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励志 > 励志歌曲 > 远山黛9篇

远山黛9篇

时间:2018-10-27 来源:励志歌曲 点击:

【www.xjwk.net--励志歌曲】

第一篇远山黛:远山如烟黛_500字

远山黛_远山如烟黛_500字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周杰伦的《青花瓷》被传唱大江南北,在明星光环的背后,有这样一个人用纤细的笔写下一笔笔诗意,他就是方文山,周杰伦歌曲的词作者。在周杰伦歌声震撼世界时,方文山始终默默一如远山,悄悄地散发着自己的魅力。
  崇拜他的词,方文山是一个寄情于山水的诗人,历史的足迹都被他悄悄撷起,他多情的笔常驻足于带着盛唐遗风的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学过水墨,于是我深深了解那浓的带淡的墨色是如何渗入宣纸,绽放开来的,所以,我感动于方文山细腻的笔触,仿佛看见了大家闺秀的纤纤玉手掂着一支羊毫白云,在易碎的瓶颈上轻轻缀上青花。方文山似乎比凡人多一种情感,他善于捕捉一个个凄美的画面,“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朱红色的窗,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菊残秋未褪,落英遍地,方文山巧妙地寄情于菊,一腔伤心在残菊落瓣上流淌。
  他诗一般语言带着历史沧桑的淡淡愁绪,从江南小巷的深处悠然而至。他的文笔永远那么诗意,像是在清水中洗过,纤尘不染,透着一股自然的气息,纯朴,宛如若油纸伞下的小家碧玉,散发着丁香花和栀子花飘逸的香。
 

第二篇远山黛: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文显其品,方动人心

远山黛_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文显其品,方动人心


  喜欢一卷诗书在手,或品读“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慵懒与情思,一抹浅淡的远山黛,画出女子的婉丽;或感受太史公笔下暗潮涌动的政权争夺,尔虞我诈,险象环生;或带着一颗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体味异域风情。正如古人所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错的,在文章中确实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潇洒坦荡,或自由不拘。
  大凡在文学界受人敬仰的,读者都能找到与文章匹配的词语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来这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他并不是仅从一篇文章中体现,而是渗透在作家一生的写作历程中。初识袁中郎是在《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如此潇然山水的才子,想来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学家,他自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其实,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在那些赞美自然风光的游记中,每一篇都是他对这种生活本色的探寻,一种行胸臆的格调。他的文章就是他的内心,我们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才会让我们的心产生一种共鸣。
  文学贵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问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我们总认为的在人格与文章之间的等号却在这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文章会成为人心的面具,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也许我们需要用一双聪慧的眼,一颗睿智的心去感知。
  文章是抒发人性的途径,而有时这条道路会被外界因素阻隔,让我们看不真实,文章本身也沦为了工具。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为中国现代诗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当革命的烈火蔓延整个中国大地时,他的诗便成为了配合革命形势的产物,毫无立场的歌颂与批判,是成为“御用文人”的悲哀。也许在郭老的骨子里是崇尚自由的浪漫主义,但他的心被拷上政治的枷锁时,所有艺术的美感就消失殆尽了。曾经歌颂出《女神》这样唯美诗篇的人,湮没在革命的浪潮中,我们只能扼腕叹息了。
  但不管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有一样是不能否认的:文显其品动人心。因为他们能将自己的真当作汤底,用生活的阅历作为菜料,以真情实感为辅料,烹饪出一锅令人回味的佳肴。
  阅卷老师点评:
  作者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以“文显其品动人心”为题,鲜明地表达了文品应该与人品相一致,这样文章才能感动人心。文章以袁中郎和郭沫若为例,分析、思考和探究“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的彼此关系,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文如其人的重要性,作者具有相当的文化积累和足够的阅读积累。文章首尾语言生动形象,比喻运用恰当。作者具有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具有辩证性、周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的思维品质,在思维品质上胜人一筹。

第三篇远山黛:忆似故人曲_800字

  【野草踏歌来,谁料竟错怪。】
  北宋仁宗年间,东京。
  九个月前,正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时节,气温暖得舒服。乱红飞溅,红绿相衬,山花烂漫,层林尽染。
  又闻见开封府有人击鼓喊冤...
  一个身穿素衣白裳、头戴白花的女子跪在大堂中央泪眼凝霜,面苍白无血色。八成是丧了夫的少妇替夫君伸冤,如此年轻就没了夫君,觉着确实可怜。
  喝堂威、拍惊堂木。
  “堂下妇人有何冤屈,速速报来。”包拯扬起眉正襟危坐发问女子。起初支支吾吾道不清事的来龙去脉,不敢大意说,大概怕是又惹上什么风沙罢了。
  “别担心,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说的确实属实,必会还你夫君一个公道。”
  女子点点头,微舒展了紧锁的眉,比起先前放松了些,她借着衣袖拭去两腮上的泪悠悠道来,“包大人,民妇也不知他为何许人。不过听人说...那人喜欢晚上去班子里看舞听曲儿,且对戏痴迷成瘾,大概每天晚上都会去。还恳求包大人替民妇做主!”
  “听戏?”听罢,包拯转溜忽眼珠子便是命令几位护卫捕头在夜幕降临之时勘察开封每一个戏班子。“...等会请你描述下那个人的长相,好让画师描画像。”
  ------
  待到月影婆娑,星与烛火相争光明,夜色没入渔火阑珊。终归还是这个过于敏感的季节,晚上还是会清冷,路边小贩开始吆喝卖着暖汤了。
  人手一份画报,他们穿梭在各个戏班子里。这些人言嘈杂的地方,太过纷扰,欲要找寻一个人着实有难度。
  开封府的捕快头头纪言威慑力极强,且向来铁面无私,一下达命令下各自分队办事。要去后台搜寻的纪言经过戏台前。随意往台上一视,谁能料想只是目光偶然的碰撞,竟能使纪言止住了脚步。
  台上的女人一袭粉衣,面戴白纱只露出一双漂亮亦清澈的眸子以及螓首蛾眉,此有远山黛,其眉间浅藏着一份淡淡的妖娆。凌云髻,落梅之妆,戴其步摇,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随着台下的掌声愈烈,她悠忽飘逸裙袂翩起,伴随配乐摆着各种姿态,时而舞步轻盈潇洒,时而眉目传神婀娜。
  不外,公事在身,怎能像普通人一样去看表演,更不用说本就对这种不感兴趣的纪言。可偏偏在那时顿然敛眼中失了神。
  而后,瞥了台上一眼整下腰间的佩刀又继续了他的工作。
    五年级:唐筱筱

第四篇远山黛:昭君怨_1200字

远山黛_昭君怨_1200字

  烟尘滚滚飞扬而去,那一息火红的嫁衣,渲染了天边的夕阳,散尽繁华,空余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恍惚间,她,一笑倾城。
  ——题记
  月光倾城
  那夜,月光似水,蔓延成不着边际的大片银白。
  素衣的宫女,依着窗,满腔情愁。
  叹红颜,入宫多年,未得宠幸。只道,年华似水,深宫孤寂。
  终究,落得一声轻叹,颠覆今生。
  铜镜中,那张精致的脸,眉如远山黛,目似秋水波,谁言绝色,谁道倾城,到头来仍是深宫高墙,美人迟暮。
  顾影生怜,独自忧愁
  那眉弯弯的上弦月,似笑非笑,拈起一支玉钗,细细的拨了拨灯芯,细微的火焰更旺了几分,印出一个纤细窈窕的影,无限惘然。
  踩着三寸金莲,冰凉的地方印着泠泠寒光,冷意更胜,惟余一行小小的脚印。
  着了桃花裙,点了梅花妆,抹了合欢粉,金饰玉步摇,紫玉凤凰钗,国色本天成,轻轻一点,便是风华千古。
  她对着月光笑,却比月光更为惊艳。越过花丛,惊起一群飞鸟,那鸟,看得痴了,竟忘了飞翔,愣愣掉下。轻轻一转,摇曳的衣裙飞舞开来,宛如盛开极致的芙蓉。
  “绮罗风动恋绣纬含羞明月窥曙色遥盼倚门扉夜长梦永随,
  千缕线一腔痴珠明双泪垂愿如鸳鸯比翼飞问君归不归?”轻声吟唱,字字凄凉。
  她容貌正值绝盛,何曾没有幻想过英雄美人的传说?不曾想到却要在这不见天日的深宫中埋没了此生戴到红颜白发无限唏吁。
  纵使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又如何?
  终究抵不过奸人玩弄,埋没年华
  她吃吃的笑,清冷绝俗,倾国倾城。
  命似弦
  三月,桃花似锦,红艳艳的铺了满地,煞是好看
  微风带着茸雨,细细飘洒/
  花红柳绿,映了满眼
  昭君不知,这样的三月,改变了她的一生
  宫人们低低传述着,默默无闻的昭君,一夜间,名满京城。
  当那黄稠裹着的圣旨传到昭君面前,话音刚落,她惨白了脸
  不觉,手中的花剪落下,划裂了罗衫,也划红了她朦胧的视线
  已感不到手心的疼痛,她提着罗裙,在长长的回廊里留下一串仓促的脚印
  众人只道她绝色倾城殊不知她一柔弱女子远赴异乡是何等凄凉
  殊不知,她纠结的内心,百般挣扎
  殊不知,异地相隔,不见双亲,何等悲伤
  无奈,宫门紧锁——终是隔绝
  娘……无力的依门垂下,泪,无声的跌落,摔成晶莹的珠花
  联姻……她望向远方,泪眼婆娑,更显楚楚动人。夕阳缓缓落下,镀上一层淡淡的红晕,天边的地平线,那么的邀不可及。
  自己……将要到那陌生的地方去了么?
  垂下头……终是无言
  嫁衣
  “昭君,你是否愿出嫁?”
  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天子威严的声音久久回荡。
  素衣的宫女半跪着,久久沉默
  异乡只地,举目无亲,环境习俗,无一熟悉。
  她单薄的身躯,微微颤抖
  许久许久,她抬头,启齿一笑,绝色倾城。
  “愿意”一字一句顶下终生宿命她笑无悔
  皇帝的眼中,分明是无比的惋惜——但,都不重要了
  拈着眉笔,她细心的勾勒着自己的眉,一笔一笔,将心中最精致的面容勾画出来,勾出最极致的美。盛妆美人,完若绚烂万花齐放,颠覆春冬。
  那一袭火红的嫁衣,翻腾变换,仿佛天边流云,她朱唇柳眉,巧笑倩兮,一步一步,印下一痕浅浅的脚印,火红衬着她精致的面容,更显娇柔妩媚。
  每踏出一步,都是万劫不复。
  她却如此坦然面对,那个三月,桃花满地,盛妆的美人踏着桃花,唇角带着淡淡的笑意,美艳而残忍,那一袭火红的嫁衣,染红了清澈的湖水。
  昭君,一个不可破灭的神话
  漫天烟尘,远去的马车留下一行深深浅浅的痕迹。绝色的美人,一袭火红的嫁衣,远赴异乡
  恍惚尖,她一笑,倾了城。
 

第五篇远山黛:春游_800字

远山黛_春游_800字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以及表哥一家一起到城郊的大山里春游、野炊。
  清晨,太阳还没出,我们大家便带着锅碗瓢盆,骑着单车出发了。正是烟花三月,田野里满是绿油油的麦苗,黄澄澄的油菜花。自行车在缤纷的色彩里穿行。近山青,远山黛,翠竹里面有人家,远处的桃花李花像一朵朵红霞白云,也许还有一些蝴蝶蜜蜂在花间忙碌,一层淡淡的薄雾弥漫在田间。真是太美了,我真有点不敢相信这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乡野景色。
  进入山里,行走在浓浓的树荫下的山道上,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听着小鸟们的欢唱,松涛的呼喊。学校里紧张的学习生活,城市的喧嚣,还有其它烦心事都被我抛在脑后。我尽情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玩耍着、奔跑着,心情一下子舒畅了。
  到了目的地,大家便开始准备野炊。我们分工明确:妈妈和大姨去捡柴火;我和表哥跟爸爸和大姨夫去小溪边抓鱼,我们先在小溪的上游筑坝,把溪水引向别处,再在下游也筑了个坝,然后准备掏干中间的水,把大大小小的鱼一窝端。这时大姨夫突然和水拥抱——掉水里去了,还好水不深,只是湿了衣裤,但却引来了一大群“观众”,“观众们”都对他报以轰雷般的笑声,我更忍不住他那落汤鸡的样子,爆笑起来。虽然这有一点幸灾乐祸,可我实在是忍俊不禁。
  临近中午,一切准备就绪,做饭的任务就落在大姨和妈妈身上了。妈妈烧火,大姨炒菜。妈妈平时用惯了煤气灶,自然对野外烧火不大在行,不一会儿,柴灰就涂了老妈一脸,成了“非洲黑人”。我看了笑得满地打滚,爸爸他们也笑掉了大牙,妈妈却一脸疑惑,还不知自己已经变成“非洲黑人”了。
  吃完了“美味佳肴”,爸爸他们便打起了扑克。我呢?累了,便仰卧在胜于地毯的绿草坪上,静静地望着蓝天:丝丝游云,似碧海上的白帆,在不停做远行的梦。眼前不时飞舞着色彩缤纷的花蝴蝶。草丛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野花。暖风习习,花香缕缕,啊,醉人的春意,四周都是那样的美,就好象是进了伊甸乐园。
  今天,玩得真痛快,大自然给了我无比的欢乐,放飞了我的心情。
 

第六篇远山黛:胭脂泪——读《后宫——甄缳转》_2000字

远山黛_胭脂泪——读《后宫——甄缳转》_2000字

  你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宫廷野史或艳史,但不能否认,它把亘古不变女人的争斗以鲜血淋漓的突兀姿态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那是长久以来人性的倾扎,优雅而彷徨。然而当人们试图按图索冀,回溯时光想去抓住什么线索时,它又如一缕馨香,倏地弥散了。
  莞嫔甄缳还有一个才女的身份,貌胜飞燕合德,才比文君易安,她以一个独立的姿势站在尘世中,她攸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才情,以及有些自负的骄矜。但更多的人却首先认同她的第一身份

第七篇远山黛: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远山黛_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出自宋代蔡松年的《鹧鸪天·赏荷》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赏析】 这首咏荷词描写的初秋时节,黄昏月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清虚骚雅,暗香袭人,天光云影间,山容水态貌给人一种幽静温馨的氛围。 全词运笔极有层次 。先写出了荷塘的总体风貌,“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秀樾”指稀疏的树影,“水花”则是指水中的荷花。清秀稀疏的树影环绕着十里横塘,入晚的荷芳幽静独立散发着芳香。此句在用杜甫《曲江对雨》诗中“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荷塘美景不禁让人留连不舍。“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这句拉近了人们的视野,由远及近。写水中荷花,写花下荷叶。“胭脂雪”,苏有诗云“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意红白相杂之色。“沉水”即沉香,闺房熏用。“夜光”借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荷花飘香,水珠着色,不由使人向往如这般皎洁秀美的姑娘。这为上片。 下片则立意颇新,拉开镜头。写水边群山,写荷上明月,山黛空蒙,月波流转,倒蘸波间,融成一个清幽朦胧的境界。“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黄庭坚有《西江月》,曰:“远山横黛蘸秋波”似与此同情。不由使人觉之“山眉水目,顾盼含情”的女子袅袅出现。“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荷花又称为凌波仙子,语出曹植《洛神赋》,“灼若芙蓉出绿波,”“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故得名。面对荷花香艳,凉夜清风的美景,作者不由发概叹,良宵美景君应赏,别负青春美少年。 这首赏荷词,词风清韵,如月下荷塘,清新雅舒,暗香袭人。赏荷而不仅见荷,天光云影,山容水态皆入眼帘,而处处都烘托出一种赏荷时的恬淡温馨的气氛。遣词造句中,精挑细拣,“秀、静、瘦、远 ”字字含情。有人谓“ 莲体实肥,不宜言瘦”,(王若虚《滹南诗话》)并尝易“腻”字,意虽同物,而词境界全无。

第八篇远山黛:插茱花开_1200字


  八月的山野,美的深幽,美的令人窒息。远山如黛,温润的风掺杂野草花朵的芳香,渐渐渗进我的肌肤。那片天总是置身一切事外,永远保持着初始的干净与晴朗。
  在草地的边缘,我踩着轻步慢慢地走,眼光随着没有方向的风飘着,不经意落到了远处的那片浅绿。蓦然,一阵战栗袭上心间,一股似曾相识的亲切把我包围。快步走到那片绿前,俯身跪下,清楚地看到了十字形的花瓣,冠冕形的花心。是的,是它,就是它。
  就是家乡那片茱萸花,从小到大一直戴在我项间的茱萸花,过了好多个秋,它还开得这么旺。莫大的欣喜占据了整颗心,眼中涌动起黑色的潮水。明明灭灭间,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幼时乡边水车旁的茱萸花田……
  犹记童年无忧无虑的那个夏。
  清早,在奶奶絮絮叨叨的呼唤中起床,捧一把茱萸花瓣的清水,将脸污和困倦一起洗去。素简的早餐后,踏着温暖的阳光,来到乡边的水车旁,看水车吱吱呀呀地转,把涓涓的河水抱上岸,搅拌几朵茱萸花瓣,清香的水流向心田……晚夏几场大雨,每一寸山地都被冲刷得洁净松软。茱萸田里的每片花瓣,都小心翼翼地托着一滴晶莹的雨珠。被雨水洗礼得透明的新绿,闪烁着点缀着盎然的山野。
  我最美好的回忆,保存在弥漫着淡淡的茱萸香的季节。水车不停地转,时光的车轮也转。眨眼间,童年渐渐被少年取代,生活被赋予了与以往不同的色彩。
  新的环境里,我摸索着待人处事的方法,习惯着繁忙优裕的日子。这个都市,白天纸醉金迷,晚上灯红酒绿。只有校园一片净土,我却麻木于应付师长,应付同学,应付一张张考卷。只是心中怕会迷失自我,忘却真实,直至今天再遇茱萸,完美的防御姿势才得以松懈。
  抚摩它柔嫩的花瓣,呼吸它馨甜的淡香。一缕凉风拂过,消释了所有的忧惑。茱萸花开,花香依旧,童年的纯真仍有保留。
  都市的奢华和成长的忙碌并没有褪去记忆里的美好,乡村的质朴与年少的乖巧还是一尘不染地保存在内心最柔软处,终于明白烂漫和纯洁不怕碰触,懵懂和真挚值得亲吻。悬挂在记忆长河上方的希冀,是永恒的长明灯,茱萸花开,是生命的承诺,是童真的见证。当那片绿再次展现在世人眼前,是为了闪回记忆,升华美丽,而不会被世俗掩埋。懂得珍惜以前,憧憬以后,才是对生活最朴素的爱。
  生命是一列驶向死亡终点站的列车,沿途有许多风景值得我们留恋,不要因为错过一站的蝶飞而伤感,也不要因为丢失一幕的落叶而哀愁。稚嫩的软羽成长为丰满的双翼不代表忘记纯洁,过多的焦虑只会加速心灵的老化。惟有卸下无谓的担忧,才能在童真的无忧中得到享受,在解开的心结中获取自由。
  几丝清风飘过,把我的思绪和淡淡的花香吹向远方。掠过点点新绿,化为梦影飞向太阳。我打开一朵花瓣,把秘密的心语夹进去,刻印在永远的茱萸花中。
  愿纯真永不遗失,乐观一生保留。
  又见茱萸花开。
  点评:全文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将人物的活动与景物的感知结合起来,引人遐想。

第九篇远山黛:田园鸣奏曲_800字

远山黛_田园鸣奏曲_800字



  午饭后,雨停了,天空也稍见明亮。微风轻拂,夏天特有的凉意也徐徐而来。暑日的清凉兴奋着万物,花呀草呀庄稼呀,都渐渐挺直了身腰,天地间的精灵也活跃起来了,尘世充溢着生命的气息。
  田园上最先欢快起来的便是那群两栖的朋友。雨的冲洗,水的积存,使它们洗澡、游泳更方便了,所以它们就高兴起来了,边净身,边振声高歌,嘹亮的歌声从每一棵玉米株下,每一片庄稼叶底,每一潭积水洼旁,掠过涟涟的牛毛细波,冲破莽莽的青纱屏幛,回荡在茫茫的青山白云间,千百万声却不约而同地汇成一个振人发匮的旋律——“咕—呱—”“咕—呱—”。那歌声,直上云霄,响彻天外,萦绕胸中,使人深深陶醉在这田园丰收小调的韵律中。就像有支看不见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提醒着每一个小巧可爱的演员,使它们的畅鸣趋向于协调统一。哦,看到了,那位指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她的名字叫做“自然”。她虽然使人觉得无限温柔,却有一种叫人不可抗拒的力量约束整个世界。如今,她的杰作——夏日的雨后,苍茫的田中,令人振撼的蛙鸣,却又叫人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除了蛙鼓,还有一两声清脆的蝉鸣点缀其间,还有偶尔星星点点不知名的虫嘶,还有若有若无的轻风拂叶的沙沙声,更增添了这鸣奏曲的生动性与活泼性。它们巧妙地配合在一起,一直在田园上空回荡,回荡……
  与之相应成趣的画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苍劲如黛的远山,其怀抱中的广阔无垠的玉米地,地头及田边的绿树,田间的玉带般的飘入青帐深处的公路……但这画面并不静止而单调:玉米在相互招手致敬,摇身舞动,大树在沙沙地轻轻打着拍子作和,更兼满天的蜻蜓在悠闲地游弋,偶然间飞鸟的身影从碧空中滑过……这立体的画面!这唯美的画卷!
  统一壮丽的旋律,生动唯美的画意,还能说什么呢?惟有闭目欣赏罢了,惟有由衷赞叹罢了。而能够创造这一切的,只有我们伟大的造物主——自然!
  张家港暨阳湖实验学校初一初一:了来了来了来了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lizhi/207922.html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