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励志 > 励志名言 > 杂文是5篇

杂文是5篇

时间:2018-06-11 来源:励志名言 点击:

【www.xjwk.net--励志名言】

杂文是篇(一):怎样写作杂文_杂文写作技巧指导


①大处着眼,小处落墨。杂文是说理的。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具有普遍性。理的普遍性越强,杂文内容就愈有深度。这就是大处着眼。因此要大处着眼,就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党的方针政策的高度,居高临下地抓住那些现实生活中突出的、人们关心的、有震动性的问题。选题的方向和范围确定之后,就需要选择突破口。杂文敏锐、短小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突破口宜小,宜具体,这就是“小处落墨”。小处落墨,就是选择一些极细微平常的小事,引伸开去,联想生发,阐发出大的道理。
②精炼形象,规划虚实。杂文的形象是说理的形象,为了说好杂文的理,就要精炼形象。要精炼形象一是要精选形象因素,二是要巧妙地组合形象,三是要鲜明生动地勾画形象。规划虚实,是就杂文的说理而言的,寓于形象之中的理,谓之虚;用抽象语言陈述的理,叫实。杂文写作,何时虚出,何时“实”出应巧妙安排。
③融铸感情,泼辣犀利。杂文总要表现出强烈的喜恶爱憎、褒贬扬抑,这就要融铸感情,融铸感情要抓住三个环节:融情于形象,融情于事理,直接抒情。泼辣犀利。是杂文的风格,这是它的战斗性所在。要做到泼辣犀利,需抓好两上环节:语言简短有力,恰当运用讽剌。

杂文是篇(二):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形象说理杂文式范文 酒与茶


桌上有杯茶,新沏的,随着轻扬的水汽,思绪也荡开去……
    或许并非每个人都喜欢那种苦涩的味道,或许不是所有的人都中意那种晶莹去朦胧的色泽,又或许有人因害怕失眠所以对它敬而远之。
    无论如何,茶,一种植物的叶片,或者之后是一种液体,都始终平平凡凡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之中,与果汁汽水一样,又完全不一样——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内涵,就浓缩在那晶莹之中,就掩藏在那朦胧之中。
    说起茶,不禁联想到酒来。酒的历史也许比茶的更悠久。也许是古人在酒的迷离中沉醉得久了才想起清醒,于是才有了茶。茶与酒,两者之间似乎保持着某种默契。
    与茶不同,酒是模糊的,里面的东西没有任何轮廓。酿酒时,粮食在里面发醇,也就烂在里面,和水融为一体了。茶叶则在沸水里尽情舒展,膨胀,然后释放出一道道缥缈长腾着的色彩:茶色。
    泡茶时,必须用沸水才能把茶叶泡开。这又忽略了制作茶叶时从采摘到包装的一系列工序。据说有一种茶叶——我只能想这是据说,因为我很难相信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据说有一种茶叶在从茶树上搞下来之后要放在处子的口中滋润,用这种奇怪的方法“制作”(用这个词是那牌子是一种亵渎)出的茶泡出来就好喝得不得了。我宁愿相信这是有些像贾宝玉般恋女狂的男人想像出来的“神话”。相比之下,酒却容易酿制得多,把糯米之类的谷物封在一个容器——不管陶制的缸或罐——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待,花上比制作茶叶多几倍的几十甚至几百倍的时间——忘了也没关系,时间越长也就越加醇厚。像女儿红这种酒,也就是女儿生下时就酿制好藏之于地下,然后等待,等待,直到女儿出嫁那天,才把酒挖出来。以我的智力,我还想像不出女儿出嫁就要把十几年沉寂于地下的酒喝光而且要喝醉的理由,除非是这些男人们要作喝醉的这种方式把邻家女孩嫁与他人的这件忘掉。而对于那位嫁女的父亲,我也猜不透,自家嫁女儿,为什么一定要赔掉和自己女儿一样年龄的酒呢?
    不知道古人比较喜欢喝酒还是比较喜欢喝茶。我想,大概求醉时喝酒,想醒时喝茶吧。求醉,可是是为了迎妇嫁女,为了热闹,为了高兴,也可以是花下独酌,对影成三人式的优雅,也可以是心存块[文章来源于 Www.99ZuoWen.Com]垒,借酒浇愁式。但茶,就只适合散涂而不适合群聚。三五成群,邀朋引伴,名之去吃茶,如果直的只是吃茶,恐怖过清冷,仅靠花是不能示得欢聚的气氛的。酒是群臣一堂,茶是孤家寡人;酒是厅堂欢聚,茶是月下独酌;酒是浓云翻卷,茶是窗前明月;酒是浓墨重彩披挂整齐的念唱做打,花是无丝无竹素面示人的悠闲小唱;酒是汉赋元曲明清章回小说,茶是五绝小令唐宋江小品文……
    说酒与茶的区别,从色泽香味,只能让人们浅浅地满足他们的视觉与嗅觉,众是不会就此罢休的,所以,区别酒与茶,根本的还是要看人们把它们喝下去会怎样。或许是一阵子,或许是一辈子。不管古人为什么借酒浇愁,也不管今天如何花样翻新喝出什么自古就有的酒文化,不管古人如何把品茗视为如何高雅的举动,还是今人在周星驰的鼓动下痴迷于“红茶”“绿茶”,其实世界上原本就存在这两样东西,只不过是经人类制造出来以后,分别用来醒审和迷醉罢了。几千年来,人类就强迫某些奇怪的液体入口然后入胃然后试图支配自己的大脑,虽然他们知道,用片刻沉醉或者片刻清醒来打发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时光,让自己的味蕾获得一些新的刺激,让大脑求得一时的新鲜。这样想,好像悲欢了些吧,不过,我还是喜欢茶,喜欢这个与中国这个名字有些联系的事物。给你茶与酒,你会挑选哪样呢?

    名师点评:作者像一位心灵手巧的织工,将酒与茶两种不同的风格的文化产物精心地编织在一起,不留痕迹,让人心悦诚服。语言简练,直入主题,很快就将读者带入酒与茶所营造的不同意境中,当读者在其间徘徊、思索之际,又娓娓道出二者的不同,让人豁然开朗,构思非常巧妙。
 

杂文是篇(三):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书——《朝花夕拾》。这是一本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满了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书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视为鲁迅的杂文笔法向散文的渗透,不仅使其中的韵味更加丰厚,而且显示了鲁迅现实关怀的一面,这也是真正的鲁迅。这本书确实非常好看。
《朝花夕拾》与一般的自传或回忆录的写法不同,它不是个人生活的编年史,而只是从生活回忆中选取一些有意义的片断,写出一组既各自独立又具有连续性的系列散文。鲁迅的生活阅历相当丰富,即使在本书中所反映的青少年时代,可写之事也很多,但他只从中选取了十个题目,这与他一贯主张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严谨的写作态度有关。这十篇散文,每篇都有很深的思想意义和很高的艺术水平,在众多散文中,可以称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这本散文中,我觉得最好的一篇是《阿长与〈山海经〉》,这一篇散文里,鲁迅曾怀着真挚的感情为长妈妈呼唤:“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他的魂灵!”这种刻骨铭心的人间挚爱,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还有那《二十四孝图》中的“卧冰求鲤”、“老莱娱亲”,被鲁迅斥责了一顿,好有趣!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缓的笔调记述了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断,展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亲朋师友的挚诚怀念,寄予了对现实的思考。希望大家多多去看《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充满欢笑的,童年是最快乐的。《朝花夕拾》这本书就是鲁迅回忆自己的童年的。这本书是鲁迅从记忆里抄出来的,摘取了那些深藏在童年的难忘的生活的片段。
最令我难忘的,是《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这两篇文章。阿长是阿长与山海经的主人公。她是鲁迅幼年时的保姆,是在鲁迅童年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人。她睡相很难看,总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她平日喜欢“切切察察”;满肚子繁琐的道理,常给鲁迅讲故事。文中处处体现了阿长对鲁迅的爱,和鲁迅对阿长的怀念。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刨学教师,他正直,热情,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他十分关心鲁迅的学习,耐心仔细的纠正鲁迅讲义上的错误,并引导鲁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习。当他得知鲁迅要放弃学医后,很惋惜,并把他的照片送给鲁迅留做纪念。
这两篇文章都表达了浓浓的爱,这种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我从中也学会了如何关爱别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去帮助他,而不是嘲笑他,这是关爱;当别人遭遇不幸时,一句理解的安慰,这是关爱;当别人帮助你时,一句诚恳的“谢谢”,这也是关爱……
生活中的爱无处不在。爱在一个鼓励的眼神里;爱在一句关切的话语里;爱在一桌美味的早餐里……
我们的童年在慢慢的渐行渐远,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回忆。细细品味《朝花夕拾》,回忆自己童年的美好。
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讲述的就是鲁迅儿时的经历。
《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保姆长妈妈的淳朴善良。《五猖会》回顾了儿时一次看庙会的经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纯真快乐的童年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日子。《藤野先生》怀念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藤野,并记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等一些故事,而主人公鲁迅也从青涩懵懂的少年逐渐变得成熟起来。
而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要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文中,充分描绘出百草园这个荒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不是一座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气,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这儿了。但到了鲁迅先生该上学的时候,他不得不和充满着快乐的百草园说再见,到三味书屋学习。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工作。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就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写,我们的童年并非只有开心,都是顺心如意的。但那也丰富了我们的一生,留下许多回忆。
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
在暑假的时候,我读了《朝花夕拾》这本书。书中写的是鲁迅以前的回忆,内容主要是作者对当时旧社会的批判,也体现了鲁迅先生写文章的语言特点。
在这本书中有十篇文章,其中有的写的是作者的童年,有的写得是作者的青年,作者几乎把自己的一生写进书中。有些故事读起来会有一丝亲切感,就如作者的《五猖会》,在“我”正准备去看庙会的时候,父亲却让“我”背书,现在的我们身上是不是也会有相同的事情发生呢?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我才觉得父母的这种行为是不是没有顾及孩子心理的感受呢?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长妈妈,虽然让晚上的睡相不好,而且还爱说别人坏话,但她还是有优点的,如“我”和她聊到长毛的时候,她的精神,“我”甚至对她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虽然这敬意越来越薄,在长妈妈的身上,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当时的社会的妇女的形象。在现在的社会中虽然也有这种“反面”形象,但已经很少了。这也是当时封建社会留下的后果。
在这本书中,我不但见到了一些旧社会的坏风气,还有一些值得我仍然学习的地方,就如书中的藤野先生,他是鲁迅先生从医时的老师,他为人非常的严谨、认真。在“我”的笔记中,他都会帮“我”勾勾画画,有一点错误他都会改出来,这也使“我”对他充满了敬意。而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的态度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总之《朝花夕拾》向我们揭示了当时旧中国整体社会现象,落后、愚昧。也激励我们珍惜今天,更好的去创造明天。
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
进入初中,我发现中学阶段有许多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大多都选自一本书——《朝花夕拾》,于是,老师让我们去读一读这本鲁迅先生写的唯一一部散文集。
我品味着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年少轻狂时的童真。《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的时候,回味起自己童年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一些当初的味道的,想必还会别有一番滋味吧?!本应该快乐的童年,却被当时的封建思想笼罩着,透出迂腐的气息。从文章表面来看,鲁迅先生都是用了一些温情的文字来叙述的,其实,他把愤怒藏在了文字下。鲁迅先生还在这篇巨作里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强调出了当时封建思想的黑暗。
鲁迅先生不管是对他人的赞扬还是批评,都会毫不掩饰的表露出来,有时还会很幽默。比如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大概是这样说的:“阿长是我的保姆,我开始很讨厌她,而且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不耐烦的。之后,她给我讲长毛欺压百姓的残忍故事,她伟大的神力让我敬佩。然而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不但对她的敬意消逝,而且极严重的诘问,甚至要复仇。再后来,在我极度渴望着时,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这让我又一次对她敬佩……”这段文章,通过“我”一次一次对她态度的转变,突出了阿长的朴实。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先生的童年吧,慢慢体会!
 

杂文是篇(四):《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1000字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1000字
《沉默的大多数》是收录王小波杂文最全的一本。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杂文,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并快乐着。
王小波说: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
王小波的杂文别具特色,自成一体。幽默的笔调,使得文章妙趣横生,捧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思索。品读时,你能体会到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乐趣。如《椰子树与平等》、《卡拉OK与驴鸣镇》、《驴和人的新寓言》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都是异常幽默犀利的好文章。椰子树与平等;卡拉OK与驴鸣镇,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被他拉到一起,说出了特别的味道,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如在《驴和人的新寓言》一文中,他从驴的角度去谈父子与路人的行为,说他要替受罪的驴说话,当翻译义不容辞。文中驴被老子和儿子四脚抬起的时候叫喊,“我得罪谁了,你们这么捏咕我!”得出了这篇新寓言的寓意是:“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与原来寓言的寓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大相径庭,但同样意味深长。而且,在论述的过程中,幽默诙谐之处信手拈来。许多口语的使用,让文章更为生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大大加强了文章的穿透力和说服力。
王小波说,选择沉默的人应该是有什么隐衷或者干脆是因为对语言产生了厌恶感。
我并非如此,只是觉得在被这个社会同化着。年小时口没遮拦别人还可以不予计较,因为把你看做孩子。等有一天真正走进了社会,这种特权就自动被剥夺了。说话不小心?很好,请自己承担祸从口出的后果。于是我们终于变得沉默,同时年少时的锋芒毕露、棱棱角角也就被慢慢磨圆了。当然沉默只属于成年人,小孩子们是不屑于此的,他们总是天真可爱的,有话要说时,完全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心中想说的话,不一次说尽是绝不会罢休的。我真是羡慕孩子们的执着,也希望自己能够再回到童年时代,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只是因为我对那时的真实有着一种特殊的怀念,那时的我是不沉默的。
我很喜欢王小波,调侃、睿智,在玩笑中说着智慧和讽刺,这是一种洒脱和无奈。《沉默的大多数》很不错,王小波是比较深切体会什么是自由的并且努力过着一种内心自由的生活,可以说他很有观察力也很诙谐。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1000字
承诺了数周之后终于开始动笔了,感到很欣慰,哈哈。
这本书是我时隔12年后第二次看,很感慨,得出个结论,书确实是要这样看的。众所周知王小波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自认为是小说家,这是他在写作末年开始写的所有杂文总编,编者是他的妻子李银河,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从内容上的连贯性出发而组织的,客观背景大致如此。
至今我仍然认为,大多数小说作家并不会写很多杂文其实是一种害羞自卑心理,相比较而言,我倒认为王小波在这方面确实是有斗士的精神。我们都知道杂文的精髓在于批判,而“胆子”似乎是很关键的一环。本书的开篇《沉默的大多数》,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动机,但看起来更像一杯壮胆的烈酒。他说自己因为“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隐喻。我同意这一点。人口数量和弱化隐私的文化传统让中国人在对外表达上有极为独特的风格,这也被很多人拿来当做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所以我们的“阳”的一面确实与西方“阳”的一面非常的不像,“阴”的一面却显得极为庞大,作者就把自己作为“大多数”中的一分子,而且是当中奋不顾身的勇敢者,甚至是起义者,用这文字作为武器,挺枪刺向“阳”的一派。
其实,我用“斗士”为题,并不是站在赞美的立场。任何时代任何一场战争中的斗士,其实本身是不是在真理的一方,都很值得商榷,只不过他们自己非常坚信而已。这种坚信、善意、责任以及勇气,便是一个完整的斗士了,至于“对”或“不对”,并不相干。而真正“客观”一些来看,偏见的成分是有的,而且是一定有的。
一、大体上,本书从国学的讨论开始,涉及了东西方思想及比较、科学观、性、艺术、新事物、电影、风俗等等,内容很多很广,其中最大篇幅的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批判,而且这种批判相当彻底,可以说是完全不接受。有关这个问题,我是持完全反对意见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否能找到他这种观念的原因。他说:“我对国学的看法是:这种东西实在厉害。最可怕之处就在那个”国“字。”(《知识分子的不幸》)“为什么在中国,一说到文化,人们就往伦理道德方面去理解。我认为这是种历史的误会……”(《我看文化热》)“从孔孟以降,讲的全是行货言论,尤其是和《独立宣言》对照着读,更是这样。”(《“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王小波推崇的则是以罗素、萧伯纳、尤瑟纳尔等等人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科学至上、真理至上的客观哲学。对中国哲学体系则归纳为臆断的(没做对过什么习题,没编对过什么程序,只是忽然间想通了一个大道理,觉得自己都对,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兽之类……——《皇帝做习题》)、机械的(我们知道,儒士的基本功是要背书,把圣人说过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住……此种怪诞的情形提示了儒学的精神:让儒士成为圣人www.99zuowen.com的精神复制品。——《文化之争》)、浅薄的(具体在《我看国学》,稍后详论)。最集中的体现在《我看国学》和《智慧与国学》这两篇。而且可以推断,他因为发表这些言论受到了很多攻击,并且他本人认为自己并不是所攻击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反而认为攻击他的人有”狭隘民族主义“倾向(《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优越感种种》),且接受传统文化的人群有心理问题(《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人性的逆转》、《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事实上,当年我高一时第一次看这本书,对于全书的每一个字都感觉像是自己说出来的,从而生发出对王小波的无比认同感。今天可以猜到,因为我当年正处于叛逆期而已。直到这十多年来,我本人接触了很多古籍,而且我自己认为我接触的过程是非常健康的——我先从《三国演义》看起,然后又去看《三国志》,然后再向前看前三史和春秋时的文章,顺带看些《世说新语》等。这跟王小波的过程截然相反,在《我看国学》中他提到,因为老师说他“国学底子不行”,于是发奋将四书五经孔孟杨朱看了一遍,而且是越看越烦(“虽然没有很钻进去”),我更相信是“翻”了一遍,至于具体的历史上的记载,从他引述中从未出现并不“广为人知”的事迹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反而了解极少。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的青少年成长经历,在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他是在文革以及文革前的不断政治运动背景下度过的,我们可以相信,这对于一个思维坚强的人是一个极大的否定理由,所以我们看到他用来证明自己的各种结论的例子最多的便是那段时期发生的人和事。另外一个原因便是他在这段时间里由于自然的排斥民族文化转而接触了大量的西方读物,于是我们看到他对于西方的价值观是无条件的接受与褒奖,并举了相当多的例子:罗素等人不用说了,在他心中是无与伦比的伟人,就连科学人士也不例外——”我承认自己很佩服法拉第……牛顿、莱布尼兹,特别是爱因斯坦,你都不能不佩服,因为人家想出的东西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外。“而对于传统文化或者说国学,他的说法是:“这些人(上述西方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按现代的标准,孔孟所言的‘仁义‘啦,‘中庸’啦,虽然是些好话,但似乎都用不着特殊的思维能力就能想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1000字
A说了些话,不久反悔了,就和听到这些话的人不了了之了,我觉得A的做法不对,要离A远点.
B说了些话,不久变卦了,就向当初听到这些话的人解释我为什么改口,我觉得B蛮有意思的,不是个坏人.
C说了些话,不久还在说这些话,我觉得C有毛病,同情之余,却也懒得理C.
D说了些话,不久死了,我看着D的遗照,怎么也想不起D说话的腔调了,心里是说不出的惆怅.
于是,我就想要把身边ABCEFG等一干人的声音录下来,最好还能合拍几张照,甚至拍拍DV,这样就算塌实多了,以免日后心空洞洞的.
但是,我依旧觉得A不是个东西,B还像个人样,C就是那么让他去吧.
光是记录,而不去改变,这样好么?
虽然大贤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可是,参差的程度太厉害,就难免产生偏见了.恩,说到偏见,那可多了去了,ABCDEFG...没几个让我看了不爽,恨不得把我的脑袋拧下来塞到他们的脖子上.
上述的想法虽然不太冷静,但却是最为真实,最为触及矛盾核心的比方!
意识到当时自己还没能力解决其中问题,就这么插科打诨混到了18岁.那日子倒也不难熬,因为发现了电视和电影.不过,电影电视看多了,感觉满脑子都进了水,智商一路狂掉,没有锐气了.
还好,脱住院的福,读了点自认为了不起的文字.于是,产生了这样的价值观:所有的参差多态,我压根没必要去管,把我自己的差距和ABCDE拉开来就OK了,人家能不能赶上我,远没有我能不能把人家甩远来得重要!
最后,抖点包袱:机缘巧合,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男生不能不读王小波,女生不能不读周国平"我承认,我是奔着媚俗的想法,即想要找点能把ABCDEFG比下去的资本底气而去看王的<我的精神家园>的(本来也要看周的,但卖光了).至于对我产生了何种效应,我也说不上来,只是至少,觉得"参差多态",如果能借助文字,写出来,一吐为快,比起得过且过谈恋爱,倒也清爽,也更有价值.
行文至此,来句口号:
我接触ABCD和王小波,是意外;
你接触王小波和我,是地地道道的缘分!
编辑推荐:
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http://www.99zuowen.com/duhougan/
更多读书笔记范文进入读书笔记大全:http://www.99zuowen.com/dushubiji/

杂文是篇(五):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想象和联想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想象和联想
蒋念祖
  【训练讲话】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反映活动。所谓表象,是指人们头脑中保存的外界事物的印象,它是想象的材料。根据想象是否具有创造性来分,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言语、文字)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的形象。比如根据“瘦”这个词的示意,我们头脑中可以形成这样的形象:三根筋支着个脑袋,从头到脚,干干瘪瘪,棱角分明……根据诗句“千村薛荔,万户萧疏”,我们头脑中可以形成这样的形象,死柳,枯木,颓垣断壁,破蛛网,败芦花在北风中颤抖,死水潭弥漫着一片瘴气……再造想象是对自己过去感知过的材料加工而成的。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的创造出新的形象。在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作品之前,头脑中一定先构成这新事物的形象。这就是创造性想象。创造想象和再生想象的不同就在于创造想象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比如鲁迅先生塑造出阿Q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就需要创造性想象,而我们根据鲁迅先生的描述,在头脑中再现阿Q的形象,则需要再造想象。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或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联想有多种方式,如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自由联想等。由银杏想到民族的性格,由白杨想到不屈的抗日军民,由松树想到共产党人的品格,由街上的灯火想到天上的星星,这些都是类似联想,类似联想形成的基础是两种事物在性质和形态上有某种相似或相近。由红花想到绿叶,由土地想到庄稼,由春天想到夏天,由江河想到海洋,由荷塘想到采莲,这些都是接近联想。接近联想的基础是两种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由火刚强想到软弱,由假丑恶想到真善美,由“朱门酒肉臭”,想到“路有冻死骨”,这叫对比联想。对比联想的基础是两种事物在性质、特点上的相反,相异。由冰雪想到寒冷,由骄阳似火想到大汗淋漓,由收获想到耕耘,由经济繁荣想到改革开放,这叫因果联想。因果联想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宇宙飞船在太空航行想到建立空中城市,想到在其他星球上安家落户等等,不受任何限制,这是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联系和想象关系密切,他们都属于形象思维。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是想象的开端和初级阶段;想象是联想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形象思维活动。  一般来说,想象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对记忆进行补充。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的许多记忆中的印象日趋暗淡模糊,然而人们在回忆时却经常是完整、连续的形象,察其原因,就是想象在其中起了补充作用。二是促进思维的进行。例如爱因斯坦利用想象中的升降机,阐明了相对论的许多个推论,化学家凯库勒充分发挥想象成功地写出了苯的六角环形结构式。无数科学事实证明,科学家们在观测和实验的基础上,借助于想象的阶梯,摘取了新的智慧之果。三是增强情感体验。例如,法西斯强盗们野兽般的形象,保卫祖国的战斗英雄的形象,过去旧社会被剥削的非人生活的景象与未来祖国的繁荣富强的景象,对这些形象的想象,会在人的情感生活中引起强烈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文学鉴赏的活动中,我们也必须充分利用想象的力量,进入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中,增强情感体验,促进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  议论文写作虽然主要依靠想象思维,但同样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作用,至少有五点。第一激活思路,帮助我们克服文思枯竭的毛病。有时面对提供的某一事实材料无法充分展开议论,通过联想,联系其他相似、相关、相反的事实材料,议论便可生发出来。比如巴人的杂文《况钟的笔》,从况钟的笔谈起,联想起蒙恬造笔和各种各样用笔的人,这是相关联想;又联想到戏中的“主观主义者”过于执的笔和官僚主义者周岑的笔,这是对比联想;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作风与过于执、周岑相似的人,这是类似联想。最后提出文章的主旨:“经常用笔而又经常信笔一挥的人,是不能不想想,况钟的用笔之法的。”第二,可以使议论形象化。形象化议论一般说来可以通过以下五种途径。1.运用比喻、象征的笔法。夏衍的《野草》是1940年8月在桂林为进步文艺刊物《野草》写的一篇发刊词,文中用种子、小草的形象象征进步的事业和人民的力量,用石块、瓦砾影射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侵略者和一切反动势力,形象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主题思想。2.运用举例法。宋振庭的《马尾巴·蜘蛛·眼泪及其他》,主题是揭露“四人帮”及其爪牙的可笑、可鄙和可憎,文中列举了“马尾巴的功能”和“蜘蛛教授”这两个典型事例,反映“四人帮”及其爪牙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侮辱。3.讲故事。讲故事也是举例的一种,但它更形象,因此可独立出来。邓拓的《放下即实地》,中心论点是要了解、把握情况。文章从明代刘元聊《应谐录》中的笑话说起,将笑话和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文章写得生动、有趣。4.形象对照法。秦牧的杂文《鬣狗的风格》,就使用了这种手法。文章的中心是揭露文化大革命中那些追随“四人帮”,为虎作伥的人物。作者着力描绘了鬣狗那付猬琐,狼狈的模样,为“四人帮”的那些爪牙传神写照。鲁迅的不少杂文,都是替当时的一些帮闲文人画像的,如《二丑艺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用的都是这种写法。可以看来,形象化的议论,离不开想象和联想的运用。第三,增强作品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议论文尤其是议论文中的杂文,在论说事理的同时,往往谈天说地、纵论古今,给人以知识,让读者读来感到兴味无穷,据统计,《鲁迅全集》中征引的书籍达555种,谈到的人物有1000余人。《燕山夜话》也以旁征博引为读者称道。其所以能够如此,首先当然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学养,渊博的知识,其次便需在写作中充分展开想象、联想。第四,激活感情、使文章生气贯注。朱光潜讲过:“我很相信说理文章要写好,也还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确实,如果议论文纯粹是概念、判断、推理,很可能是干巴巴的,读来令人乏味。而情感活动和想象,联想活动肯定是相互为用的,正如陆机《文赋》所说:“情臆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写作之初,可以借助于想象、联想激活感情,写作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形象的描绘来寄托感情(当然,议论文中的感情表达还可借助于声韵节奏)。这样便可以使文章生气贯注,或慷慨淋漓,或委婉含蓄,或热情奔放,或幽默含讥。第五,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许多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象征等,都和想象、联想有关,这里就不多谈了。  想象、联想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下列几方面着手:一是要丰富知识储备,包括生活经验的储备。二是要进行有意识的训练。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和推广一种快速联想法,其做法是:要求受训练的人迅速说出某一物体,比如砖头的作用,要求回答的速度越快越好,在训练以后再对回答的质量进行评价。还有一种三步联想法,其做法是提供两个互不相干的词语,比如皮球和麦子、要求受训练者在经过三步联想后,使这两个词语发生联系,如此等等。当然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也可以渗透想象、联想能力的训练。三是要明确想象、联想的目的。因为想象、联想都属于是有目的思维活动,决非随意的胡思乱想。在写作中展开想象,联想,必须以主题为统帅。四是要把握想象,联想的基本规律。五是在写作中要展开联想,想象,须激发起写作的情感,因为想象,联想活动和情感活动是相互推动的。
  [例文评析]
还我头来陈虞孙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关公玉泉山显圣的故事。故事本身并无可取。关公喊的“还我头来”的口与却很有意思,可以借作题目,发挥几句。  人各有头,或称脑袋。谁都知道,人不能没有头。在危墙之下,有砖头瓦片掉下来,人们总身不由己地举手护着脑袋走过去。然而一个人长了一个脑袋究竟派什么用场,却未必尽人皆知。有一种人,虽有一个脑袋,说话做事,好像从来不用一用他的脑袋。人们对于这种虽长了个脑袋却好像没有脑袋的人,称之曰:“没头神。”可见,脑袋的用场,仍不失为一门学问。  人们对这门学问,确实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例如,在封建皇朝,曾经有不少人,真心为皇帝着实动脑筋,极其直谏,力竭声嘶,可是往往落得一个丢掉脑袋的下场。明朝皇帝定了一个规矩:谁在当朝对皇帝提意见,皇帝如果听得不顺耳,可以当场拉翻在地,扯去裤子,棍杖齐下,轻则皮开肉绽,重则当场毙命。名曰:廷杖。当然也还有下牢,杀头的。因此,那些要保乌纱帽的官儿们,为了保脑袋——试问脑袋都不保了,还到那儿去找戴乌纱帽的家伙呢?——便总结出了一个诀窍,叫做:“多磕头,少说话。”可以想见,皇帝老儿高高在上,往下一看,只见文武百官都爬在下面,脑袋埋在地下,屁股翘向天上,一片万岁之声,整齐划一,岂非江山一统,天下太平了么?  余生也晚。到我开始略知世事的时候,已经赶不上见到那样多磕头,少说话的太平景象了。但是,从历史书上知道,明朝的廷杖打出了一个崇祯皇帝煤山上吊的结局。清朝是提倡多磕头、少说话的,也落得黄龙旗换上五色旗的下场。总之,人长着一个脑袋到底有什么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我有幸在垂暮之年亲身碰上了这个问题。林彪、“四人帮”果然超过了他们的前辈,明目张胆地对这个问题摆出了他们的命题和办法,而且收到了一定的实效。说什么,我的脑袋特别灵。又说什么,不理解也要执行。你们看,全国八亿个脑袋就只他一个脑袋行,你们七亿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脑袋都不行。你们不理解也要执行。你们干脆把脑袋上缴得了。谁不照办,索性把你的脑袋砍掉了。这就叫革命。可算是最最最最彻底的革命了。如此一转眼就十年。这是失去了脑袋的十年。要说实效呢,并不小。试看,万马齐喑,一片荒凉,如入无人之境。人而亡头,国将何有。万幸的是,在这存亡绝续之际,我们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这批丑类,拨乱反正,挽救了国家,挽救了党,也挽救了人们失去的脑袋。丰功伟绩非同小可。  那么,脑袋的用场这个问题总该解决了。却又不然,从这十年的生活看,在这问题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迫的,另一种是自愿的。这前一种人,迫于林彪、“四人帮”的淫威虽不开口,但一直没有停止过使用自己的脑袋。丑类既除,他们当然会开动自己的脑筋,为党为国家追回十年的损失。可是,后一种人就不同了。他们在过去昏天黑地的十年里,自愿把自己的脑袋层层上缴,自以为既可安身立命,又可延年益寿,久而久之,已经形成了他们的人生哲学和做官的诀窍了。对这种人,如果要他们把工作的着重点作战略转移,他们不免觉得安土重迁,很伤脑袋了。前一种人始终坚持要有自己的脑袋,并且充分发挥脑袋的作用。而后一种人却以为有没有自己的脑袋无关宏旨,甚至以为没有脑袋反而比有一个脑袋好。譬如,须要开个会商量些事情。会上总不免七嘴八舌,意见纷纭。这种人就难免觉得,事情就坏在每个人有一个脑袋。如果大都把脑袋上缴了,让一个人说了算,岂不省事。对这种人,如果提出“还我头来”的口号,他不仅会不感兴趣,反会认为多事哩。  所以我借来这个题目,发挥几句。文短意未尽,且等下回分解。  这篇文章针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自愿把自己的脑袋层层上缴,”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做官的诀窍,”提出“还我头来”这一口号。文章在构思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想象、联想。开头,作者借用关公显圣的故事,引出生活中的“没头神”之类的话头(这里运用的是相关联想)。接着谈到明王朝的官儿们“多磕头,少说话”的诀窍(这里运用的是相似联想),由此引出的“崇祯皇帝煤山上吊的结局”(这里运用的是因果联想)。然后谈到了“四人帮”横行时期“脑袋”上缴、万马齐喑的情形,接触到本题。想象、联想的运用,使得文章显得形象生动,活泼洒脱。
  [思考和练习]  1.通过想象,把下列词语扩展成可感的形象:机灵鬼、矫揉造作、破涕为笑、山雨欲来、夜深人静。  2.从身旁的事物中(如花草、路灯、黑板、雨伞、蚂蚁、路石等)选出几种,挖掘其象征意义,写成托物抒情的短文。  3.设想自己在全国性的学科竞赛中获奖后(或者犯了严重错误以后),自己的父母亲、其他同学们的反映,写一篇短文。  4.采取周围同学、伙伴身上的特点,合而为一,写成一个人物形象。他的特点是:①性子急躁、但为人热情 ②性子慢、老好人。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lizhi/21108.html

上一篇:节手抄报6篇
下一篇:科技小文章2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