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励志 > 励志故事 > 尊重名人故事10篇

尊重名人故事10篇

时间:2018-11-04 来源:励志故事 点击:

【www.xjwk.net--励志故事】

尊重名人故事篇(1):尊重名人而不迷信名人_1000字


  尊重名人而不迷信名人
  爱迪生曾经说过:“我崇尚一切德高望重的名人,但我从不败倒在他们的脚下,我渴望用科学来否定他们的谬误。”
  既然是名人,就一定在某方面有突出的能力,在芸芸众生之间,鹤立鸡群。它们是圣洁的偶像、是人们心中的“圣人”,它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言谈举止,都被人们看在眼里,并分析出其中那“无人知晓的涵义”,以致于连那位名人都惊讶了。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作家洋洋洒洒地完成了一篇着作,可他并不知道,在这篇着作之中,有一个难以发现的错别字。这个错别字似乎很得意,因为只有它才“与众不同”,竟飘飘然地炫耀起来了,旁边的字不服气了,大声质问他:“你是一个千人嫌、万人恶的错别字,你凭什么炫耀,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大呼小叫!”而那个错别字却不着急,“不急,以后就知道了!”
  数年后,这个作家的文章已经名声远扬了,人们开始疯狂地了解他的资料,并从每个细节、每个动作甚至每个字都分析出了他当时的用意以及所体现的精神,当某个崇拜者阅读这篇文章时,发现了这个错别字,大惊:“作者用了通假字!”
  看了这个小故事,相信大家不禁有些感触吧!我们的教科书何尝不是如此呢?譬如《木兰诗》中,老师让我们记住花木兰的精神中那条“不慕高官厚禄”那句话,我们当时信了、也背了。后听一位作家说,其实木兰当时不当尚书郎,很可能是因为他怕女儿身份暴露被杀才推辞的,而不完全是“不慕高官厚禄”。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名人的支持者都会挖空心思去找他们的一个个优点,哪怕是沾点边,也要大肆宣传,可名人再厉害,归根结底,他还是人,不可能像支持者所说的那样“十全十美”,他们也会犯错、也会失误,而这些崇拜者们的言论,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它们像一台笨重的机器,迷信地倒在了名人的脚下,他们也许会因此而一帆风顺,而更多的,则是头破血流。
  早在建国初期,一些人对某些名人迷信地五体投地,终日“老大哥”长、“老大哥”短的,结果弄得无所适从,甚至四处碰壁,不是这样吗?盲目迷信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苦涩的回忆,只有自我解嘲的苦笑。
  不要迷信名人——我们是清醒的凡人。
  我们在仔细阅读某些定论时,是否有证明过它的行为呢?伽利略不也在比萨斜塔上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那个“物体的下坠速度与重量”的观点是错误的吗?而在此之前,所有的人都在嘲笑他,其实,他们是在笑自己。
  百川归海,殊途同归。我们尊重一切名人,但我们有信心,我们绝不迷信。我们有否定的胆识,因为我们有“独立思考”这个强大的武器。我们尊重名人,但绝不迷信他们。
 
    河北石家庄新华区28中学七年级20班初一:付嘉伟

尊重名人故事篇(2):名人故事: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男,汉族,约公元150年生,河南南阳人,东汉朝代的孝廉学历,汉灵帝时曾任正地市级的长沙太守。
  医圣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他医术高超,利用勤学苦练得到的本领,医好了很多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他医德高尚,看到河南疾病流行时,弃官归乡行医,为广大老百姓治病;他医道高明,写出了医学名着《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是中国医学史上首次提出辨证论治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它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
  社会关系
  张仲景出生在东汉末期一个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官员。他从小就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立志长大后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公元161年,11岁的张仲景拜同郡的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是当时有名的医学家,他性格沉稳,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因而张伯祖很受百姓的尊重。跟张仲景一同学医的,还有一个比他年长的同乡何颐,他对张仲景刻苦钻研医学的精神十分钦佩。他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生。医圣神奇的治病故事
  破迷信治精神病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
  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起来。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最早使用肛门栓剂通便法
  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火的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怎么办呢?张仲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做一种新的尝试:他取来一些蜂蜜并将它煎干,捏成细细的长条,制成“药锭”,慢慢地塞进病人的肛门。“药锭”进入肠道后,很快溶化,干结的大便被溶开,一会儿就排了下来。大便畅通,热邪排出体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
  人工呼吸首创者
  还有一次,张仲景外出,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有几个妇女在悲惨地啼哭。他一打听,知道那人因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杀,被人们发现救下来时已经不能动弹了。张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时间不太长,便赶紧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过棉被为他保暖。同时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蹲在那人的旁边,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双臂,一起一落地进行活动。张仲景自己则叉开双脚,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随着手臂一起一落的动作,一松一压。不到一个小时,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张仲景关照大家不要停止动作,继续做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那人终于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在急救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呼吸。

尊重名人故事篇(3):名人读书故事:宋濂读书的故事_400字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着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尊重名人故事篇(4):科学家名人故事:化学家肖莱马的故事


  共产主义者化学家肖莱马,当卡尔·肖莱马还健在时,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这样称赞他:“这位朋友既是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者,又是一位优秀的化学家。”在肖莱马逝世后,恩格斯特意为他写了一篇传记性的悼文,对他的一生作出了全面的评价。为什么肖莱马能获得恩格斯的这么高的评价呢?
  从学徒工到化学家
  卡尔·肖莱马于1834年9月30日诞生于德国黑森林州达姆斯塔德城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父亲约翰是个穷木匠,母亲罗特是个纯朴的家庭妇女,他们一共有9个孩子,卡尔是最大的孩子。1850年卡尔争取到本城一所职业学校受教育,可是到1853年就回家境困难而辍学。他非常喜欢化学,因此他来到一家药房当学徒。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成为药剂师的得力助手。1856年他来到海德堡一家药店当配药助手,在海德堡大学,着名的化学家本生正在主讲化学,肖莱马想方设法去旁听本生的演讲。本生的精湛实验演示和生动的报告使肖莱马更向往化学,这时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作一名化学家。
  1859年,他仅靠自己谋生所积蓄的钱,投考着名化学家李比希主持的吉森大学化学系。这是当时全世界青年化学家所向往的圣地。又因学费不足,肖莱马只读了一个学期便离开了学校。好在这一学期里,由于他的发奋努力,学完了作为实验基础的分析化学课,通过学习和训练,他基本上掌握了化学实验的技巧。同时在这学期内,他还听了着名化学史家柯普的化学史课程,初步培养了他对科学史的爱好。离校和失业并没有影响肖莱马对化学科学的追求。此时恰逢英国曼彻斯特的欧文斯学院化学教授罗斯科招聘一名私人的实验助手,肖莱马闻讯立即赶赴英国,只身远离祖国,来到英国这一工业城市,经过努力终于成为罗斯科的实验助手。在这里他很满意,一是可以继续学习化学的有关课程,二是可以更多地、又是独立地进行化学实验。从这时起,肖莱马总算实现了他的宿愿,步入了化学研究的大门。他一面自学,一面研究,很快取得到了许多成果,
  1871年被破格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4年成为欧文斯学院的第一个有机化学教授。他在英国定居了30多年,一直到1892年逝世。
  有机化学的奠基人
  肖莱马对有机化学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是对脂肪烃的系统研究。从1862年起,他从煤焦油和石油中先分离出戊烷、己烷、庚烷和辛烷,仔细地测定了这些脂肪烷烃的沸点等物理常数,分析了它们的元素组成,并通过测定其蒸汽密度求出了其分子量。随后他继续对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直到辛烷都作了深入研究,又通过卤化、水解、氧化、酯化等反应制备并考察了这些烷烃的衍生物,如卤化物、饱和一元醇、脂肪酸、醛、酮及酯等,实现了一系列有机合成。这种系统的基础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脂肪烃的认识。在他以前,化学家只对个别的、最低的几种烷烃进行过研究,人们对脂肪烃的认识是零散和无规律的。正是肖莱马开创了脂肪烃、包括高级烃在内的系统研究,可以说今天我们对脂肪烃的有关知识,最初就是由肖莱马提供的。为了了解和掌握脂肪烃的系统知识,肖莱马不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而且还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由于各种脂肪烃的知识还是空白,实验研究中发生爆炸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对此,恩格斯描绘肖莱马时说:“那时候,他常常脸上带着血斑和伤痕来看我。跟脂肪烃打交道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些大部分还没有被认识的物质,总是在他手上爆炸,这样他就得到了不少光荣的伤痕。只是因为戴着眼镜,他才没有为此而丧失视力。”
  1357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了碳原子是四价和碳原子间可以相互连成键状的学说。这学说是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也是有机化学发展的关键点。然而这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并没有立即为广大化学家所接受,特别对于碳原子的四价是否等同,碳原子间又是如何相连。认识很不统一。最伤脑筋的是如何运用这一学说来解释有机化学中大量存在的异构现象。在当时有人就认为碳的四价是相异的,并以此来解释同分异构现象。有人认为乙烷存在CH3一CH3(甲基)和CH3一H(氢化乙基)两种异构物,并由此推广认为CnH2n+2烷烃也应有类似的两个系列的异构物。为此肖莱马选择了这一课题作为自己的攻关对象。1862-1864年3年里,他做了大量的

尊重名人故事篇(9):发明家名人故事:“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幕后


  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靠自己的勤奋,但其中也渗透着他妻子的辛勤劳动。
  爱迪生一生结过两次婚。第一个妻子叫玛丽·斯蒂尔韦尔,第二个妻子叫米娜。
  为了使爱迪生生活有规律,不致影响身体健康,玛丽对他十分体贴。她经常做可口的饭菜,一到开饭时间便给爱迪生送到实验室;晚上熬夜,又给他送去宵夜;半夜回家,玛丽就煮好咖啡,准备好面包等着他;天将转冷,玛丽早为爱迪生制作好厚呢子大衣;夏季太热,玛丽把爱迪生经常换洗的衣衫都洗得干干净净,烫得平平整整……爱迪生自从有了玛丽这个贤内助,精神上很愉快,献身科学事业的劲头更足了,他的发明创造也更丰富、更多样了。
  有一年夏天,玛丽带着孩子到郊外度假,爱迪生一个人留在纽约搞研制。当假期还未满,玛丽便病倒了。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她不让别人告诉爱迪生。后来病情日渐加重了,医生才瞒着她给爱迪生写了封信。
  米娜对爱迪生的关心不亚于玛丽。她知道爱迪生经常废寝忘食,所以格外精心留意。每天早上都要拦住他喝完牛奶才走。有时爱迪生因忙不能回家,她就亲自把饭送到实验室,看他吃完了才走。不知有多少次,米娜为了把饭放凉了而对爱迪生生气。
  米娜性格开朗,很关心丈夫的事业。她曾陪着丈夫参加了在法国召开的世界博览会,凭着她的文才和言辞,使这位谦虚的发明家更深地为世界人民所了解和尊重。
  一次,她从伦敦回来,由于路途遥远,一路颠簸,感到非常疲倦,就早早地上床休息了。但当她得知丈夫主持研制的活动电影已经成功的消息之后,顿时兴奋地睡意全消,赶忙从被窝里爬出来,诚心向丈夫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米娜对爱迪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她为了使爱迪生在繁忙而紧张的工作中得到休息,常常陪着丈夫去看戏,而对爱迪生来说,这确实是唯一的消遣。米娜对于艺术也是有素养的,她也深深地理解丈夫的审美观点。不但在丈夫的服饰和色彩上,使其庄重大方,朴素美观,更重要的是这种朴素的美,形成了爱迪生发明设计的宗旨。因此,爱迪生的设计总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当爱迪生卧病在床时,米娜每天都从庭院采摘鲜花,插在爱迪生的床边。同时,她还将装饰在一楼的休息室的纪念品,时常摆到爱迪生可以看到的地方,让他欣赏以排除寂寞。卧病的爱迪生看到那些自己赢来的纪念品,心里感到阵阵的温暖。米娜十分细心地照顾爱迪生的生活,她特别把摆在客厅里的纪念章,也拿给爱迪生把玩。每当爱迪生手里拿着各国赠送的纪念章时,他就想起少年时代研究的日子,以及过去多彩多姿的人生。
  爱迪生是一位受到全人类尊重的伟大科学家。当然,他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然而,他的妻子也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爱迪生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1922年美国国会统计,爱迪生使美国政府在50年内的税收增加了15亿美元。又据1928年的调查,全世界的资本用在与他的发明有关的事业上的数目如下:
  电车65亿元、电灯50亿元、电影12.5亿元
  电话10亿元、电力输送8.57亿元、电报3.5亿元
  铁筋工2.71亿元、车辆工场1.9亿元
  蓄音机1.5亿元、电动力1亿元
  电气装置3700万元、无线电话1500万元
  蓄电池500万元,合计是157.25亿元。
  他对于现代物质文明的关系,即此已可明了,他在20世纪的地位,也即此就可知道了。
  爱迪生的创造发明不仅在美国,在世界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美国以爱迪生为骄傲。美国国会发给他荣誉奖章。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说:“美国所以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这是由于美国有一个爱迪生。”美国的技术发展,大体上可以爱迪生来划线。在爱迪生之前,美国的技术基本上是照搬欧洲的;在爱迪生之后,美国才有了自己的技术。所以,爱迪生是美国技术发展转折的一个标志。
  全世界不会忘记像爱迪生这样造福于人类的伟人。美国名人纪念馆陈列着爱迪生的发明。目前美国新泽西州的历史学家们仍在研究爱迪生的发明及其影响。爱迪生的发明创造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他对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将永垂史册。
  爱迪生的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发明并不是他伟大业绩的全部内容。他所发明或使之实用化的留声机、电影、电灯、电话等,如果不由他发明,迟早也会由其他人创造出来。这些东西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下已能为人们所设想,问题在于如何将设想变成具体的装置。爱迪生则超出了单纯的发明,他实现了新发明的工业化生产,在他以前,人们都认为发明只是命运的产物。
  爱迪生根据实际需要搞发明创造,他向人们证明:发明并不是幸运或是精神突然错乱的产物。要有所发明创造,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和思考。
  爱迪生对科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带来了这样一种思想,即科学总是要不断进步的。”他向人们表明:“具有献身精神的研究家们,通过集体或个人的努力,必定能够使人类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尊重名人故事篇(10):电影明星名人故事:张艺谋向球鞋鞠躬的故事


  当年拍摄《黄土地》时,张艺谋还只是个摄影师,衣着极其简单,拍戏两个月,就穿一双军用胶鞋。这双胶鞋为他跑前跑后,忙前忙后,为拍出好片子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拍完最后一组镜头后,张艺谋和陈凯歌等人急欲回北京冲洗,他们从早上7时出发,天黑了才走入山西地界,当时山西全境修公路,他们的车走走停停,午夜时分,天降大雨,走不通了,他们只有调头直取太原。调头后,前面公路好走多了。在眼看大功告成之际,张艺谋急令停车,见他下车脱下那双陪着他拍片的胶鞋,恭恭敬敬地摆在公路中央,口中念念有词:“兄弟,你跟我不易呀,现在戏拍完了,我要感谢你,我把你留在这里了。”
  这可不是偶然的作秀,曾担任《十面埋伏》武打替身演员的成都英雄特技队队长丁涛也看到过这一幕。在拍《十面埋伏》时,张艺谋在片场总穿球鞋,丁涛说:“拍张艺谋的戏最大特点就是累,张艺谋累,他身边的人也累。每次在片场我都看见他忙忙碌碌,紧锁眉头和工作人员不断地交流。那时他好像身体不太好,随身带了一堆药。但每次有人劝他休息,他总是摇头。”当片子好不容易拍完后,张艺谋也举行了一个向自己鞋子的道别仪式:向那双旧球鞋鞠躬告别!
  一双鞋,包含着各种艰辛磨难,见证了脚下的路,承载了张艺谋走过的风风雨雨。张艺谋对鞋鞠躬,既是对自己努力的尊重,也是对生活的感恩。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lizhi/225364.html

上一篇:马的故事大全9篇
下一篇:有成字的成语9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