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香蕉文库网 >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为什么要实现教育公平|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如何走向教育公平演讲稿

为什么要实现教育公平|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如何走向教育公平演讲稿

时间:2019-02-03 来源:演讲稿 点击:

【www.xjwk.net--演讲稿】

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如何走向教育公平演讲稿

张千 帆

很高兴来参加传知行组织的教育平权活动,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横山书院,民间教育力量真是越来越强大了。在美国,在全世界各地,民间教育都是很强大的力量。除了在中国,中国几乎不允许有私学,现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私学。在我看来,私学反而是落实平等做得比较好。在我们国家,是公立学校在搞歧视。从宪法上来讲本来很简单,因为宪法33条规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公立学校都应该平等的对待学生,我自己做大学招生比较多一点,所以对这方面了解得比较多。和美国不同,我们国家有“国立大学”这一说,最好的大学都是国立大学,本来在宪法上应该平等对待各地考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当然该属于国家义务,宪法33条规定的平等义务应适用于国家和各级政府。

事实上,义务教育对于培养一个人来说要比大学教育更加重要。我们国家搞这么多年,可以说是本末倒置,越高就越重视,可能也跟我国的情况有关系,现在博士后最受重视,然后是博士、硕士、大学。我们学习都是以更高的层次为目标,小学就是为了考初中,初中就是为了考高中,高中是为了考大学,整个是完全颠倒了。其实要培养一个人的话,义务教育阶段对这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做到义务教育的平等,以及提高义务教育的效率,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农村小学出现了这种问题,目前看起来是我们对于农村的孩子不公平,将来是我们自己最终为这种不公平买单。包括我们整个的教育模式,丁老师的数据显示的主要是从考试成绩来衡量义务教育,当然还有其他方面,譬如道德教育就是很重要的方面。如果现在的孩子得不到正常的道德和智力教育,将来会长成什么样的人?这不是在为我们自己培养罪犯吗?所以说义务教育能否做到均衡,能否保证全国每所学校都给孩子有适当的教育,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对这个国家的正常发展很重要。

我们现在资源的不均衡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我发现这种不均衡还不仅仅是教育这个层面,是这么多年来的不均衡发展模式决定的。在城乡二元化体制下,即便想追求教育平等,也没有办法真正去落实。一个山沟里的地方能够让北京的一级教师留下来吗?当然不可能。我们现在不考虑这些长远的问题,能不能先考虑中小学的基本平等?在我看来,最好操作的还是经费。即便是按照官方的统计,是不是能够做到每个学生从各级政府那里得到的钱加起来能够基本平等?城乡之间我们知道是不平等的,但是不平等有多大?我看传知行做了很多工作,有没有比较确切的数据告诉他们之间到底相差多少?我觉得,在我们这样的宪法体制下,对学生的投入应该是大致相等的。我们的学校全部都是公立学校,现在私人很少有资格在义务阶段办学,包括高中教育也是这样。作为一个国家的话,就要保证每一所学校的质量大致均等,否则的话就是在歧视。如果国家维持的公立学校对不同的孩子提供质量不同的教育,政府没有履行宪法的平等义务。

这个问题在其他国家可能不是那么严重,比如在美国,曾经有过一个判例,在各地的孩子生均经费不等的时候,政府是不是违宪?最后判定没有违宪,因为美国的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是从财产税,由基层政府的财政来支持。当然地方财政有的穷,有的富,必然会造成差异。联邦会投入一定的钱,但是这个钱不足以弥补差异。问题是,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家,地方自主权比较大,联邦管得少,而我们是一个单一制国家。按照我们这种宪法体制的话,各地的不均衡的状况是不应该被允许的。当然,我们可以设计一种比较复杂的中央和地方的合作,一部分来自于县级财政,一部分来自于省级财政,一部分来自于中央财政。总而言之,中央应该是发挥一个最终协调者和均衡者的作用,保证总体生君投资的基本平等,这一点是没有理由做不到的。当然,做到这个投资的基本平等,不一定能保证实质性的平等。最后教育质量是不是能做到大致平等?这两者当然不能划等号,但是不是应该首先做到这一点。如果中央没有做到,我认为这是它的失职。

第二个问题是这个钱怎么用。钱拨地方政府以后,这笔钱是不是真的花在学生教育上了?一方面是截留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划到学校了,学校怎么用?这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在我们中国,花钱的问题是很大的。钱如果能花在刀口上,也许能解决一些问题。我的孩子还在上小学,北大附小不算缺钱的学校,但是会花钱买校服,要向家长另外收钱。在这方面,不必要有奢侈的花费,农村学校也许会少一点。免费午餐应该价值多少钱?我们看到不止一起报道,但最后实际上根本不达标,说明这方面的问题还是很大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提倡各个学校财务的公开,他收到多少钱、这些钱是怎么花的,应该对公众、对家长有一个交代。

我们中国还面临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就是城镇化导致农村人口的流失,现在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下降,也导致了撤点并校的问题。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如果允许自由迁徙,可能会加剧这方面的问题。美国的农场就是一个农场主雇佣一帮工人,当然这些工人也面临人权问题。他们也会有自己的问题,他们的农村跟我们的农村面临的问题一样,他们怎么去解决他们的义务教育?我们在美国也经常看到校车,他们的校车可不是长途跋涉的工具,只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安全和便捷的交通。我们有没有必要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导致一些不可解决的问题,比如校车安全问题、寄宿问题?一旦把这个学校的布局变成哪儿都不靠,离学生很远,必然会出现一些我们怎么解决都解决不好的问题。但我们是不是到了不得不撤点并校的阶段?我想在这一点上,主要从效益上考虑,当然学生人数更多一点会更好,但是我觉得完全有可能有更加合理的设计,把这个学校变得小规模,减少老师的数量,以一个比较均衡和对学生便利的方式来分配小学和中学。

我最担心的是农村的师资没法留下,我到这儿只能算上做一个评论,或者和大家交流,因为具体情况我并不了解,这些就是我想象中国家可能存在的问题。很显然,师资没有办法留下来,因为这个地方生活很艰苦,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谁不想过更好的生活?我们国家有一个看上去比较平等的工资,但是这个工资微不足道。刚才延庆老师讲的我们的这种分层现象,其实是历来已久的,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都是从资源稀缺的现状出发,为了所谓更好地实行因材施教造成的恶果。不仅造成了择校费,学校和学校之间越来越不平等,孩子压力越来越大,大家都竞争一所更好的学校,凭空的增加了很多的压力。这些措施显然是违宪的,你有什么权力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不是以平等的方式来对待他们?有什么权力把公立学校分成三六九等?中国的义务教育需要一次非常系统的平权运动,实现学生的平等、学校的平等、老师的平等。上次碰到人大附中的校长说,人大附中根本没有什么好处,还承担了很多义务。我当时问人大附中的老师在外面代课什么的,平均工资肯定要比大学老师的工资要高得多,她否定了这个说法,我不知道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但肯定跟山沟里的老师是不一样的。我们希望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性,让好的老师能够让一个比较贫困的地方,在中国目前这种现实有可能吗?首先要让他们的工资平等才有可能,也许在这个基础上是有一点点可能性的,因为在贫困地方生活的成本比较低;如果拿这个工资的话,对他说也许是有点吸引力的,不知道在行家看来是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总而言之,我最后的结论是目前的义务教育不平等、不均衡的状态是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

问答部分:

宇宽刚才讲的问题很重要,但我认为光从顶层设计来看是不够的。不是说顶层设计不重要,但是当顶层设计发生错误的时候,你一点办法也没有,尤其是决策者、顶层设计的设计者并不对社会负责,设计错误是一个必然现象。包括我们的教育,基础教育也好,大学教育也好,譬如大学招生指标,都是顶层设计错误导致的。很多问题不管还好,一管就会出问题,比如说大学招生,北京人都怕得要命,怕一放开都到北京来,怎么受得了?问题是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在现在的招生指标格局下,任何一所学校对外地考生都是不公平的,只不过京沪的名牌大学尤其之多,所以歧视其他地方的能力远比其他地方歧视他们的能力要强,所以我们称之为“教育特权”。我一直想跟北京家长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们说了不止一遍,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学不要再搞招生指标,取消招生指标,回到统一考试,这样才能有统一的标准,最后看考生考的怎么样。当然,一考定终生,谁都知道坏处,但是也不能没有考试,只是怎么把这个考试设计得更合理一点。如果你在哪里考,考到北大、清华的机会都是一样的,那跑到北京来干什么?北京的生活成本这么高,房价那么搞,所以一旦取消特权就不会有人到北京来。问题是,北京人有没有做好准备?如果真的放开,他们要牺牲目前的特权,要牺牲北大、清华对北京考生的保护,北京家长准备好了吗?按照同样的标准,在同样的起跑线和终点线上,全国各地的考生平等竞争。一旦平等竞争,上大学机会和户籍无关,怎么还会有“高考移民”呢?这些恐惧都是子虚乌有的,都是在目前教育特权的情况下一种非常自然的结果;要解除这种恐惧,不是通过更恶劣的歧视,而是要根除地域歧视,这个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所以我说它是个假问题。

1.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教育公平论文

2.“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语文阅读题目以及答案

3.梦想是公平的

4.正视挫折走向成功国旗下演讲稿

5.小学生告别陋习走向文明演讲稿

6.战胜自己走向成功的演讲稿

7.战胜挫折走向成功优秀演讲稿

8.责任教育演讲稿

9.感恩教育演讲稿

10.如何撰写教师教育故事

本文来源:http://www.xjwk.net/fanwen/256361.html

扩展阅读文章

香蕉文库网 http://www.xjwk.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香蕉文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3900号

Top