始终忘不掉他。我想请求他那小小的心灵宽恕我。然而我这些话能够达到他的耳边么?他会有机会看到我的文章么?
  (24)我不知不觉间在那个时候犯了不可补偿的过失了。
  1941年8月1日
  (选自《巴金选集·散文随笔选》)
  1、作者用“但是”衔接第(2)(3)段,有什么效果?
  2、第(5)段中的“这样”指什么?为什么“我”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
  3、第(9)段中的“揩去”照应了文中的哪个词语?“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的意思是什么?
  4、从下面一段描写中,你体会出“我”第二次问话后黑脸小孩怎样的复杂心情?
  (黑脸小孩)茫然的表情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只眼角流下来。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5、第(7)段“我的心并不在这里”与第(20)段“我的心很沉重”,在表现“我”的心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6、“乞丐”是指靠向别人要钱要饭生活的人。从第(3)段起,“我”就不再称那个“六七岁的孩子”是“黑脸小乞丐”,而称他“黑脸小孩”了。你怎样理解这一变化?
  7、第(21)-(24)段是“我”对自己过失的反思,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不少于80字)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lizhi/229804.html

上一篇:营销实训总结9篇
下一篇:写阅读的作文2篇

扩展阅读文章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