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诗词鉴赏 > 唐代诗词鉴赏 > 李翱9篇

李翱9篇

时间:2018-10-15 来源:唐代诗词鉴赏 点击:

【www.xjwk.net--唐代诗词鉴赏】

(1) [李翱]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一、人物生平
  韩愈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潮州。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八年(802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着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着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着“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完成《顺宗实录》着名史书编写。
  元和九年(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元和十年(815年),晋升为中书舍人。
  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文化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虽然仅在袁州九个月,却办了一件“禁隶”的大好事,据新旧《唐书》记载:“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入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曰:禁其为隶。”当地人为了感激韩愈的这一行为,建了昌黎书院(今存)表示纪念。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
  长庆二年(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二、主要成就
  政治主张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一个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教育思想
  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一度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进和提携人才的文章,不失为一位有创造性见解的教育家。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
  师说
  柳宗元曾赞叹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招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在教育方面的论文主要的有《师说》《进学解》和《杂说四马说》等等。在这些文章中,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指出“人非生而知之”;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命题,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他还提出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至理名言,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马,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韩愈这种识别人才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举贤”、老子“尚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为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
  文学成就
  他的古文众体兼备,举凡政论、表奏、书启、赠序、杂说、人物传记、祭文、墓志乃至传奇,无不擅长,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其论说文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名篇如《谏迎佛骨表》、《原道》、《原毁》、《争臣论》、《师说》等;记叙文则爱憎分明,抒情性强,名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韩文雄奇奔放,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尤善锤炼词句,推陈出新,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至今仍保存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韩诗成就虽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诗影响颇大。
  古文运动
  后人把他与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并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2]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韩愈积极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使这一运动获得重大的成功。所谓古文运动,就是改变汉魏六朝以来的骈体文,恢复先秦时代的散文体。韩愈把古文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韩愈提倡古文的目的,就是:“通其辞也,本志乎古道也。”以古文来振兴儒学,恢复“圣道”。韩愈认为,“文以载道”,文和道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应该首先重视的是道,“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韩愈以“物不得其平则鸣”为根据提出了一条理论,认为人“有不得已而后言者”。韩愈认为,文体上应该学习古代圣贤之为文。但必须“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还提出,写文章应该“唯陈言之务去”,去陈词滥调,务争有所创新。韩愈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是成功的,从此“古文自唐以后为一大变”,一改淫靡的文风。苏轼据此称是“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文学主张,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实践活动都有积极的影响。
  文学创作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其散文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杂文,与论说文相比,杂文更为自由随便,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如《进学解》通过设问设答的方式,反话正说,全文多用辞赋铺陈的手法排比对偶,行文轻松活泼。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嘲讽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获麟解》等,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序文(即赠序),大都言简意赅,别出心裁,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感慨,如《张中丞传后叙》、《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此外,韩愈还在传记、碑志中表现出状物叙事的杰出才能,如《毛颖传》《柳子厚墓志铭》等。传记、抒情散文,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题楚昭王庙》等。
  三、人物轶事
  谏诤之路
  韩愈曾与柳宗元、刘禹锡同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地区大旱。韩愈查访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目睹严重的灾情,韩愈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上报朝廷说,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这激起了韩愈的一腔怒火。他奋笔疾书,向皇上递交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反映真实情况,并请求减免这一地区的租税。韩愈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引起唐德宗的重视,反而在小人谗言之下被贬为连州阳山令。
  元和十四年(819年),早已被调回长安的韩愈又以一篇《论佛骨表》上疏直谏,对兴师动众、耗费巨资,掀起迎拜佛骨狂潮的宪宗加以劝诫。他在文章中恳请,将佛骨“投之于水火,永绝根本,以断天下后世的迷信疑惑”“此皆群臣之所未言,陛下之所未知者也”,“一切灾殃,由臣承担,上天鉴福,绝不怨悔”。可唐宪宗读后大为震惊,要对韩愈处以极刑。多亏一众官员为韩愈求情,他才幸免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被贬后,韩愈写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诗句,表达了他忠心进谏、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
  “文死谏,武死战”,这是中国古代为官者的最高境界。韩愈曾写道:“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可见,他的仕进理想就是做好一名谏官。要做好谏官,就不能怕得罪人——哪怕是皇帝。“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词。”虽然他最终并没能做成谏官,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信条。
  风流成性
  据传韩愈很纵欲,妻妾成群,以致性功能大为衰退。他经常服用壮阳药,古代的壮阳药中多有硫磺成分,多食有害,于是韩愈听了他人建议,把硫磺研成末喂公鸡,等公鸡长大后再食鸡肉,使公鸡先吸取了硫磺的毒性,从而间接获得硫磺的壮阳功效,可是这样吃多了还是使他死于此。宋人陶谷《清异录》上说:“昌黎公逾晚年颇亲脂粉,故可服食;用硫磺末搅粥饭,啖鸡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灵库’,公间日进一只焉”,但是,“始亦见功,终致绝命”。
  四、作品一览
  晚春一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二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春雪一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二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着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春雪三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着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

(2) [李翱]“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l题。(16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
答案:4分。(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细解:第一个语段选自唐代李翱的《杨烈妇传》,稍有删改,《新唐书·列女·杨烈妇传》。
“固”出现于“君子固穷”(《<论语>七则》),“相与”出现于“飞鸟相与还”(《饮酒》)等。都颇为常见、常用。“济”(成功)、“乘”(防守,登)需要考生结合上下文来推测。实际上,熟悉古文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两个字及其所考查的用法实属常见。“济”的“渡河”义大多同学都应该知道,这里不过是引申一下;而“乘”的“登”义原本就是其本义,“乘城”(登城、守城)也是古代史传文中常见的词语。它提醒我们在指导学生备考时对一些重要的词语(如史传文中常用的词语)其课本出现过的义项之外的解释也要关注。
18.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答案:2分。B
细解:问的是用法,即词性。B为动词,其余为介词。选项有两项出自课本(《项脊轩志》、《琵琶行》)。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答案:6分。(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
细解:虚词考查较多,如:焉(兼词“于此”)、虽、然。占了3分。隐含对古今异义词语“虽然”的辨析。“也”在这里表示判断,这道题目既是对“也”的考查,也是对判断句式的考查,占1分。此外还考查了两个实词“职、去”(各占1分)。
本题及之前两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2分)
答案:2分。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
细解: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杨氏的陈词:“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这番话的内容是两个,一是指出城池与当地胥吏、百姓的利害关系(“坟墓存焉”),一是指明胥吏、百姓应该怎么做(“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其思维方式是“换位思考”,其言语技巧是“设身处地”。所以答案是: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
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2分。深明大义(1分)、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
细解:在故事类短文的阅读中,如果要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只要理出她做了几件事就可以了,因为作者通常会通过不同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本文也是如此。在“劝夫”与“劝百姓”的两段对话中分别表现了她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等性格特点。
以上两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归纳文章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3) [李翱][PK赛]关于读书的作文:读书,品一路人生_600字


  带一卷书,行十里路,选一个清静的地方,看书,听鸟,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
  伴一路西风,踏无声江东,掬一首唐诗,留恋留恋。留念“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背影,那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如今高力士手中的靴不知何处,贵妃手中的墨迹已经消散,你把自己藏在酒壶中,无处可寻你的踪影,可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仍伴世人,仍闻你身上千年的墨香悠悠……
  低吟一阙宋词,让时光深处变暖,挥洒在青灯笔墨间。“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初次相见,那深闺少女的羞涩,回首依望的含笑刻入时光的模板,几年后在那小楼窗前,竟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此憔悴的你。落叶纷飞,国破家亡。你不舍啊,那记载着欢声笑语的家,那记载你呕心沥血的诗文,面对支离破碎的家,那砍断山河的剑柄,敌人丑陋的面孔,你愤然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令男子都闻之汗颜的是诗句,您不仅是引领一派的词人,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一生的传奇,随着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
  读书,我见仲尼厄而作《春秋》,文王拘而演《周易》;读书,我见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读书,我见匡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读书,我见达尔文进化论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读书,我见……
  读一本书,目光在一笔一划的小路上漫步,脑海浮千年风雪中徜徉,心灵品一路漫漫人生。
 
    初二:李翱

(4) [李翱][春天来了]悠悠浮梦春宵恼人愁_500字

  冬天悄然路过,透过指尖的阳光无半分瑕疵,而我们正沐浴着这新生的太阳感受着春天的到来,以及考试的临近。
  窗里窗外静无声,唯听雨声,训斥声。
  骤雨拍打着窗户玻璃,寒气随着窗框的细缝中穿过。围绕着,使我们感受着春天的冷意,及老师随着雨滴硬生生拍打在玻璃上‘铿锵有力’的训斥声。一节课下来,班级抑郁着春天雨后班的‘静谧’。“同桌,怎么形容一个人智商低?”“母鸡额(不知道啊)”“僵尸兴奋地撬开你的脑壳后,又失望的离开了。”呆愣了两秒“啊,同桌我错了。”随着班中的大笑声,天空慢慢的放出几分晴朗。
  千斤压顶,幼芽无声。
  几分清凉的天空,回想着李白所写的‘蜀道难’不由得几分仰天长啸“难哪。”万物生长的春天,路边的一切绿意发出蓬勃的生机,透着新生的绿意。直挺的草,斜在一旁的石头,前日被巨石压顶的种子,今日破土成芽。是,不是巨石压顶便自怨自艾,而是拼命的吸收土壤中的水,狠狠的扎根入内,然后拼命的向上寻求属于自己的雨露花香。天,放晴了。
  在这个春天,我有我的骄傲。
  阳光透过窗棂的切割,洒落在贴满试卷的墙上,微风吹起,一张张红笔勾勒的满分试卷悠悠扬起,吹开路边满满新生的气息,吹起我们蓬勃的朝气。
  浮梦,不在去梦。
  悠悠春宵,我有我的骄傲。
    高一:李翱

(5) [李翱][为学杯B组]有一支歌长留心间_550字

  短街小巷,悠悠传来的仍是早一辈老人的歌声: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那铿锵有力的底蕴回荡在这,那份爱国热忱仍在这,我们的一颗红心也留在这……
  儿时,我持着音乐书,跟随着老师,伴着音韵‘我家就在岸上,听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唱罢,老师的双眼往往是湿润着的,眼神中有着那时我读不懂的情感,却让我敬畏。每唱完歌,老师都会深情的说着自己的故乡,那的美好,而那时的我都会充满着憧憬久久沉醉在老师的话语中。随着老师的话飘向老师口中的故乡……
  那时,我向憧憬着每一处的地方。
  月光下,爷爷往往是拿着那唤风的蒲扇坐在藤椅上,抱着我依旧唱着‘我家就在岸上,听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而此时爷爷的眼神中竟与老师的眼神如出一辙。唱罢,爷爷就会不倦的讲着鲁迅,雷锋的故事,记得清楚,本年迈的爷爷唱那歌时似乎又是那壮怀青年。而我则是睁着大大的眼睛向往着爷爷口中的英雄……
  那是,我向往每一处故乡。
  现在,再听那歌声,不由整整衣领跟唱。我的眼神就如那时爷爷和老师的眼神一同。我脚踩在我的的故土。我的心属于我的祖国……
  这时,我爱着我的祖国。
  树又多了一圈的年轮,这歌便也世代相传,附在耳畔顺着风声,小妹也随之清唱‘我家就在岸上,听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初三:李翱

(6) [李翱][8月征文]堂前,中国梦_1200字

  你写时,我笔墨侍候;我写时,你好生琢磨。字字写的中国梦,句句言的中国情。——题记
  临行,爷爷写下“梦”字微愣中的我立即明白,补上了“中国”。爷爷开心的笑了……
  这个夏季伴我走过了忙碌的中考来到了这里——四合院。
  来到房间,屋子里挂满着书法字画。摸着泛黄的纸,时间以最冷静理智的方式让一切平行前进。三载春秋,学业沾满了整个空间及时间,我忘了拿着毛笔去方方正正的写中国字。或许,还记得要写些……
  来到正堂,便看见爷爷教着邻家的孩子写毛笔字,不是赚钱而是爷爷喜欢写更希望毛笔字不会就此成为一个课后项目。那低白眉,中指茧的老人依在眼前,“方方正正中国字,堂堂正正中国人!”那时似懂非懂我会莫名的严肃。从扭扭曲曲的字态到方正大气的字体,从只知吃梨的孩童到让梨的孙女,在字中我成长了。爷爷落笔已毕,我便说出“方方正正中国字,堂堂正正中国人,明白了么?”那孩子道“明白了”爷爷微微一愣,转眼看见门口的我,旋即一笑,“没忘啊,没忘啊。”
  夜半,提起毛笔却是一滴墨直接“掉”到了宣纸上。爷爷微微说道:“多久没写过了?”“三年”“今天我累了,明早跟那个孩子一起来练吧”“嗯”。目送爷爷出去,是啊,多久没写过了……
  堂前,毛笔轻挥,放得开一撇一捺。树下,黑白之间,正的住横纵交错。字字写的方方正正,句句说的坦坦荡荡。
  临行那夜,爷爷到我屋来,提起桌上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下“梦”,转手递过来,我一愣,转眼立即明白,补上了“中国”。许些欣慰,“把毛笔拿着,别忘了写!”“嗯,知道了,方方正正中国字,堂堂正正中国人!”
  来到火车站爷爷仍是叮嘱“别忘记练了”。
  进化中新时代的到来,或许会忘记一些,但却有很多需要传承和永恒。为数不多的课外书法班,用电脑代替一切写字的人,难道不是么?
    高一:李翱

(7) [李翱]泡温泉_250字

  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是今天阳光灿烂,气候温暖,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南昆山泡温泉。南昆山的路弯弯曲曲就像一条长蛇,盘踞在山间;山的四周清山绿水,重山相连,景色美丽极了。
  不久,我们到达了酒店。酒店有室内温泉,我们准备好泳衣、泳裤就下水泡温泉了。下水前我非常兴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泡温泉;酒店里的泉水即清澈,又暖和,水温还可以自己调节;泡在水里,一天的疲劳都消失了。我在水里玩了很久,还跟爸爸妈妈打水仗;妈妈用手机拍了我们一家的脚丫子,作为这次旅行的纪念。
  今天泡温泉真舒服啊,让我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二年级:李翱

(8) [李翱]第58期作文PK赛获奖名单




第58期作文PK赛获奖名单
人气奖


票数



姓名



年级



[PK赛]温暖你我他

233


佚名



初三



[PK赛]未来的房子

232


吴昌明



三年级



[PK赛]未来的轿车

195


享亮



三年级



专家评选


票数



姓名



年级



[PK赛]未来的汽车

5


万志凡



六年级



[PK赛]未来的我

29


李文慧



六年级



[PK赛]给我温暖的手

67


王丝丝



初二



[PK赛]身边的温暖

8


叶青



初一



[PK赛]饮茶读书

1


邹明杭



高二



[PK赛]品味书香

2


曹文静



高一




全部参赛作品(按票数由高到低排名)



作文题目


投票



姓名



年级



[PK赛]温暖你我他

233


佚名



初三



[PK赛]未来的房子

232


吴昌明



三年级



[PK赛]未来的轿车

195


享亮



三年级



[PK赛]未来的交通工具

129


佚名



六年级



[PK赛]给我温暖的手

67


王丝丝



初二



[PK赛]未来的世界

63


吕绍涵



六年级



[PK赛]普洱茶·温暖·家

47


张曦月



五年级



[PK赛]瞧,这温暖的一家子

34


龚宁宁 



初一



[PK赛]未来的我

29


李文慧



六年级



[PK赛]我爱读书

27


杜文捷



三年级



[PK赛]温暖的眼泪

23


佚名



初二



[PK赛]未来的蜗牛屋

15


徐思琪



五年级



[PK赛]未来的衣服

14


陈一民



四年级



[PK赛]永恒的瞬间

14


史雨蓉



初一



[PK赛]读书

14


靖晨焱



五年级



[PK赛]给自己一片温暖成长

12


赵乐成



初三



[PK赛]未来的世界

11


王星雅



五年级



[PK赛]我的宅读生活

11


彭钰茹 



高一



[PK赛]未来的学校

9


田十宇 



五年级



[PK赛]未来的学校

9


刘紫怡



五年级



[PK赛]温暖人心的桥

9


韦小森



初三



[PK赛]未来的课桌

8


马蓉涓



五年级



[PK赛]身边的温暖

8


叶青



初一



[PK赛]温暖在心间

7


汪煜尧



初一



[PK赛]未来的衣服

7


章则



五年级



[PK赛]未来的学校

7


彭佳姿



五年级



[PK赛]未来的宇航服

7


谭炳

(9) [李翱]我家的金鱼_250字

  除夕夜,爸爸妈妈带我去逛花市。花市非常热闹,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还有一些小动物和观赏鱼。爸爸给我买了4条小金鱼,其中两条是红色的,两条黑色的,我给它们取了名字,叫大红、小红、大黑、小黑。大黑和大红特别漂亮,有长长的尾巴;小黑和小红特别活泼,喜欢游来游去。
  每天我都会给它们喂饲料,每次我一走近鱼缸,它们就会立即向我游来,张开大大的嘴巴,像要告诉我它们肚子饿了。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嘴巴一吞一吐的,特别可爱,而且吃得特别开心。
  这就是我家的金鱼。
    二年级:李翱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shici/186562.html

上一篇:常建9篇
下一篇:春江潮水连海平下一句5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