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范文大全 > 活动总结 > 香港站中事件7篇

香港站中事件7篇

时间:2018-11-15 来源:活动总结 点击:

【www.xjwk.net--活动总结】

第一篇香港站中事件:论香港“战中”事件_700字

  最近,一则新闻突然闯入群众的视线中,引发诸多讨论。
  就在近几日,香港中环路发起了一场由各界社会人士发起的“战中”行动。这场蓄谋已久的活动导致街上无数家商店关门,损失金额不计。更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有大量中学生参与其中。这次事不仅影响到居民们的正常生活,还给其文化传播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于是许多受害群众纷纷打起了“反对战中”的口号,形势进一步恶化。。。。。。
  香港位于广东省沿海地区,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从1840年开始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向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分割出去后,香港便开始了屈辱的、一去不返的占领历史。在经历了祖国从“东亚病夫”觉醒到人民的反抗,改革,历史的巨变后,踏着一路芬芳的紫荆花,香港,这个失散多年的孩子,于1997年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它既无时不刻的提醒着我们那段屈辱的历史,又向我们诉说着中华人民的顽强的民族精神,和反抗帝国主义的伟大成功。
  然而,在这座意义非凡的城市中,却发生了这样一次事件。作为一个中国人,此时此刻,我只感到一阵默默的寒心。同为中国人,难道不应该团结一心,共度难关?反而成为外来势力的棋子,殊不知,当自己在街上“义愤填膺”地巡游时,背后的始作俑者正在一旁看好戏?这种同胞相残的行为真的正确吗?
  更痛心的是,参与游行的群众中,竟然有不少是中学生。正是蓬勃生机的好时光,正是树立伟大志向和正确是非的重要年龄阶段,却受人唆使,去搞什么“战中活动”!这早已不是一百多年前那个黑暗动荡的时期了,不再需要这种由意气风发的青年组成的游行了。
  对于这次运动,我们无言以对。
    初二:松松

第二篇香港站中事件:2016年高考九大时政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如何出彩?真情实例、合理布局、卷面工整、文章完整!后面三个可以临场发挥,可以依靠平时练习做的更好,而真情实例就必须要经过平时积累,临场发挥不仅浪费时间,如果没有平时积累想发挥恐怕也非真情实例!
  要积累,就别错过那些明显告诉了你是“作文素材”的文章,就当是片刻休息,看一看也许就能挖到宝呢!
  今日整理出2015年九大时政作文素材,让你的作文不仅高大上,更有丰富的内涵!
  一、习近平最近又用了哪些古典名句
  (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出处】“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澳大利亚虽然远隔重洋,但历史和现实的纽带将我们紧紧连在一起。建交42年来,中澳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两国成为好朋友和战略伙伴,两国人民从中受益良多。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澳金融评论报》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
  【原典】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释义】志同道合的人,即使隔山隔水也不觉得遥远;志趣相悖的人,即使近在眼前也不觉得亲近。
  (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出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澳分别地处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属东西方文化,两国关系能达到今天的高度,最重要的经验是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则,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合作实现共赢,以交流筑牢友谊。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澳金融评论报》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
  【原典】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释义】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三)“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出处】“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正是两国人民源源不断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汇聚成了中澳友好关系之海。我深深感到,中澳关系发展在两国都有深厚的民意基础。—2014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演讲
  【原典】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释槛囚鲍叔荐仲战长勺曹刿败齐”
  【释义】高大的房屋建筑的建成,不是靠一棵树的木材原料就能做到的;大海之所以辽阔,不是靠一条河流的水注入进来就能形成辽阔态势的。
  (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出处】中新关系具有开创性、示范性意义。中新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规划了宏伟蓝图。中新两国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充分展示了两国务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人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毛利族谚语说:“你我篮子在一起,大家生活更美好。”让我们携手合作,谱写中新关系发展新篇章,更好造福两国人民。—2014年11月20日习近平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会举行会谈
  【原典】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先秦)《周易系辞上》
  【释义】二人齐心协力,凝聚的力量就像锋利的刀能斩断金属;志趣相投,同心同德的人互相交流,就好比闻到兰花的香气。
  (五)“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出处】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斐济《斐济时报》和《斐济太阳报》发表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原典】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隋)王通《中说·礼乐篇》
  【释义】以权势作标准交朋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便随之断绝;以利益作标准交朋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
  (六)“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出处】我们要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好伙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正在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脚踏实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岛国人民也在努力振兴民族经济和推进区域合作。双方完全能够将彼此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斐济《斐济时报》和《斐济太阳报》发表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原典】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释义】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二、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传递三大讯息
  据日前的人民日报新媒体报道,正在福州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程来到严复故居进行考察。据报道,工作人员说,《政治学》等经典名着都由严复首次翻译引入国内。李克强补充道:还有《国富论》和《论法的精神》。他指着展柜内的《天演论》说,严复的翻译确实做到了信、达、雅,这本书我插队时也读过。
  李克强赞誉严复:严复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具体而言,李克强总理考察严复故居并赞誉严复,至少向外界传递出了三个方面的讯息。
  其一,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伟业,在这个伟大进程中,“开民智”至关重要,人人“放眼看世界”至关重要。当今,我们有必要在开放先驱博大精神的辉映、感召下,强有力地推进开放进程。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并不单纯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臧否,其更代表了一种导向——当今,严复终生的秉守、追求,并未取得成功,当下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有必要继承、完成严复未竟的事业,有必要人人成为“放眼看世界”的严复。
  其二,中国将全方位地向世界敞开心胸,将成为现在和未来,世界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中国的开放事业,历经上个世纪最后20年的风风雨雨,以及新世纪迄今依然不平静的历程,纷争、讼论依然未完全平息。中国走什么路,依然严峻而现实。严复认为,即便尧、舜、孔子生在今天,他们也会向西方学习。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洋“格致”:“盖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重要的在于:“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变革——“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
  以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老子天下、自以为是,汲取人类一切精神养料,吸纳世界所有文明成果,一如严复曾引赫胥黎所言:“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这,或许就是李克强总理吁请所有中国“记住严复”的肇因。
  其三,赞誉严复,是一种汲取、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中国的反腐败,目的还是为了开放,为了将中国引向现代文明国家。而,开放的成功,离不开反腐败的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着实是在为后反腐败时代、后变革时代的中国计,是在为中国的未来计——在当下大力反腐败的同时,不忘未来发展,筹谋未来发展,布局未来发展,起步未来发展。
  这,或许就是严复浮出当今现实水面的深层内涵。
  三、公祭日:以国之名悼,以历史之名缅怀
  今天,是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今天,站在历史的凭栏处,人们以某种肃穆仪式追忆逝者、缅怀英灵。悼以国之名,祭以民族之大义。
  民族劫难,无法因时间消逝而抹去;历史疤痕,也被许多人的记忆存档。77年前,秦淮河畔、金陵城中,一场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的屠杀,让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让山河为之泣血。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烈的悲剧之一,亦是中华民族永远消不掉的伤痕。
  77年过去了,时过境迁,可对那些死难同胞的悼念、追思,却丝毫不能因时间河流的冲刷而淡去光色。与追悼逝者伴随的,还有对这场屠杀关联命题的思考,如民族复兴、和平愿景、人道尊严等等。而这些,都始于对历史的铭记,正如某句名言所说的: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也正基于此,让铭记历史找到一个可倚靠的栏杆,让激越情绪得到一个集中迸发的出口,成了我们“以史为镜”“汲取教训”的方式,也是抚慰逝者的必由路径。
  如今,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标注着刻度的日子,能以警钟鸣响,唤醒我们或已沉睡的民族历史记忆,也在传达历史痛感中砥砺我们前行。随着今年2月全国人大对公祭日的立法确认,13亿人民终于得以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寄托哀思,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共同祭奠中,我们可宣示正义的音量,也凭吊生命的凋零。
  要知道,在历史的宏大叙事背后,站立着的从来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他们的苦难指控着每一份指向无辜者的罪恶,也提示着战争的残酷。我们无法轻易将其简单化约为一个抽象的群体,只能把他们经受的人道主义灾难写进史书。
  公祭日是为“溯及过往”,更是为了提醒今人:勿忘历史。一如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铭记历史是为了不重蹈覆辙。当然,这不是什么历史宿怨的低回,也非民族主义的发酵,而是让我们能穿透时空迷障,去打探到历史的幽深之处,对灾难进行记忆的温习,进而知耻而后勇,化痛感为前行的动力;究其旨意,也绝非培养什么仇恨,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而恰恰是让我们在是非之辨中,懂得守护和平。
  诚然,我们无法穿越到历史现场中去,去亲历、见证那些罄竹难书的恶,可擦拭掉记忆石碑上的尘埃,至少能让历史被看见。它有利于将罪恶的指证存照,据了解,随着国家公祭日临近,新征集的7602件珍贵文物、《南京大屠杀辞典》等着作及大屠杀死难者姓名,都以较为丰富翔实的确凿事实,向世界揭示了大屠杀的真相,也让罔顾公义、企图歪曲历史的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不攻自破,让为军国主义招魂者无法讳认那一段历史。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抚今追昔,默哀致敬,就是为了照亮未来,让未来不必罩上历史悲剧的阴影,能在明亮的路途上走得更远。
  而今,我们集体为过往的逝者悼念、缅怀,在记忆苦难的仪式感召中记住那些伤痕,也在民族情感的共振中找到一种奋进推力,既不忘来时的路,更为找到通往未来的方向。
  四、“亚洲版奥斯威辛”应被全世界记住
  77年前南京那个最冷的冬天不仅应该被中国人铭记,更应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伤痛记忆。12月13日起,时为中国首都的这座城市陷落后的一个多月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了30多万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强奸抢劫、焚烧破坏,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77年后,中国将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那场灾难中的死者,在13日举行国家公祭。这意味着中国要进一步固化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日本侵华罪行史实,并将其上升为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记忆。
  由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决定设立的这个公祭日,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

第三篇香港站中事件:共创中华_2000字


  自鸦片战争起,我国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经历了多少艰难坎坷,多少文人志士用自己活生生的躯体为中华民族的存亡和领土殊死抗争?
  我国经历了64年的灿烂辉煌,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着这个东方巨龙一步步从衰落走向振兴;由当年的屈辱,慢慢走向了奋起。中国转眼间的千年的历史就在世人眼中过去了,历经了金戈铁马和国泰民安的年岁,时光荏苒,百年来一直在沉睡的东方巨龙正在苏醒,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1949年以前的那些日子,共产党的诞生给了广大民众们生存的精神支柱,让百姓不至于在敌人的入侵中慌忙无措,反而让群众们加入党,夺回我们的家园。
  革命先辈用鲜红的血液告诉我们一个铁铮铮的事实:中华人民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将外来的敌人打败。如果没有华夏儿女的团结,“七七事变”不会成功;如果没有华夏儿女的团结,“抗日战争”不会胜利;如果没有华夏儿女的团结,“五四运动”不会顺利。如果华夏儿女不团结,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今何来?
  64年的峥嵘岁月,见证着香港澳门的回归,见证着中国实现了多年以来的太空梦。中国用一条天路,穿越了世界的屋脊。中国加入了WTO,也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功劳。共产党为中国打下了一份厚实的基础,以至于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国还能临危不变。
  如今以来,中国在人民群众的团结一心下,提高了它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给人民的生活水平带来了极大改善。中国用它崭新的面目告诉全世界的人,它即将代替最强国成为世界的佼佼者。
  在“5·12”地震中,如果不是中国人民的团结,没有大家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那么还会有那么多人获救并创建新家园吗?这难道不是团结的力量吗?
  以前,中国是因为什么而受到其他国家的欺辱和蹂躏?就是不团结!中国在遇上圆明园被毁灭事件时,选择了敢怒不敢言,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外国人我们是窘迫和无能吗?19世纪末,英法联军进攻圆明园,一路上杀杀打打,整个过程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止。在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后,看到昔日金碧辉煌的圆明园此时成了残墙断瓦时,中国人才知道后悔莫及。可没人想到过当时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就会有一堆人站出来,圆明园还会成如今这般吗?
  我虽然是90后,我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些日日提防着敌人的日子,没有感受过艰苦建设中的岁月,但我从家乡的一日日改变中,明白了中国正在慢慢崛起。
  64年来,中国从一个千疮百孔的小小国家发展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国,是需要多少化成了甘露的汗水?从全心全意战胜非典到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中华人民终于团结了。
  我想起了一首歌: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家的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的确,国和家是一体的,家创建国,国拥有家,只有家团结合作了,国才会强盛下去。
  如果不是我们人民的团结,那么从最开始的没有武器到原子弹,是个怎样的过程?从人造卫星再到了神舟六号的升空,是个怎样的艰难?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到衣食无忧,是个怎样的改变?因为有了我们的团结,中国从此列入强国之列。
  中华人民,你还记得以前的耻辱吗?记得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吗?记得那圆明园中强盗狞笑的嘴脸吗?你们想如同“闭关锁国”那般沉睡下去吗?想醒来看到满中国遍地的疮痍吗?有良知的中国人,团结吧!为中国的下一步登顶而团结吧!
  我们要团结,告诉那些所谓的侵略者:这里是中国,是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你们想夺走这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和它三百万平方千米的领海,那么就请你们杀掉我们的最后一个中国人。记住,只要还有一个中国人存活,你们就不会击溃这个国家。
  我们中华民族团结过最大的两次就是西汉帝国的强大建立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的,我们中华民族喜爱和平,不过战争是永恒的,没有战争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如同美国,只需一个不小心就可以毁灭了其他小国家,一不小心一个导弹可以从伊拉克炸到坦桑尼亚,还可以误炸到我们中国。
  美国为什么和平,因为它强大,只有强大才有和平。美国为什么强大,因为人们团结,全民团结了国家才能强大。我们不能学中国史上的屈辱,学汪精卫,领着中国人打中国人。我们就是要团结,弯路走多了总会迷路以至于忘记了目的地。我们就是要团结,不要忍辱负重,忍辱多了锐气便少了。
  团结就是爱国,爱国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国人的血液,可以染红整个世界的土地可以染红整个世界的海洋,可以染红每个国家的国旗,永不褪色。
  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吧!我们是仁慈的,但我们不能一昧的包容和忍辱负重,我们要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为了民族的团结万众一心,向每个宣战者表示蔑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多么需要我们人民来支持啊,多么需要我们人民来宣告:这土地是我们华夏儿女的,而不是属于你们这些法西斯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中华人民就是由这星星之火发展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钓鱼岛事件,我们华夏儿女愤怒,是因为我们团结;我们手牵手,我们才能从对方手掌心的温暖中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爱国才会更有力量。
  团结不需要多少言语多少动作,只需要心中有团结,中华儿女就都能一起创建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共和国。让我们一起来团结吧,一起来创建美好的新中国。
 
    广西河池大化县第二中学初11(5)班初二:韦霏

第四篇香港站中事件:观《十月围城》有感_700字


  今天,我们去上海影城看了一部电影:《十月围城》。电影感人肺腑,让我热泪盈眶(终于知道徐老师为什么叫我们带纸巾了)。
  《十月围城》以孙中山赴香港与十三省革命代表会谈险遭刺杀的历史事件为故事轴线,讲述来自香港三教九流的小人物如何自发成为保护孙中山的死士,在实现个人梦想、承诺的不经意间共同完成了关乎民族大义的伟大任务。
  影片整个色调偏灰暗,本身就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再加上张学友所饰演的杨教授刚出场就被暗杀,使人感觉到整个影片危机重重,在影片一开始就让观众进入紧张状态,在这一段落,国父孙中山不是主角,负责整个策划的陈少白也不是,真正的主角是那些小人物们:被少林寺赶出来的臭豆腐,一心为父报仇的方红,简简单单的车夫阿四,被亲情打动的赌徒,还有一群有赤诚之心的报社职员……《十月围城》让观众十分揪心。
  17岁的孙文的替身重光;2米多的王复命,从未打过架的少林弟子;拉车的阿四;潇洒的刘公子······这些都是为“血色革命”牺牲的人。
  我觉得片中最感人也最震撼人的一个镜头:李玉堂抱着儿子的尸体嚎啕痛哭,相信影城里的所有小观众为之动容。李老板一定在泪眼泼洒中自问,自己纠结起来的自卫队,还有自己的独苗儿子,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去死,到死都不知道为何而死,为谁而死,到底值得吗?片尾,孙中山安全登船离开香港,他站在甲板上回望港岛,眼中噙满泪水,说了这么一句话:“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我想,只能由这句话来诠释这个问题了。
  复旦初级中学六年级:岳琪歆
 

第五篇香港站中事件:辉煌60年——国庆60周年作文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光阴似水,岁月就像一只离弦的箭,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面前,始终保持着平稳而健康的态势,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难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这一刻,让一同回首我们这位母亲沧桑的历程。
  新生的灵魂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会上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级政府机关,执行各项政府工作。同时决议:向世界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升起了庄严的国旗。朱德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接着,举行了阅兵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中国人民从此成为中国社会的真正主人。中国从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一刻,这一只卧龙——中国便苏醒了,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任人欺凌与宰割,漠视一切,当他睁开双眼,似雨天的一道惊雷,世界为之震颤,世界为之摇撼,世界为之折服。
  雄狮之吼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核实验。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攻关如此有成就,进展如此之快,出乎国内、国际上的预料。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
  四十年前的那天,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传遍了整个祖国大地,巨龙腾飞,震动了整个国际朝野。但是,原子弹的爆炸成功,谈何容易。除了要突破科技领域中的无数难关,真正掌握确保原子弹起爆成功的奥秘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历史情况,那就是国家当时正处于经济最困难时期,可以说中国人勒紧了裤带,把原子弹研制出来,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务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会永放光芒。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2时59分40秒,历史性的时刻到了,主控制站技术人员按下决定历史的电钮,10秒钟后,自动控制系统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这时倒计时从10到零点顺序跳动。这10秒是扣动人们心弦的10秒,因为在10秒内原子弹从雷管点火,炸药起爆开始,能量向内心聚焦,高温高压压缩铀235材料,核材料达到超临界值,中子轰击原子核,原子核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只见零点一到,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成功了,我们向全世界说成功了。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出现了奇迹,科研人员热火朝天,没有灰心丧气,没有消极沉闷,整个核武器研究院的人员,像蒸汽机车一样,加上点煤、水,就用尽全力向前奔驰。有了他们艰苦奋斗的闪光精神,才有我们今天的强大中国。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原子弹爆炸后,第一时间看到的能量是闪光,科学家把它叫做光辐射,有极强的亮度,但是它比起从事我国原子弹事业的科技人员的内心的闪光,也只是第二位的。
  重振雄风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1971年11月2日,中国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合国会议的代表团组成。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任团长,黄华任副团长,成员有代表符浩、陈楚,副代表唐明照、王海容(女)、张永宽等。9日,代表团启程前往纽约,周恩来、叶剑英等到机场欢送。
  11月15日,以乔冠华为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正式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大会议,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在大会主席马利克致欢迎词后,先后有57个国家的代表致词欢迎中国代表团。
  之后,乔冠华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登上联合国大会讲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坚持原则,坚持正义,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进行不懈努力的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提案国,对支持这一提案的许多友好国家,表示衷心感谢,并且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重新走上了国际舞台,中国富强了,中国能自己构成外交体系了!
  飞扬的神采
  1984年7月28日,中国人第一次通过电视观看了洛杉矶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此时的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体育大国,在体操、排球等项目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夏季奥运会的金牌榜对于中国来说却是一张白纸,没有留下任何印迹。
  中国人对奥运会梦想的追逐,在1984年的这个夏天重新开始。
  1984年7月29日,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登上奥运的领奖台,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奥林匹克赛场,这将中国人近一个世纪以来对奥运梦想的追逐终于变成现实。
  7月30日,中国举重选手吴数德在56公斤级比赛中,力克日本名将,荣获举重比赛的冠军。
  8月3日,苏州姑娘栾菊杰“扬眉剑出鞘”,连闯3关杀出重围,一剑封喉,打破了欧洲人对奥运会击剑冠军的垄断,成为第一个获得女子花剑冠军的亚洲人。
  8月4日,李宁以出神入化的动作,无懈可击的表现力,征服了热情的美国观众,一人独得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3块金牌,并以3金2银1铜的佳绩成为本届奥运会夺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被誉为“体操王子”。
  之后,周继红技压群芳,摘取了女子跳台跳水的金牌。
  8月7日,中国女排干净利落地以3:0击败东道主美国队,夺得冠军。
  中国女排登上领奖台的瞬间,是中国体育无可比拟的巅峰时刻。继“零的突破”后,“三连冠”这个专用词语也被创造出来,这一成绩给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活力和勇气,给正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人以巨大的鼓舞。
  在被殖民者称作“东亚病夫”的140年后,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体育盛会中,在短短的16天之内,第一次全面出征奥运的中国,共夺得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金牌总数位居第四。
  洗刷耻辱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此后,英国政府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割让九龙和新界,租期99年。1984年12月,中英两国在北京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正式回归中国。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除防务和外交归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百年圆梦
  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和贵宾聚首北京奥运会,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
  本届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此次奥运设置了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有2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北京奥运会。举行了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比赛,产生302枚金牌。除大部分比赛在北京举行外,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部分足球预赛在天津、上海、沈阳和秦皇岛举行。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此次奥运会上,获得51金、21银、28铜共100枚奖牌,首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称,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看!祖国的历史是多么的辉煌,今日,古老的长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腾的长江翻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深情的马头琴声,拉萨林卡正传来牧民奔向小康的欢歌笑语,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的儿女在此为你高歌,放飞金色的理想和美丽的白鸽,以坚不可摧的信念和赞美的诗篇祝福你。朋友们,瞧,路上风景正好,天上太阳正晴,何不随我一块迎着太阳,以一种豪迈的方式举杯与我们的祖国共饮,一同祝福我们的祖国前程似锦?
  深圳市石岩公学初三 唐健
 

第六篇香港站中事件:杨振宁讲他的故事


  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宽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另一位得主是同为美籍华裔学者的李政道教授),还因为他是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卓有成就的美籍华裔学者。
  合肥小男孩从厦门走进清华园
  2001年10月29日下午,杨振宁应上海市海外联谊会邀请,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作《21世纪的科技》演讲后,又以“八十自述”为题即席演讲。他用亲切的语调对大家说:“按中国旧历的算法,今天我整整八十岁!”
  台下响起一片深情的掌声……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当他未满周岁时,父亲杨武之先生考取美国公费留学,去了着名的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整整6年,他一直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亲,甚至不认识父亲。
  6年过去了,父亲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受聘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母亲带着全家人从合肥老家出发,风尘仆仆地赶往厦门与父亲团聚。他们一路水陆兼程,途经上海。当杨振宁站在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的大马路上,望着生平第一次见到的往来穿梭奔驰的汽车,他的惊愕程度绝对不会逊于《子夜》里那位从乡下初到大上海的吴老太爷!尔后,他在下榻处,又第一次看到了手指一揿便会涌出哗哗流水的抽水马桶。这个富于想象的孩子第一次朦胧地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无比伟力!
  父亲任教的厦门,是一个给杨振宁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他们家住的那栋小楼就坐落在大海的边上。在那段美妙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大海无穷无尽的变化,看到了伟大宇宙无边无际的奥妙。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在杨振宁的心里,种下了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深深情种,以及对探索自然奥秘的无穷兴趣。
  后来,父亲受聘于清华大学,一家人又去了北平。
  杨振宁在清华园生活了8年,这8年恰恰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青春岁月。杨振宁曾多次谈到,清华园的8年,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至为深刻的印象。过了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欣然应聘出任清华大学名誉教授。近年来,在他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他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完善和发展上。
  当然,在这8年里,杨振宁也跟所有的中国人一样,亲历了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祖国东北三省事件,亲历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自然是终身难忘的。
  卢沟桥事变以后两周,杨振宁与全家人一起回到了合肥。原以为会像上海“一·二八”事变后一样,日本人会撤退。但事与愿违,几个月后,日机开始大规模轰炸,回北平的梦成了泡影。
  西南联大的感情链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随后就是那场人类历史上野蛮血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是一段令杨振宁,也是令整个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耻辱历史。
  烽火岁月里,父亲带着一家人从合肥经汉口等地到了昆明。杨振宁在那里进了西南联大,那所在战时极负盛名的大学。父亲也在那所大学任教。
  西南联大由战前中国最有声望的三所大学合并而成,它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的南开大学。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了4年本科,尔后,1942年至1944年,还是在西南联大,他又完成了研究生学业。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的是物理系。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教授多为留学欧美归来的年轻博士。他坦率直言,在西南联大,最为成功的当推数学系,而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位数学教授是:陈省身,华罗庚和许宝路。
  说到物理系的老师们,杨振宁的眉宇间更是洋溢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怀念之情。那些当年亲手把他引入科学圣殿的业师们,都是中国物理学界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哪!
  杨振宁是一个非常念旧重情的人,对于他来说,师恩终身难忘。他十分尊崇已故的赵宗尧教授,80年代,他曾与国内的物理学界同行共同撰文,赞扬赵老师在物理学研究和教育中取得的重要成就。还有吴大猷和王竹溪教授,在杨振宁的眼里,这两位老师当年的教育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杨振宁在上大学四年级时,曾就毕业论文一事求教于吴大猷教授。吴大猷当时给他出了一个题目:“群论在分子光谱学中的运用”,而分子光谱学正属于吴大猷本人当时的研究范围。在吴大猷的指导下,杨振宁完成了这篇论文。就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杨振宁第一次步入群论研究这一神奇之谷,群论在未来物理学研究空间中的重要地位,群论所展示的那种令人赞叹的奇特的美,在这位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自此以后,杨振宁一生所从事的研究几乎都与群论有关。
  从美国学成归来的上海籍教授王竹溪是从事统计力学研究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对学生日后的学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杨振宁一生从事的研究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统计力学。
  韩愈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杨振宁后来的事业,已被历史证明是超过了他的老师,但是,对他而言,没有这些优秀的甘为人梯的老师们,就不会有他杨振宁的今天。师恩难忘哪!
  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获硕士学位。同年,清华公费留美发榜,杨振宁榜上有名。
  为了护照、签证等事,前前后后,足足拖了一年。父亲虽为教授,但战时持续通货膨胀,入不敷出,可谓捉襟见肘。迫于生活,杨振宁在等待出国的这一年里,做了西南联大附中的教师。他自然没有想到,这一年的教职,竟促成了他一生的美满良缘。
  今天我们都同意,是她先看到我了
  杨振宁说,他很感谢那一年的中学教师生活,因为那段生活使他对中学生、中学老师的生活有了真切的了解。特别是,在自己任教的那个班上,他认识了后来的太太、当时的学生杜致礼。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杨振宁决定在印度加尔各答搭乘去美国的运兵船。等了两个月,终于等到了床位。于是,经地中海、红海和直布罗陀海峡……最后到达了美国。
  “上岸至今,已经有56年了。”2001年10月,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大厅,对着上千位听众、同胞,他十分有感触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跟当年父亲一样,杨振宁也选择了芝加哥大学。他希望着名的物理学大师费尔米做自己的导师,结果如愿以偿。
  费尔米在当时已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之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同时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做出了第一流的工作。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念了两年半,获得了博士学位。尔后,又留校教了一年书。杨振宁在芝大的力学老师是当时年龄还不到四十的泰勒教授,那位泰勒后来被誉为氢弹之父。杨振宁记得,泰勒有一种非常反传统的性格。有时候,他会在走廊上拉住你,兴致勃勃地谈他刚萌生的一个新见解。而此后不久,他又毫无惧色地纠正了自己。也许,在泰勒的10个新见解中,有9个半是错误的。但这对杨振宁一生的科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因为,科学研究,发现、揭示真理,这确实需要一种异乎寻常的率真和勇气,而在这份勇气中,自然也包括了敢于认识和纠正自己错误的自信和大胆。
  离开芝加哥大学后,杨振宁去了普林斯顿研究院。这所独立的研究机构有二十几位专职教授,没有学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研究人员。
  杨振宁在普林斯顿呆了17年。这是他生命中十分重要的17年,在那里,他邂逅了自己在西南联大附中教书时的学生,后来成为他太太的杜致礼。
  那是1949年的一次不期而遇。
  “今天我们都同意,当时是她先看到我了。”杨振宁说。也许是太太不在身边,说这话时显得旁若无人。
  邂逅的地点在普林斯顿的一家饭店。
  “杨老师,你还认识我吗?”那天,杜致礼突然出现在杨振宁的面前,明眸含笑地问道。
  人生的改变有时是从一句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寒暄语开始的。就像所有的有缘男女一样,这对年轻人很快坠入爱河。8个月后,他们喜结连理。
  在普林斯顿研究院这块学术圣地中,最负盛名的人物,便是被公认为20世纪人类科学史上的骄傲的爱因斯坦,以及同样令世人高山仰止的科学大师奥本海姆。
  在普林斯顿研究院的绿色草坪间,年轻的杨振宁经常能够看到爱因斯坦步行而来。他从来不开汽车,与他同行的,是他那位杰出的助手戈登。
  与伟大的前辈同饮一池之水,自使杨振宁备享“开光”之泽,获益终生。
  1957年,因提出“弱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现象”这一重大理论,年仅36岁的杨振宁与他在美国的中国同行李政道博士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居世界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在普林斯顿生活了17年之后,杨振宁收到了来自纽约的邀约函。纽约州正在筹建一所新的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这所大学的校长怀广纳贤才共襄盛举之心,盛情邀请杨振宁加盟,助其为新校发展出力。
  杨振宁欣然受聘,前往石溪分校走马上任。这一年是1961年。
  “乒乓外交”开启回国之门
  1971年,在中美关系史上,先后有毛泽东邀请他的老友、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走上天安门、“乒乓外交”等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一系列重要信号预示着中美关系解冻在即。
  1949年以后,杨振宁一直与在上海的父母弟妹保持着联系。他曾经四度跟家人在瑞士日内瓦和香港等地见面。面对着这些世界名城的湖光山色,如画美景,与家人久别重逢的片刻喜悦却无从消除长期离别的苦涩愁情。
  当他获知“乒乓外交”的信息后,立即给父亲去信,要求回国探亲。忐忑不安地,父亲将此事向有关方面作了请示汇报。很快,杨武之教授就接到来自国务院的答复:“欢迎!让你的儿子到中国驻法大使馆去签证。”当时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建交,许多中美之间的重大外交谈判都在巴黎进行。
  就这样,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便成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成绩卓着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回国访问的第一人。
  杨振宁在上海华山医院见到了父亲杨武之。当时父亲已经罹病住院,但他气色不错,特别是见到爱子归来,更是喜出望外。
  两年以后,杨武之教授在华山医院故世。这位老人离去时的心情当是安详自如的,因为他为社会、为祖国、为世界奉献了一个杰出优秀的儿子,而且,在他有生之年,终于能与远隔重洋的儿子在祖国重逢。
  大饼油条摊的“粮票风波”
  杨振宁1971年第一次回国,上海是他的第一站。他住在锦江饭店。
  住进饭店的第二天一清早,他就被宣传喇叭给吵醒了。他随手取了照相机走出饭店。他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家大饼摊。好香哪!大饼,油条,还有豆浆、粢饭团,这里面,有多少儿时的欢乐,多少青少年时代的往事!他走近大饼油条摊,把手伸进裤袋,袋里有弟弟杨振汉头天晚上给他的一些人民币零钱。他看见一位中年妇女在舀豆浆。
  “一碗豆浆多少钱?”
  “两分钱。”
  掏钱。伸手接豆浆。
  “同志,粮票——”
  “粮票,什么粮票?”
  他一脸惊愕。对方却是一脸疑惑。
  他一想不妙,回身就走。豆浆也顾不上拿了。
  他继续漫无目标地走,略微显得有点心神不宁。忽然,他瞥见前面不远处那一长排修剪整齐的法国梧桐树中间,有一个小男孩的身影。一定是在摸知了——真像自己的童年哪!杨振宁一时童心大发,举起手上的照相机,便要把这动人的一幕记留下来。
  “不要动!”
  猛然间,他听到一声断喝。他的手一哆嗦,照相机差点跌出手去。
  抬头望去,那是一张警觉的脸。很认真很执着。对方示意他站在原地不要动。
  那是一个对许多事许多人保持着高度警惕的时代,站在杨振宁前面的是一位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市民。
  那人叫来了一位正在茂名路上值勤的解放军。解放军是懂纪律的,他对杨振宁说:“你先站着,我去请示一下。”
  “误会了,这是我们请来的客人!”
  幸好,一位锦江饭店的工作人员看着杨振宁从饭店大门口走出去,见他久久不归,便走出饭店张望一下,不想正好给杨振宁解了围。
  一场虚惊。
  风波过后,杨振宁的父母坚持让弟弟陪哥哥同住,以免再有什么希奇古怪的事情发生。
  他把毛主席诗词看了10天
  杨振宁那一年回国,到了很多地方。他发现,虽然当时中国很落后,城市居民只能勉强度日,但他们生活得很自信。
  在北京,杨振宁故地重游,一呆就呆了10天。
  他住在长安街的北京饭店。在他房间的墙上,挂着水印木刻的毛泽东主席的墨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杨振宁看着这两句诗想了很多很多。他的子女是美国人,而他自己、他的父母是中国人,他不能回避这样一个十分现实又十分敏感的问题,他不能不面对这些萦绕脑际挥之不去的问题。
  他反复思考的结论是:中美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杨振宁,将竭尽己力,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好转。尽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
  回到美国后,这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到各处作了多场演讲,身体力行地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而奔走呼号。
  1973年夏,已经步入晚年的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中南海会见了杨振宁。
  在这次会见时,杨振宁十分吃惊地发现,日理万机的毛泽东竟然对自然科学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那天,他跟杨振宁兴致勃勃地讨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问题。
  毛泽东把身子靠近杨振宁,兴奋地笑着,用一口浓重的湖南乡音告诉对方:在中国,那些古代哲学家们也曾试图解释过物质的结构。这位充满睿智的老人还风趣地引用了一些古典着作中的话,这一切激发了诺贝尔奖得主的很大的兴趣。
  毛泽东伸出手指,比划着问杨振宁:“在你们的领域里,对‘理论’这个词和‘思想’这个词是如何用的?”
  杨振宁显然给问住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他停顿了好一阵,向对方作了一个他自己也并不满意的答复。随后,话题又转入这两个词在中文和英文中的含义,并把它们放入物理学学术这个特定领域里加以比照,以找到这两个词之间的细腻区别。杨振宁认为,这一关于“理论”和“思想”的词义讨论似乎没有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但令他印象至深。
  中国在10年里有望问鼎诺贝尔奖
  从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至今,已经30年了。
  2001年的金秋,在上海西南角的衡山宾馆11楼,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轻轻撩开南窗的窗帘,显得十分感慨:短短的几年间,上海这座城市已经变得让所有熟悉她的人都认不出来了!
  杨振宁已经有7、8年没有去上海了,他本想看看市容,唤起多年以前的记忆,但他已无从找到这座城市原来所给予他的印象,他看到的是一座全新的城市!
  杨振宁认为,新中国已是一个新新中国了。
  杨振宁还认为,中国在20世纪的科技进步非常之快,而且现在还继续保持着这种进步。再过三四十年,中国一定能够居于世界科技的前沿。
  当谈到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时,杨振宁十分坦率地承认,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很明智。他小时候数学好,但父亲并没有刻意地向他灌输数学知识,上初一、初二时,还让一位着名的历史教授教他《孟子》。
  对于当前出现低龄出国留学现象,杨振宁的看法很辩证:一个人的目标是在学术上和科技上有所成就,那最好的办法是在国内念好的中学和大学,到国外去念研究生;假如是求得将来的生活优裕,那么低龄出国的成功率比较大。
  他还认为,中国的机会比外国的机会多。
  他说:“清华的学生比美国大学的学生水平高。这话我不是随便讲的,是认真想过的。中国的学生数是美国的4倍,而中国的大学远远没有美国多。所以我说,哈佛大学学生的水平不能跟清华大学比。中国学生在美国念研究生,一开始有吃亏的地方,这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太注意稳扎稳打所以导致学生的胆子小,一开始手脚放不开,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步子也快了。”
  谈及中国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在本土问鼎诺贝尔奖,这位诺贝尔奖得主信心十足地回答:“20年完全可以,10年里希望也很大!”
  他说,他对冯友兰晚年提出的“旧邦新命”论完全赞同。
  “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在21世纪是一个新的国家,一个旧邦中生长出来的新的国家。对于21世纪的世界,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哪!”

第七篇香港站中事件:站在回忆的门口_1000字

  时间从来不吝啬于留下记忆的痕迹,同样,她也不会因为那记忆使他留下的而不舍的一点一点将他磨平。我想有些时候我们应该把那忙着和时间赛跑的脚步停下一会儿,站在记忆的门口回头看看,看看那门内的风景,也许你会发现,那些巨大时间树干上有一条一条藤蔓竟然是属于你的。你和整个事件连在一起。
  1991年1月邓小平前往上海视察,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2年头,成效硕然。海湾战争爆发,中东一片混乱,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甚为嚣张;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三毛自杀上吊,但我发誓这一切绝对不是因我而生。因为这一年我刚刚初生。
  随着时间的藤蔓向上望去转眼到了1997年。这一年的2月19日那位曾经几经沉浮都没有倒下的睿智老人在这一年带着遗憾走了。邓小平逝世,举国悲痛,天地同哀,所有人记住了这个给我们带来富足生活得老爷子。这一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18年。五个月后香港回归,遗憾的是老爷子却看不到了。我那时后对于则一切却不甚了解只知道貌似我们的地方又大了,全国都很开心,电视里的报道挤掉了我的动画片。那时的我更不会注意到一个伟人的逝世,我在那时候甚至认为领导人依旧是“毛主席”。但是即使如此,六岁的我也经历了这个悲伤和欢喜并存的年代。
  最后一个年份2008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悲伤和快乐,各种极致的情感在这一年碰撞交织。从年初的雪灾到5月的地震再到8月奥运会的隆重开幕中国惊艳世界,我想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年。我很庆幸我也是这深刻一年的经历者。忘不了雪灾时等待墨村的前辈们写《让爱回家》,看着他出品后第一次听到时的热泪盈眶;忘不了5月19号下午14点28分全国人民全部停下脚步,为遇难的同胞哀掉,马路上的车子全部停下,警笛长鸣;忘不了我身在北京,看着那焰火绘成的巨大脚步踏过头顶的厚重与激动。那一年即将18岁成年的我仿佛真的感受到了成长,不仅仅是我自己的成长更是国家的成长。
  站在记忆的门口,看着那渐渐淡去的记忆,恍然醒悟了什么。是的,是醒悟了。原来自己那么渺小,在历史的长河里,我永远死微不足道的一股小小水流;但原来自己也那么有存在感,无论如何都包含这流动的伟大长河中,密不可分,虽不是缔造者但至少是参与者。
  幸好,我站在了这样一扇门口,我看到了我与我的国家甚至与整个世界的联系。那么,在将来无数的年份中也许我会更有的身影,不,不是也许,一定会有的,也许我也会成为缔造者,但也许仅仅作为一个参与者继续走下去。但我也永远与他们是在一起的。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fanwen/244082.html

上一篇:我爱我村6篇
下一篇:有关春节的图片6篇

扩展阅读文章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